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以武術角度剖釋《鬼滅之刃》中的動作設計,向一眾鬼殺隊劍士「致敬」!以動物作為原型的武術,在人類歷史可謂多不勝數。一般來講,會表現在手形之上,例如虎爪、豹掌、鶴嘴等。而部分流派之中,亦的確帶有壓低身子的動作,虎鶴雙形拳中便有「黑虎爪法」、「雙飛蝴蝶」等式。而印度武術卡拉裡帕亞特中的貓形、蛇形、獅形、象形等技,亦全部帶有伏身的姿勢。
「巖柱」悲鳴嶼行冥的兵器的由來
日輪刀是鬼殺隊的標準裝備,基本上就是一柄用特殊金屬鑄造的武士刀。部份人的日輪刀會有不同設計,例如「蛇柱」伊黑小芭內的蛇形劍、「戀柱」甘露寺蜜璃的軟劍等。而「音柱」宇髓天元則是用鎖鏈將兩柄大刀扣連,以此揮舞砸出,營造爆炸的效果。
井川一將他的動作與李連杰的三節棍法互相對比。而從兵器的角度上講,宇髓天元的鎖鏈日輪刀,其實就是參照日本的傳統兵器鎖鐮。
鎖鐮大約發展自室町幕府末期(即戰國時期),乃演變自收割農作物的鐮刀。最初是農民用於抵抗賊匪、野武士的侵襲,後來因其便利,漸漸成為非武士階層的防身武器之一。在戰場上,手鐮亦會被低層武士佩用,用於清理野營現場或工務之用。後來被忍者們當作輔助兵器之用,更成為忍者的象徵兵器之一。而宇髓天元正正就是忍者的後代。安排他以類似鎖鐮的兵器作戰,顯然就是要切合他的角色設定。
日本鎖鐮基本上是由手鐮、鐵鏈及鐵球(銅鎖等重物)三者結合而成。有些鎖鐮的鎖鏈連接部位會設在刀刃根部,一般會連上較短的鐵鏈和較輕的鐵鎖,以便單手使用;有些鎖鏈會設在手柄底部,一般會連上較長的鐵鏈和較重的鐵鎖,必須雙手使用。
相較於宇髓天元,悲鳴嶼行冥的武器其實更接近鎖鐮,當然他的版本要誇張得多,手鐮換成了大斧、鐵球換成了偌大的流星錘。這大抵是要表現出他的驚人爆炸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