你是「早起鳥」還是「夜貓子」?科學家:現在不止這兩種類型……

2020-12-17 中國生物技術網

我們都知道,總有些人習慣早起(早起鳥),而另一些人喜歡熬夜(夜貓子)。在時間生物學(生物鐘)與時間心理學領域對個體清醒與睡眠差異的描述也是集中在這兩種類型上。但科學家表示,並不是所有人都是這兩種類型,甚至這兩種類型的人佔比還不到四成。

近日,發表在《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個性與個體差異)》的一項研究中,來自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的研究團隊證實,定義清醒和睡眠的作息類型可以擴展為六種

作息類型是我們身體在經歷晝夜後形成生物周期的外在行為表現。從某種意義上說,它就是你體內的生物鐘,有助於判斷你是屬於「早起鳥」還是「夜貓子」。

然而,我們一天的狀態並不完全是傳統概念裡的二元認知,至少有些證據已經顯示,在「早起鳥」和「夜貓子」之外還有其他的作息類型。就比如你自己,你覺得你是屬於這兩種類型嗎?

研究共同第一作者、俄羅斯人民友誼大學醫學研究所人體生理學研究員Dmitry S.Sveshnikov解釋說:「對個體的時間生物學和時間心理學差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兩種常規作息類型,即早起型和晚睡型。然而,我們的研究表明,現有的作息分型需要重新考慮並加以擴展。」

在這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將單一分型(SIC)作為一種自我識別作息類型的方法,並在總共六種作息類型的簡單圖表選項中驗證了這一可能性,這些圖表顯示了警覺性(清醒程度)水平的每日變化。

研究人員調查了2283名參與者,其中大多數是大學生。參與者被要求根據SIC對自己的作息類型進行自我評估。並且,為了驗證自我評估,參與者還需要完成睡眠科學家要求的一些標準測試和問卷調查,目的是評估參與者在一天中不同時間(有時是隨機的)的睏倦程度或清醒程度。

結果表明,絕大多數參與者非常認同研究人員提出的六種假設的作息類型,只有5%的人不屬於其中的任何一種。

基於調查結果,研究人員認為,這六種作息類型已得到「充分證實」,包括已經確定的清晨型晚間型以及四種新的作息類型:高度活躍型白天睏倦型白天活躍一般活躍型

從清醒程度和活躍水平來看,清晨型在早上高度清醒,到了中午下降到中等水平,然後在晚間降到較低水平。

相比之下,晚間型在早上表現出較低的清醒程度,到中午時上升到中等水平,然後在晚間上升到最高水平。

四種新的類型表現出不同的模式:

高度活躍型在一整天中都表現出高度清醒;

白天睏倦型是早上清醒程度較高,中午昏昏欲睡,然後晚間呈中等清醒狀態;

白天活躍型是早上不太清醒,中午活躍且清醒程度達到峰值,然後以中等清醒程度結束一天;

一般活躍型的人整天都處於較低水平的清醒狀態。

有趣的是,在這項研究中,只有37%的人屬於傳統的二元分型,即「早起鳥」(13%)和「夜貓子」(24%)不過值得注意的是,24%的晚睡型人,是最普遍的作息類型。

有58%的參與者屬於新的作息類型,其中18%為白天睏倦型,16%屬於一般活躍型,15%屬於白天活躍型,只有9%的人表示自己全天都處於高度活躍狀態中。

值得一提的是,這是一個宏達計劃中的一個小範圍研究。該研究團隊表示,未來會使用不同實驗方法讓人們更多地了解這六種表型如何發揮作用。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16/j.paid.2020.110353

相關焦點

  • 早起鳥or夜貓子的分類已經out?科學家又發現4種新的作息分型,看看你是哪種?
    我們都知道,總有些人習慣早起(早起鳥),而另一些人喜歡熬夜(夜貓子)。
  • 植物也分「早起鳥」和「夜貓子」?
    英國厄勒姆研究所博士後科學家Hannah近日,英國厄勒姆研究所和諾維奇約翰英納斯中心的研究人員在《植物、細胞和環境》雜誌上發表論文稱,通過調查瑞典擬南芥中控制晝夜節律的基因,他們發現一個鹼基對的變化就有可能決定一種植物是「早起鳥」還是「夜貓子」。這些發現也許能幫助農民和育種專家選擇生物鐘與所在地區相匹配的植物,從而提高植物產量,甚至強化其抵禦氣候變化的能力。晝夜節律鍾是引導生物體度過日日夜夜的分子節拍器。在植物中,這一生物鐘也調控著光合作用啟動和開花時間等諸多過程。
  • 早睡早起身體好?這是錯誤的!
    >美國著名雜誌《紐約客》在二月份還報導了一項科學研究結果有40%的人在生理上不適合早睡早起並且將人細分成了兩種類型按照按生物節律進行區分:早上容易興奮的人和晚上容易興奮的人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早起鳥和夜貓子
  • 研究:愛早起的人更苗條 夜貓子更聰明
    通過分析「夜貓子」和「早起鳥」的DNA,研究發現:早起的人會比晚睡的人更瘦。They are also less prone to depression and less likely to suffer from insomnia.早起的人罹患抑鬱症和失眠症的機率也更小。
  • 早起鳥還是夜貓子?工作時間適應生物鐘使人更高效
    按照生物節律,人們可以被分成兩類:早上容易興奮的人和晚上容易興奮的人,也就是「早起鳥」和「夜貓子」。「早起鳥」在早上的自控力更高,而「夜貓子」的黃金時間則在晚上。想要員工工作效率更高的老闆們,是時候調整一下每位員工的工作時間了。
  • 唧唧堂:早起鳥和熬夜黨的夜晚工作效率對比
    / "早起鳥"真的比"晚到鳥"效率更高嗎??長期以來我們都認為與經常熬夜工作的人(night owls)相比,習慣早起工作的人(early riser)在晚上工作的效率要低得多。但是最近,根據牛津大學與高等經濟學院的專家研究,我們發現早起鳥與夜貓子這兩類人在晚上工作時呈現明顯不同的特點。
  • 早起鳥還是夜貓子 你是哪種效率帝?(雙語)
    爭當勤懇的小鳥吧,抓住別人睡覺的時間,選擇早起或者熬夜,哪一種更適合你呢?   There is only so much time in the day.   一天只有那麼多時間。   If you want to get more done, you really have two choices…   如果你想多做點事,你就只有兩種選擇。   Stay up late. Or get up early.   熬夜。或者起早。
  • 美媒:「夜貓子」不應早起工作 按生物鐘安排時間好處多
    據美國《新聞周刊》網站2月15日報導,發表在美國《睡眠》月刊上一篇研究顯示,強迫「夜貓子」像「早起鳥」一樣生活會對其大腦功能、創造力和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研究人員說,在理想狀況下,僱主排定班次時會考慮員工的生物鐘,確保員工不僅健康而且有創造力。研究表明,朝九晚五的工作時間「也許對一個生理上傾向於晚睡晚醒的人來說不利」。
  • 把Early bird譯為「早起的鳥」?錯!
    直譯過來,就是「早起的鳥兒有蟲吃」,在這句諺語中,early bird的意思是「早期的鳥兒」,還有,比方說在職場上,你總是先到公司,你就可以說:I am an early bird. 我是個早起的人。Early bird這個詞,在美國運用非常廣泛,人們常說的,有early bird price,early bird ticket,early bird dinner discount 這樣的說法。翻譯也要視具體語境而定。
  • 雙語閱讀:研究發現早起的人不容易抑鬱
    科學家發現了327個新基因區域,這些基因區域決定了人們是「早起的鳥兒」還是「夜貓子」。科學家首次發現,早起的人和夜貓子攝入咖啡因後身體的處理機制不同,早上喝的咖啡可能在夜貓子體內停留時間更久,讓他們在深夜保持清醒。
  • 農村人說:「不怕夜貓子叫,就怕夜貓子笑」,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在農村有些老人喜歡經常聚在一起聊天,他們很相信農村流傳的一些俗語,其中就有這句:「不怕夜貓子叫怕夜貓子笑」,你知道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嗎?我們一般形容人比較會熬夜,把它稱為夜貓子,但是農村講的是個夜貓子不是我們常說的夜貓子,而是貓頭鷹。我們都知道貓頭鷹喜歡晚上出來活動白天睡覺,它的習性比較古怪。
  • 「夜貓子」還是「百靈鳥」與基因有關
    原標題:「夜貓子」還是「百靈鳥」與基因有關 據英國《自然·通訊》雜誌1月29日發表的一篇遺傳學論文,英國科學家團隊展開了涉及近70萬人的大規模全基因組關聯分析,將與睡眠時型(在特定時間睡覺的先天傾向)相關的基因座總數從24個增加到351個。與此同時,這一研究顯示,遺傳變異會影響一個人是不是「百靈鳥」,並且會給心理健康帶來潛在後果。
  • 「夜貓子」才不是「night cat」?來,我教你怎麼熬夜
    那夜貓子用英文怎麼說呢?有下面幾種表達供大家學習。,與之相對應的,「早起的人」我們就可以稱之為「morning person」。 你是一個夜貓子還是一個早期的人。 You are really anight person, you stay up very late last night. 你真是個夜貓子,昨晚那麼晚才睡。
  • 研究稱早起比晚睡更容易快樂
    和青年人相比,老年人是『早起鳥』的可能性更大。在兩個年齡組中,『早起鳥』更開心。」根據發表在《情感》期刊上的研究,「早起鳥」也傾向於說自己比「夜貓子」要健康。研究人員說,這種明顯的健康益處可能來自於「早起鳥」額外的睡眠,因為他們的睡眠時間表能適應社會所期望的早起工作。
  • 做夜貓子真的會傷害你的心理健康
    1月29日,據外媒報導,最新研究表明,與夜貓子相比,自然早起的人可能會體驗到更好的整體幸福感和保持更好的心理健康。研究表明,人類基因組中與早起鳥類有關的351個區域中,只有24個區域是已知的。研究發現,那些與早起相關的基因變異最多的人往往比那些變異較少的人早睡半小時以上。更重要的是,這些基因組區域與身體的生物鐘和視網膜有關,大腦通過視網膜探測光線的能力使身體的生物鐘進入24小時睡眠和清醒周期。
  • 農村人常說「不怕夜貓子叫,就怕夜貓子笑」,怕夜貓子什麼呀?
    在農村如果你問我晚上最害怕什麼的話,我會毫不猶豫的告訴你三個字:夜貓子。您可能會疑問,經常熬夜的人才被稱為夜貓子的呀。其實在我的農村老家,夜貓子就是貓頭鷹的土話,農村習慣上叫夜貓子,尤其是晚上夜貓子叫的聲音就像小娃娃哭聲一樣,我都是蒙上頭,堵上耳朵。
  • 雙語:除了「熬夜黨」和「早起鳥」還有「午睡派」
    如果你既不是喜歡早起的人,也不是「夜貓子」,那麼你可能很快就會有一個更適合自己的睡眠類別。Now, researchers propose two more so-called chronotypes: the "afternoon" person and the "napper."
  • 「夜貓子」用英文怎麼說?可不要翻譯成「night cat」!
    像這類人,我們通常管他們叫「夜貓子」。夜貓子一類人就是無論白天的工作如何辛苦勞累,一到晚上,便能主動從黑夜中汲取能量,精神煥發!我們身邊多多少少都會有這樣一類人的存在,那夜貓子用英文怎麼說呢?有下面幾種表達供大家學習。
  • 雅思閱讀材料:早睡早起的人不僅健康而且更快樂
    和夜貓子相比,早起鳥更快樂,整體生活的滿意度更高。   青年人中只有7%的人是「早起鳥」,而到了60歲,大部分人都喜歡在黎明起床。在研究中,只有7%的老年人稱自己是「夜貓子」。   根據發表在《情感》期刊上的研究,「早起鳥」也傾向於說自己比「夜貓子」要健康。研究人員說,這種明顯的健康益處可能來自於「早起鳥」額外的睡眠,因為他們的睡眠時間表能適應社會所期望的早起工作。
  • 問吧精選|早睡早起真的身體好嗎?
    你睡得好嗎?郭金虎:這是對人群的統計分析得出的,人群按節律特徵分為早睡早起的百靈鳥型,晚睡晚起的夜貓子型,和介於中間的中間型。郭金虎:亞里斯多德說過,早睡早起,讓你更聰明,健康,富有。蘇東坡說過,早寢以當富。統計數據支持早睡早起的人更健康些。但由於遺傳或環境原因,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早睡早起,比如夜貓子型的人。不管對那種類型的人,少熬夜,保證充足睡眠都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