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唱響眾志成城抗擊疫情最強音

2020-12-16 人民網

加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宣傳教育和輿論引導,提高新聞輿論工作有效性,凝聚起眾志成城、共克時艱的強大正能量,是打贏這場疫情防控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的一項重要任務。非常時期,關鍵時刻,人民日報社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全力投入疫情防控宣傳報導和輿論引導工作。人民日報編委會專題研究抗擊疫情宣傳報導,科學調配採編力量,加強新聞報導、評論、理論、文藝作品、新媒體產品等方面選題策劃,充分發揮在輿論上的導向作用、旗幟作用、引領作用。

疫情就是命令,報導即是使命。疫情發生以來,人民日報全社上下快速反應,前方後方協同,網上網下聯動,發布權威信息,挖掘一線故事,開展融合報導,充分發揮強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作用。截至2月29日,人民日報共推出疫情防控相關版面313塊,報導1704篇,人民日報社全媒體矩陣製作報導及視頻12萬餘篇(條),總閱讀量(播放量)超300億次。

1

深入宣傳闡釋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

人民日報社把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落實到宣傳報導和輿論引導各方面、全過程,大力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著力引導全黨和全國人民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把疫情防控作為當前最重要的任務來抓,同時積極引導各地各部門紮實做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

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就疫情防控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人民日報社迅速啟動疫情防控應急機制,圍繞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有力有序組織全媒體報導。

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人民日報社專門成立前方報導工作組,社長李寶善、總編輯庹震就做好報社前方採訪報導工作提出要求。隨著疫情發展,報社從各部門各單位先後選派兩批骨幹記者增援武漢,全力以赴投入疫情防控報導。

2月3日、2月13日和2月27日,編委會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對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作出的一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按照總書記「加強輿論引導工作」「提高新聞輿論工作有效性」等重要要求,對做好宣傳報導工作進行認真研究、策劃和部署。

人民日報深入宣傳闡釋習近平總書記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積極報導各地各部門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的具體行動,及時刊發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的反響報導。1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研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人民日報次日就推出「來自疫情防控一線的報導」欄目,圖文並茂報導疫情防控一線最新工作進展,成為疫情防控報導重要陣地。1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人民日報當晚組織策劃推出「讓黨旗在防控疫情鬥爭第一線高高飄揚」專欄,充分展現抗疫一線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2月3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指出,要切實維護正常經濟秩序,人民日報及時推出「統籌抓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系列報導,展示各地各部門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如何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工作。截至2月29日,該專欄共刊發《力保生產生活平穩有序》《搶抓農時,春耕備耕忙起來》等報導46篇。同時推出3期「全力奮戰 英勇奮戰 團結奮戰」主題專版,報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跡。2月23日,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部署會議召開後,人民日報快速反應,及時推出《我們一定能戰勝疫情,保持良好發展勢頭》等3篇反響報導,同時做好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的宣傳解讀,深入報導各地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好經驗好做法。

2

不畏艱險勇敢逆行,廣泛宣傳抗疫一線的感人事跡

在這場疫情防控人民戰爭中,人民日報社記者不畏艱險,勇敢逆行,採寫了一批具有較大影響力、傳播力的作品。截至2月29日,在湖北武漢的前方報導組組織涉湖北疫情防控報導2171篇(條),包括文字稿618篇(條)、圖片報導1124 篇(條)、新媒體產品429篇(條)。

人民日報社湖北分社記者程遠州是報社最早關注和報導武漢疫情的記者。2019年12月31日,程遠州通過調查,率先寫出報導《武漢不明原因肺炎不能斷定是SARS 7例病情危重》,引起廣泛轉載。1月22日,湖北分社採編中心主任田豆豆在湖北省、武漢市向社會公布醫療物資告急前3天,在人民日報客戶端首發《湖北多地發現疑似和確診病例 擬請求國家緊急支援醫用物資》;《不計生死!武漢7名醫生在請戰書上按下紅手印》圖文報導,其圖片登上春晚大屏幕,在微博熱搜排名第二,點擊量高達3.7億人次,有力傳遞抗疫信心。面對疫情肆虐,作為第一批支援前方的記者,李昌禹堅守陣地一個多月,採寫《我是黨員,我先上!》等一批重頭稿件。軍事記者李龍伊參與採寫的多篇報導得到軍委政治工作部高度肯定。記者吳姍冒著極大危險,在金銀潭醫院ICU蹲守一個通宵,採寫了《記者夜訪金銀潭醫院重症監護病房——「疫情不結束,我們不撤退」》報導。新媒體記者張意軒帶領5人團隊增援武漢前方報導組,年齡最小的「90後」記者鄭薛 飛騰多次表示自己年輕免疫力強,主動前往醫院等最危險的地方採訪。除夕前一天,人民網記者崔東、王欲然從北京飛抵武漢,成為人民網第一批增援武漢的記者。人民網記者陳遠丁告別病中的愛人,毅然趕赴武漢。環球時報記者樊巍、崔萌、楊誠在跟隨武漢某社區工作人員轉運重症病人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跟進報導,有效推動了問題解決。

前方報導組的記者們不畏艱險,踐行「四力」要求。他們採寫的一版頭條《衝鋒,這裡就是戰場!——記抗疫一線的軍隊醫護人員》,展現了援鄂抗疫一線的軍隊醫護人員聞令而動、不怕犧牲、連續作戰的光輝形象。一版頭條《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獻給疫情防控鬥爭中的武漢人民》,以鮮活生動的故事謳歌了頂住疫情壓力奮鬥不息的武漢人民。《致敬!逆行的「白衣戰士」!》《第一道防線,守住!》等報導溫暖人心、提振信心。

人民日報新聞協調部記者吳姍(左)與新媒體中心記者鄭薛 飛騰(右)在武漢市武昌醫院採訪劉智明院長生前事跡。

3

強化評論理論,有力引導輿論,主動回應社會關切

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人民日報忠實履行黨中央機關報職責使命,充分發揮評論理論優勢,為打好疫情防控人民戰爭提供有力輿論支持。

自疫情暴發以來,人民日報評論員文章以每天一篇的頻次,及時發聲、引導輿論。截至2月29日,累計刊發33篇評論員文章,央視新聞聯播欄目每天進行摘播。其中,《打響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堅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決策部署上來》等文章,第一時間宣傳闡釋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今日談」「人民論壇」「評論員觀察」「一線視角」等品牌評論欄目,矩陣傳播、聚合發聲,有力營造積極、正面、鼓勁輿論氛圍。《全力做好疫情防控重點物資保障》《「黨員必須先上,沒有商量!」》等「今日談」「人民論壇」文章角度新穎、傳播廣泛。截至2月29日,「人民銳見」累計推出評論42篇,微博推出200多篇,其中微博《疫情防控,需要什麼樣的幹部?》閱讀量達2112萬。

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面對疫情嚴峻形勢,人民日報及時推出多篇理論文章,深入宣傳黨中央決策部署,及時回應幹部群眾普遍關切。《把政治優勢轉化為疫情防控工作優勢》《越是艱險越向前》等30多篇理論文章,分別從政治優勢、黨性鍛鍊、社會治理等角度,闡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著力點,鼓舞抗疫鬥志,堅定必勝信心。

人民日報海外版「望海樓」專欄立足品牌優勢,一天一評,推出《武漢本來就是一個英雄的城市》《「只要祖(籍)國需要,我們竭盡全力」》等一系列站位高、立意新、語言活、情感真的文章,積極回應國際國內關切,及時駁斥海外歪曲抹黑的言論。截至2月29日,共刊發相關評論24篇。

人民網品牌欄目「人民網評」以平均一天兩篇的頻次,截至2月29日共推出評論64篇。《面對疫情,任何僥倖都可能奪人性命》《疫情是考題,各級領導幹部請答卷》等重要評論有力引領網上輿論,起到良好「風向標」作用。

人民日報新聞協調部副主任汪曉東(右二)、新媒體中心張意軒(右一)、新媒體中心溫騰(左一)、西藏分社鮮敢(左二)在武漢火神山醫院現場。

4

發揮改版優勢有效整合資源,做出特色形成合力

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人民日報發揮改版優勢,整合要聞、新聞、周刊、專版,各版共同發力,平均每天拿出10多個版面進行疫情防控報導。要聞版、新聞版深入宣傳闡釋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刊登來自一線的抗疫報導,及時準確發布權威信息;周刊、專版從不同角度聚焦抗疫主題,有效凝聚人心鼓舞鬥志。

前方後方緊密配合,編輯記者共同努力,各個版面亮點紛呈。要聞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專欄,做好權威發布和解讀報導,將黨中央決策部署第一時間傳遞出去,截至2月29日,共刊出26篇稿件。2月10日起開設「應收盡收 刻不容緩」欄目,12日開設「一線抗疫群英譜」欄目,13日起,再次增設「一方有難 八方支援」和「英雄的城市 英雄的人民」欄目。4個欄目同時在要聞版推出,全方位展示抗疫一線從醫務工作者到社區工作者、從地方政府到各行各業全力防控疫情的動人事跡和良好精神狀態。

強化視覺傳播,是人民日報改版重要成果。2月3日起,人民日報推出視覺專版,以「高質量圖片 快評」報導形式,生動展現抗疫一線鮮活人物、精彩故事,截至2月29日累計推出23期。其中,「來自疫情防控一線的報導」專欄刊發組圖《志願服務 溫暖的力量》,生動展現各地誌願者共抗疫情、團結協作風採;「統籌抓好改革發展穩定各項工作」專欄推出的組圖《防疫不鬆勁 春耕不誤時》,生動展現春耕農忙場景,視覺衝擊力強。

堅持「主題人物化、人物故事化、故事細節化」。截至2月29日,人民日報記者調查版累計推出《同舟共濟戰疫情(人民眼·疫情防控)》《致敬,為城市正常運行而奮戰的人們(人民眼·打好武漢保衛戰)》等8期整版特別報導,生動展現抗疫一線鮮活人物、感人故事。

各周刊、專版結合自己的特點,積極配合疫情防控報導。產經周刊刊發系列報導「防控疫情,企業在行動」,反映企業擔當作為,當先鋒做表率。科技周刊推出《科技提升防控疫情戰鬥力》等一批文章,引導人們科學理性應對疫情。健康周刊推出頭條報導《抗疫彰顯中醫中藥擔當》,產生很好的傳播效果。黨建周刊刊發頭條報導《明知有危險 黨員帶頭上》,反映援助湖北醫療隊臨時黨支部充分發揮戰鬥堡壘作用。民主政治周刊推出整版報導《降低疫情衝擊 穩定企業發展》,展現政協委員建言資政、凝聚共識作用,有效增強民營企業復產復工信心。法治周刊頭條刊發《加大對野生動物的司法保護力度》,呼籲強化依法抗疫。新青年版推出特別策劃《戰「疫」淬鍊青春本色》,聚焦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青年群體。

文藝是時代心聲。人民日報刊登大量文藝作品講述中國人民同心抗疫的英雄故事。截至2月29日,共推出相關文藝作品70餘篇(件)。其中大地副刊推出《與時間賽跑的人》《特殊的旅行》等一批文學作品,積極反映赴湖北支援的一線醫務工作者與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的感人事跡和海外華僑華人採購捐贈物資、心系抗疫一線的家國情懷。《同舟共濟 眾志成城》專版,約請38位作家評論家用文字表達心聲,為一線的廣大黨員、幹部、群眾加油鼓勁。

2月17日,人民日報社記者李昌禹在武漢市吉慶街街頭採訪疫情防控。

5

強化國際報導、對外傳播,傳遞中國必勝信心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人民日報及時加強防控疫情國際合作報導,推出「和音」系列評論、「患難見真情,共同抗疫情」專欄專版,「全球動員、全球連線」,充分報導國際輿論中的正面聲音,有力發出中國聲音,不斷擴大國際傳播影響力。

截至2月29日,人民日報共刊發國際版頭條文章37篇。其中《抗擊疫情,中國展現了非同尋常的行動力》,在國內外輿論場引發熱烈反響並獲得大量轉發。「和音」系列評論集中闡釋抗擊疫情離不開命運共同體意識,從2月1日到2月29日,共刊發《生命至上 大國擔當》《完善治理,中國探索提供重要啟示》等13篇「和音」評論,每篇都被全網置頂,並被翻譯成英語、法語、阿拉伯語等多種語言,在近20個國家的30多家主流媒體落地100多次。截至2月29日,人民日報向國外媒體推送英語、法語、俄語等10個語種的稿件近400篇、圖片260張,共計在60多個國家的225家媒體落地近2100次;還與俄羅斯、韓國、泰國等11個國家的11家主流媒體合作推出21塊抗擊疫情主題專版。

疫情牽動人心,世界關注中國。從1月31日到2月29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共刊發相關通訊353篇、消息237篇,言論85篇。境外主要媒體轉引海外版抗擊疫情相關文章2186篇,經「海聚」平臺大力推薦,主題稿件累計在境外實現落地17650篇次。自1月下旬以來,環球時報共發布相關原創文章200多篇、英文版刊發500多篇,被外媒轉引轉載高達1.5萬篇次。原創報導在海外引起廣泛熱議和共鳴,其中7篇原創文章被主流外媒轉載引用3370篇次。

2月17日,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記者張赫在武漢同濟醫院中法新城院區直播腎移植患者出院。

6

融合傳播向縱深推進,不斷擴大三個「覆蓋面」

疫情暴發以來,報社積極把融合發展成果運用到抗疫防疫報導中,充分發揮人民日報全媒體矩陣的報導優勢,不斷擴大地域覆蓋面、人群覆蓋面、內容覆蓋面,全面打響抗擊疫情報導戰役。

人民日報兩微兩端(首頁)涉及抗擊疫情報導日均發稿量311篇,日均閱讀量7.29億,人民日報客戶端閱讀量超200萬的稿件日均5篇,其中圖解報導《立足當前、放眼長遠,習近平周密部署戰「疫」》《部署戰「疫」,習近平這些話直擊要害》,僅在人民日報客戶端的閱讀量就接近684萬,有力振奮人心,鼓舞士氣;抗疫主題MV《熱血出徵》,僅3天覆蓋人群達4.9億,播放量超10億次,成為爆款產品。

人民日報客戶端31個地方頻道提升產品發布速度、豐富產品呈現形式。截至2月29日,共刊發各類產品9300多件,點擊量「50萬 」產品270多件,其中西藏頻道自採報導《好消息!西藏唯一確診病例治癒出院!》閱讀量達803.3萬,重慶頻道自採報導《除夕夜,他們奔赴武漢》閱讀量達654.2萬。

「人民日報全媒體行動·徵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求助者信息」平臺2月5日上線,網民登錄平臺即可填寫「四類人員」(確診、疑似、密切接觸者、無法排除的發熱者)求助信息。一經發布獲得廣泛轉發,眾多媒體機構、網際網路平臺積極推送。該平臺助力「應收盡收」,打通生命通道,在排查「四類人員」工作中發揮了積極作用。

百川匯流,聚沙成塔。人民日報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聯合人民網,搭建起全國黨媒齊心戰「疫」報導平臺,面向全國黨媒收集各地闢謠信息,徵集戰「疫」新聞作品。截至2月29日,中央媒體、地方媒體共計120多家單位參與聯動,各類稿件累計推薦量超10億次,各級黨媒戰「疫」報導打出「組合拳」。

截至2月29日,人民網發布疫情防控報導稿件及短視頻超過8萬篇,在自有平臺總閱讀量超過137億。人民網法人微博發布疫情防控相關內容4100餘條,總閱讀量超61億。

危難之際盡職責,大疫面前顯擔當。2月20日,20臺人民日報電子閱報欄運抵武漢,全面進駐方艙醫院。

健康時報1月20日啟動疫情防控報導,截至2月29日,健康時報全媒體平臺及社會合作平臺共發布文、圖、音、視作品2839篇(條),總閱讀量(播放量)超15.65億。連續刊發原創評論41篇,其中《保鮮記憶是對「逆行者」最好的致敬》等評論被全國近百家網站和微信公號轉載。獨家策劃視頻《封城前,武漢人去哪了》全網播放量2.38億次。

疫情發生後第一時間,生命時報上線「全國新型肺炎疫情實時動態平臺」,發起網際網路大型公益義診,覆蓋湖北、浙江、江蘇等21個省份的86個城市,為輕症患者提供在線免費諮詢排查。截至2月29日,已有5000多名醫生在線應詢問診,服務人次近96萬。

融媒體工作室充分發揮「輕騎兵」作用。麻辣財經工作室先後發布10多篇相關報導,《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兩條線」該如何作戰?》等報導,第一時間解讀中央精神。健康37℃工作室推出「科學理性看疫情」「中醫抗疫」等系列報導,截至2月29日推出30餘篇稿件。俠客島、學習小組微信公眾號及時報導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控疫情重要指示,推出一批戰「疫」感人故事,在網上網下傳遞正能量。

疫情是一次危機,嚴重危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疫情也是一場大考,考驗新時代黨報人的能力本領。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到了最吃勁的關鍵階段,人民日報社將繼續充分發揮主流媒體排頭兵作用,凝聚萬眾一心強大力量,展現眾志成城精神風貌。(來源:《新聞戰線》微信公眾號)

人民日報社第二批赴武漢增援的記者出發前在北京西客站合影。

相關焦點

  • 中國國際微電影節「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微電影展播—《戰「疫...
    致敬「最美逆行者」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 致敬—追逐逆行的人 2020年春節,面對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全國上下眾志成城共抗疫情。
  •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感謝信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感謝信 2020-03-03 17:48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點讚|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 滎陽市新媒體之家在行動
    點讚|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 滎陽市新媒體之家在行動 2020-02-15 10: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眾志成城抗擊疫情 元宵各衛視將推出特別節目
    央視元宵晚會張國立等帶來抗疫詩朗誦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眾志成城抗擊疫情,據有關消息透露,至今舉辦了30多年的央視元宵晚會,今年將取消現場觀眾的設置同時,晚會的主題、風格、內容、陣容等多方面,對比往年也做出了重大的調整,將推出抗擊疫情主題的詩歌朗誦和歌曲節目。其中,近日的錄製曝光,張國立、劉勁、張凱麗、宋丹丹等將帶來抗擊疫情的詩朗誦。而早前在央視春晚上帶來情景報告《愛是橋梁》的白巖松、康輝等也準備了新節目。
  • 《和音》,唱響在抗擊疫情的輿論前沿
    本文轉自【新聞戰線】;以「抗擊疫情離不開命運共同體意識」為主線的系列《和音》評論,堅持守正創新,以立為主、立破並舉,聚焦同一主題。正面論述暗含深意,回應熱點有理有利有節,體現了道義感召力、理據穿透力、話語感染力。 《和音》,唱響在抗擊疫情的輿論前沿吳綺敏 裴廣江 趙 成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國內外輿論形勢複雜多變。
  • 新增抗擊疫情節目!眾志成城,戰疫情!
    正月十五,元宵佳節月圓,事圓,人團圓在抗擊疫請的特殊時期,今晚我們一起在電視機前觀看元宵晚會吧!因為疫情的緣故,央視元宵晚會暫時取消現場觀眾的設置,確保防疫工作嚴密到位。據悉,著名演員劉勁和張國立等已收到參加央視元宵晚會表演詩朗誦節目的邀請。
  • 中國郵政特別發行郵票《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駐馬店集郵愛好者...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釗 通訊員 殷明珠5月11日,中國郵政特別發行《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郵票1套2枚,全套郵票面值2.40元,計劃發行1450萬枚。「特」字郵票系列再添新成員。精準施策的總要求,堅持全民動員、聯防聯控、公開透明,打響了一場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
  • 眾志成城抗擊疫情丨原創歌曲《祝你健康》
    來源:融媒體中心發布時間:2020-02-01 14:22:59《祝你健康》作詞 李永明 作曲 賀繼成演唱 敖都突如其來的新型肺炎疫情牽動千百萬人的心全國上下萬眾一心 正行正念 眾志成城千百萬個祝福匯成時代的最強音祝你健康!
  •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金融業在行動
    下一步,國開行湖北分行將密切關注疫情變化發展,在做好員工安全防護工作的同時,為武漢市以及各市州疫情管控、人民民生福祉履開行之責、盡開行之力,與全省人民一道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抗擊疫情。農發行捐款800萬元支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在闔家團圓、辭舊迎新之際,湖北省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牽動人心,舉世關注。
  • 【徵稿函】「眾志成城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主題書畫展」作品...
    從今天開始,光明網書畫頻道聯合北京金正德書畫院發起「眾志成城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主題書畫展」作品徵集活動,號召全國書畫家及書畫愛好者用畫筆描繪抗「疫」感人事跡,用藝術謳歌最美「逆行者」,以此凝聚起人民群眾抗擊疫情萬眾一心、共克難關的信心,為堅決打贏疫情防控攻堅戰加油鼓勁。  疫情結束後,主辦方將遴選優秀作品集結出版,並舉辦線下公益書畫展覽。
  • 眾志成城!抗擊疫情 金融業在行動
    下一步,國開行湖北分行將密切關注疫情變化發展,在做好員工安全防護工作的同時,為武漢市以及各市州疫情管控、人民民生福祉履開行之責、盡開行之力,與全省人民一道眾志成城、共克時艱、抗擊疫情。  農發行捐款800萬元支持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在闔家團圓、辭舊迎新之際,湖北省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牽動人心,舉世關注。
  • 萬眾一心抗擊疫情 眾志成城守護平江
    【戰疫情】萬眾一心抗擊疫情 眾志成城守護平江平江廣播電視臺 餘毅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來勢洶洶, 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連日來,全縣各級各部門迎難而上,科學應對,迅速行動,內防擴散,外防輸入,堅決遏制疫情擴散,打響了一場勇毅的疫情防控阻擊戰…… 高度重視,周密部署抗擊疫情,刻不容緩!
  • 中國郵政發行的《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郵票在哪裡購買?
    中國郵政將特別發行《眾志成城抗擊疫情》郵票,廈門共有3840套出售。市民可到中國集郵專賣店廈門市中山店、湖濱西路集郵門市部,呂嶺、杏林、祥橋、石塘郵政支局等6個網點購買。集郵愛好者還可在集郵網廳、中國郵政手機客戶端和中國郵政微郵局集郵微信商城線上選購,該套郵票出售期限為6個月。
  • ...給戰疫英雄「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山東美術家在行動」作品集...
    時至初夏,陰霾漸褪,濟南美術館迎來一場別開生面的「盛會」:5月12日,「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山東美術家在行動』作品展暨捐贈儀式」如期舉行,集中展出優秀作品,並向有關單位捐贈戰疫畫作。值得關注的是,參加捐贈儀式的醫護工作者代表、戰疫英模單位代表等在嘉賓席第一排就坐,上臺時也被請到舞臺中央。
  • 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安泰·凱美多捐贈防疫物資 助力社區防控疫情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蔓延,全力防控刻不容緩。面對嚴峻的防疫形勢,社會各界眾志成城,為阻擊疫情貢獻力量。針對社區抗疫戰線防護物資緊缺的問題,多企業紛紛通過捐贈口罩、防護衣、消毒藥水、酒精等防疫物資的方式,助力疫情防控工作,踐行社會責任,彰顯大愛情懷。
  • 初中語文,作文眾志成城抗擊疫情,下筆容易寫好難,怎麼辦?
    這個2020我們不但經歷了疫情帶來的封閉生活,每個同學還寫了幾篇和疫情有關的作文。其中「眾志成城,抗擊疫情」這樣的題目,一定有好多同學寫過,大家的感慨肯定是,材料雖然豐富,卻實在難寫。難寫和難寫還真不一樣,寫不出來的難和寫出來不好的難,哪一個更難?
  • 前進中的枹罕中學一一眾志成城抗擊疫情和新時代好少年頒獎典禮
    2020年,註定是個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疫情無情,人間有愛,疫情防控,眾志成城,大家齊心協力抗擊疫情,伴隨著抗疫的階段性勝利,在臨夏市新華小學舉辦了「眾志成城抗擊疫情--2020感動身邊的人和事」主題誦讀頒獎典禮。
  •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 華明街道在行動
    ,華明街道昆俞社區迅速有序開展「一老一小」關愛活動,網格員為轄區「一老一小」送去口罩和《致全區「一老一小」朋友的一封信》,同時提醒老人小孩做好防護,叮囑他們要加強防護意識,切實配合社區開展疫情防控工作。
  • 眾志成城 抗擊疫情 塑料加工行業在行動(二)
    2020年春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全國多地蔓延,多地啟動應急響應,多方力量緊急馳援。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會員企業響應號召,勇於擔當,為全國各地抗擊疫情捐錢捐物;迅速恢復生產,提供急需的醫用物資;積極支援北京、武漢等地收治病患抗擊疫情的醫院建設。
  • 茅威濤等藝術名家唱出七條小貼士:抗擊疫情 我們在一起
    萬眾一心,眾志成城,抗擊疫情,我們在一起!為全力以赴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組織全省藝術工作者開展藝術名家戰「疫」行動,用藝術的方式堅定信心、凝聚力量!浙江加油!全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