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和北大作為我國大陸地區兩大頂尖高校,其生源也是各個省內的學霸級高中生。這兩所高校今年的錄取分數有什麼差別?對高考志願填報有什麼啟發?對於採用新高考模式的選科又有什麼啟發?
目前高考分為文理不分科的新模式和文理分科的舊模式,而在文理分科的省,高考試卷或採取全國卷(I/II/III),或採用自主命題的形式。以下我們就以高考試卷類型和省份為維度進行說明。
採用全國I卷的河北,河南,安徽,廣東等省份。
從省份看,河北,河南兩省錄取分數最高,尤其是理科體現的最為明顯,700分都上不了清北,必須703分以上。而山西作為一個與河北,河南都接壤的省份,錄取分數是全國I卷中最低的。
從文、理科看,理科的錄取分數要明顯高於文科的錄取分數,清華大學的文科錄取分數要高於北京大學的錄取分數,對於理科,清華北大各有高低。
採用全國II卷的重慶,陝西,東三省,內蒙古等省份。
分省份看,陝西文科錄取分數最高,重慶理科錄取分數最高,新疆和青海兩個省份的錄取分數最低。
對於文科生,北京大學的錄取分數低於清華大學,尤其是在甘肅省,清華和北大的錄取分數相差14分。而對於理科,兩所大學則相差無幾。
採用全國III卷的雲南,貴州,廣西,四川等省。
雲南的錄取分數最高,廣西和四川的錄取分數較低。
同樣對於文科,北大的錄取分數更低,對於理科,兩所大學相差不多。
北京,天津,上海屬於新高考自主命題,海南屬新高考全國I卷。
對於天津和海南來講,物理科目組比不限科目組的錄取分數要低。
在不限科目組中,清華大學的錄取分數則明顯高於北京大學的錄取分數。
註:部分省份數據未列出。
對於高考志願填報的啟示:
從上面的數據中,我們很容易看到,作為實力相當的兩所頂尖院校,在文科的錄取分數上,清華大學要普遍高於北京大學,究其原因,是因為清華大學在各省招生的文科生數量普遍少於北京大學。
所以考生在填報志願的時候,如果沒有絕對的優勢,最好避開招生數量少的專業及院校;對於同一所院校,同一個專業,如果招生計劃縮減,那麼要警惕其帶來的錄取分數變高的風險,如果擴大招生,很可能帶來錄取分數的降低,比往年錄取平均水平低幾分的考生可嘗試報考。
對於新高考選科的啟示:
物理雖難,但對所有人都難,學好物理,無論是在選擇專業還是選擇院校上,都能使考生佔據較大優勢。
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山東,海南6個省份已經是新高考的模式,2021年將會有更多的省份迎來新高考的第一屆考生。新高考模式下,如果您對「選科如何選才能保證報考專業的最大化?」「志願填報如何參考歷年數據?」等問題有疑問,歡迎關注,我是上大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