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容易讀錯的複姓,看完拼音,語文白學了!

2020-12-15 名門修譜mmxp

普通的漢字,在作為姓氏的時候改變讀音,也是一件見怪不怪的事情。可是在中國的「兩字」複姓中,有一個姓氏,兩個字都是多音字,被很多姓氏文化研究者稱為「最容易讀錯的複姓」,看完姓氏的拼音後,很多網友也紛紛感慨,這麼多年的語文,真是白學了。

複姓「万俟」

複姓「万俟」,相信很多人第一眼看見,肯定會讀成「wàn sì」或者「wàn yí」。但這個姓氏正確的讀音卻沒幾個人知道,万俟應該讀(mò qí),是典型的少數民族姓氏,源出敕勒族的一個分支氏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409位。

万俟

據現有的資料記載,万俟,最早為敕勒族的一部落名稱。東晉時,万俟部落隨拓跋氏進入中原,後來就以部落名稱作為姓氏。万俟部落的人稱為万俟氏,該部落隨鮮卑族拓跋氏建立政權並進入中原後,逐漸被中華文化所同化,這個部落的後裔就以部落的名稱作為自己的姓氏,「万俟」姓氏就油然而生,並且千秋萬世地襲用下來。

另外一種說法,「万俟」出自鮮卑族拓跋氏,為北魏時期鮮卑族的十大貴族姓之一。東晉時期,北魏君位傳至六王后,由獻皇帝拓跋鄰繼位,北魏獻文帝拓跋弘之三弟的後裔也以万俟為姓。在史籍《魏書》中有提到,第一個以「万俟」為姓氏的人叫万俟醜奴,是高平(今寧夏固原)人。早期,万俟氏族人主要居住在西北地區與山西一帶,後隨北魏王朝遷入河南、河北和山東等地,並在山東形成万俟氏聚集地,以蘭陵郡為郡望。現今,万俟人口主要分布在安徽、北京、遼寧和福建等地。

萬茜

在現今的社會中,由於「萬」姓的普及越來越廣,所以「万俟」姓,很容易被一些人誤以為是「萬」姓,「俟」則是後面名的一部分。所以對於專家的認定,万俟是「最容易讀錯的複姓」,一點都不假啊。

相關焦點

  • 常見但容易讀錯的漢字,有人讀錯好多年還沒有發現
    中文是世界上最難學的語言,文字也是當今最難寫的字體,一字多意,一字多音,就算是身為中國人,也都不敢說能完全掌握漢字吧。說道漢字,怕是每一個經歷過高三的人,都能體會到被文字支配的恐懼,語文試卷的前幾題,考的就是對於漢字的掌握程度,字典、詞典翻了一遍又一遍。
  • 語文拼音暨漢語普通話發音中容易讀錯、發錯的音,這兩招輕鬆糾正
    如果說之前的教育更注重英語的話,那麼如今教育的改革已經進入大語文時代,語文在所有學習科目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語文教育地位的提升從一個方面來說是彰顯文化自信、國民自信的必然,是我們國家對自己底氣足的外在表現。
  • 拼音讀錯這麼多年突然就對了,憑什麼讓我們慣著那些文盲?
    拼音本無錯,錯的人多了,也便成對的了。近日來,一份有關拼音更改的文章受到諸多關注。很多人讀錯了多年的拼音,突然就對了。這是讓我們為文盲讓路嗎?這些拼音你讀對了嗎?近日,一篇關於讀音更改的文章火了,不僅常用詞被改,連古詩詞也不放過,熱點菌看完覺得自己上了個假學。
  • 中學語文常考!容易讀錯的成語大全!
    在初高中的語文考試中,詞語的讀音都是一個非常容易錯的題,而這又是中招高考必考的題。許多成語,我們平時習慣讀錯。不知不覺中已經改不過來了。這裡總結了200多個容易讀錯的成語,大家看一看你能讀對嗎?
  • 容易讀錯的漢字,中學知識都還給語文老師了,你能讀對多少個呢?
    普通話是全國通用語言,但是有些日常交流常用的漢字非常容易讀錯,因為我們國家方言眾多,很多人說普通話會被方言影響,導致發音不準,另外一方面,一些有影響力的人在公共場合把一些字讀錯,結果以訛傳訛,最後也「約定成俗」了。
  • 《中國人容易讀錯的字》
    作者:李問渠 定價:32.00元 本書由容易讀錯的字、容易讀錯的多音字、容易誤讀半邊的字、容易誤讀的同形異音詞、容易讀錯的成語、容易讀錯的姓名和容易讀錯的地名共七大部分組成。 書中藉助科學的統計方法將我們日常生活、工作和社會交往中出現錯誤頻率較高的字、詞、成語等進行篩選,以國家各項文字規範和標準為準繩,先以漢語拼音字母注音,再以科學嚴謹、生動有趣的解讀對容易讀錯的字、詞、成語、姓名和地名作以闡釋。
  • 60個最容易讀錯的姓氏,最後一個也太難了
    複姓句龍,也讀gōu。 阿,讀【ē】,不讀ā。如藏族教育家阿亞。 多音字:聲調不同 還有一些多音字,聲調不同,用于姓氏時也容易讀錯。 容易錯認的姓 這些容易認錯的字你都讀對了嗎? 逄,讀【páng】。如春秋時期齊國大夫逄醜父。 桓,讀【huán】。如東晉大將桓溫。
  • 盤點人們最容易讀錯的中國常見十大姓氏
    在網上看了張繼合的博客文章《令人望而生畏的五大姓》,寫得有點水平。中國人的姓氏,淵源流長。雖說有一本《百家姓》,實際上何止百家。所謂百家姓,是虛指,其實,民間的姓氏五花八門,很難統計。沒人給中國姓氏一個準確的數目,只能描述個「大概其」。有的模糊其詞,說8000多個;也有言之鑿鑿,說有4100個。
  • 最容易讀錯的十大姓氏,你錯過嗎?
    沒人給中國姓氏一個準確的數目,只能描述個「大概其」。有的模糊其詞,說8000多個;也有言之鑿鑿,說有4100個。這些林林總總的姓氏中有一些是多音字,有一些是生僻字,稍不注意就會讀錯。一、華姓「華」姓,應讀huà(化),不讀作中華的華。華姓源於封邑,出自子姓。
  • 這份最容易讀錯的漢字表,看完真心不敢說話了
    日常生活中有許多容易讀錯的字詞語類一聲還是二聲傻傻分不清楚平常容易讀錯的漢字多是錯在了聲調上只有少數是讀錯了聲母或者韻母不信來看看
  • 小學一年級的孩子容易讀錯的拼音,朗讀可以增強孩子語言能力
    而一年級的學生由於剛從幼兒園進入學校,什麼都不懂,什麼也不會,都是從零開始,很多時候孩子看著課文就如看天書,因為根本不認識字,還有就是認識字的課文讀起來就跟唱兒歌一樣!所以首先要培養孩子朗讀的興趣,對於朗讀我們首先要孩子培養孩子學會讀拼音,因為只有孩子學會了拼音才會認識字的讀法,進而可以讓孩子慢慢學會朗讀下面我們再來講講小學拼音我們需要注意的地方!朗讀拼音我們是有規則的,兩拼音拼讀規則:前音輕短,後音重,兩音相連猛一碰。
  • 四年級語文:期末複習:拼音與字、重點詞語專項試卷
    拼音與字是語文學習的基礎,雖然說拼音是從一年級開始學的,但語文的學習離不開拼音,它是語文的基礎。這一套試卷對拼音的考查多是一些多音字和一些易讀錯的字音,除了對字音的考查,還有一些形近字,這些字看起來很簡單,但如果放在一起進行對比著記憶的話,很多孩子會看錯,導致失分。
  • 語文老師也覺得難:容易讀錯的歷史人名
    不過,我們這裡提出的容易讀錯的歷史人名,只怕是來語文老師都覺得難。小編拿到資料後自己首先讀了一下,大概能讀準20%,其中有一個比較王者的名字叫「不準」,真心是擔心就沒多少人能讀對。當然,或許有讀者覺得這些讀音不重要,哪怕讀錯也無所謂,但文化有一個淵源和傳承關係,尊重歷史和傳統是文化的基本原則,這也是嚴謹治學的基本要義。大家來看看,你讀對了幾個?
  • 語文老師:家有三年級學生,吃透這份看拼音寫詞語練習,鞏固基礎
    語文老師:家有三年級學生,吃透這份看拼音寫詞語練習,鞏固基礎拼音詞語是小學語文低年級必考的知識點。也是學習語文必須掌握的知識點,因為這是語文的基礎,把字詞拼音學習好了,才能去學習更多能難的知識點。最近就有很多家長在給我反映,孩子學習拼音漢字的時候,經常分不清楚平舌翹舌,也經常的拼讀錯。其實在學習拼音漢字的時候,首先不要操之過急,家長也要耐心去引導。先讓孩子掌握好拼音組合與讀法,然後再加以練習,練習是最好鞏固知識點的方法。基於此。
  • 【文化】最容易讀錯的中國姓氏,您讀對了幾個?
    這些林林總總的姓氏中,有一些是常人稍不注意就會讀錯的。「應讀huà(化)」「華」姓,應讀huà(化),不讀作中華的華。華姓源於封邑,出自子姓(寶寶取名)。《古今姓氏書辨證》云:「出自子姓,宋戴公孫督,宋華父,相宋公,因自立為華氏。」可見,華姓的祖先是宋戴公的孫字子華父督。因宋戴公的祖先系子姓,所以,姓氏書上稱華氏出自子姓。
  • 拼音明明都學了,為啥孩子總是讀錯?
    是不是這個拼音錯了呀?」一下子,我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我終於發現亮仔拼音讀錯的癥結所在了!亮仔在閱讀的過程中,真實存在的問題是:優先看字,而不是優先看拼音。當然,這是因為現階段,他已經認識了不少的漢字。所以,閱讀的時候,會習慣性地先看漢字。
  • 字詞拼音被改刷屏了,你還在錯讀這些字嗎?
    用拼音輸入法,常常會鬧笑話。比如想說「出生證明」,打出來就是「畜生證明」;網購想說「我就下單」,結果變成「我就下蛋」;你知道「人獸表演」是說什麼嗎?其實,說的是「人壽保險」。正確的拼音可以寫出錯誤的字,錯誤的拼音也可能寫出正確的字。讀錯的人太多隻好「將錯就錯」了。然而,你以為對的就一定是對的嗎?比如這倆字拜拜念四聲還是二聲?中文為啥難?一字多意、一音多意、一字多音、一音多字。如果牽扯上繁體字和古音,更是難上加難!
  • 中國最容易讀錯的十大姓,最後一個估計大部分人都不認得
    所謂「行不留名,坐不改姓」,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姓氏也是多種多樣,主要有單姓和複姓之分,如趙錢孫李等單姓,據統計有6931個。複姓,如司馬、上官、西門等。其來源除古代封邑、官職,有些相當部分是少數民族改的。
  • 用拼音拼寫人名,你能做對幾個?
    百家號/朗哥語文請不要再對漢語拼音發生誤解系列(3)用拼音拼寫人名,你能做對幾個?直接查字典,把字的拼音查到,寫出來,不就行了麼?當然,如果這麼簡單,這篇文章也就用不著看了。那麼,用漢語拼音拼寫人名 ,究竟有什麼講究呢?用漢語拼音拼寫中國人的人名,不僅可以拼寫漢族人名,也可以拼寫少數民族人名。
  • 別再讀錯了,這些字詞的拼音被改了!
    由於讀錯的人較多,現已更改拼音。現在新版教科書上的注音是衰(shuāi)、斜(xié)、騎(qí)。作者:「我老人家費勁心思完成的押韻,好不容易成了千古名句,就這麼被改了?」類似的還有不少,如下:「說客」的「說」原來讀「shuì」,但現在規定讀「shuō」,另外還有說(shuō)服;「粳米」的「粳」原來讀「jīng」,但現在要讀「gěng」;這幾天,網友針對拼音的發帖引發熱議,許多人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