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的漢字,在作為姓氏的時候改變讀音,也是一件見怪不怪的事情。可是在中國的「兩字」複姓中,有一個姓氏,兩個字都是多音字,被很多姓氏文化研究者稱為「最容易讀錯的複姓」,看完姓氏的拼音後,很多網友也紛紛感慨,這麼多年的語文,真是白學了。
複姓「万俟」
複姓「万俟」,相信很多人第一眼看見,肯定會讀成「wàn sì」或者「wàn yí」。但這個姓氏正確的讀音卻沒幾個人知道,万俟應該讀(mò qí),是典型的少數民族姓氏,源出敕勒族的一個分支氏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409位。
万俟
據現有的資料記載,万俟,最早為敕勒族的一部落名稱。東晉時,万俟部落隨拓跋氏進入中原,後來就以部落名稱作為姓氏。万俟部落的人稱為万俟氏,該部落隨鮮卑族拓跋氏建立政權並進入中原後,逐漸被中華文化所同化,這個部落的後裔就以部落的名稱作為自己的姓氏,「万俟」姓氏就油然而生,並且千秋萬世地襲用下來。
另外一種說法,「万俟」出自鮮卑族拓跋氏,為北魏時期鮮卑族的十大貴族姓之一。東晉時期,北魏君位傳至六王后,由獻皇帝拓跋鄰繼位,北魏獻文帝拓跋弘之三弟的後裔也以万俟為姓。在史籍《魏書》中有提到,第一個以「万俟」為姓氏的人叫万俟醜奴,是高平(今寧夏固原)人。早期,万俟氏族人主要居住在西北地區與山西一帶,後隨北魏王朝遷入河南、河北和山東等地,並在山東形成万俟氏聚集地,以蘭陵郡為郡望。現今,万俟人口主要分布在安徽、北京、遼寧和福建等地。
萬茜
在現今的社會中,由於「萬」姓的普及越來越廣,所以「万俟」姓,很容易被一些人誤以為是「萬」姓,「俟」則是後面名的一部分。所以對於專家的認定,万俟是「最容易讀錯的複姓」,一點都不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