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塊屏上打開多個應用,為什麼手機廠商都想「分割」你的屏幕?

2020-12-18 極客公園


智慧型手機自從開始走向大屏時代,就一直在追求更高的效率。人們不滿足於在一塊大屏幕上同時只幹一件事,應用跳轉、多任務切換又太麻煩,於是有了分屏模式。原生 Android 在 7.0 版本中支持了多窗口,後來 8.0 又推出了畫中畫模式,到今天視頻、直播應用的小窗模式已經很常見,而手機的分屏模式、多應用協同,也有了不一樣的形態。


分屏模式,增加大屏的利用率

實際上,第三方 Android 系統對分屏的支持要早於原生系統,最早探索這一模式的是三星,畢竟手機的大屏時代就是由 Note 系列開始的。早在三星 Galaxy Note 2 上,三星就給系統加入了側邊欄應用,長按返回鍵呼出側邊欄,依次拖動應用到中央,即可同時顯示兩個應用,比如一邊看視頻,一邊回簡訊。

分屏操作對當時的手機大屏進行了有效利用,也減輕了單手操作的壓力,不過初期應用適配較少,且需要用戶主動選擇觸發,學習成本較高。而且分屏模式下的應用是不分主次的,所以實際篩選下來,用戶需要停留在這個狀態的使用場景是少之又少。


畫中畫模式,多任務也有主次之分

畫中畫模式則是針對更具體的場景,提出了同屏後臺播放的概念。一些直播、視頻應用能以小窗的模式持續播放,用戶可以同時瀏覽其它應用,這時候的同屏多應用,已經有了主次的概念。並且你只要把相關應用的小窗播放功能開啟,它退出到後臺時就會自動縮到角落播放,對用戶來說不需要主動去觸發,學習成本較低。

在這一理念的基礎上,堅果手機 Smartisan OS 推出了「一步」功能,它最早也是以類似側邊欄的形態出現,方便將主應用上的內容拖動分享給側邊欄應用。一步 3.0 進行了一次大的升級,可以同時支持四個應用前臺運行,並且隨時切換主次優先級,使用場景變得極為豐富。它還有一個更大的優勢,就是可以長時間停留在同屏多應用的狀態,操作成本更低,不少堅果用戶甚至把一步當多任務後臺來使用。

             

手機多任務的終極目的:減少跳轉

過去的應用協同,要麼是主動切換、跳轉,要麼就是看到有消息然後點擊跳轉。但其實在一些場景下,我們跳轉過去是不需要長期停留的,這樣只會打斷當前體驗,影響效率。比如在玩遊戲、看視頻時收到消息,該不該切到微信回個「收到」?

懸浮窗回復解決了這個問題,但這並不是終點。隨著這幾年直播、視頻應用變多,手遊變得流行,人們在手機上的操作、跳轉越來越複雜,於是對於同屏多任務有了更多的細分需求。對於跳轉過去後不需要停留太久的應用,廠商直接用氣泡消息和小窗模式來避免跳轉。

魅族最早在 Flyme 5 上就支持「搶紅包助手」,即在全屏遊戲、看視頻的狀態下收到紅包信息,可以在懸浮窗中直接搶,不需要跳出。這個功能經過演變,後來在其他軟體中也能做到不跳出當前應用回復消息。它提升了效率,也讓應用之間有了主次的概念,而不是直來直去的平行跳轉。

在 Flyme 7 中,魅族正式推出了小窗模式+氣泡通知的組合,來消息時先以氣泡通知的方式彈出,點擊進入窗口模式進行回復,整個過程不需要跳出當前應用,在看視頻、玩遊戲時十分實用。

Flyme 8 的小窗模式 2.0,可以從屏幕底部兩角向內滑動,主動呼出應用圖標,點擊進入小窗模式。這時候它的形態已經可以兼顧收到消息直接回復,和主動展開應用小窗進行瀏覽,應用範圍更廣。

OPPO 的閃回鍵則是針對更具體的場景,讓一些應用在後臺自動掛起,只顯示重要信息,比如吃雞手遊匹配倒計時、滴滴打車倒計時,等待期間可以瀏覽其它應用,這某種意義上有點類似前面講的畫中畫模式。

小米最近在 MIUI 12 中推出的全局自由窗口,對應用窗口的展示邏輯和操作方式進行了統一整理。來消息時,下拉通知進入窗口模式,可以直接回復,下拉進入全屏,上滑退出,還可以拖動到右上角「懸掛」,類似畫中畫模式。

它最厲害的地方是所有交互都用當前的全面屏手勢完成,沒有增加新的學習成本,這對於一項複雜功能的推行十分有用。


同屏多任務,對摺疊屏手機和微信可能更有用

分屏模式、多應用協同,在平板電腦和摺疊屏手機上有著更大的用處。蘋果一直想把 iPad Pro 打造成生產力工具,多任務系統是必不可少的一步,iPadOS 的理念是將最近應用與當前應用排列,拖動到應用中央是小窗模式,拖動到邊緣是分屏。

iPadOS 的優勢在於手勢操作比較統一,並且能配合外設實現更方便的操控。不過蘋果並沒有在 iPhone 上加入任何分屏模式、小窗、氣泡通知,它的應用還是最原始的獨立切換狀態。

摺疊屏對於分屏的需求就很容易理解了,不論是左右翻折還是上下翻折,分屏操作應用都是很符合直覺的一件事情。華為和三星都能通過側邊欄來實現快速分屏,不過它和普通智慧型手機的分屏,在具體使用場景上肯定是不一樣的,因為它並不會長期處於展開狀態,手機形態切換時軟體如何跟著變化,是廠商需要思考的。上下翻折的手機更是有「半彎折」的狀態,使用場景與我們現在的分屏也不一樣。

微信的浮窗功能,某種意義是也是對多任務的探索。微信中有聊天界面、文章界面、朋友圈、小程序等多個頁面,和手機的多應用切換並無兩樣。如果哪天微信可以把一個聊天單獨掛起、把文章小窗顯示,我也不會感到任何奇怪。

從最基礎的分屏、畫中畫模式出發,智慧型手機現在的同屏多任務已經進步到了很高的水準,雖然各家的方向不一樣,但總體來說都是為了更少的跳轉。而當全屏模式、小窗模式、氣泡消息的展示邏輯都已清晰,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提供更多的軟體適配,以及把交互儘可能做得簡單。用戶需要學習的成本越低,這個新功能也就越容易推行。

相關焦點

  • 一塊屏打開多個應用 為啥手機廠商都想分割你的屏幕
    智慧型手機自從開始走向大屏時代,就一直在追求更高的效率。人們不滿足於在一塊大屏幕上同時只幹一件事,應用跳轉、多任務切換又太麻煩,於是有了分屏模式。原生 Android 在 7.0 版本中支持了多窗口,後來 8.0 又推出了畫中畫模式,到今天視頻、直播應用的小窗模式已經很常見,而手機的分屏模式、多應用協同,也有了不一樣的形態。
  • vivo、努比亞的雙屏手機,為什麼你不想買?
    原標題:vivo、努比亞的雙屏手機,為什麼你不想買? 轉眼間又是年底了,如果要給今年的智慧型手機定一個關鍵詞的話,那麼這個關鍵期一定是「屏佔比」,如果說的更直接一些,那就是「全面屏」。 各家手機在追求屏佔比這件事情上越走越遠,從年初 OV 推出的「升降屏」到小米、榮耀和聯想推出的「滑蓋屏」,大家都想拒絕劉海。
  • 一邊看電影一邊打遊戲 同一塊手機屏幕還可以做多少事情?
    智慧型手機自從開始走向大屏時代,就一直在追求更高的效率。人們不滿足於在一塊大屏幕上同時只幹一件事,於是有了分屏模式、小窗模式、氣泡通知。
  • 從智能語音助手到智慧識屏,vivo 如何將 NEX 的 Jovi 打造成手機上...
    目前智慧型手機中最常見的設計是電源鍵、音量加、音量減三大「金剛」,除此之外,一些手機廠商也嘗試增加額外的按鍵讓用戶更快捷地完成部分操作,比如 iPhone 上的靜音按鍵、一加手機上的三段式模式按鍵、錘子手機的「閃念膠囊」鍵、索尼手機上的實體拍照鍵、三星手機的 Bixby 按鍵。
  • 「看見2021」7 款旗艦手機+24款應用無障礙橫評
    鳳凰網科技/作者:劉霖 閻爍電影中有一種聲音被稱為「旁白」,通常用來解釋屏幕上的畫面。而在我們使用的智慧型手機中,也有這種解釋屏幕上畫面的功能,在安卓系統中它通常被稱作「TalkBack」,在iOS系統中它就叫「旁白」。視障人士可以通過這項功能把屏幕上的視覺信息轉化成聲音信息,來幫助自己使用智慧型手機。
  • 從何時起,你家多了一塊屏幕?
    一塊屏幕的新角色魏強北漂多年,獨居、單身、996、標準打工人,一貫信奉極簡原則,即能不布置就不布置,公寓裡除了電腦和手機看不到多餘的電子產品。數月前某個加班歸來的晚上,忘了手機,家裡甚至連塊能看時間的表都沒有,正沒計較之處,發現了一塊額外的屏幕,由朋友贈送、落灰許久的智能屏,才解了次日上班的燃眉之急。
  • 為什麼兩塊屏幕的手機更便宜?
    這是一臺手機,它有兩塊屏幕,你可以今天用前面這塊,明天用後面那塊,也可以遊戲時用前面一塊,微信在後面那塊屏幕聊。 它是 vivo NEX 雙屏版,誕生於 2018 年底,正面一塊 6.39 英寸全面屏,背面一塊 5.19 英寸屏幕;更騷的是正、反面各有一套生物識別模塊,主屏屏幕下有指紋識別
  • 如果不「剪」齊劉海,2018年的手機會是什麼模樣?
    「齊劉海」已經由不得我們嫌棄了。在剛剛結束的 MWC 大會上,除了已經形成自己風格的三星和不走心的索尼,相當一部分的手機廠商都推出類似 iPhone X 的「齊劉海」設計新品。據媒體的不完全統計,除了 iPhone X,市面上已經出現了 20 多款「劉海屏」手機,而隨著各大廠商新產品的爆料越來越多,可以預見未來還會出現更多的劉海屏手機。為什麼「齊劉海」會大行其道?首先,罪魁禍首當然是蘋果了。
  • 打開手機這個開關,10秒鐘投屏到電視大屏幕
    不過從體驗上來講,手機的屏幕還是太小了,看久了眼睛很酸,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會有這種感覺。那怎麼辦呢?怎麼把手機屏幕變大一點?投屏到電視大屏幕是個好方法,今天就為大家介紹手機投屏電視的方法,很簡單的,一看就會。
  • 三星Galaxy A8s:鑽孔屏手機來了,可我看到的卻是三星明年的新旗艦...
    三星在屏幕方面的造詣一直走在行業前端,就像索尼暢銷全球的 CMOS 一樣,隨著 OLED 屏幕在今年得到廣泛應用,「Made By Samsung」的屏幕也成為了各大廠商的座上賓。不過儘管三星今年對外提供了許多異型屏的解決方案,但在他們近兩年的自家旗艦手機裡,仍舊採用的是雙曲面屏的設計。這就讓人納悶了,難道三星連自家產品都信不過嗎?
  • 【周末怪談】手機舔屏,讓你和男神之間只有一塊屏幕的距離!
    還記得當《舌尖上的中國2》播出到第五集的時候,煽情橋段消失,主題終於回歸美食——錫林郭勒口蘑、新疆大盤雞、重慶火鍋、汕頭牛肉丸、臺灣牛肉麵、深圳盆菜等重新燃起觀眾們「舔屏幕」的衝動。其實在這裡,「舔屏」指的是人們想「舔」屏幕裡面的食物。
  • 這家專注在背後做振動的公司,想讓你手機上的視頻也「動」起來
    在這個過程中,Immersion 起到的是「中間人」的角色——通過自己的軟體算法,讓那些經過振動馬達在硬體廠商的設備上擁有更優秀的表現。在手機廠商中,三星、華為、LG、魅族、金立等多家廠商中都採用了來自 Immersion 的解決方案,近期的產品包括了採用壓感屏幕的魅族 PRO 6,它採用了類似 iPhone 6s 的線性振動馬達,可以實現多級的振動反饋效果
  • 小扎測評|榮耀智慧屏 Pro:這就是華為眼中「電視的未來」
    94% 的高屏佔比設計,讓榮耀智慧屏確實有種「一塊 4K 屏」的感覺,在壁掛模式下效果可能更加明顯。機身正面,除了那塊 55 英寸的大屏幕,最「亮」眼的當屬屏幕底部「Honor」LOGO 處的幻彩指示燈,在進行不同操作時會顯示不同的顏色。
  • SOAP R11 上手:百元全面屏手機是什麼樣子?
    進入 2017 下半年,全面屏無疑是當前手機市場最熱門的詞彙,幾乎所有的手機廠商都已經推出或即將推出全面屏手機。另一方面,隨著全面屏的普及,這一類採用「傳統全面屏」方案的手機價格也在不斷走低,其中一個代表性的產品是榮耀的暢玩 7X,它採用了一塊 5.93 英寸 18:9 FHD+ 全面屏,起售價只有 1299 元。不過這還不算完,2013 年在深圳成立的糖果手機在近期發布了一款售價更低的全面屏手機——只要 899 元的 SOAP R11。
  • 領克01 大屏體驗:用它的高德導航,你可以扔掉「手機支架」?
    中,我們詳解了領克 01 的「科技感」都體現在哪裡,其中提到了 CMA 基礎模塊架構、智能輔助駕駛、車內大屏等等。 今天經過一天的試駕,領克 01 的設計、做工和駕駛質感都給我留下了很好的印象。但這篇文章我們不打算聊傳統的駕駛體驗,因為網上已經有了足夠多的報導,所以我們打算聊聊 GeekCar 一直關注的「大屏」。
  • 廠商的最後一塊蛋糕?泛談筆記本屏幕
    在如今的筆記本市場經常會有這麼一段話:「你說咱倆筆記本的配置都差不多,憑什麼你的要便宜那麼多錢啊,我是不是被當成小白了?」真的變成了小白了?配置就代表了筆記本的一切了嗎?其實,我們還忽略了一個重要因素:屏幕。
  • 為什麼手機廠商要砍掉呼吸燈?不是全面屏的原因
    想必大家應該都用過手機的呼吸燈功能吧,消息以來手機就會出現一個一閃一閃的小燈提醒用戶,使用戶不會遺漏消息,小編使用的第一步帶呼吸燈的手機是谷歌和三星合作推出的galaxy nexus,這部手機的呼吸燈平常是白色的,在有微信消息的時候居然是綠色讓小編非常震驚,這麼多年過去了各大廠商發布的手機中也有不少帶呼吸燈的手機
  • 打開手機這個開關,10秒鐘投屏到電視大屏幕,你不會現在才知道吧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現在手機的作用太大了,玩遊戲、看劇、刷抖音、辦公,無所不能,電腦都放在家吃灰三個月了。不過從體驗上來講,手機的屏幕還是太小了,看久了眼睛很酸,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會有這種感覺。那怎麼辦呢?怎麼把手機屏幕變大一點?投屏到電視大屏幕是個好方法,今天就為大家介紹手機投屏電視的方法,很簡單的,一看就會。
  • 將「內褲」穿在裡面,這就是vivo X20Plus屏幕指紋版
    「內褲」,是穿在裡面的確實「指紋識別」是必要的,可是放到機身正面還是背面的這個問題上,自其誕生至今依然是喋喋不休的爭論。有手機廠商宣稱,放到背面的設計是奇葩的「內褲反穿」,也有採用全面屏後,而不得不挪至背面的打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