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者們跟著老人學習織帽子
暖男加入編織隊伍
一針一線都是愛
楊菊蓉展示織好的毛衣
「我雖然90歲了,但身體還很好,我也想加入《北方新報》『針心針意』大型暖冬公益行動,發揮餘熱,為孩子們做一點事情。」12月11日,家住呼和浩特市回民區政府宿舍樓的楊菊蓉老人動情地對記者說。從2017年至今,楊菊蓉堅持織毛衣送給貧困地區的孩子們,目前已經累計捐出近百件毛衣,一針一線都傾注了她沉甸甸的愛,她也因此被大家親切地稱為「毛衣奶奶」。
活到老學到老
「快進屋快進屋,凍壞了吧。」12月11日上午,記者來到楊菊蓉家,一進門,老人就握著記者的手噓寒問暖。這是一座臨街的老式樓房,屋子裡暖氣不熱,客廳和臥室各開著一臺電暖器。楊菊蓉生活很簡樸,除了液晶電視,家裡的家具基本都是上世紀80年代置辦的,牆上掛滿了這些年她畫的各種寫意畫。就是這樣簡樸的她,每年都會自費購買一批毛線回來織毛衣、帽子、襪子,有時也會購買一些羊絨衫、羽絨服,連同織好的物品一併託人送給有需要的孩子們。楊菊蓉是上海人,早年參軍入伍,1978年隨丈夫來到內蒙古,定居在了呼和浩特,退休前曾在回民區光明路街道辦事處、計劃生育辦、地方志辦公室等崗位工作。前幾年,大兒子和小女兒接連意外離世,給楊菊蓉帶來了沉重打擊。此後,小兒子便辭去工作,搬來和母親同住,照顧她的生活起居。閒下來的楊菊蓉覺得應該找點事做,無意間看到新聞報導很多地方還有留守兒童缺衣少穿,她就萌生了織毛衣的想法。「小時候家裡兄弟姐妹多,日子過得艱難,我從12歲起就跟著媽媽學習織毛衣、做毛襪子,做好了拿到街上賣,補貼家用。我的幾個孩子包括小孫子小外孫穿的毛衣都是我一針一線織出來的。所以我就把最喜歡的毛線活又拾了起來,給有需要的孩子們織些毛衣。」
說幹就幹,楊菊蓉很快購置了一些毛線,坐在家裡開始織毛衣。她習慣一邊看電視一邊織,一織就是幾個小時。那一年,她已經87歲高齡了。她把織好的毛衣通過回民區老幹部局送給了一所學校的孩子們。當孩子們看到五顏六色各種圖案的毛衣,都愛不釋手。楊菊蓉也從中找到了快樂,漸漸從兒女離世的悲痛中走了出來。從此以後,她把織毛衣當成了晚年生活中最重要的事。床頭上、沙發上,衣櫃裡,到處都是各式各樣的毛線和已經織好的毛衣、帽子、圍巾,每次織好一批,就委託老幹部局或者公益組織送給有需要的孩子們。「僅今年一年就織了40多件了。」楊菊蓉說著,拿出自己已經織好的帽子和毛衣給記者看。一摞摞各種花色、不同圖案的毛衣,以及不同款式的帽子,都傾注了滿滿的愛。當得知『針心針意』大型暖冬公益行動急需一批帽子,老人拍著胸脯保證:「放心吧,兩天差不多就能織出一頂。」
記者發現,楊菊蓉不光要把毛衣織得暖和,還整天琢磨著如何把毛衣織得更好看。為了能夠織出更漂亮的圖案,她還專門買了一本編織教程的工具書,袖口的小碎花、胸前的聖誕麋鹿、各種花色拼接的圖案……不管多複雜,看上兩遍,她很快就能織出來。用楊菊蓉自己的話說,58歲之前幹事業,做社區工作、寫地方志,年近古稀走進老年大學學畫畫,87歲開始織毛衣,活到老學到老,心中有愛,行中有善,才不枉人間走一遭。
愛心毛衣隊伍正在壯大
12月11日,得知楊菊蓉的事跡後,呼和浩特市小麗愛心志願者公益服務團隊的志願者們自發加入「針心針意」大型暖冬公益行動,並專程來到「毛衣奶奶」家學習取經。
「曹瑞雲,一捲毛線,一頂帽子;郭海英,兩捲毛線,兩頂帽子……」當天,小麗愛心志願者公益服務團隊很快招募了9名手工志願者,他們從記者手中領取了毛線、工具加入編織隊伍,其中不僅有「織女」,還有「暖男」。
「阿姨,你看看我的起針對不對?」「奶奶,您瞅瞅我的唄,看我這個織得怎麼樣?」……在楊菊蓉家,志願者胡振國和郇長勝圍著楊蓉菊一邊織一邊請教。郇長勝是第一次織,起初拿著棒針的手略顯笨拙,但經過楊蓉菊指導,幾分鐘後就上手了,穿針、掛線,有模有樣,「只要肯學,多會兒也不晚。」楊菊蓉欣慰地說。
42歲的志願者胡振國是一位工作了17年的郵政快遞員,平時熱衷公益活動,此次也是他第一次跟著「毛衣奶奶」學習織帽子,「奶奶心靈手巧,又開朗大方,這般年紀對生活充滿希望,真的很令人感動。奶奶的願望是把織好的毛衣和帽子送給有需要的人,東西的價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顆赤誠的心,而且一堅持就是4年。」胡振國說,他希望接過奶奶手中的愛心接力棒,把這份愛傳遞下去。
由《北方新報》攜手阿里巴巴天天正能量發起的2020「針心針意」大型暖冬公益行動正在火熱進行中,越來越多的愛心毛線正在「暖男」、「織女」們手中傳遞。毛線領取地點為呼和浩特市金橋開發區內蒙古日報社大樓4樓《北方新報》記者部。為了匯聚更多社會愛心力量參與,活動同時接受社會捐贈物資,捐贈物資可以是棉衣、帽子、手套、圍巾、文具、圖書等,可通過郵寄的方式快遞到北方新報社。報名電話:0471-6635225,15004716748,聯繫人劉女士。
文·攝影/北方新報正北方網記者 張巧珍 實習生 劉炳廷
【來源:正北方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