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22日下午13:30,吉林大學東榮大廈B118教室,徐岱教授為吉林大學法學院全體2020級研究生進行了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政策宣講。受疫情影響,本次宣講會採取線上線下同時開展的方式進行。為了保障宣講會的順利進行,本次講座的地點選在法學院的錄播教室。30名新生代表在現場參與,400餘名新同學在線上觀看。同時滿足了現場宣講與線上直播的要求。既為同學們答疑解惑又符合學校防疫工作的規定。本次會議由吉林大學研究生辦公室主任鄭諾主持,法學院黨委副書記徐傑、研究生專職輔導員徐晉蒞臨現場。
宣講會伊始,徐岱教授提到了習近平總書記在「五三講話」和全國首屆研究生教育會議中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殷切囑託。習總書記首先指出,法學研究生教育需要「立德樹人,德法兼修」,為社會培養高素質的法治人才;其次要注重研究生的教育質量,著重培養研究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最後還要重視知識教學與實踐教學相兼顧,改革研究生培養模式。基於國家和社會對法學研究生教育的日益重視,作為一所擁有七十二年法學教育傳承的學院,法學院正積極根據國家的政策變化對研究生的培養政策進行相應調整。
由之前主抓「規模」到如今將改革重點放在「質量」這個關鍵詞上。法學院緊抓「服務需求,提高質量」的主線和「分類式推進培養質量、統籌構建質量保障體系」的著力點。在一個主線兩個著力點的基礎上進行四個轉變:一、發展方式從規模發展到質量提升;二、培養類型從學術學位為主到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協調;三、培養模式從注重知識學習到知識學習和能力培養並重;四、培養質量評價從在校培養到培養質量與職業發展。最終實現總量控制、可上可下、動態調整、全程控制的研究生培養模式。
徐岱教授針對當下法學院研究生的培養改革提出四點創新。一、優化人才培養類型結構。基本穩定學術學位授予單位和學位授權學科總體規模,建立學科動態調整機制,鼓勵學科交叉與融合,進一步突出學科特色和優勢。二、完善招生選拔辦法。要推進學術學位與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分類考試;完善專業學位研究生考試辦法;建立和擴大博士研究生選拔「申請—審核」機制;開展主題夏令營活動,選拔優質生源。三、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重點擴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即立德樹人。進行特色教育,發展完善「一篇讀書報告、一篇文獻綜述、一個數據分析報告、一篇學術論文、一次博碩論壇、一次模擬法庭」的六個一培養模式,著力打造學校學院項目支持、學術與技能講座、學術學位研究生、專業學位研究生、國際化培養等多方位的培養特色。四、課程體系改革。知識教學與實踐教學有機結合。五、健全導師責任機制。尊重導師與學生選擇權,強化導師責任,提升指導能力。
關於法學院具體短期目標,徐岱教授介紹道:一、招生類型結構調整。計劃自2021年恢復招錄招生非全日制碩士研究生。二、畢業論文質量評價。包括引導選題方向(法律碩士論壇)、校外合作導師參與論文開題及增設畢業論文預答辯環節。
通過此次宣講,大家對法學院研究生的教育政策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同時對新的研究生生活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