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柳沒有野柳,有的是海天一色和嶙峋怪石

2020-12-19 風的旅者

野柳的奇巖怪石,歷經千萬年不斷地接受海水及海風的洗禮,雕琢成今日這番絕色之姿。

野柳又稱「野柳岬」「野柳鼻」「野柳半島」,位於臺北縣萬裡鄉野柳村,野柳地質公園為大屯山餘脈伸出海中的岬角,長約1700 公尺,野柳奇巖是這裡的主要看點,它是世界奇觀之一。

野柳的石頭很怪,怪到了充滿藝術氣質,令人嘆止。野柳的怪石可分為三類一類是龜背花紋石,好像許多的海龜趴在那裡在安詳地休息;一類是石樹,眾多的石樹簇擁在一起,形成了壯觀的石樹林;一類是象形石,似人擬物。

進入野柳風景區,沿著步道而行,一路可盡覽奇特的地質景觀,如女王頭蕈巖、仙女鞋、象石、瑪玲鳥石等,行至岬角尖端,即為白色的野柳燈塔,在此展望,只見海天一色,令人心曠神怡;除了地質景觀,野柳也是眾多候鳥休憩的驛站,是賞鳥人士眼中的寶庫,也是攝影愛好者不可錯過的觀賞目標。

整個野柳各色石頭造型中,最為人們稱道和熟悉的是突起於斜緩石坡上高達2米的「女王頭」,她髻發高聳、微微仰首、美目遠盼,不論從什麼角度看,面目輪廓均端莊優雅,令人讚嘆造化之美妙。此外還有仙女鞋、梅花石、海龜石、臥牛石等等而海蝕石乳,風化窗、豆腐巖諸景都是引人入勝的美景。

每當退潮後,走在沙灘,就會發現岸邊留下的五顏六色的貝殼、海膽,再加上美人蕉、龍舌蘭、海鞭蓉、南國薊等海岸植物,使野柳蔚成一天然的海岸公園,也成了攝影愛好者的樂園,那些生命力充足的植物,那些顏色絢麗的動物,都讓人迷醉野柳,也是拍攝鳥類的最佳之處。

每年秋季,北方鳥類南下避冬,經長途旅行後,第一個落腳歇息的地方就是野柳;而春季,鳥類選擇野柳做最後的補給站後,才振翅北返。另外,冬天東北季風增強時,許多鳥兒在此停梄避風,等待雨過天晴再繼續旅程,因此除了留鳥外,每年10~11月和3~5月在野柳可以遇到相當多的候鳥、過境鳥,那振翅欲飛的狀態,在水裡嬉戲的身影,組成了一幅動人的圖畫。

黃昏暮色中的野柳,更加如詩似畫——天邊的晚霞,黛色的山、褐色的怪石、金色的海水,近處悠閒垂釣的漁人,遠處隱約可見的白帆……這些,不僅是留存在相機中,也拷貝在腦海中,久久不能忘懷。

PS:

野柳是一個拍攝候鳥的最佳之處,每年秋季。北方的鳥類南下避冬,就會在野柳停留,而春季也是選擇野柳做最後的補給站。另外,冬天東北季風增強時,許多鳥兒在此停棲避風,等待雨過天晴再繼續旅程。在這裡,你可以見到戴勝。紫綬帶鳥。赤翡翠。灰卷尾等鳥類

交通

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島基隆西北方約15公裡處

由臺北前往:

1.國光客運1815路(臺北-金山青年活動中心),可於國光客運臺北東站B棟或市政府轉運站搭乘。約15-20分鐘一班車。臺北上車,單程票價96元,市政府上車,單程票價84元。於"野柳"站下車。

國光客運由臺北站發車後,會繞經臺北市區,費時較久。建議可直接搭乘捷運至臺北市政府站,行至一旁的客運轉運站搭乘本班車。

相關焦點

  • 華仔遊野柳岬:千姿百態的嶙峋怪石,令人驚嘆不已
    當我跨進北海岸邊的野柳岬,立刻被眼前的奇巖怪石迷住了。野柳是北海岸邊突出海中的小半島,長約1,700米,寬200米,最窄處不到50米,形狀像海龜離岸,又有「野柳龜」之稱。如果說,大自然的神韻有什麼天斧神功的話,我真無法說出這千奇百怪的巖石是如何雕塑出來的。
  • 美麗的野柳
    右邊便能看見蔚藍的大海,漸漸地能聆聽到大海拍岸的波濤聲,海水中、巖石旁還散落著一些粗樹幹,有的在海水中漂浮著、浸泡著,有的爬上巖石靜靜地等候著,聽說這些樹幹是由於山洪、滑坡而掉到海裡來的。在臺灣,森林中的木材屬於公共財產,任何人不經許可是不能隨便打撈的,因此任由它自由地漂浮在海上,停歇在岸邊,讓人望去更像是一道別樣的風景。看到這景象我感到那些亂砍濫伐者真該好好反思!
  • 臺灣野柳地質公園,你知道那些長相奇葩的怪石是怎麼形成的?
    野柳地貌的形成是因為幾百萬年前受造山運動的影響,深埋海底的沉積巖上升至海面,產生了附近海岸的單面山、海蝕崖、海蝕洞等地形,海蝕、風蝕等在不同硬度的巖層上作用,形成蜂窩巖、豆腐巖、蕈狀巖、姜狀巖,風化窗等奇巖怪石景觀。
  • 野柳(臺灣基隆)
    野柳位於臺北縣萬裡鄉野柳村,是大屯山系延伸至海中的一個岬角,故有野柳岬、野柳鼻、野柳半島之稱,又因其形狀像一隻海龜,故又被稱為野柳龜。這一帶地層由砂巖堆積而成,因受海浪長期的侵蝕和風化,在海邊形成陡直的海蝕崖及寬平的巖床。
  • 美景無限 臺北野柳
    野柳在臺北縣海邊,離臺北市有半個小時的車程。當朋友告訴我們要去野柳的時候,心中閃過一絲激動。  野柳,多麼浪漫的名字。古語有云:清清河邊柳,月上柳梢頭,楊柳春風等等。柳是一種意境,柳是一種寄託,柳是一種嚮往,柳是一種思念。柳和情是孿生的姐妹。
  • 臺灣野柳地貌風光
    【摘要】 去臺灣旅遊歸來,臺灣野柳地貌風光,讓我深深體驗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物力量。野柳沿海一段突出海面的岬角,約有1700公尺。這一帶地層是   去臺灣旅遊歸來,臺灣野柳地貌風光,讓我深深體驗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造物力量。  野柳沿海一段突出海面的岬角,約有1700公尺。
  • 神奇靈異的野柳地質公園
    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北市東北方向的野柳村,是臺灣北部大屯山系延伸至海中的一個岬角。野柳岬在著名基隆港西北不遠,北望東海,東向太平洋。這一帶地層由砂巖堆積而成,海灘上奇巖怪石密布,種類繁多,各盡其妙,是世界級的地質公園。
  • 野柳地質公園,罕見的地形、地質景觀,極具觀賞研究價值
    野柳地質公園為大屯山餘脈伸出海中的岬角,長約1700 公尺,野柳奇巖是這裡的主要看點,它是世界奇觀之一。會發現這一帶的地質的確會和其他區域不太一樣野柳地質公園裡面的石頭奇形怪狀,你可以想像各種動物,植物,聽小李師傅各種講解,每一塊石頭都有自己的故事和傳說。滿地各種雞腿,生薑。一個延伸出去的細長海角,海角最頂端有座小山,山上有多種受稀有保護鳥類,整個臺北新北地區最漂亮的景點沒有之一。進了公園以後,任何地方都可以直接走進海裡,全靠口頭警示和自覺。
  • 野柳,海之孕育的美麗幻境
    仙女抵達野柳海面,揮劍斬向烏龜精,烏龜精中刀後元氣大傷,落荒而逃,再也不敢冒出海面。此後,每當天候惡劣時,野柳岬深處便會冒起一股白煙,村民看到便會說:「半死的野柳龜,又在海底喘息了」。  進入野柳地質公園,有一條木棧道。棧道兩邊儘是一群群、一簇簇風化石,大大小小,形狀各異,一眼望去巍巍壯觀。遠處,海灘上奇巖怪石密布,種類繁多,各盡其妙。
  • 臺灣風情:野柳,奇巖怪石各盡其妙
    古語中對柳的讚美之詞可謂是信手拈來,如清清河邊柳,古如月上柳枝頭,如楊柳春風意,如三月柳絮飛,這過美的讚譽都脫離不了柳之情懷,可見自古以來,柳和情就是一對感情篤定的情人,千百年來不曾分離。野柳,多麼浪漫的名字,然這裡的浪漫卻又與柳無關,這是一個顧名不可思議的地方。那麼野柳無柳,卻何以得此雅名?
  • 怪石嶙峋的狹長海岬,酷似女王頭像的蕈狀巖石是標誌性景觀
    餐飲野柳地址公園的遊客中心內設有咖啡廳,提供咖啡飲料及點心服務,遊客可在此休息用餐。此外,野柳地區一帶魚產豐富,景區外的東側的東澳漁港和西側的野柳漁港分布著許多海鮮店,可以品嘗到多種美味的海產。而在景區入口處和景區對面的海洋世界旁的攤販可以買到本地特產吻仔魚乾、魷魚乾,也有賣一些海菜,或者貝殼製品的小飾品。
  • 臺北野柳風景區/野柳地質公園門票及旅遊攻略
    野柳位於臺北縣萬裡鄉野柳村,是大屯山系延伸至海中的一個岬角,這一帶地層由砂巖堆積而成,因受海浪長期的侵蝕和風化,在海邊形成陡直的海蝕崖及寬平的巖床。  由於大部分遊客都是衝著「女王頭」來的,所以如果真想和女王合影,就要一早前來,直接進入位於公園第二區的女王頭景點,聽從導覽人員的安排,依次排隊拍照。
  • 臺開放個人遊 基隆野柳地質公園成熱門景點
    野柳,這個名字更是逐漸響亮。  「野柳水拍雨瀟瀟,墨客匆匆忙聚焦;硯池走獸姿百態,清夢遠古方舟漂」……現代人的詩句描述了野柳地質公園的詩意情境,但如果不是身臨其境,你很難體味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日前,筆者用了大半天的時間對野柳一線深入探訪,對此處奇巖怪石的地質奇觀驚嘆不已。
  • 去臺灣 別忘去野柳和太魯閣
    尤其令人稱道的是,在這條數百公裡的漫長海岸線的兩邊還鑲嵌著多個風景點,野柳風景區和太魯閣大峽谷,就坐落在這一條線上。野柳風景區離基隆市約15公裡,其得名是因為在海岸不遠處有一突出海面的岬角,長約1700米,遠望如一隻海龜蹣跚離岸、昂首拱背而遊,因此也有人稱之為野柳龜,故有「野柳」之名。
  • 考前每日練 | 野柳公園「女王頭」
    黑龍江實驗中學2017三模野柳地質公園位於臺灣東北部臺北縣萬裡鄉。在2000多萬年前,臺灣仍在海裡,由福建一帶衝刷下來的泥沙,一層層地堆積出砂巖層,600萬年前的造山運動把巖層推擠出海面,造成臺灣島,野柳是其中的一部分。造山運動擠壓時,在野柳的兩側推出兩道斷層,斷層帶破碎易受侵蝕,所以兩側凹入成灣,中間突出形成海岬(深入海中的尖形陸地)。
  • 國內最美麗的海灘,怪石嶙峋美輪美奐,讓人們在沉醉中無法自拔
    野柳別稱「野柳岬「「野柳鼻」「野柳半島」。這裡不是單純的海灘,這裡的引人之處還有植被,鳥類,奇石,黃昏暮色,每一樣都美輪美奐,令人流連忘返。首先是鳥類,這裡既有留鳥,也有候鳥,有鳥也就更能證明這裡環境好,所以也就證明了這裡景色好。
  • 科學網—走進臺灣野柳地質公園
    野柳,不是樹木,而是臺灣一個漁港村莊, 距離基隆市約15公裡,位於臺北縣萬裡鄉。野柳,是一突出海面的岬角,長約1.7公裡,其間最寬的地方不及300公尺。據臺灣導遊介紹,在2000多萬年前,臺灣仍在海裡,由福建一帶衝刷下來的泥沙,一層層堆積出砂巖層,600萬年前的造山運動把巖層推擠出海面,造成臺灣島,野柳是其中的一部分。
  • 特寫:光影美聲——臺灣野柳地質公園的奇妙一夜
    在民眾的期待中,夜色漸濃,海風輕拂,波濤拍岸,《天鵝》大提琴獨奏悠揚地如潮水般湧來,野柳地質公園「野柳石光·夜訪女王」活動璀璨登場。  奇巖、音樂、海風並陳……迷離的燈光秀給野柳地質「夜訪女王頭」活動增添了華麗的視覺體驗,而特別規劃的海灘露天「女王音樂會」的悅耳音符則將公園變成了扣人心弦的舞臺。
  • 野柳天然石雕:洪荒時代的景象,大自然纖細的創造
    野柳岸邊長著的一排排耐風耐鹽的植物,像綠色圍牆一樣防風固沙。路旁黃色、紅色、紫色的小花,熱烈地開放著,它們幾乎緊貼著地面護衛著土地。攜帶鹹腥味的海風陣陣吹來,使我們品味著一種輕鬆和愜意。走進野柳景區,路邊堆積的厚厚的貝売層,好像講述著海洋生物在這裡生生死死的蒼茫歷史,而左側的一片長不到2公裡、寬200多米的與大海相接的海蝕平臺上布滿的奇巖怪石,更使我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 臺灣野柳的「女王頭」在海浪的侵蝕下會斷嗎?科學家給出了答案!
    因此在野柳地質公園的地層中可看到許多中新世淺海生物的化石和生痕化石……現如今野柳地質公園中可欣賞的海蝕地形可分為三大種類,最為眾多的就是蕈狀石林,例如著名的女王頭、蜂窩石等等。海灘上奇巖怪石密布,種類眾多,型如人物、動物、物品等無一不是妙不可言、惟妙惟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