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紋識別技術運用已久。
在古代,指紋被用於確認身份,例如在各種房契和文書上畫押。
進入現代社會,指紋開始向電子化轉變,例如指紋識別門鎖、智慧型手機指紋解鎖,在人工智慧崛起後,面部識別、虹膜識別等其他生物識別技術的發展和應用也日趨普及。
以指紋識別、面部識別等為代表的生物識別技術,是以收集人類生物特徵信息為基礎,通過對每個人獨特的生物信息辨別,來實現對身份的判斷。
目前,生物識別技術發展較為成熟,融合了深度學習、機器視覺、圖像識別等諸多先進技術。
在很長的時間裡,指紋識別等生物識別技術的研究和應用都圍繞著人類,不過近些年,生物識別在動物領域的應用流行了起來。
研究人員開始探索將生物識別技術應用魚動物的可能性,例如日本京都大學與英國牛津大學合作,研發出可以對猩猩進行面部識別的人工智慧系統,面部識別成功率達到了92.5%,性別識別成功率達到了96.2%。
此外,谷歌也開發了一套具備自主學習能力的貓臉識別系統。
鼻紋識別
寵物的鼻紋類似人類的指紋,不會隨著它們的成長而發生變化,具有唯一性和不變性。
這意味著,世界上不會有兩隻鼻紋一模一樣的貓或狗。
據悉,目前寵物鼻紋識別技術的成功率已經達到99%以上,精確率滿足商用要求,因此這項技術開始運用於寵物保險、寵物管理、搜索走失寵物等細分場景。
7月20日,支付寶保險平臺宣布開放寵物鼻紋識別技術,並聯合大地保險、眾安保險將這一技術第一次應用於寵物保險。
這款「寵物險」目前可接受貓、狗兩大類寵物投保。投保時,支付寶保險平臺根據鼻紋信息為寵物建立專屬電子檔案,理賠時,刷鼻紋核實寵物身份就可一鍵完成理賠。
從消費者角度看,相對於此前的晶片植入,拍照投保明顯更具有吸引力,同時也更為有效地解決了寵物身份識別問題,使投保和理賠體驗更佳。
從保險公司角度看,有了鼻紋識別技術,則可通過拍照為寵物建立獨一無二的身份檔案,具有識別精度高、投保友好性高、操作體驗好、反作弊性強、成本低等優點。
「隨著越來越多寵物加入寵物保險,寵物數據得以規模化積累,可反向推動產品完善,給用戶提供更有價值、更加實用的數位化保險產品。」眾安保險相關產品負責人者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