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小猿口算APP召開了題為「AI進化」的新聞發布會。
小猿口算APP由猿輔導公司內部孵化,誕生於2018年1月,是一款針對小學生家長、老師用於批改作業的工具類產品。
據小猿口算APP負責人王向東披露:「目前全國有超過三千萬的小學家長、老師用戶在使用小猿口算APP,每日拍照批改題目數量超2億道,其中橫式題目的批改準確率已經達99.9%,超過了人類平均水平。」
王向東在演講中表示:「小猿口算的初心是想解決家庭、孩子、學校之間的『矛盾』。」
在用戶的使用中,王向東發現,對於一款用於批改作業的工具類產品而言,技術的難點在於檢測、識別、批改。
為此,圍繞「檢測、識別、批改」這三個步驟,小猿口算持續迭代系統。
具體來講,目前小猿口算的系統在接收用戶上傳的圖片後,首先會定位圖片中的普通算式、分數計算、單位換算、豎式、脫式、解方程等常見題型。
同時,系統還會檢測表格、填空題、選擇題、判斷題、應用題等口算衍生題目。
然後,針對不同題型,小猿口算的系統會採用專業的深度學習識別算法與批改策略,識別並批改用戶作答內容。
王向東告訴i黑馬&火柴盒觀察:「小猿口算使用的核心AI技術由猿輔導公司AI研究院自主研發,這個團隊的研究方向涵蓋了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理解、語音識別等AI領域。」
以下為Q&A,經i黑馬&火柴盒觀察編輯:
Q: 未來小猿APP如何實現盈利?目前小猿APP的融資情況是怎樣的?
A: 小猿口算誕生於猿輔導內部,不是一個獨立的公司。我們現在跟猿輔導的關係相當於,猿輔導給我們錢、人、資源,所以融資這部分我們目前不用考慮。
關於怎麼盈利,對於我們來說目前我們不太在意現有的盈利點,我們認為核心數據掌握足夠完全時,未來可以在數據本身上衍生出自己的商業模式。
Q:目前小猿口算主要是針對口算這一部分,未來是否會考慮延伸到其他學科?
A:我們期望任何東西包括產品發展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不是擴展了學科,用戶就能有很好的體驗結果,所以,目前,我們現在還主要聚焦在數學品類上做優化迭代。
Q:小猿口算的核心的優勢或者壁壘在哪兒?
A:相對競品來說,我們認為小猿口算的壁壘是一直專注在技術研究。
在用戶的產品反饋中,我們只發現後臺的確有很多用戶題型需求,我們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解決,在解決需求之後,我們發現越來越多用戶湧進來了。
所以,雖然我們的產品很輕,但是後端能夠給用戶呈現出來的解決方案是有很大差別的。
Q:無論是通過在線教育場景下的模式收集在線學習數據(習題),還是基於課堂教育場景下進行採樣或整體實驗的形式收集數據(出勤、習題、情緒識別、綜合素質打分),可能會涉及到相關的用戶隱私,對於此,小猿口算是如何解決的?
A:從數據角度來講,小猿口算並不是希望更多收集數據,而是希望他在我們這兒展現出來的學習數據,基於此,我們能夠給他系統性的整理,對他的學習過程或者學習的階段能有所幫助。
我們不會涉及到任何用戶隱私,比如孩子在什麼地方等,我們學習數據本身是基於學習歷史產生的,比如你今天拍了考試卷,這道題有沒有寫對,這些數據本身並不太會涉及到孩子的隱私。
Q:目前,我們有切入學校,學校是B端的客戶,那在B端切入時我們的方案是怎樣的?
A:我們所有B端都是無心插柳柳成蔭,它自己滲透進去的。
我剛才說到我們老師會推薦,推薦過去之後,一個班級可能就過來了。老師和老師之間推薦,可能一個年級就過來了,這是我們實際在線下去看的時候實際的傳播路徑。
B端、C端完全是兩個不太相同的市場,我們猿輔導的所有的產品基本都是基於C端發生的,因此,我們也會在C端路上更多去拓展,去發現這條路上更多的抗風險性、可辯性、可擴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