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長大後你想做什麼」的問題,與我們小時候回答「醫生、科學家、公務員」等崗位不同,如今的孩子們會給出五花八門的答案,這其中,有為數不少的孩子選擇了「網紅」。其實,孩子由於缺乏相應的職業啟蒙,對360行了解較少才導致為數不少的孩子選擇了表面上「光鮮」的網紅、明星等職業。
上海市教委自2014年起舉辦了「上海市學生職業體驗日」活動,讓每一位學生通過了解職業教育、體驗職業樂趣、展望職業前景、樹立職業理想,提高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等綜合素質,幾年來成效卓著。7月1日,由上海市教委教育技術裝備中心及22所上海中職校聯合舉辦的「職業小達人」中小學生暑期職業體驗活動再度來襲,裝備中心與《新聞晨報》合辦的「暑期職業小達人」評選活動也同步進行。令幾萬名中小學生「擠破頭」的職業體驗活動,不了解一下嗎?
■職業體驗將成「必修課」,體驗項目「直指」新中考綜合素質
近年來,為深化考試招生綜合改革,上海初中主動適應中考新政,為每一個學生終身發展服務,關注初中學生社會考察、探究學習、職業體驗等綜合實踐活動的情況記錄,引導學生把課程學習內容與真實生活情境相結合,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為進一步破除唯分數論,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問題解決能力和實踐創新素養,上海新中考採用「一依據、一結合」(依據初中學業水平考試,結合初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為主要制度架構。在《上海市進一步推進高中階段學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意見》中提出,將綜合素質評價結果作為初中學生畢業的必要條件,並與高中階段學校綜合考查結果相結合,作為高中階段學校自主招生和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名額分配綜合評價錄取的重要依據。其實,早在幾年前,上海市很多區域和學校已依託社會資源,通過各種活動幫助學生發現和培養興趣,初步認識職業。如:閔行區建立長效合作機制,打造具有閔行特色的「職業體驗日」和暑期「職業小達人」活動。很多學校也將「職業體驗」納入校本課程,藉助普職滲透,實施職業預備教育。
而隨著上海職業體驗活動的深入開展,「職業小達人」中小學生暑期職業體驗活動也成為豐富上海中小學生職業體驗,促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溝通、協調發展,搭建職業體驗多元學習與互動平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據了解,2018年暑期職業體驗活動,將由全市22所中職校,為超過2萬名中小學生提供100餘項職業體驗活動。
在市教委教育技術裝備中心黨總支書記、副主任周齊佩看來,這些活動最大的特點就是基於中職校專業特色,系統性強,而且注重學生興趣、年齡特點及認知的客觀規律,體驗內容「直指」學生綜合素養,力圖讓體驗者「學有所得」。如:上海市航空服務學校和上海港灣學校分別推出了極富航空、航海特色的「空乘服務體驗」、「飛機駕駛及觀摩體驗」、「傑克船長漂流記」等活動,為「小達人」撩起航空業、航海業的「神秘面紗」;上海市第二輕工業學校則依託自身「服裝展示與禮儀」及「美容美體」的優勢專業,邀請「小達人」到校體驗「時尚創意Salad設計」,發揮自身的創新精神;上海市曹楊職業技術學校、上海信息技術學校更是「集結」了極受體驗者歡迎的食品製作類、電子小產品製作類項目,讓孩子們通過自製產品,提升動手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上海市逸夫職業技術學校則開設了3個極富中華傳統文化色彩的文創類項目——香囊製作、老上海創意畫和衍紙胸針製作,真正做到了堅持職業體驗活動與民族傳承文化相結合,體驗者在活動中必將親歷創意與實踐的「碰撞」。
「獲取書本上的知識,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是不完整的,家長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實踐機會,讓他們了解社會的方方面面。而暑期職業體驗的內容貼合上海經濟社會發展、注重學生興趣和認知發展規律,孩子通過實踐,既鍛鍊了人際溝通、團隊合作、創新能力等綜合素質,又能與來自全市各個學校的學生進行交流,互相取長補短。」周書記解釋道。
■邁好職業生涯「第一公裡」,職業體驗中心架起「普職溝通」橋梁
「中小學生職業體驗」活動由首屆的三日活動,發展為現今4-5月的「教博會體驗活動」、「學校職業體驗活動」及7-8月的「暑期職業體驗」活動,經過了5年的時間。參加的中職校越來越多,其在職業體驗課程設計與實施、活動組織與開展、學生管理與家長服務等方面已經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不僅吸引了眾多中小學生前來體驗,社會各界也對中職校師生的精神風貌、職業能力讚不絕口。
當「職業體驗日」走向「職業體驗」時,規範化、標準化、制度化管理也成為重要環節,周書記強調道。為此,上海市商貿旅遊學校於2016年成立了「中小學生職業體驗中心」,專司職業體驗工作;充分利用本校開放實訓中心的資源,開展「暑期職業小達人」活動;構建打造了44門課程的職業體驗綜合課程體系。每周的固定時間裡,總能在職業體驗中心看到曹光彪小學、格致初級中學等多所黃浦區中小學學生的「身影」,他們在中心裡「享受」著個性化、訂單式的職業體驗。
「過去的普職融合、普職滲透,一直沒有找到很好的載體。而通過職業體驗,中職校打開校門,基礎教育階段的學校就可以利用這樣一個優質資源,與職業學校一起開發更具有針對性的職業體驗課程。」周書記認為,職業體驗中心這種以「體驗式教育」為主線,「背靠」職業學校和開放實訓中心,面向普通學校中小學生的「普職溝通」推進模式,將普教與職教進行了充分融合,極大提升了「普職溝通」的效果。也因此,今年四月,「黃浦區中小學生職業體驗學習中心」在上海市商貿旅遊學校正式掛牌,其將成為黃浦區中小學生職業啟蒙、科技探索、非遺傳承、創新發展的綜合實踐基地。
據了解,職業體驗中心的統一規劃建設,既可在現有投入規模中發揮各職業學校的專業優勢,又能保證活動內容的多樣性、全面性和特色性。據周書記透露,從市教委層面來說,希望以後市內所有初中學校把「職業體驗」作為整個初中學習階段必須完成的教學任務之一。「市級的職業體驗中心在未來將會在軟硬體兩個層面為深化『職業體驗』及『普教融通』提供重要支撐。」
■彰顯職教內涵特色,體驗項目「搶鮮」看
從歷年來參加職業體驗的人數來看,上海職業教育開始在「牆外」香起來,這是將「職業性」與「體驗性」融合的結果。體驗項目並不只是簡單的模擬和操作,而是發揮學生想像力,通過一種嘗試和探索,引發學生的創意熱情和興趣。
特色1:科技感十足
許多學校立足專業特色,結合目前最火的「人工智慧、AR\VR」等科學技術,開發出新鮮感十足的科技類體驗項目,如:上海港灣學校的VR之王,上海市商貿旅遊學校的樂高機器人,上海信息技術學校的小小工程師與人工智慧,上海市貿易學校的機器人,上海市西南工程學校的消防逃生體驗(VR),上海市電子工業學校的機器人小創客,上海市大眾工業學校的「機器人」製作等。讓學生們在沉浸式體驗中,走進新科技,點燃對未來的創意和熱情。
特色2:體驗項目課程化
通過瀏覽「暑期職業體驗」活動項目,我們發現今年體驗活動都是職業學校專業教學和人才培養理念的生動寫照。據了解,職業學校每年都會根據學校專業背景、行業發展動態、學生興趣和認知發展規律,調整「職業體驗」的內容,開發職業體驗類課程,每一個項目,都會穿插講解專業的知識點和原理。如:上海市醫藥學校的3D列印與製藥設備,上海市商貿旅遊學校的我是CEO等。由於體驗內容生動形象又有意義,同個項目也贏得了眾多「回頭客」。
特色3:微遊學夏令營
針對學生在暑期業餘時間較多的特點,中職校已連續三年設立了「職業體驗微遊學夏令營」。它們多以一至兩天為周期,項目內容的系統性更強。學生們通過「理論知識學習——親身實踐——驗證理論」的方式,既能獲得生動的體驗,又能學到相應行業的最新技術。如:上海市醫藥學校的口服液誕生記、愛蓮說,上海市商貿旅遊學校的影視製作初體驗夏令營,上海市貿易學校的親子微遊學夏令營,都在今年進行了「升級」,除了充分利用中職校的專業資源,還與多個校企合作方共同開發了更適合中小學生的內容,進一步拓展活動的趣味性、專業性及系統性。不僅對小學生起到職業啟蒙的作用,同時也有利於初中及高中學生進行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