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早上,省人民體育場響起了齊刷刷的倒數聲:
五、四、三、二、一……
雀躍的歡呼聲響徹會場,
2017東川路小學校運會開始啦!
校運會年年有,今年的又有啥看頭呢?
快跟著小e的節奏來瞧瞧——
如果把運動場比作一塊畫布,那麼穿著各色班服的東川學子,統一工作服的老師、統一馬甲的家長志願者就像是「有靈性」的顏料,在多元校園文化的基調下,以全身心投入的繪畫技法,描繪出一幅色彩斑斕,活力無限的東川畫卷。
據了解,2017東川路小學運動會響應十九大的號召,簡樸務實,壓縮了活動次數,將往年於10月、11月、12月舉辦的親子運動會、田徑運動會、俱樂部活動展示三匯合一,形成一場標準化的體育盛會。
入場方陣
打頭陣的入場方陣,站上平衡車的東川學子們酷炫登場
(東川路小學供圖)
無線電測向方陣
(東川路小學供圖)
管樂方陣
(東川路小學供圖)
由家長代表組成的陽光長跑方陣
(東川路小學供圖)
特色隊伍表演
管樂行進表演
舞蹈表演《彩雲追月》
足球表演
街舞健美操表演
「遠程操作」備賽事宜
每一位教職工都穿上了桃紅色的工作服,每一個班級的入場方式都離不開班集體的共同策劃。
在校運會正式舉辦的前四天,正當別的班級都在緊鑼密鼓地排練入場隊列,製作班牌等準備工作時,卻有兩個班面臨著沒有「主心骨鎮場」的情況——二年1班和2班的兩位班主任姚老師和陳老師出差去了北京,10日凌晨才回到廣州,只睡了三四個小時,便又來到運動會現場。
二年1班入場方陣
「學校運動會是一大盛事,不想錯過。」兩位老師說,「是將事情交待好才安心離開的。」她們告訴小e,在北京那會兒都不忘班級的事情,時常捧著手機,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與班級這邊保持著聯繫,像「遠程操作」一樣,依靠副班主任和家長們的鼎力合作,班級的口號以及牌子的製作才能在這四天內順利完成。
螢光綠
校運會現場,隨處可見身穿螢光綠馬甲的人到處走動——家長志願者,攝影,醫療,接送學生檢錄……他們默默地負責著後勤工作,讓整場運動會得以井然有序地進行。
第一次:重返主場,為學校、班級吶喊
他有著多重身份——博士、醫生、父親,而在10日運會上,他的身份又多了一重——身兼兩職的家長志願者。捧著相機的黃先生告訴小e,這是他第一次參加女兒的校運會,分別擔當攝影和醫療志願者。「學校給家長發了一張邀請函,我自己本身也是體育委員,也比較喜歡攝影,省體育場也是亞運會保健主場,這裡是我當年奮鬥過的主場,所以對這裡非常熟悉。」
加入家長志願者隊伍並身兼多職,當被問到累不累時,黃先生表示:
如果每個人都不發聲就所有人都會靜默了,總會需要有發聲、活躍的人來帶動不發聲、中立的家長,運動會看起來都是些小朋友,但其實背後有著一個龐大的家長群作支撐,為自己的班,自己的學校吶喊,我覺得是應該的。
負責攝影的家長志願者
(東川路小學供圖)
最後一次:夫妻雙雙請假來
子曦來自六年3班,是本次校運會的主持之一,當各個方陣入場時,他正站在跑道旁邊負責解說,與此同時,他的爸爸媽媽也在場上忙乎著——爸爸攝影,媽媽則待在廣播站幫忙。
對於兒子的學校活動,子曦的家人基本都不會缺席。「學校每次搞的運動會都很精彩也很有創意,家長們都很有興趣去參與,前幾次都是爸爸參加的多,而這次是子曦最後一年的校運會,所以我們兩個都來支持一下。爸爸愛好攝影,就過來做攝影志願者,因為孩子在廣播站,所以我也來廣播站當志願者來服務一下大家。」子曦媽媽說。
忙碌的廣播站,身穿螢光色馬甲的家長志願者與學生一同核對甄別投稿稿件(東川路小學供圖)
本次運動會歷時4個小時,全校1409多名學生,83位教師以特色團隊、班級方陣等形式依次通過主席臺,接受全校師生和家長的檢閱。共動員家長志願者378名,有將近60個賽事,設30米、60米、100米、200米、400米、4*25米接力、8*50米接力、4*100米接力等徑賽項目,跳遠、跳高、壘球、實心球、立定跳遠等田賽項目,參賽人次達到600多位,裁判70位。
運動員英姿
運動員給力參賽,家長協力組織,啦啦隊熱力加油,老師全力組織,在東川校運會上,每位學生,每位家長,每位老師都以各種形式參與體育活動,感受體育精神,體驗運動的快樂,分享運動的喜悅。 校方表示未來也會將標準化的體育會舉辦下去,還會將親子運動項目融入進來,探索更豐富更有趣的運動會模式。
【記者王山而】
【攝影梁鉅聰】
【編輯楚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