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人到來之前,復活節島與世隔絕,島民如何生活?

2020-12-20 啟蒙時代的餘孽

超越歷史故事表面,從宏觀的社會視野來討論事件發生的深層原因

更多文章盡在「啟蒙時代的餘孽」,喜歡就點個讚、加個關注吧!

復活節島上的人種是玻里尼西亞人。這個民族起源於歐亞大陸,公元前8000年,一部人開始南下到東南亞以及太平洋諸島嶼生活。其中最遠的一支到達了復活節島。

長期以來,由於太平洋島嶼上的玻里尼西亞人居於各種孤立海島上,交往大多僅僅存在於不同島嶼之間,鮮有跨文明交流。而且,由於島嶼面積過小,價值不高,成功到達太平洋島嶼的異族冒險家們也無意對島嶼進行徵服,因此,太平洋諸島上的玻里尼西亞文明很難獲得發展動力,其政府組織仍停留在部落時代,而技術則停留在石器時代。與陸地相隔甚遠的復活節島更是如此。

不過,即使與歐亞大陸相比,復活節島的總體組織能力與技術略輸一籌,這也不等於島民的生活就是悲慘的,他們會根據生態環境的特點,發展出一些適合在復活節島上進行的生活方式,這些生活方式讓他們的生活水平並不輸給技術更高的歐亞大陸。

根據島民的口頭傳說以及歷史學家們的考證,歷史上的復活節島並不存在一個中央政府,相反,整個島是由12個獨立的部落共同分享的,每個部落則由宗族與血緣作為紐帶,收到一位酋長的統治,可以說,12個宗族分享了整個島嶼。不過,即使是「群雄割據」的局面,島上卻鮮有陷入亂世的局面。精明的島民們明白和平對於發展的重要性,與戰爭和掠奪相比,他們更喜歡用宗教與盟約建立一種合作關係。島上的考古文物顯示,每個部落都擁有島嶼其他部分的特產,而且,島上也有很多長距離運輸貨物的跡象,這表明,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各個部落的關係相當和睦,互相之間建立了穩定的貿易聯繫。

不過,雖然沒有軍事方面的競爭,各個部落亦會在意識形態層面發生競爭。和中國人一樣,復活節島民非常重視對祖先的祭祀,不過,與中國的祭祖方式不同,他們主要依靠修建著名的復活節島石像—艾摩石像進行。對島民來說,把石像修得又高又重,便意味著自己的虔誠,也意味著自己部落在宗教方面的優越地位。同時,為了彰顯石像的尊貴,在後來,島民們還在石像頭上加上了紅火山巖製作的圓柱體,其名為普卡奧。

在飲食方面,復活節島人主要通過耕種和採集來獲取。復活節島人種植地瓜、山藥、芋頭、甘蔗等重要作物,其中甘蔗並非作為經濟作物來種植,而是為了從中榨取可飲用的甘蔗汁,這是島人少有的淡水來源,島人也為此付出了代價:他們患蛀牙的機率遠高於其他民族。雖然島被大海包圍,但魚類和貝類並非島人的主要肉食來源,海鳥、海豚、禽類等生物構成他們營養結構中重要一環。

復活節島居民們在農業上也相當精明,他們懂得因地制宜的改善農業技術。島人非常懂得利用島上極度豐富的火山石。他們常常用石頭圍出大坑,並在坑裡種植作物。有時,他們亦會在空地上擺上各種石頭,並在石頭縫隙內種植,這種方式被稱為「石頭護根法」,可以在乾燥地區保證土壤溼度。

島民們利用自然的方式很令人驚嘆,但是,這也造成了對復活節島的過度開採。18世紀歐洲人登錄復活節島時,看到的是一片飢餓與死亡遍布的土地。

相關焦點

  • 歐洲人到來之前的太平洋島民,並不是高更眼中的「高貴的野蠻人」
    原作者 | [澳]唐納德·狄儂摘編 | 徐悅東眾所周知,著名畫家高更為了擺脫文明的喧囂,來到南太平洋的「伊甸園」大溪地島,醉心於「高貴的野蠻人」的生活,並創作出許多經典作品。毛姆以此為原型,創作出了名著《月亮與六便士》。不過,太平洋島民是「遺世獨立」的「高貴的野蠻人」或許只是西方人單方面的想像。其實他們也有著自己的文化。
  • 濃縮復活節島人類被毀滅的歷史文化(上)
    濃縮復活節島人類被毀滅的歷史文化(上)大家好,小編今天帶你們去了解復活節島上居民的歷史,歡迎閱讀我的科技文章,先送你一個麼麼噠~能關注我就送你兩個麼麼噠~前面我們講了復活節島上從第一批歐洲人到達,直到整個島的土著跟文化被毀滅的歷史。
  • 全世界最與世隔絕的島嶼之一——復活節島!
    阿吉維石像群(Ahu Akivi)上的7個大石雕是復活節島上唯一面朝大海的石像群。據說每年春分那天,大石雕正好面對日落的方向。復活節島位於東南太平洋上,面積約117平方公裡,現屬智利共和國的瓦爾帕萊索地區。現島上居民約2000人,都屬玻里尼西亞人種,在西方人未到這個島上之前,這裡還處於人類的石器時代,他們只有語言,沒有文字。
  • 被世人稱為神秘之島——復活節島
    歡迎來到百家號園中海棠花,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被世人稱為神秘之島的復活節島。復活節島是南太平洋中的一個島嶼,它是世界上最與世隔絕的島嶼之一,離其最近有人定居的皮特凱恩群島也有兩千多千米的距離。該島的形狀近似一個三角形,由3座火山組成,它以近千尊神秘的巨型石像而聞名於世。
  • 復活節島上原住民的歷史,你知道多少呢?
    另一個確定登島時間的第二個方法是對島上最古老的人造物品做放射性同位素的測定,這個測出來的結果是公元四百年到七百年,所以大致就能得出第一批登島的人,他最早就是公元四百多年上來的。當然這些工作都是一九九幾年做出來的,那時候我們已經有了進化論的思想,也有了足夠高的物理知識。在沒有這些知識之前,人們了解復活節島的歷史,只能靠文字記錄。那我們來說說文字記錄,西方文明第一次發現復活節島是1722年。
  • 兒童畫/創意美術教程:復活節島巨像
    畫筆材料:素描紙、鉛筆、水粉筆復活節島是南太平洋中的一個島嶼,復活節島是世界上最與世隔絕的島嶼之一,該島形狀近似呈一三角形,由三座火山組成、復活節島以數百尊充滿神秘的巨型石像聞名於世。 在文明全盛時期,復活節島巨石像一度有八百多座,但僅剩一百五十座。拉帕努伊人將這些石像視為守護神。
  • 地球上最神秘的島,自稱世界中心,島上遍地都是怪異的石像
    在地球上有很多人類尚未探知的地方,其中最神秘的地方便是島,而在所有島中最神秘的就數地處太平洋的復活節島。復活節島是南太平洋中的一個島嶼,與南美洲相隔3700公裡,是世界上最與世隔絕的島嶼之一。這個孤零零的東南太平洋上的小島,引起了世界許多人對它的興趣和關注。
  • 中國遊客「逼爆」日本衝繩宮古島,島民稱之為魔之星期三!
    然而近年,每逢星期三,宮古島就會湧入大批中國遊客,而且不少遊客失禮行為令當地島民苦不堪言,甚至形容為魔之星期三。日本朝日電視臺的節目《ザワつく!金曜日》節目團隊於某個星期三到宮古島進行24小時的拍攝記錄,根據當地的士司機形容,當天是大型郵輪入島的日子,雖然對的士行業來說非常感激,但對島民來說就是一個困擾的星期三。
  • 最後一個與世隔絕的島嶼 你們知道是什麼樣的嗎?
    因此島民只能看見無邊無際的大海以及幾個巖石堆積成的小島,經過數千年與世隔絕的生活,島民們逐漸會說一些簡單的語言,建造出簡易的房子和簡單的工具,但是由於小島與世隔絕的環境有限的資源以及逐漸變化的生存環境,島民們一直都處於原始未開化的狀態進化得異常緩慢,他們不知道自己所在何處也不知道自己如何到達此地。
  • 探索復活節島上的神秘雕像,摩艾石像的存在有著怎樣的意義?
    復活節島的石像雕像是迄今為止最具標誌性和最怪異的考古發現之一。這些雕像是拉帕努伊(Rapa Nui)人在1300年至155年之間雕刻的。該島在不同的大石頭平臺上共有288個moai雕像。這些雕像重約80噸,高13英尺。拉帕努伊人將使用該島死火山的巖石來製作雕像。
  • 生活在與世隔絕小島上的古裝女子,劉亦菲清純、梁小冰優雅動人
    古裝劇中總是會出現一些猶如世外桃源一般的地方,這些地方的人往往過著質樸的生活,即使這裡的世界沒有外面那般精彩,但生活幸福指數一般都很高,因為長期與世隔絕,他們的思想也變得很單純,今天我們一起看看古裝劇中從小生活在與世隔絕小島上的女子有哪些吧。
  • 這個與世隔絕的小島是個什麼地方?
    近日,美國男子約翰·趙在印度與世隔絕的北森蒂內爾島上被原始部落成員殺死。 美國媒體說,趙是個傳教士,抱著傳教目的上島。他17日遇害,此前已經試圖登島,並且遭遇弓箭襲擊。印度警方仍然在搜尋遇害者遺體。 印度金達爾全球法學院社會學專家希夫·維斯瓦納坦說,北森蒂內爾島是保護區,不向遊客開放。 印度政府嚴禁民眾去這個島。
  • 《幻想計劃》島民生活紀實
    幻想島作為一座四面環海的島嶼,又因為守護者的特殊關係隔絕了與外界的聯繫,島上不為人知的傳說層出不窮。籠罩著神秘色彩的幻想島與萬聖節的神秘感不謀而合,長久居住在這裡的島民也同樣樂此不疲,想要把萬聖節的恐怖氣氛發揮的淋漓盡致。
  • 復活節島巨人石像,高度達7至10米,最重的有90噸
    它就是復活節島。荷蘭探險家雅可布·洛吉文等人於1722年出海探險來到南太平洋時,在距離大陸3600千米的地方發現了一個島嶼。這個島嶼與世隔絕,既沒有人居住,更沒有名字。因為他們登上島嶼那天恰好是復活節,於是便給小島取名為復活節島,以此來紀念探險家們的發現。
  • 她是海島的終極選擇,傳達著史前文明的訊息,大溪地+復活節島!
    他就是大名鼎鼎的BORA BORA島是的很久之前海底火山活動頻繁爆發一次又一次熔巖最後終於從大洋底部衝破到海面熔巖冷卻後就化作巖石600多尊巨人的石像遍布復活節島他們實在太過巨大石像最高達到了21.8米,重達30-90噸有的石像的一頂帽子就重達10噸之多!
  • 未解之謎:復活節島上的神奇巨石像
    嗨,大家好歡迎來到大麥視聽,我是大麥,今天來說說復活節島上的神秘巨石像1722年,荷蘭探險家雅各布·羅格文踏上了位於南太平洋的一座小島,那天正好是復活節,於是這座小島就被命名為「復活節島」。當時,復活節島上生活著土著人,他們的生活仍然處於原始狀態;除此之外島上還有暗紅色巖石雕鑿而成的巨石像,技術精湛,令人嘆服。古往今來,這一發現也引起了無數探險家的注意。神奇巨石像當地的土著居民稱這些石像為「莫阿伊」,這些石像臉型窄長,鼻子微微向上翹起,嘴唇向前突出,兩手垂在身體兩邊,神態威嚴,表情冷漠。另外,有些石像的頭上還戴著紅色的石帽。
  • 前往最與世隔絕的島嶼:玩轉復活節島全攻略
    這篇攻略,寫給願意去復活節島親眼看一下那些神秘石像的朋友們。希望這篇我親自踩點的攻略,可以幫助每一個去到最遠方的人們,走遍復活節島。1、關於交通:作為地球上最與世隔絕的島嶼之一,前往復活節島有且只有兩種方式:(1)聖地牙哥往返:這條航線完全被智利航空所壟斷,每天有1-2班航班往返,單程約5小時。
  • 復活節島巨石像怎麼雕刻的?是誰雕刻的?又有什麼寓意呢?
    復活節島上1000座巨石雕像之謎就是其中之一。1722年4月22日,荷蘭探險家雅各布·羅赫芬船長繞過南美洲最南端的合恩角發現了這個島嶼。因為這一天在西方是復活節,雅各布·羅赫芬把它命名為復活節島。復活節島是一個離智利海岸3700公裡的島嶼。這個島佔地約120平方公裡。它是世界上少數幾個孤立的島嶼之一。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
  • 義大利微型海島,島民生活如「仙風道骨」,遵循田園牧歌式的生活
    另一方面,由於這座小島一直缺少旅遊設施的維護資金,所以島上基本還處於原始漁村的狀態。古老的監獄,教堂修道院全都是原生狀態,幾乎看不到什麼旅遊服務設施。這種情況可能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是一件可怕的事,不過這放在普羅奇達島上,卻會讓人感到浪漫。普羅奇達島對外公布的島嶼面積數據是4平方公裡,而我們的民宿老闆卻堅持說這座島只有3.7平方公裡。
  • 英國罪犯登陸澳洲島嶼,殺了島上男人,強迫土著婦女為自己生子
    後來,當冰河時代結束,海平面上升,塔斯馬尼亞島連接澳大利亞大陸的陸地被海水淹沒,形成了巴斯海峽。從那時起,塔斯馬尼亞人就在這個與世隔絕的小島上世代繁衍。由於與世隔絕,塔斯馬尼亞人的生產水平大大惡化,回到舊石器時代,幾萬年來靠採集和狩獵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