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整理了一篇中國猿保護的Q&A,歡迎收藏、轉發。
1
長臂猿是什麼類型的動物?它們有些什麼特徵?
長臂猿不是猴子,沒有尾巴,它們和猩猩家族的四種一起組成類人猿,類人猿是和人類親緣關係最近的靈長類動物。
長臂猿多生活在亞洲的熱帶和亞熱帶原始森林的樹冠層,幾乎不到地面活動,以「臂行」為主要運動方式。它們多為一夫一妻的家庭結構(但冠長臂猿屬中會有一夫二妻的現象),長臂猿長到7、8歲成年,雌性長臂猿3-5年生一胎,猿媽媽要照顧寶寶到2歲左右,教它們選擇棲息地、尋找辨別食物、躲避危險等。
一隻西黑冠長臂猿媽媽和它的兩個寶寶。趙超
長臂猿以果實、嫩葉、花和芽為主要食物,偶爾也吃一些昆蟲和小型哺乳動物,但它們的主要食物還是成熟的果實。因為活動範圍大,長臂猿在森林裡是非常高效的種子傳播者。長臂猿會發出美妙動聽的鳴叫,最遠可以傳播到2公裡之外,因此在野外尋找長臂猿時我們總是通過鳴聲來追蹤它們。
長臂猿最喜愛的食物之一:酸棗。趙超
2
中國的長臂猿數量和分布現狀如何?
中國的長臂猿有3屬6種,其中現在野外還確定分布有有效種群的共4種,全部數量加起來不到1500隻。
中國猿的現存情況。雲山保護
1) 天行長臂猿(又稱高黎貢白眉長臂猿)
IUCN保護級別:CR(極危)
現存不足150隻,且被隔離在多個相互不連通的森林斑塊中。主要分布在雲南高黎貢山的保山、騰衝及盈江地區。
理毛中的天行長臂猿夫妻。趙超
2) 西黑冠長臂猿
IUCN保護級別:CR(極危)
中國的數量為1100-1200隻,主要分布於雲南中部的無量山和哀牢山。越南和寮國的北部還有少量種群。
這隻西黑冠長臂猿正在享用西南樺的花。趙超
3) 東黑冠長臂猿
IUCN保護級別:CR(極危)
分布在中越邊境一小片喀斯特森林中,全球種群數量125-132隻左右,中國一側的廣西靖西縣有5群32隻(含跨國活動的種群)。
東黑冠長臂猿父子倆。趙超
4) 海南長臂猿
IUCN保護級別:CR(極危)
世界上唯一的分布點是海南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最新調查結果是4群27-29隻。
海南長臂猿雌性和它懷中的幼兒。趙超
5) 北白頰長臂猿
IUCN保護級別:CR(極危)
曾經分布在雲南的西雙版納熱帶雨林,但最近幾次調查都沒有發現野外種群,僅在野象谷景區有幾隻野放個體。
西雙版納野象谷野放的北白頰長臂猿雄性。趙超
6) 白掌長臂猿
IUCN保護級別:EN(瀕危)
曾經分布在雲南的臨滄地區,2007年由中外科學家組織了為期2周的野外調查,未能發現野外生存的種群,該種可能在中國已經野外滅絕。我們希望通過籌款進行系統的空缺調查,尋找白掌和北白頰,這兩種可能已經在中國野外滅絕的長臂猿。
白掌長臂猿雌性和它的寶寶:並非拍於中國。趙超
3
中國這麼多瀕臨滅絕的動物,為什麼要重視長臂猿保護?
先介紹一下旗艦種(flagship species)這個概念。它是保護生物學中的一個術語,指能夠吸引公眾關注的物種。旗艦種能在地區或世界的範圍之內吸引公眾對其保護行動進行關注,常用於宣傳用途,通常是某些特殊生態系統的標誌。旗艦種不僅能夠使這些物種受到更好的保護,也能連帶保護那些影響力較小且鮮為人知受威脅的物種。
旗艦物種中群眾喜聞樂見的代表:熊貓和雪豹。圖片來源見水印
長臂猿也是森林裡的旗艦物種,並且是一個健康森林的標誌。因為它們依賴於原始熱帶雨林所提供的食物,加之鳴聲較容易被監測到,長臂猿可作為森林狀況惡化的預警——它的消失即意味著森林不再健康。
另外,長臂猿生存的森林生態系統是我國生物多樣性最為豐富的地區,保護長臂猿就像撐開了一把保護傘,間接保護了生活在同一區域的其他生物。同時,長臂猿是人類的近親,對長臂猿生態、行為、社會結構、意識等方面的研究是通向了解人類自身的鑰匙。在中國,長臂猿是和人類親緣關係最近的動物,在傳統文化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印度的老虎保護專家——烏勒斯·卡倫斯有一段對為什麼保護老虎的經典論述:太多的物種,以太多我們尚不知曉的方式相互關聯著,有助於整個生物圈的功能和穩定。我們應當設法拯救老虎、其獵物以及庇護它們的森林,哪怕只是為了確保我們不會失去潛在的可利用的生命形式。為了眼前的蠅頭小利破壞其僅存的棲息地,恰如燒毀一座珍藏有眾多獨一無二手稿的古老圖書館。
4
是什麼威脅著長臂猿的生存和繁衍?
1)人類對森林的侵佔使長臂猿的棲息地大面積消失,它們因此失去了適合生存的家園;
長臂猿的棲息地消失於傳統的刀耕火種。範朋飛
2)而保留下來的僅存棲息地又被公路、農田、水電設施、村寨等割裂為破碎的孤島,不同群體間基因交流受到阻隔,近交衰退威脅上升,造成後代生存力減弱、繁殖能力降低;
人類的一種香料作物——草果,噬空著長臂猿的棲息森林。範朋飛
3)加上長臂猿成年期較長(7-8年),繁殖間隔長,繁殖率低,「猿口」增長緩慢;
4)且遷出的長臂猿很難形成新的家庭群,限制了種群的擴大和繁衍;
森林中的一隻孤雌,它的鳴叫永遠不會有「意中猿」的回應,它可能不知道,但我們知道。範朋飛
5)另外,人類的偷獵仍是長臂猿面臨的極大威脅;
6)對長臂猿的長期忽視,造成了對它們的研究和保護力度都較低。
5
針對長臂猿面臨的威脅,應該採取哪些保護措施?困難又在哪裡?
首先,是要消除偷獵對其生存的直接威脅;其次,要保護適合長臂猿生存的棲息地。目前可以採取的保護行動主要有:
1)對長臂猿種群及棲息地開展日常的巡護監測;
2)為保護區周邊的社區群眾提供可替代的生計模式,讓他們減少對森林資源的依賴程度;
3)加強反偷獵宣傳,收繳槍枝嚴格執法;
4)增強公眾對長臂猿的認知度,從而更願意支持保護。
當前的困難主要在於公眾對長臂猿的認知度低,政府投入保護資金不足(包括對長臂猿本身和長臂猿棲息地周邊的社區),從事保護和科研的機構和個人太少。
6
中國長臂猿的生存現狀聽上去很絕望,還有可能挽救回來嗎?
聽一個從事保護工作多年的老教授說過,選擇做保護的人一定要有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也就是明明知道現實很殘酷,但是對保護工作和未來的結果還是要抱積極的態度。
我們希望通過雲山保護以及更多支持長臂猿保護的個人和機構的努力,能讓我們的子孫後代還能聽到長臂猿動聽的歌聲。
從保護實踐的方面來看,也有從滅絕邊緣搶救回來的成功案例,比如海南長臂猿,它是世界最瀕危的靈長之一,僅分布於海南霸王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90年代的調查的時候數量僅剩2群13隻,得益於各方面的保護投入,今年的數量已經緩慢增長到4群27隻。
7
中國保護大熊貓的模式可以借鑑來保護長臂猿嗎?
我國政府在大熊貓保護方面的投入無疑是巨大的,如:1)嚴格的立法,對捕獵、走私大熊貓者,判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嚴重者可處無期徒刑或者死刑;2)迄今已建立以大熊貓為主的自然保護區30多個,有效的保護了大熊貓的棲息地;3)通過宣傳和文化交流把大熊貓打造成為外交明星。
如果所有的瀕危物種都能受到大熊貓一樣的保護待遇那瀕危物種保護就不成問題, 但現實中對長臂猿的保護投入可能連大熊貓的0.1%都不到,長臂猿在中國公眾中認知度低,研究和保護的機構、個人很少,分布有長臂猿的保護區在早十來年也沒有重視長臂猿的保護,導致適宜的棲息地被破壞和隔斷。
8
長臂猿這麼可愛的動物怎麼可以走向滅絕,我要參與長臂猿的保護!快告訴我我可以做些什麼?
盜獵販子啥都有賣的,而你們,半年才能找到一坨猿糞
給我們留下一絲希望之後,這隻天行長臂猿離開了這個世界
雲端護猿基地工作:
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我們的站長常悅在重慶講高黎貢的故事
從城市走進森林,我想說說我的研修生經歷
物種潛在種群和棲息地調查工作:
很遺憾,這一次我們也沒找到北白頰長臂猿
山野行記:聽見你的聲音
社區地的宣傳教育工作:
邊境鄉村宣教思考:中國猿的保護如何讓社區力量回歸?
和雲山一起,把長臂猿帶回它們的故鄉吧!
科普文章:
憤怒的人們殺死了kalia,這隻和我們生活了40年的長臂猿
國際長臂猿日,讓我們來了解中國猿
機構工作匯報:
雲山保護2018年年報
雲山保護2019年第一季度簡報
雲山保護2019年第二季度簡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