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水處理網訊:摘要:油田注水水質不達標,嚴重影響注水開發的效果,本著「強水穩油、持續提高」的整體思路,以崗位管理提升為契機,將「立足水驅、精細管理」理念深入到優化水質的各項工作中去,在生產實際基礎上著力推進水質處理過程中的工藝設備管理、藥劑管理,有效改善回注汙水的水質質量,在水質達標管理上有所突破,使處理後含油廢水的含油、懸浮物等重要指標滿足油田的含油汙水注入水質指標。
關鍵詞:水質指標;改造;管理
隨著原油含水的逐步增高,水質處理站的任務越來越艱巨,如何在保證注水量的前提下又要保證注入水質量關鍵是加強水質處理工藝的管理,採取具有針對性的管理措施,合理解決含油汙水深度處理工藝的各類問題,有效控制汙水水質指標。本文針對油田聯合站的汙水處理系統進行探討。
1、含油汙水處理系統概況
1.1 聯合站含油汙水處理站現狀
某油田現有2座含油汙水處理站及1座氣田汙水處理站,原含油汙水處理站於2000年12月建成投產,管理容器14座,機泵18臺;新擴建含油汙水處理站於2011年建成投產,管理容器14座,機泵26臺;氣田水處理站2013年11月建成投產,管理容器2座,機泵9臺。
1.1.1 原含油汙水處理工藝現狀
原汙水處理系統採用的處理工藝技術主要是:沉降、過濾的處理工藝流程。
1.1.2 新擴建含油汙水處理工藝現狀
新擴建汙水處理系統採用的處理工藝技術主要是:沉降、氣浮、過濾的處理工藝流程。
1.1.3 氣田汙水處理工藝現狀
新建氣田汙水處理系統採用的處理工藝技術主要是:沉降、氣浮的處理工藝流程。
1.2 聯合站含油汙水的構成
聯合站含油汙水處理的構成包括:油田採出液、油田洗井液、提撈液,氣田液。
含油汙水處理站的處理量波動較大,原因是某採氣公司的氣田汙水在冬、夏季生產時產水量波動大,不能保證連續供液,導致本站在冬季的含油汙水處理量在1700-1900m³/d左右,夏季的含油汙水處理量在1300-1500m3/d左右。
1.3 水質處理工藝設備存在問題
1.3.1 原汙水處理站存在問題
1.3.1.1因來水量少:濾罐反衝洗不能正常進行,淨化水罐的水存留時間長,影響水質指標。
1.3.1.2氣田水來液溫度低:氣田汙水水溫在10℃左右,進入原含油汙水站後降低了汙水系統熱場(油田水溫度37-42℃),使汙油和雜質吸附在罐壁和濾料上,影響濾罐過濾效果。
1.3.2 新擴建汙水站存在問題
1.3.2.1藥劑投加點不適應生產需要。新汙水處理站加藥採用5臺隔膜式加藥泵,加藥點共有10個(300m3緩衝罐4個、氣浮裝置4個、濾罐前匯管2個),均投加絮凝劑,殺菌劑,加藥量為絮凝劑75kg、殺菌劑100kg。加藥點工藝是由1條匯管工藝分支到10個加藥點,在生產運行中發現只有在2#300m3緩衝罐的1個加藥點能正常加藥,其它8個加藥點因加藥泵運行壓力與緩衝罐、氣浮裝置、濾罐前匯管運行壓力存在壓差,不能正常進行加藥處理,嚴重影響含油汙水的正常處理。
1.3.2.2因處理水量波動大,使來水與藥劑未完全反應,直接進入下一流程中,嚴重影響水質處理指標。
1.3.2.3汙水處理站使用的絮凝劑為有機絮凝劑,水質懸浮物含量不能達標。
1.3.3 水處理設備存在問題
1.3.1濾罐反洗強度及周期不合理。
2、含油汙水處理的藥劑工藝管理
含油汙水處理過程中水質加藥是一重要工作節點,藥劑的合理使用是水質達標的關鍵,結合汙水處理工藝流程,加強了相應管理措施。
2.1 源水控制管理措施
輸油崗的汙水沉降罐液位保持在7.2米運行,保證收油泵連續運行,使源水含油量指標控制在50-90mg/L以內。
2.2 加藥管理措施
含油汙水站絮凝劑、殺菌劑採用連續投加方式,生產中水質指標出現波動及時進行調整加藥量。另外在浮選池檢查口處製作點滴加藥裝置,在加藥間投加無機絮凝劑(50kg/d),在浮選池檢查孔處製做點滴加藥裝置投加有機絮凝劑(100kg/d),目前水質處理指標達標。
2.3 化驗管理措施
按周期將各節點水樣送至礦中心化驗室進行監測,另外每8小時監測油崗來水、濾罐出口、外輸口的含油及懸浮物指標。
3、含油汙水處理的濾罐管理
過濾工藝是整個汙水處理的關鍵環節,直接影響水質指標,它是將沉降段不能處理的懸浮顆粒、絮凝物、乳化油分離出來,以達到淨化汙水的目的。針對含油汙水處理的工作程序,嚴格執行各項工作制度,使汙水水質指標滿足昇平油田的注入水質指標。
3.1 濾罐檢查
每2小時進行巡迴檢查一次,認真檢查濾罐進出口壓差;每4小時對濾罐進行手動收油一次,保證處理後水質含油指標達標。
3.2 濾罐反洗
嚴格執行濾罐反衝洗強度、周期制度,2組濾罐交替反洗,每天反洗1組濾罐,即濾罐反洗周期為48小時,單罐反洗時間控制在25min,反洗水量手動控制在90m3/h。
4.提高汙水水質指標的管理認識
油田的水質處理管理工作是一項連續性和綜合性的工作,要不斷採取多項管理措施,進一步提高改善汙水水質指標,以適應油田注水的需要,認為還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加強管理:
4.1 進一步提高質量管理意識。
要充分提高質量管理意識,並把水質管理工作納入到嚴格的管理制度中。
4.2 合理使用藥劑改善水質指標。
細菌有較強的適應能力,細菌會對某種藥劑產生抗藥性,使處理後的水質指標不達標,嚴重影響注水的效果,建議結合實際生產掌握藥劑的藥性規律,選擇性的交替使用不同藥劑保證注水水質指標長期平穩達標。
4.3 合理使用好新配置的排泥系統。
進行定期排泥,防止水質汙染。
4.4 及時維護各種節能設備。
生產管理中保證反衝泵變頻調速裝置平穩運行,保證設備的運行時率,達到反衝洗效果,起到節能降耗的作用。
4.5 加強技能人才的革新能力,延長含油汙水處理設備的維修保養周期。
作者簡介:
楊軍營,男,1972年生,油氣田水處理技師。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