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將探索中職與普通高中學生學籍互轉 到2022年創建1-2所國家高...

2020-12-14 閃電新聞

9月18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對《關於提質培優建設濟南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進行政策解讀。記者了解到,到2022年,濟南將創建4-5所省級高水平中職學校、1-2所國家高水平高職學校;強化中等職業教育的基礎地位,探索中職學校與普通高中學生學籍互轉、學分互認;允許學校在限額內自主設立內設機構並報編制部門備案,落實學校20%編制員額內自主招聘兼職教師政策。

濟南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蘇旭勇介紹,《實施方案》對接部省共建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工作任務,結合落實市政府《關於加快推進新時代濟南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濟政字〔2019〕75號),提出構建「1+247」工作體系(實現1個總體任務、推動2項重點改革、實施4大攻堅行動、實現7個全面提升),經過三年努力,基本建立起結構布局合理,專業設置科學,校企合作機製成熟,學校運行機制高效,保障政策完善,人才培養質量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新時代濟南特色職業教育制度、體系和模式,為全省、全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趟路子、樹樣板,提供濟南方案、貢獻濟南智慧。

《實施方案》在確保完成省定工作目標任務的基礎上,明確了40項工作任務清單,3個重點突破項目,制定了未來三年濟南市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必須完成的7大指標體系。這是新時代職業教育創新發展的「濟南方案」,創新點主概括為「五高」。

高起點規劃職業教育結構布局。針對職業教育資源優化整合不夠,優質資源集聚度不高,學校規模小、發展分散和專業設置不合理等問題,提出五項措施:一是完善職業教育管理機制,跨部門、跨行業整合各類職業教育資源,建立由部門統一牽頭管理的機制。二是構建多元辦學格局,支持開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辦學改革試點,建設多元主體職業教育集團。三是完善專業設置與調整機制,促進人才培養供給側和產業發展需求側全方位對接。四是強化中等職業教育的基礎地位,保持高中階段教育職普比大體相當,探索中職學校與普通高中學生學籍互轉、學分互認。五是建設一批高水平職業院校,到2022年,創建4-5所省級高水平中職學校、1-2所國家高水平高職學校。

高標準提升辦學質量。針對教學質量不高、優質教育資源不多、教育質量缺乏評價等問題,提出五項措施:一是實施教學提質升級專項行動,完善普及項目、案例、情景和模塊化教學,完善教師技能大賽和教學能力大賽制度。二是建立「春季中考」制度,讓更多的中職學生有機會升入高職院校。三是實施精品資源共享課建設計劃,推進職業教育「學分銀行」建設,促進各類教育形式和終身教育間學習成果的認定、學分積累和轉換。四是改進評價機制。開展辦學水平評估,不達標學校責令限期整改或停止招生。五是落實育訓並舉的法定職責,實施職教賦能計劃,遴選職業院校向社會開展無償專業技能培訓。

高質量推進產教融合。針對校企合作不夠緊密,產教融合不夠深入,企業參與人才培養積極性不高等問題,提出三項措施:一是深入推進校企合作。創建國家產教融合試點城市,開展市級產教融合型企業認證,落實「金融+財政+土地+信用+資金」組合式激勵政策。二是建設產教融合示範園區,高標準建設大型智能(仿真)公共實習實訓基地。鼓勵職業院校通過場地、設備租賃等方式與企業共建生產型實訓基地。三是構建高品質研究平臺。加強教育和產業人才研究,增強產教融合的深度和職教研究的效度。

高水平建設師資隊伍。針對師資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專業教師嚴重不足、教師管理機制不完善等問題,提出三項措施:一是落實職業院校用人自主權,允許學校在限額內自主設立內設機構並報編制部門備案,落實學校20%編制員額內自主招聘兼職教師政策,支持學校引進行業企業一流人才和具有創新實踐經驗的企業管理專家、科技人才、技能人才等擔任產業教授。二是加大教師培養培訓力度,到2022年,培養50名省級教學名師、60名青年技能名師,建設1-2個國家級、3-5個省級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三是改革教師招聘制度,探索建立公開遴選聘用職業院校領導班子成員機制。學校教師和企業人才分別到企業、職業學校兼職的,可根據雙方約定確定薪酬。

高層次推進對外交流與合作。針對對外合作交流程度不高等問題,提出了有關措施,如擴大師生海外交流規模,推進與國外學校締結友好學校,舉辦「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職業教育高端論壇,鼓勵職業院校廣泛參與國際學術交流、引進中外合作項目、舉辦國際高水平職業技能大賽。

通過整市推進職業教育提質培優、增值賦能,打造以技能為根本的職業大軍,營造全市尊重技能、崇尚技能的社會氛圍。從這一點看,高地建設不僅對「五個濟南」建設具有重大意義,對職業教育本身、對整個社會用人導向都具有重大意義。

記者:喬娜

編輯:喬娜

相關焦點

  • 濟南:將建立"春季中考"制度 探索中職與普高學生學籍互轉
    經濟導報記者 吳淑娟  經濟導報記者從18日舉行的濟南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濟南將建立「春季中考」制度,探索中職學校與普通高中學生學籍互轉、學分互認,爭創省級職業教育創新發展試驗區。到2022年,創建4-5所省級高水平中職學校、1-2所國家高水平高職學校。
  • 濟南到2022年創建1到2所國家高水平高職學校
    9月8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濟南市提質培優建設濟南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相關實施方案。其中,針對職業教育資源優化整合不夠,優質資源集聚度不高,學校規模小、發展分散和專業設置不合理等問題,當地提出將支持開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辦學改革試點,建設多元主體職業教育集團;強化中等職業教育的基礎地位,保持高中階段教育職普比大體相當,探索中職學校與普通高中學生學籍互轉、學分互認;建設一批高水平職業院校,到2022年,創建4-5所省級高水平中職學校、1-2所國家高水平高職學校。
  • 濟南發文:支持這些中職與高中學校學籍互轉、學分互認
    到2022年,市域內職業院校基本辦學條件全部達標;新建成1所共享性的大型智能(仿真)實習實訓基地;「雙師型」教師佔比達到75%以上;全市職業院校在校生規模達到33.9萬人,中職學校校均在校生規模達到2000人,高職院校達到19400人,基本普及高職教育;對接重點產業專業人才培養規模達到17.7萬人,冠名班、訂單班專業規模達到3.8萬人。
  • 到2022年 濟南將創建4-5所省級高水平中職學校、1-2所國家高水平高職學校
    1個總體任務、推動2項重點改革、實施4大攻堅行動、實現7個全面提升),經過三年努力,基本建立起結構布局合理,專業設置科學,校企合作機製成熟,學校運行機制高效,保障政策完善,人才培養質量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新時代濟南特色職業教育制度、體系和模式,為全省、全國職業教育改革發展趟路子、樹樣板,提供濟南方案、貢獻濟南智慧。
  • 石家莊:普通高中、中職學校可互轉學籍互認學分
    石家莊:普通高中、中職學校可互轉學籍互認學分 2014-11-28 12:44:37對於石市開展的這次普職融通試點工作,石家莊市第一職業中專校長姚玉紅表示,以往職普教育分離的情況讓很多學生在倉促間做了選擇,而這個選擇一旦做出,就無法更改,「這次普職融通試點將職中的課程融入到初高中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們更全面地了解到職業教育,同時打開普高和職中學籍互轉的通道,也給了學生們一次『後悔』的機會,可以讓學生在面臨選擇時更加理性。」
  • 青島試點普高+中職綜合高中 二者可學籍互轉
    原標題:普高+中職,我市試點綜合高中    中學生每年必須參加5天到10天的職業體驗,普通高中與中職學籍可以互轉,試點設立普通高中與中職學校融合的綜合高中……昨天,市教育局出臺《加強中學教育階段普職融通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將從多個層面推進普職融通。
  • 讓更多中職學生有機會升入高職院校 濟南將建「春季中考」制度
    記者在昨天召開的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濟南市將建立「春季中考」制度,讓更多的中職學生有機會升入高職院校;到2022年,創建4-5所省級高水平中職學校、1-2所國家高水平高職學校;落實職業院校用人自主權,允許學校在限額內自主設立內設機構並報編制部門備案。
  • 濟南繪製職教創新發展高地「施工圖」支持藍翔納入高職學校
    未來3年濟南職業教育如何布局?9月18日,濟南市委市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對《關於提質培優建設濟南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實施方案》進行解讀,並對政策落地實施規劃了「施工圖」。到2022年,將創建4-5所省級高水平中職學校、1-2所國家高水平高職學校,並將建設1-2個國家級、3-5個省級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訓基地。針對職業教育資源優化整合不夠,優質資源集聚度不高,學校規模小、發展分散和專業設置不合理等問題,濟南市提出五項措施,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要構建多元辦學格局,支持開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辦學改革試點,建設多元主體職業教育集團。
  • 濟南:支持濟南市技師學院、萊蕪技師學院、山東藍翔技師學院納入...
    支持濟南第九中學、濟南回民中學、長清中學、長清職專、濟陽職專、章丘職專、濟南藝術學校、濟南旅遊學校等開展職普融合試點,探索中職學校與普通高中學生學籍互轉、學分互認。《方案》提出,到2022年,市域內職業院校基本辦學條件全部達標;新建成1所共享性的大型智能(仿真)實習實訓基地;「雙師型」教師佔比達到75%以上;全市職業院校在校生規模達到33.9萬人,中職學校校均在校生規模達到2000人,高職院校達到19400人,基本普及高職教育;對接重點產業專業人才培養規模達到17.7萬人,冠名班、訂單班專業規模達到3.8萬人。
  • 成都未來或發展綜合高中 普高和中職學生可學籍互換、學分互認
    四川新聞網成都11月2日訊(記者 陳淋)近日,成都市教育局下發《關於推動普職融通育人模式改革的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將推動普通高中與中職學校「資源共享、課程共建、教師互動、學分互認、學籍互轉」,構建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開放銜接的教育「立交橋」,為學生提供多次選擇機會,促進學生多元成才。
  • 青島普高、中職互轉學籍指南請收好!
    (三)申請材料1.普通高中轉入中等職業學校轉學申請表;2.普通高中與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普職學籍互轉匯總表。(四)轉學流程1.由普通高中學籍轉入中等職業學校第一步:轉入學校向學生提供《普通高中轉入中等職業學校轉學申請表》,並指導學生填寫。
  • 山東:允許符合條件的中職生和普通高中生學籍互轉、學分互認
    1月14日16:00,「部省共建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啟動活動」媒體見面會在山東舉行,會上發布了《教育部、山東省人民政府關於整省推進提質培優建設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根據《意見》,山東將落實職業院校辦學自主權。
  • 山東中小學學籍管理出新規 優秀中職生可轉普通高中
    省教育廳昨日公布《山東省普通中小學學籍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明確德智體全面發展,學業成績特別優異的學生可以申請在本學段內跳級。不過,本學段內只允許跳級一次,且每次只允許跳一個年級。《規定》適用於全省各類普通中小學(含特殊教育學校)和符合招生入學政策在校就讀的學生。2017年1月1日起執行,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那麼,除允許學生跳級外,《規定》還有哪些新變化?
  • 我市將建「春季中考」制度
    日前,我市出臺《關於提質培優建設濟南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在9月18日召開的市委、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我市將建立「春季中考」制度,讓更多的中職學生有機會升入高職院校;到2022年,創建4-5所省級高水平中職學校、1-2所國家高水平高職學校;落實職業院校用人自主權,允許學校在限額內自主設立內設機構並報編制部門備案。
  • 中職學生的福音:上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有了更大發展空間,上中職考大學比較容易,本科錄取比例由6:1增加至4:1
    職業教育改革創新有兩個關鍵大方向:第一,健全完善錄取招生機制,創建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一致錄取招生服務平臺,精準服務區域發展要求。這一總體目標目標具體就是指應屆初中畢業生。因而,將來應屆初中畢業生參與中招考試,依據考試成績報考中等職業學校會逐漸變為主流方式。
  • 【職教專欄】中職學生的福音:上中等職業學校,學生有了更大發展空間,上中職考大學比較容易,本科錄取比例由6:1增加至4:1
    職業教育改革創新有兩個關鍵大方向:第一,健全完善錄取招生機制,創建中等職業學校和普通高中一致錄取招生服務平臺,精準服務區域發展要求。這一總體目標目標具體就是指應屆初中畢業生。因而,將來應屆初中畢業生參與中招考試,依據考試成績報考中等職業學校會逐漸變為主流方式。
  • #濟南發布# 濟南:建立1+247工作體系 推進濟南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建設
    三、結構內容及主要創新點《實施方案》對接部省共建國家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工作任務,結合落實市政府《關於加快推進新時代濟南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實施意見》(濟政字〔2019〕75號),提出構建「1+247」工作體系(實現1個總體任務、推動2項重點改革、實施4大攻堅行動、實現7個全面提升),經過三年努力,基本建立起結構布局合理,專業設置科學,校企合作機製成熟
  • 到2020年,湖南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3%以上
    普高和中職將可學籍互轉學分互認  中職生免學雜費將擴面,建檔立卡貧困生和殘疾高中生有望免學雜費  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我省也正在開展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改革,到2020年,全省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達到93%以上,同時鼓勵各地探索開展學籍互轉、學分互認的普職互通試點工作。■記者 黃京  【關鍵詞】普及程度  推動普職教育協調發展  提起高中階段教育,很多人習慣於聚焦普通高中,但事實上,中職教育是重要的一環。
  • 未來成都市中職生中途可轉學普通高中
    日前,成都市教育局正式印發《關於推動普職融通育人模式改革的意見(試行)》,將推動成都普通高中與中職學校之間「資源共享、課程共建、教師互動、學分互認、學籍互轉」,有望構建出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開放銜接的育人新模式。
  • 2022年起萊西這三所學校將合併!新校區將搬到……
    到2025年全市重點建成1所高水平中高職一體化發展的職業院校2022年起逐步將職教中心、職教中心分校>2022年起三所學校逐步合併到新校區在職業教育未來發展規劃中,萊西將整合現有職教資源,到 2025 年,全市重點建成 1 所高水平中高職一體化發展的職業院校,重點培育和引進 1-2 所綜合性高職院校、1 所應用型本科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