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母愛真可怕! (這寫的太大膽了)

2022-01-23 積極家長研習社

《母愛很可怕》,單憑這書名就能把大部分中國人惹毛。中國文化自帶一種戀母情節,連「祖國」這個概念都跟母親形象捆綁在一起營銷,所以母愛具有道德上的超然價值,偉大、崇高、神聖不可侵犯。從小學語文教材、主旋律歌曲到《讀者》這種流行讀物,謳歌母愛的心靈雞湯密集分布。把母愛上升為一種宗教,一種迷信,也是洗腦教育的內容之一。誰敢質疑母愛,誰就是大逆不道、禽獸不如。

臺灣作家、作詞人許常德有種,站出來寫了一本挑戰中國人容忍底線的書,《母愛很可怕》,書名很反動,內容很誠懇。它的存在價值,不僅僅可以當成一本《不成功母親的百科全書》看,更重要的是,它提示我們對「母愛最偉大」這個「真理」進行反思。

--

許常德羅列了母愛的諸多可怕之處:

母愛不一定是一種美德,有時候它只是一種癮。因為被社會期許,因為被輿論稱頌,很多媽媽在扮演母親這個角色的時候,已經走火入魔。母愛24小時不打烊,對孩子表現出毫無節制的關注和過度的擔心,「怎麼讓她們戒掉大量囤積的母愛才是重點。沒有適當休息,母愛就會增加很多灰塵」。

母愛讓很多媽媽失去自我,把全部生命價值依附於兒女,母愛成為沉重的負擔。「女人心甘情願做兒女的奴僕,這是一種陳舊的惡習。只為別人而活,美其名曰叫奉獻。而這種無私的愛也並非無條件,就是你不能背叛,甚至不能說不。」

「一個拿愛當武器的媽媽,根本就是披著媽媽皮囊的殺手。」許常德說得夠狠,「當你脫口說出,你跟你爸爸一個樣時,你就不配當一個精神正常的母親了。」而不少母親,因為跟丈夫感情不和,就對孩子灌輸仇恨——之前曾經「兒子得白血病,父親拒絕捐骨髓」的新聞中,母親不就對4歲的孩子說,你爸爸不愛你,你爺爺奶奶也不愛你,讓孩子帶著被遺棄的痛苦和仇恨離開這個世界嗎?這樣的「母愛」,讓人噁心。

為了孩子才不離婚,其實是不敢離,離不起。把孩子成了一個莊嚴的藉口,維持一個破敗的婚姻,這樣的女人還少嗎?「虛假地保留家的外殼,就等於告訴孩子,家是一個最虛偽的公家機構」,更重要的是,孩子會因此懷疑自己是傷害媽媽的幫兇,甚至否定自己的存在,如果沒有自己,媽媽會不會幸福一點?讓孩子沉溺在罪惡感中,還冠以保護孩子的名義,有的媽媽甚至利用孩子當砝碼,去爭取更大的利益。

很多時候,母愛只是一個包裝盒,打開之後,裡面裝的是控制欲、佔有欲和功利心。媽媽們並沒有意識到,你對孩子的愛,可能充滿了雜質。有些媽媽需要借孩子,贏得成就感,當他比賽失利、成績下滑、考不上名校、當不上公務員,就給他臉色看,說類似於「我對你失望透了,你怎麼那麼蠢,看看隔壁誰誰誰多厲害」的狠話;有些媽媽,希望永遠壟斷孩子的感情,當兒子對媳婦言聽計從,立即萌生爭寵的慾念,讓兒子在婆媳爭鬥中陷入兩難絕境,你要的不是兒子幸福,而是讓自己痛快——愛首先是理解、接受和成全,不懂得這個前提的母愛,不過是自私的別名。

劉瑜寫過一篇給女兒的信,裡面有一段就是關於「母愛最偉大」的,她說,生孩子其實是一件很自私的事情,有人是「為了讓自己的人生更完整」,不自私嗎?有人是因為「我喜歡小孩」,不自私嗎?有人是因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不自私嗎?有人說是為了「人類的繁衍」,聽上去多麼神聖,但看看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就會知道,基因繁衍這事,更自私,「自私是好基因最普遍的特性之一」。

劉瑜說,「因為生孩子是件很『自私』的事情,所以母親節那天,看到鋪天蓋地『感謝母親』、『偉大的母愛』之類的口號時,我只覺得不安甚至難堪。我一直有個不太正確的看法:母親對孩子的愛,不過是她為生孩子這個選擇承擔後果而已,談不上什麼『偉大』。甚至,我想,應該被感謝的是孩子,是他們讓父母的生命『更完整』,讓他們的虛空有所寄託,讓他們體驗到生命層層開放的神秘與欣喜,最重要的是,讓他們體驗到盡情地愛——那是一種自由,不是嗎?能夠放下所有戒備去信馬由韁地愛,那簡直是最大的自由。」

事實上,我們不是要廢黜母愛,也不是要解構母愛,而是還原母愛的本質。母愛最偉大,是把生物本能道德化,把懷孕妊娠無私化,把育兒責任崇高化。母愛最偉大,可以是旁觀者的讚賞,但不應該化為當事者的自我定位。如果當母親的,懷著自己很偉大很崇高的心情去面對孩子,就很難保持一種平常心。母親和孩子,就不是互相尊重的平等關係,而是演化為施恩和報恩。因為母愛最偉大,就能以愛的名義,做控制孩子的事、做妨礙他人的事、甚至做違背公德的事。母愛最偉大,成了為常見怪現狀狡辯的固定句式。

就像因為子女高考,要營造安靜的環境,乾脆直接封路的那群母親,當被質疑無視於他人的情緒和需要時,也總是有人為她們喊冤,畢竟,可憐天下父母心,畢竟,母愛最偉大。

有些女人,從懷孕開始,就自動升級為女王,要求所有人對她實施「最惠國待遇」,工作只做最輕鬆的,聚餐時她要揀最好的,她在辦公室睡會覺全人類都得集體噤聲——把別人的照顧當成義務和必然,等孩子出生,到了公共場所,又理直氣壯地爭取各種特權,因為,母愛最偉大。

你一定會說,這樣做的只是極少數,問題就在這裡,每一個媽媽,都被「偉大的母愛」所蒙蔽,把自己的所作所為神化和正義化了。但很多時候,我們暫停下來,理性地審視自己,有時候我們責備孩子,真的完全是為了他好嗎?有沒有是因為維護自己的面子、發洩自己的情緒或者耐心不夠?

沉溺於偉大的幻象中,把自己當成超人或者英雄——容我刻薄地說一句,你只是你孩子的母親,不是全人類的母親;你只是愛自己的孩子,不是什麼超越人性的博愛。不必把母愛上升到道德高度上,它是一種可貴的情感,更是一種特別的職業。母愛要專業、適度和合理。讓母愛更有分寸、更有技巧、更有趣味、更有張弛,這才是我們要做的。

相關焦點

  • 有時候,母愛很可怕
    【「咪蒙」的這篇文字,有些顛覆常識,有些出言不遜,但小編認為並非故意標新立異,博取注意,前面引用許常德和劉瑜的話表達了適當的吐槽,後面立意反思真正的「母愛」該如何表現和重新認識。】中國文化自帶一種戀母情節,連「祖國」這個概念都跟母親形象捆綁在一起營銷,所以母愛具有道德上的超然價值,偉大、崇高、神聖不可侵犯。從小學語文教材、主旋律歌曲到《讀者》這種流行讀物,謳歌母愛的心靈雞湯密集分布。把母愛上升為一種宗教,一種迷信,也是洗腦教育的內容之一。誰敢質疑母愛,誰就是大逆不道、禽獸不如。
  • 深度 母愛真可怕
    《母愛真可怕》讀後感作者:伍恬甜冷水江一中333班畢業現中南大學在讀研究生(文章描寫對象系冷水江五中副校長兼語文老師唐魏,靈動課堂作文的開創者!本文系唐魏老師授權發布。所有插圖來源於網絡,對原創作者致敬!)
  • 她視覺 有時母愛也很可怕
    其實,病態的母愛並不是中國特有的,全球各個國家皆是。今天推送的這組圖是俄羅斯女時尚攝影師Anna Radchenko的個人作品,作品名為《The Reverse Side of Mothers Love》(母愛的反面)。對於為何拍攝這樣一組作品,Anna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我們無法選擇自己的父母,同時也很難改變他們,特別是在我們年幼的時候。有些父母嚴厲,有些則包容和善良」。
  • 臺灣作家、作詞人許常德:「母愛很可怕」
    》,單憑這書名就能把大部分中國人惹毛。  臺灣作家、作詞人許常德有種,站出來寫了一本挑戰中國人容忍底線的書,《母愛很可怕》,書名很反動,內容很誠懇。它的存在價值,不僅僅可以當成一本《不成功母親的百科全書》看,更重要的是,它提示我們對「母愛最偉大」這個「真理」進行反思。
  • 你的親密正在「成功廢掉」孩子;2許常德有本書,書名很反動,內容很誠懇:《母愛很可怕》
    它意味著媽媽能夠意識到孩子的成長、變化和需要,承受住焦慮擔心,逐漸放手,允許孩子自己做主,允許他長大,允許他不需要媽媽,允許他犯錯,冒險,離開我們,成為他自己!2,有本書,書名很反動,內容很誠懇:《母愛很可怕》 《母愛很可怕》,單憑這書名就能把大部分中國人惹毛。
  • '母愛的文章如何才有新意?大海老師告訴你這樣寫……
    相信我們很多人在上學的時候都寫寫過這樣的作文——「母愛」。相信很多人又都寫過我生病了,母親夜裡送我去醫院。而且一定是夜裡,最好還是下雨,也一定不打車,是背著去的。這事情不是說不能寫,也不能說完全是編的。問題是大家都這樣寫,這個材料就寫爛了,沒有任何新意,就顯得太老套,所以就不好了。那麼有人就問了,不寫這些,我寫什麼呢?其實母愛無處不在,只要我們用心觀察,用心感悟,日常生活中母親的一言一行,點點滴滴無不滲透著對我們的愛。
  • 8歲男孩習慣「吃奶」入睡,深夜寶媽驚醒,沒有界限的母愛真可怕
    導讀:8歲男孩習慣「吃奶」入睡,深夜寶媽驚醒,沒有界限的母愛真可怕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8歲男孩習慣「吃奶」入睡,深夜寶媽驚醒,沒有界限的母愛真可怕!
  • 練琴不能上廁所,虎媽母愛太可怕
    完不成任務直口罵女兒「垃圾」, 虎媽的母愛真可怕    她是虎媽,是美國耶魯大學的華裔教授蔡美兒,近日她出版了一本名叫《虎媽戰歌》的書在美國引起轟動。最後,路易莎終於練成了這首曲子。幾周後,她在舞臺上表演彈奏這首鋼琴曲,結果非常成功。     其他熱點文章連結:
  • 關於母愛不得不讀的10本書
    1、《母愛真可怕》許常德內容簡介母愛在每個家庭中都隨處可見,並起著關鍵作用,但一個母親或父親對孩子的影響程度,也許當事者並不清楚,只有了解「母愛」的誤區本文不僅以母親寫女兒,還寫女兒怎樣成就母親;她們母女用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共同成長,即抵抗了沉重的應試教育,也贏得了大眾意義上的成功。
  • 「孩子兩歲了,有時候真想丟掉或送人」,兩歲的娃究竟有多可怕?
    導讀:「孩子兩歲了,有時候真想丟掉或送人」,兩歲的娃究竟有多可怕?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兩歲了,有時候真想丟掉或送人」,兩歲的娃究竟有多可怕?!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大學學霸寫的三封情書太優秀,網友看後直呼:有文化,真可怕!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這句話完美地詮釋了每個人對愛情最美好的期待,大家都希望擁有一份從一而終、白頭偕老的愛情。因此,人們總是勇敢地追求愛情。尤其是大學生,他們都已經成年,思想也已經完全成熟。每當遇到自己喜歡之人,便會想盡辦法去追求。 大學生告白的方式多種多樣,比如送玫瑰花、在宿舍樓下大喊、擺心形蠟燭、寫情書等,而寫情書是大家最常用的一種方式。
  • 當眾大膽寬衣餵奶秀母愛惹爭議的美女明星
    小S一向直爽,言行大膽令人瞠目結舌,而像給自己女兒餵奶這樣的事自然不在話下,她在此前出版《小S懷孕日記》公開自己給小女兒餵奶的照片。混血名模Cara G.誕下女兒India Wilde,大膽公開餵BB飲母乳的照片,照片氣氛洋溢著母愛,十分溫馨。
  • 讚美母愛祝福媽媽一句話 母親節賀卡寫母愛的名人名言
    讚美母愛祝福媽媽一句話 母親節賀卡寫母愛的名人名言  5月13日是母親節,相信很多網友要給母親準備禮物慶祝,或是發簡訊發紅包祝福,或是親手製作禮物,或是購買母親喜歡的物品,無論哪一種都是表達了子女對母親的愛。特此,小編整理了關於母愛的一些名言警句,讚美母親的句子供網友參考。  1.
  • 中考語文,記敘文寫母愛,不妨借鑑一下這篇文章
    中考的記敘文寫作,總有一些永遠不過時的主題,比如母愛。寫這樣的文章,我們可以從朱自清的《背影》中獲得啟發,其實現當代文學作品中,更有許多作品可以啟發我們。比如寫過《行道樹》(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的張曉風。她的代表作之一《母親的羽衣》,就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發。
  • 歌頌母愛只能寫「悲情作文」嗎
    今天聽了一節作文講座,是寫母愛這個主題的。老師讓學生抓住一個點——媽媽的手——來寫,這樣一來,切入點較小,孩子們有話可寫,課堂上的確不沉悶,卻有這樣一個細節卻引起了我的思考。諸如:蒼老、龜裂、布滿滄桑、青筋凸起、粗糙等等,在最後一行特別出現了善良、勤勞、溫暖、靈巧、飽經風霜、充滿母愛等詞語。孩子們開始動筆了,我沒有走過去一一看他們的習作,但是我可以料想到的是孩子筆下媽媽的手一定是「布滿滄桑」、「粗糙無比」的,因為這樣寫才夠「悲情」。
  • 母愛寫作文:母愛是無色透明的水
    「真掃興!」同學們一個個都帶著不悅離去。我抬起了頭,望了望那被烏雲填滿了的天空,忽然意識到了媽媽的期待,一手抱起書包,一手拿起衣服,以一個狼狽逃難的姿態往校門口衝去。我接過了這杯溫熱的水,連通雨水參雜在一起喝了下去。溫暖的無色透明的水一點一點地消融著我身軀中的寒意。從沒想過,她的每一聲叮嚀都是如此無聲,她的每一個微笑都是如此無形,她的每一份付出都是如此無色。是媽媽的愛,讓我注意到了世上最特別的色彩——無色。
  • 李煜和小周后約會時寫的豔詞,這也太大膽了!
    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李煜約會小周后時寫的一首詞。明明是豔詞,但是卻非常纏綿!菩薩蠻·花明月暗籠輕霧五代·李煜花明月暗籠輕霧,今宵好向郎邊去。剗襪步香階,手提金縷鞋。畫堂南畔見,一向偎人顫。這首豔詞,素來以真切著稱。這是李煜在約會小周后時創作的,大意是:夜半時分,女孩子終於下定決心去和自己的愛人約會。沒過多久怕被別人發覺,所以匆匆離去,連鞋子都沒來得及穿,就提在手裡匆匆跑開。好不容易見一次面,要珍惜這短暫的時光。上片用了很多景物來烘託氛圍,月、霧,都是給偷偷約會的女孩子打掩護。
  • 母愛真偉大!壁虎媽媽不懼威脅保護壁虎蛋(圖)
    網友發帖,描寫了一隻壁虎,卻引眾多網友讚揚和共鳴,這是為什麼?原來,是因為母愛。   昨日,記者見到了在永川工作的發帖人,那他為什麼見到壁虎後,會寫出這樣的文章?原來,也是因為母愛。   保護孩子的壁虎媽媽   4月8日晚11點半,網友「老衲」發表一篇題為《母愛真偉大,一隻壁虎居然把我感動了》的帖子。   發帖人「老衲」稱,當晚他在家中洗浴室,發現一隻壁虎,就拿小木籤去驅趕,結果壁虎逃進牆縫之中。過了一會兒,他又拿著木籤去牆縫裡找,但這一次壁虎沒有逃跑,而是死死抱著蛋。
  • 人工智慧太可怕騰訊竟讓機器人來寫春聯
    但是如果有一天,你發現連你購買的春聯都不是人類寫的話,你還會貼在牆上嗎?人工智慧太可怕騰訊竟讓機器人來寫春聯  日前騰訊就推出了這個工具,利用智能AI來為你撰寫春聯,而用戶只需要填寫簡單的2到4個名字的暱稱就能寫出一副非常有深度的對聯,據悉騰訊春聯AI經過了反覆的研究,收納了大量的古詩與對聯的洗禮,還學會了押韻和對仗。
  • 這屆媽媽太嚇人:比牛娃更可怕的是牛媽
    事物都有AB兩面,學習成了母愛的天敵,這是看得見的A面。然而在看不見的另一面,媽媽這一物種正悄悄地進化著。西西媽媽說,因為老大已經讀初二了,所以她深刻地感受到複習和預習對孩子中學階段的學習太重要了。而這個習慣其實是在小學時養成的,到了中學再培養又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