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十分複雜而且極其不穩定,非常容易產生變化,而且大多數人性都是經不起誘惑的,古語「兔子不吃窩邊草」是現在很多人的口頭禪,一般都說自己不會和身邊的人談戀愛,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下一句話,其實後半句話才是最經典的地方,不過鮮有人知,而且這句話還揭示了人性醜陋的一面。
下半句是「窩邊有草何必滿山跑」,這句話其實來源於一個故事,故事發生在晚清時期,當時國家處於危難時刻,而老百姓們的日子也苦不堪言,接二連三的戰爭弄得民不聊生,許多百姓流離失所。在這種情況下,還能過上好日子的,一種是像慈禧太后那樣只顧貪圖享樂,不顧國家存亡以及百姓安危的掌權者,而另一種人則正是『讓自己活成人上人。
畢竟只要國家安定,日子肯定還過得去,所以很多人就會安於現狀,個人潛能並不會被激發出來,但一旦國家有了危難,關係到個人的生死存亡的時候,有些人就會為了一舉私慾而不斷的向上爬,將自己身體最大的潛能激發出來,正所謂應了那句「亂世出英雄」。而胡雪巖就是一個因為亂世而激發了體內潛能的人,胡雪巖是一個十分聰明的人,而且還頗有手段,在「士農工商」的那個年代,胡雪巖不僅是一個商人,還是一位官員。
雖然生逢亂世,但是胡雪巖很有頭腦,當時正值太平天國運動爆發時期,左宗棠正在為此事一籌莫展,胡雪巖就趁機在左宗棠面前刷好感,當然並不是說他會為左宗棠出謀劃策。而是他經常會給左宗棠送些水和米麵等一些糧食,以此來博得左宗棠的好感,算是在變相的討好,沒成想後來左宗棠真的給胡雪巖封了一個官,原本就是一個商人,後來又紫袍加身,胡雪巖的真面目立刻就暴露了出來。
恰逢胡雪巖的一位好友遭遇了變故,無奈之下,好友只能將妻女託付給胡雪巖,請他照顧一二,其實當時好友這也是無奈之舉,他心裡也擔心胡雪巖會對自己的妻子下手,但被生活所迫,他又不想妻女跟著自己受苦。胡雪巖知道好友的擔心之後,便對他說了一句「兔子不吃窩邊草」,聽了這句話之後,好友也就明白了胡雪巖這是在給他做一個保證,於是他十分放心的離開了。
可能這位好友就和如今的我們一樣,只知道上半句「兔子不吃窩邊草」,卻不知下半句「窩邊有草何必滿山跑」,這句話日後果真在胡雪巖身上得到了驗證。在與好友妻子的日漸相處之中,胡雪巖直接喜歡上了好友的妻子,雖然此時胡雪巖家中已有三妻四妾,但男人嘛,「食色性也」,而好友的妻子也在兩人的一來二去中愛慕上了胡雪巖。
後來等到好友安定之後來接自己的妻女的時候才發現,事情就如他曾經擔心的那樣發生了,胡雪巖還是對自己的妻子下手了,他萬萬沒想到,自己昔日的好友居然會在背後捅自己一刀。古人有一句話叫做「朋友之妻不可欺」,胡雪巖這樣的做法,實在是讓人感到十分的憤慨,他並不覺得自己理虧,而且還頗為諷刺的對朋友說出了「窩邊有草何必滿山跑」這句話,話裡話外的意思都是在說是朋友自己把妻子送上門來的,這才讓我有了可乘之機,又何必要怪我呢?
其實這件事,胡雪巖縱然有做的不對的地方,但究其原因,這位好友還是太容易輕信他人了,他將胡雪巖當做朋友,但胡雪巖不一定就對他掏心掏肺,恪守禮節。畢竟有句話叫做「防人之心不可無」,此時的他萬分後悔,但事情已經發生了,後悔也無事於補了。
轉發和在看是最好的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