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新手媽媽到了懷孕後期,會有很多顧慮和擔心,總是會忍不住像身邊的生過孩子的有經驗的寶媽們,請教孕期的各種問題。比如,懷孕初期檢查孕酮低怎麼辦,孕吐怎麼緩解?懷孕中期什麼唐氏篩查、胎心、四維大排畸等等。到了孕後期,媽媽就會擔心自己能不能順產,胎位正不正,胎兒繞頸啊,等等等等,孕媽們都像十萬個為什麼,有各種擔心疑惑的問題,需要過來人來幫自己解答。
很多孕媽都覺得不管是新手孕媽還是二胎孕媽,懷孕的情況都會差不了多少。其實是不對的。對於新手媽媽和二胎媽媽,不管是懷孕身體在孕期的反應還是胎兒發育都是不一樣的,可能很多二胎媽媽一胎有的孕期反應到了二胎沒有了,特別是下面這一點,有很大差別。新手媽媽還是要自己做好準備,慢慢體會整個孕期的辛苦和快樂。
那就是胎兒入盆的時間。孕晚期,每個孕媽都會變得小心翼翼身體有一點不適都會擔心胎兒會不會很倉促的來到自己身邊。胎兒不入盆是完成不了分娩這個動作的。而且據臨床經驗顯示,一般初產孕婦,胎兒入盆的時間是在預產期開始前的兩周,也就是說初產婦在胎兒入盆兩周後,就會進入分娩的狀態,因為初產婦的產道比較緊。而生過寶寶的二胎或者三胎孕媽的胎兒入盆時間就晚了很多,大多數都是臨近分娩,開始宮縮後才會慢慢地將胎兒擠壓下降。
所謂入盆,就是到了孕晚期,胎兒頭部通過母體的骨盆入口進入骨盆腔,胎位相對固定,入盆是分娩的前奏。
胎兒入盆有什麼感覺?
1、肚子形狀改變
孕媽們會感覺胎兒的位置在下降,肚子的形狀,也猶如從一個西瓜變成了一個柚子!
2、小腹有下墜的感覺,陰部有疼痛感
胎兒位置向下移動後,會壓迫到孕媽們的陰部和骶骨處,同時會感到下身有墜痛感。所以在胎兒入盆後,孕媽們應該要注意休息,避免提重物。以免腹部下墜力量過大導致胎膜早破。
3、胎動減少
這個時間段的寶寶,孕媽們會明顯感覺到胎動會比以前相對減少。但是,在胎動比較多的時段,每小時胎動的次數還是要大於3次,如果不滿3次/小時,加數1小時,2小時胎動滿6次就可以了。
如果小於這個標準,提示有可能存在胎兒缺氧,要讓醫生做進一步的檢查幫助判斷。但也不必太焦慮,隨時隨地數胎動,因為寶寶有時可能睡得比較長,或者胎動不是太活躍,比如上午胎動不明顯,可以看看下午時段,如果下午動得正常了,就不必著急去醫院。
4、不規律的宮縮更為頻繁
胎兒入盆後,會壓迫到宮頸,所以孕媽們可能會出現腹部陣陣發緊等假宮縮的症狀,不過這種宮縮持續時間通常不足半分鐘,而且不規律,間隔時間長短不一,力量也比較弱。在休息之後,會明顯減輕,跟分娩時的宮縮是有本質區別的。
而真正臨產的宮縮,是很有規律的下腹痛,醫生幫忙總結了一個很好的辦法:三個越來越。也就是:宮縮持續時間越來越長、間隔時間越來越短、陣痛強度越來越強。
比如,起初可能是每10分鐘收縮一次,每次持續10~30秒;以後變成每3~4分鐘收縮一次,每次持續30~60秒。
5、尿頻
胎頭入盆後會壓迫到膀胱,一般情況下會導致尿頻的症狀更加明顯。特別是晚上,一夜能跑五六趟廁所,明明沒有可還是想去廁所,這樣一夜折騰下來,孕媽們睡意都沒有了。
6、呼吸輕鬆,胃口變好
胎兒下降,子宮對臟器的壓迫會明顯減輕,尤其是心臟、肺部、胃部等位置較上的器官會逐漸恢復正常功能,孕媽們會感到愈發輕鬆,呼吸通暢,胃口變好,吃得也多了。不過,孕媽們還是要控制住嘴巴哦,很多孕媽們就是在孕期最後幾周體重猛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