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降了,但為何「感覺物價還是貴」?

2020-12-23 北京日報客戶端

-0.5%,這個指標為何由升轉降?

作為反映物價變動的重要指標,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一直很受關注。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CPI同比下降0.5%。

今年以來,CPI從1月的同比上漲5.4%逐步回落,到11月轉為同比下降,CPI轉降的原因是什麼?物價數據為何與一些公眾主觀感受有差異?下一步物價會怎麼走?

CPI為什麼降了?

要解釋CPI由升轉降的原因,不得不說說CPI的構成。在編制CPI時,統計部門會選擇一組固定數量的商品和服務,也就是CPI編制的「商品籃子」。

具體來看,CPI的統計調查涵蓋了全國城鄉居民生活消費的食品菸酒、衣著、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務、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娛樂、醫療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務等8大類、262個基本分類的商品與服務價格。

在「商品籃子」中,不同商品和服務在居民消費支出中所佔的比重不同,對CPI的「貢獻」大小也不同。

今年以來,食品價格特別是豬肉價格是影響CPI的主要因素。去年下半年,豬肉價格出現比較明顯的上漲,漲勢一直延續到今年。這就導致去年上半年的基數較低,在與去年上半年相比時,今年上半年CPI漲幅就會比較大。今年1月,CPI同比漲幅達到5.4%,而豬肉價格同比上漲116%,影響CPI上漲約2.76個百分點,對指數的「貢獻」過半。

近幾個月,隨著國家前期積極推動擴大生豬產能和投放儲備等保供穩價措施效果進一步顯現,豬肉價格開始下降。11月,豬肉價格比10月下降6.5%,已經連續3個月環比下降;與去年11月相比,豬肉價格下降12.5%。在豬肉等主要食品價格回落影響下,11月食品價格同比下降2%,拉動CPI同比下降。

CPI降了,為何一些公眾感受不同?

CPI同比下降,意味著總體物價比去年同期「便宜」了。但數據發布後,一些網友表示「沒覺得東西便宜了」,也有人「感覺物價還是貴」。

客觀數據與主觀感受之間的「溫差」來自哪?記者採訪相關專家了解到,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來源於平均數與個體的差異。CPI的抽樣調查數據來源於全國31個省(區、市)500個市縣、8.8萬餘家價格調查點,包括商場(店)、超市、農貿市場、服務網點和網際網路電商等。儘管數據來源豐富也有代表性,但CPI編制是對分類數據進行加權平均後得到的,這意味著其更多反映的是物價總體變動情況,個體的感受肯定會與平均數據有差異。

其次,來源於對比時期的差異。CPI的數據有同比(與去年同期相比)、環比(與上個月相比),有月度數據(11月當月)、累計數據(今年前11個月)。對比時期不同,感受也會不同。比如,11月當月豬肉價格同比下降,但前11個月累計豬肉價格同比仍然上漲56.7%。這意味著豬肉價格比去年11月是便宜了,但總體上比前兩年貴了,還處在漲價後的逐步回落中。

再次,來源於物價數據的關注點不同。經常買菜的人會更多關注鮮菜和水果漲價,感覺到「姜你軍」「向前蔥」等價格短期波動;經常開車的人可能會更關注油價變動;中年人更關注子女的教育培訓價格,年輕人則更多關注衣著、房租,等等。比如,11月,鮮菜價格同比上漲8.6%,教育文化和娛樂價格同比上漲1%,相關商品和服務比去年同期確實貴了。

此外,收入差異、消費習慣等,也會對公眾主觀感受產生影響。

專家建議,針對物價的結構性變化,一方面要加強豬肉等民生類商品保供穩價,守好百姓的「米袋子」「菜籃子」;一方面要加強監測預警,加大對困難群體的關注和幫扶。

下一步物價怎麼走?

物價是反映社會總供求狀況的「晴雨表」,CPI是研判物價走勢的重要指標,此外還包括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等。

專家分析,物價穩定是宏觀調控的重要目標之一。CPI並不是越低越好,而是要尋求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的動態平衡,以穩定的物價助力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由於食品和能源受極端天氣、地緣政治等影響容易出現較大波動,因此,觀察宏觀物價總水平的變動,也要參考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實際上,國際上也有不少經濟體採用核心CPI作為宏觀調控特別是貨幣政策的「錨」。

11月,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繼續保持穩定,同比上漲0.5%,漲幅連續5個月相同。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市場與價格研究所主任郭麗巖分析,除了核心CPI穩定,從累計來看,1至11月CPI同比上漲2.7%,也在全年3.5%左右的物價調控目標範圍內。此外,11月PPI降幅比上月明顯收窄。綜合來看,當前社會總供求關係是相對平衡的。

郭麗巖進一步分析,考慮低翹尾、高基數等技術性因素影響,短期內CPI可能延續低位波動態勢,但隨著新年消費旺季來臨,食品、工業消費品和服務價格可能小幅回升,支撐CPI總體平穩運行。同時,受上遊經濟效益改善和價格穩步回穩推動,預計PPI同比降幅會進一步收窄,一定程度上有利於穩定物價總水平。

來源 新華網|作者 陳煒偉

編輯:趙悅

流程編輯 吳越

相關焦點

  • cpi指數是什麼意思?cpi上漲和下跌意味著什麼
    什麼是cpi指數?cpi指數一直是國家判斷經濟發展的重要指標之一,不關心這些的投資者對於cpi指數可能還不是很了解,但是cpi指數可以影響要股市。想必大家有點興趣了吧。什麼是cpi指數?cpi,即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PriceIndex),英文縮寫為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一般來說,cpi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國家的宏觀經濟調控措施的出臺與力度,如央行是否調息、是否調整存款準備金率等。同時,cpi的高低也間接影響資本市場(如股票市場)的變化。
  • CPI是什麼指數?CPI上漲說明什麼?
    CPI是一個衡量市場上物價總水平變動情況的指數。物價總水平上升則意味著發生了通貨膨脹,反之,物價總水平下降意味著通貨緊縮,物價指數正是用來衡量經濟中發生的通貨膨脹或是通貨緊縮的一個指標。  cpi上漲最直接的表現就是物價上漲,通貨膨脹,說明貨幣貶值,貨幣購買力下降,但是收入水平沒有相應提升,生活壓力變大。對股市來說最明顯的就是消費類股票受益。  如果消費者物價指數升幅過大,說明通脹已經成為經濟不穩定因素,央行會有緊縮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風險,從而造成經濟前景不明朗。因此,cpi過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場歡迎。
  • 11月CPI同比下降0.5%,專家分析,下一步物價可能這麼走
    新華社發今年以來,CPI從1月的同比上漲5.4%逐步回落,到11月轉為同比下降,CPI轉降的原因是什麼?物價數據為何與一些公眾主觀感受有差異?下一步物價會怎麼走?■CPI為什麼降了?■CPI降了為何公眾感受不同?CPI同比下降,意味著總體物價比去年同期「便宜」了。但數據發布後,一些網友表示「沒覺得東西便宜了」,也有人「感覺物價還是貴」。客觀數據與主觀感受之間的「溫差」來自哪?
  • 感覺物價下跌了嗎,難道通縮時代到來?11月全國21個省市CPI下跌
    那麼我們先看看CPI是什麼意思,這個指數的漲跌有何意義,最後再看看今年11月各省cpi漲跌情況如何。CPI是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簡稱,又稱為消費者物價指數。它是一個反映居民家庭一般所購買的消費品和服務項目價格水平變動情況的指標。一方面同人民群眾的生活密切相關,同時在整個國民經濟價格體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
  • 疫情後收入水平下降,物價為何反而貴呢?
    可是,大家都弄不明白了,收入在下降、消費需求在減少、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為什麼市上的物價反而越來越貴呢?進入7月份後,不僅是房價在上漲,國內的豬肉價格上漲,雞蛋價格上漲,就連蔬菜價格也出現不小漲幅,這讓低收入老百姓感到吃不消了。
  • 11月,CPI同比降0.5% 豬肉價格連續3個月環比下降
    新華社發作為反映物價變動的重要指標,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一直很受關注。國家統計局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CPI同比下降0.5%。今年以來,CPI從1月的同比上漲5.4%逐步回落,到11月轉為同比下降,CPI轉降的原因是什麼?物價數據為何與一些公眾主觀感受有差異?下一步物價會怎麼走?■CPI為什麼降了?今年以來,食品價格特別是豬肉價格是影響CPI的主要因素。
  • 31省份11月CPI出爐:22地物價降了!
    降降降!22省份物價負增長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全國CPI同比下降0.5%,為時隔11年後再現負增長。各地物價也紛紛驟降,海南、湖北、湖南、山東、河北等22個省份11月CPI同比錄得負增長,其中海南CPI同比降1.9%,為全國降幅最大省份。
  • 高收入的美國社會,為何物價卻如此便宜?
    那麼,美國社會為何會出現這種高收入,物價卻還相對比較低的情況呢?不過,我們認為,美國物價便宜是相對的,在美國社會有三樣東西是比較貴的。一是人工成本比較貴,國內快遞只要幾元人民幣便可送達,理髮費只要15元人民幣。但是在美國理髮要30-40美元。而如果是送快遞,即使是同城投遞也要15美元。在美國物價雖然低,但人工成本卻較貴。
  • 首爾物價「全球最貴」
    韓國12日發布的一份消費者報告顯示,在全球13個主要城市中,韓國首都首爾牛肉、咖啡等食品和飲料的價格最貴。  去年6月和10月,韓國民間團體「消費者韓國」在全球13個城市調查農畜產品、加工食品等25類42種產品的價格。結果顯示,首爾對其中35種產品的售價在這些城市中均排名前五。
  • 2018年中國cpi指數是多少?全年我國cpi上漲創五年高點
    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姜超此前預計,2019年中國CPI將重回2%以下,最低點可能會降至1%以下。  至於PPI,分析師認為,在國內需求難以顯著走強、製造業訂單明顯下降的背景下,2019年PPI增速將保持下降趨勢。
  • 11月CPI創11年新低,2021年還需要擔心物價上漲嗎?
    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商品及勞務價格的重要物價變動指標,也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每個月國家統計局都會公布上一個月的CPI數據,我們看到的通常是CPI又同比上漲了多少。不過剛剛過去的11月,CPI的同比由漲轉降,這個情況我們很久沒有遇到過了。
  • 上海物價比臺北貴
    瑞士銀行昨天發布每三年調查一次的「價格與收入報告」,調查全球七十三個城市的居民收入與物價水平,挪威首都奧斯陸蟬聯全球物價最高的城市,依序為蘇黎世、哥本哈根、日內瓦、東京、紐約。臺北物價排名全球第四十六,比上次調查下降六名。
  • 22地物價降了!這地方降得最猛
    降降降!22省份物價負增長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11月全國CPI同比下降0.5%,為時隔11年後再現負增長。各地物價也紛紛驟降,海南、湖北、湖南、山東、河北等22個省份11月CPI同比錄得負增長,其中海南CPI同比降1.9%,為全國降幅最大省份。
  • 一個漢堡46元,瑞士物價為什麼這麼貴?網友:看看別人的收入!
    此外,瑞士的蘇黎世和日內瓦這兩大城市的物價水平基本上都會名列全球前十。那瑞士的物價究竟有多高呢?一個漢堡將近46元據全球最大城市資料庫網站Numbeo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瑞士以130.18(以紐約的物價為基準值(100))的食品價格,位居全球第一位;與歐盟平均價格相比,高出53%!
  • CPI和ppi同時出現負值,通縮信號已經出現?
    根據國家統計局12月9號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個月全民居民消費指數cpi同比下降了0.5%,環比下降了0.6%,竟然出現了負值,這是個非常罕見的數據,這個數據是最近11年以來的新低,-0.5%其實在經濟性的意義上就已經進入了通縮,只不過這一次的通縮可能跟之前歷史上的通縮有所不同,很有可能會形成一種窮人的通縮和富人的通脹。
  • 核心cpi是什麼意思?
    外匯入門:核心cpi是什麼意思?所謂核心CPI即核心消費價格指數,經濟學家們使用核心CPI,主要是在兩種意義上來使用。一種含義是指消費價格的上升趨勢或者說是指消費價格中變化較為穩定的成分。以下是一些國家編制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的情形,加拿大剔除食物、能源以及間接稅對物價的影響;美國剔除食物和能源價格的影響;泰國剔除生鮮食品及能源價格的影響;英國和紐西蘭只剔除利息支出的影響;秘魯的剔除項目多達9 項,佔了CPI 的21.2%,包括食品、水果、蔬菜、市內交通等,臺灣採用剔除法編制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剔除的項目是蔬果魚介及能源。
  • 經濟觀察:11月份中國CPI同比由漲轉降意味著什麼?
    (經濟觀察)11月份中國CPI同比由漲轉降意味著什麼?中新社北京12月9日電 (記者 王恩博)中國國家統計局9日公布,11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下降0.5%。在經濟穩定恢復背景下,CPI為何罕見地由漲轉降?事實上,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國CPI在食品價格上漲帶動下持續走高,直至今年初才開始回落,這種高基數效應已經預示了今年下半年CPI增速將呈現持續回落趨勢。近期CPI走低,同樣有食品價格變動的因素。
  • 上海廣東江蘇「物價」下跌了,西藏甘肅卻漲了,我們感覺錯了嗎?
    2020年,註定是個不平凡的一年,創下了各種世界紀錄,而在剛剛過去的11月,我們CPI,俗稱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也可以簡單理解為「物價」,自2009年上漲了11年之後,首次下跌了,發生了什麼?我們明明感覺錢越來越不值錢了,物價越來越貴了,難道我們感覺錯了嗎?
  • CPI重回2區間豬肉又便宜了,下半年物價還會下降嗎?
    解讀:年內物價將保持較平穩狀態今年以來,CPI持續回落。前5月CPI分別同比上漲5.4%、5.2%、4.3%、3.3%和2.4%。連平認為,綜合翹尾因素影響和國內需求回升,年內物價將保持在較為平穩狀態。
  • 僑外日本移民:日本物價貴到飛起?那是你沒逛過19點後的便利店!
    去日本旅遊過的小夥伴們,或多或少都吐槽過日本的物價。事實上,中日兩國的工資水平相差三倍不止,拋開收入談物價,毫無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