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新生入學後,要不要加入學生會呢?其實大學不止有學生會,還有社團和團委。在決定要不要參加這些組織之前,我們先來看一看各組織都有什麼優勢吧?
學校的校級組織中,一般設有校學生會、社團聯合會、校電視臺、校電臺、校報媒體、志願者協會、校藝術團、勤工中心、校創業中心等。大多數人認為在校級組織裡面能夠接觸學校舉辦的官方活動,並且能認識更多優秀的學長學姐,能夠學到更多的東西,並且在評定個人綜合成績時,有一定的幫助,因此每年競爭比較激烈。
學生會是現在學校中的組織結構之一,是學生自己的群眾性組織,是學校聯繫學生的橋梁和紐帶。在校園運作中起著不可小覷的作用。
社團組織與學生會不同,學生社團是指學生為了實現會員的共同意願和滿足個人興趣愛好的需求,自願組成的、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群眾性學生組織。
無論是校級社團或者院級社團一般都會由社團聯合會統一指導,但是每個社團根據各自的特點自行發展,因此由興趣產生的社團是每個大學亮麗的風景線。
1、學習型社團:這類型社團一般是打著共同學習的招牌,大家相互交流學習而結合在一起。例如:大學生職業發展協會、英語協會、心理協會、法律諮詢室等等。
2、藝術特長型社團:這類型社團估計是大學裡最多的社團,大多以音樂、舞蹈、書畫等主要特長結合在一起。例如:禮儀隊、舞蹈團、合唱隊、書法協會、電影協會、琴棋社等等。
3、技能學術型社團:主要為了鍛鍊學生的各種實用技能,並方便開展學術研究。例如:口才協會、辯論隊、電腦愛好者協會、模擬聯合國等等。
4、體育運動型社團:這類社團數量也很龐大,主要讓熱愛體育運動的學生多交流。例如:足球隊、籃球協會、桌球協會、輪滑協會、羽毛球協會等等。
5、公益性社團:定期舉辦公益活動,走近社會。例如:支教服務隊、小動物關愛協會等等。
6、娛樂休閒型社團:這類社團按照個人興趣,有著自己的活動內容和形式,頗有看點。例如:動漫社、旅遊協會、登山者協會、輪滑社、跆拳道協會、瑜伽協會等等。
7、創業型社團:幫助學生接觸創業,學習創業。例如Enactus、KAB創業俱樂部等等。
筆試:
部分學生組織或者社團需要經過簡單的筆試,比如學生會、校媒體、創業社團等,這部分只要盡力答出自己的見解,簡化語言,字跡清晰,邏輯清楚即可。
面試:
通常面試是學生組織和社團選拔成員最重要的一環,如果筆試感覺不理想也不用氣餒,因為筆試只是一個初步了解,面試更關鍵。
注意事項:
1、妝容得體簡潔,面對學姐學長應該謙遜有禮。
2、自我介紹應當簡明扼要,講清楚自己的優劣勢和想要加入組織的初衷與決心。
3、對於參加的社團及部門職能應當提前有所了解,並在回答問題時,儘量表達出個人的認識和建議。
4、回答問題要自信,聲音有底氣,準備好對進入該部門後的構想與規劃,讓面試者感受到參與的熱情。
5、若是有個人特長,儘量找機會表現,為自己的面試加分。
大學新生到校後,一般等新生們都安頓下來了,學生會和團委會開始招新,一般包括好幾個部門,面試前要考慮清楚自己適合哪個部門,也可以多面試幾個。
「學生會是聯繫學校和同學的紐帶,是一個為同學服務的機構,也是一個鍛鍊自我展現自我的平臺。進入學生會可以更好的發揮我的特長,為同學服務,並在工作中發現我的不足,提高自己充實自己。」
回答這個問題時,一定要積極正面,如想要使自己能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希望能在相關領域中有所發展,希望能在XX部門多多學習等等;此時可以稍稍誇一下XX部,但切記一定要誠懇,不然可是會畫蛇添足,得不償失哦!所以建議你可以坦承的說出自己的動機,不過用語還是要思考一下。
很多學生在面試的時候都說自己在中學是班幹,這是一個很好的驗證問題。
這個主要看應聘者有沒有經驗,如果有當然好,沒有就回答沒有,要不會問你擔任的感受,對你的影響等等。如果被看出是撒謊,對你的印象肯定不好!
這個問題主要看你是否有培養和發展的潛力,更看重你是否穩重,有頭腦,自信,能獨立開展和組織活動的能力。回答這個問題一定要說自己自己在這些方面的特長,切不可以想到什麼說什麼,沒有重點。
「大學裡的學習是多方面的,學生會就是一個值得我去學習的優秀集體,我相信學生會的幹部都有值得我學習的地方,我會虛心向他們學習,並盡我的努力去完成學生會的工作。他們不但是我的上級,還是我的良師益友!相信在學生會裡我能更快的提高,也能更好的學習。」
業餘愛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應聘者的性格、觀念、心態,這是招聘時問該問題的主要原因。最好不要說自己沒有業餘愛好,也不要說自己僅限於讀書、聽音樂、上網,否則可能令面試官懷疑應聘者性格孤僻。最好能有一些戶外的業餘愛好來「點綴」你的形象。
一個大三老學姐:
加入學生會還是社團,看個人的想法和規劃。
加入社團有好處,有些時候好處並不是特別大。社團的大鍋飯是沒辦法讓每個人吃成精英的。現在看起來,社團很像打遊戲,普遍來說,真感興趣,參加一下,沒什麼不好的。
學生會就不同了,它像一個微縮的職場,會教給你很多為人處世的道理,你要學會寫策劃,撐起一個幾百人幾千人的活動,組織健全,可以向更多優秀的人學習,做更多的事,就會見更多的人,更珍貴的是你會在其中發現更多可能性,而這些可能性,沒有學生會的經歷,你根本不會知道。如果我回到大一會選學生會。
還是不要用真名:
說實在的,參加學生會還是社團這個問題,其實還是要回歸到你最初進入大學的初衷。
來到大學肯定要使自己更為充實,社交能力、工作能力、專業能力都提升一個檔次。加入學生會後得參加活動,有時候還要策劃活動、管理活動、執行活動等,這些東西又會逼著你埋頭苦幹,當中遇到一些問題,自己就會找方法解決它,這樣一套良性循環下來,先不說能力有沒有真的提升了,起碼你的經驗到手了,你知道了某件事發生會有什麼後果,你開始有了一個預見能力了。
從這一點上,我是支持學生會的,你需要一步步的摸索前進。
以嶺:
學生會給我的一大利便是學習常識,這是其他社團所沒給予我的。我不知道為什麼這麼多人很多基本的常識都沒有,比如和老師談活動,你得尊敬一點,有禮貌用語吧——「請您,麻煩,謝謝,再見」,這在人際交往中都要用的到的。可是直到大四,很多同學去應聘面試的時候,隨便穿件衣服就去了,連禮貌用語都沒有,給企業的印象能好嗎?
久病成醫:
人在社團收穫了多少,不取決於集體給了他多少,而在於他創造了多少。如果只是聽話辦事,和你一起面試的很多人,那些被選中的和被刷掉的,很多人都能做得到。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社團不像老師一樣會總結好的知識點填鴨給你,只能自己判斷、自己總結、自己學。很多人打籃球就是因為喜歡,但也鍛鍊了身體、認識了兄弟。社團與學生會不同,沒有那麼多功利的目標,有一段認真做事情的經歷、找到自己的同類,本身就是令人愉悅的一件事情。
大二卸職的小姐姐:
一般興趣社團規模都不大,會長部長部員的等級之分基本形同虛設,大家就是一塊玩。我大一不光加了根正苗紅的學生會,還加了動漫社。學生會實在太累了,還要處理好複雜的人際關係,而動漫社簡直就是另一個世界了,作為一個沒錢買cos服的窮人,安靜做一隻小透明打醬油,一塊逛漫展面基聊二次元認識各專業各年級的同學還是分外愉快的經歷。
有什麼愛好別錯過,一起嗨。
大二社團在職:
如果你已經大二了,甚至大三了,正在學生會或某個社團,帶著十幾個大一的孩子。這個時候你不再擁有犯錯的機會,因為犯錯的機會要留給大一的孩子,他們遇到各種事都會找你,在這個方面需要強大的責任心,你很難把自己的學習和工作調整到一個平衡的狀態,但是興趣社團不一樣,你沒有那麼多顧慮,在兼顧自己學習的同時還能發展一下興趣。
阿培可以談心的帥學長:
首先社團有多大意義這個問題,要看個人想要學到什麼東西、想把時間花在什麼地方,要確定你是在走自己的路,還是只是跟隨大眾而已;是側重想把學習搞好,還是想多接觸大學繁忙豐富的生活,加入社團是想學習技能興趣還是社交能力,是想大學閱書百冊還是閱人無數,是想安靜的學習和生活還是忙碌而有集體的生活。
我見過大學四年沒有參加社團,但是讀書永遠第一的學霸,最後保送研究生甚至直博。我見過參加社團練就一身技能的大神,少部分人學習同樣也很好。你以後想要什麼工作,想要怎麼去學習,終究是要自己規劃好自己的道路。
LIN——沒加入社團的學霸:
如果有你感興趣的社團,那麼加入興趣社團。如果你想在學生工作上有點作為,那麼加入學生會。如果你只是想混點德育分,好拿獎學金,也可以加入隨便一個社團。如果你想多認識些人,為以後的人脈打基礎,那麼也可以加入。如果沒啥興趣,只是看別人都進了各種組織,心血來潮的話,就好好學習吧。
JasonWang:
參加一個學生會會對自己有幫助的。這個幫助大多不會是直接的物質利益,而是對人的潛移默化的塑造。不僅是學生會,一個成熟的社團是可以做到這一點的。
凡事抱著玩玩的心態來社團的人沒一個堅持的下去的,大學辯論社團總是有著難以想像的自然淘汰率;堅持一年以上的社員沒有一個認為社團沒有意義,或多或少都有收穫。
不論是在學生會還是在社團,只要踏踏實實地去參加社團活動,認認真真地去體悟這些活動的意義,反省自己的不足並且找到對應的解決方案,都不會沒有收穫。
大學是一個提高自我的階段,每個人都說大學是一個小社會,學生會就是一個微縮的架構組織,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在不斷地忙碌之中,你會接觸到形式各樣的人和事。
假如你選擇了學生會,那麼恭喜你,接下來的大學生活,你不僅要上課,還要參加例會和活動,你的室友將在半夜醒來上廁所時,看到你開著筆記本啪啪敲著策劃。
儘管每天奔波忙碌,你卻越來越會處理人際關係,認識五湖四海的朋友,仿佛有洪荒之力加持,將所有的事都做得面面俱到。
而學生社團,作為興趣愛好組織,你將認識許多志同道合的好友,更容易找到歸屬感,而且更容易找到知己,沒有那麼多瑣碎的事情,不用處理文件,也不用敲策劃,單純的為你的興趣和愛好而奮鬥。
小編覺得,不論是參加學生會還是學生社團,或者安心的學習,首先要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並規劃好時間不斷去接近,甘於寂寞。如果你在學生會,就要接受別人不理解你工作到深夜;如果你在社團,就要接受別人不理解你的興趣和愛好;如果你要好好學習爭取保研,那麼,就要接受別人不理解你枯燥的生活。
來源丨本文由河南省陽光高考(ID:yggaokao)綜合整自網絡、中華全國學聯,轉載請註明來源。
學生會or社團,你決定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