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use me,I lost my purse.What shall I do?」(對不起,我的錢包丟了,我該怎麼辦?) 「Don't worry. You can go to the nearest police station to report it.The policeman there will help you find your purse. What's more,you should go to the consulate to report the loss of your passport,too。」(不要擔心,你可以到附近的派出所報案,警察會幫助你的。還有,你還應該到領事館掛失你的護照。)
這段流利的英語對話出自一位老外和一名執行巡邏任務的武警戰士之口。戰士叫王陳欣,上海人,現在是武警上海總隊七支隊三中隊的一名上等兵。讓人想不到的是,他曾在聯合國擔任翻譯、曾在外企當過高級白領。
當市民們都沉浸在歡樂的節日氣氛中時,他和戰友們還堅守在崗位上。
前晚,在寶山區聚豐園路,一名正在巡邏的武警戰士警惕地環顧四周。眼前的他,身材雖瘦小卻很精幹,眼睛不大卻炯炯有神。遇上有外籍人士求助,他用流利的英語和他們對話。今年25歲的王陳欣,是中隊的義務兵裡年齡最大的,加之他曾在聯合國國際信息發展網組織擔任翻譯工作,戰友們都親切地稱他為「聯合國老王」。放棄聯合國機構翻譯的光鮮「頭銜」穿上軍裝,王陳欣不是一時任性,他想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為了尋找純潔又珍貴的戰友情,也為了充實精神世界,更是想為國家做點事。」聽起來好像有些「高大上」,但王陳欣說,這的確就是他來到部隊的初衷和動力。2011年,王陳欣從上海外國語大學畢業後,憑著英語、法語專業八級的優勢,進入了聯合國駐滬機構工作,後來又跳槽去了一家荷蘭企業,擔任資深法語、英語翻譯以及高級客服,每個月淨收入達萬餘元。晚上兼職教法語,周末去上海大學讀研究生課程,日子過得「小資」又愜意。
但他時常覺得內心空空的,感覺缺了什麼。「時間久了,就愈發想盡一些作為中國人的責任。」2013年6月,王陳欣和父親前往街道武裝部進行兵役登記。「現在部隊需要你們這樣高學歷的人才。」工作人員這句話打動了他。
「啪」的一聲,一枚「應徵入伍」的章敲在了王陳欣的名字上。他內心很高興,卻愁壞了父母。他的父親是大學教授,母親是中學老師,都已退休。他們正盼著兒子儘快結婚生個孩子,沒想到兒子要入伍了。看著兒子如此堅持夢想,開明的父母最終選擇了尊重。穿上軍裝,背上行囊,揮別父母。
新兵集訓期間,王陳欣在軍事訓練面前備受打擊。「新兵都是『95後』,我比他們大了七八歲,訓練起來格外吃力。」立志要當好兵的他,在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自我加壓,做100個伏地挺身、100個仰臥起坐和100個深蹲。刻苦訓練換來的是過硬本領,在新兵連結束時,他被總隊評上了「愛警習武好戰士」,去年還榮膺優秀士兵。
發揮所長,學有所用,部隊的舞臺給了他發揮才能的廣闊空間。王陳欣從小學習電子琴、吉他,他看到初入部隊的小夥子們時常想家,便想辦法為戰友們排解思念。「教他們識樂譜、彈吉他、練電子琴、吹口琴。」王陳欣和戰友們組建了一支小樂隊,豐富文化生活同時為駐地敬老院和社區送去歡樂。他還組建英語興趣小組,利用空閒帶戰友們背單詞、練對話,每天做兩篇閱讀題,戰友們的英語能力與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