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幾塊錢的血常規能查出什麼病?這幾項指標升高,可能是大病信號

2020-12-25 騰訊網

很多人有這樣的經歷,每次去醫院,醫生往往會讓患者先去化驗血常規。一張小小的化驗單,真的可以診斷疾病嗎?這是很多人的疑問。

先說一個真實的病例吧,曾經一名35歲的女子因為食欲不振,頭暈乏力,去醫院體檢。醫生先給開了一個血常規檢查,報告出來後,白細胞非常高。後來在醫生的建議下做了骨髓穿刺活檢,最終確診為白血病。從這個病例中,血常規對於白血病的最終確診起到了重要的提示作用。

還有一個病例是,一個45歲的男子,整天感覺少氣懶言,經常疲乏睏倦,於是就醫檢查,一查血常規,血紅蛋白這個指標才50g/L,屬於重度貧血,心臟也受到損傷,經過查找貧血原因,才知道這位男子多年痔瘡,長期便血的結果。

通過上面2個例子可以看出,血常規對於疾病的診斷起到一個基礎的提示作用,所以血常規是醫生要求首先要做的檢查手段。血常規是檢測血液細胞的數量變化及形態分布,從而判斷血液的異常狀況及可能病因,血細胞主要包括紅細胞、白細胞以及血小板等。

紅細胞是負責把體內的氧氣和養分運輸到全身,並負責將代謝產生的二氧化碳運輸至體外。男女的紅細胞計數及血紅蛋白參考範圍不同,女性常低於男性。

一般頻繁嘔吐、出汗過多、血液濃縮、慢性肺心病、肺氣腫、高原病、腫瘤以及真性紅細胞增多症都有可能導致紅細胞計數增加。

紅細胞減少的原因通常包括紅細胞生成減少,如白血病等;紅細胞破壞增多,如急性大出血、嚴重的組織損傷導致血細胞破壞等;紅細胞合成障礙,常見缺鐵、維生素B12缺乏等。

化驗單中平均紅細胞體積、平均血紅蛋白含量、平均血紅蛋白濃度三項可用於提示不同的貧血類型,可以知道後續的診治。

所謂的白細胞不是一類物質,而是包含了中性粒細胞、嗜鹼粒細胞、嗜酸粒細胞、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等總稱。

中性粒細胞是人體主要的防禦、吞噬細胞,當該指標升高,提示身體發生感染。淋巴細胞升高常見於結核病、瘧疾、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百日咳、某些病毒感染等。嗜酸粒細胞增多可見於過敏性疾病、皮膚病、寄生蟲病等。嗜鹼粒細胞一般含量很低,升高可見於血液病如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鼻咽癌、肺癌以及宮頸癌等。單核細胞增多常見於傳染病或寄生蟲病、瘧疾等。

血小板計數增高常見於急性大失血和溶血後急性感染、原發血小板增多症、多發性骨髓瘤以及某些腫瘤等。血小板減少可能提示再生障礙性貧血、脾功能亢進、急性白血病等。

除了以上血常規外,還有人會在體檢時抽血查腫瘤標記物,臨床上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類抗原(CA19-9),這三個標誌物是最常見的也是對某些癌症有重要的提示作用,也常用於術後對癌症是否復發的一個監測作用。

很多患者疑問,是不是腫瘤標記物升高了就得癌了?其實腫瘤標記物並不是腫瘤診斷的金標準,而只是一種篩查手段。解讀腫瘤標記物還需要分別關注橫向比較以及縱向比較。所謂橫向比較是自己與他人比,與正常參考值比較。還有一點是縱向比較,即自己與自己比。曾經有一位病友體檢時發現CEA升高了,自己非常擔心患了癌症,但就醫檢查後,並未發現器質性病變,後來在醫生建議下通過戒菸後複查,指標恢復到2.8ug/ml。所以,某些腫瘤標誌物在某些生理情況下也可以異常升高。

總而言之,診治疾病僅靠一張血常規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結合患者的病史以及其他輔助檢查,切勿自作主張。

相關焦點

  • 注意:當血常規裡這幾項指標增高,可能是癌症的危險標誌
    血常規是體檢裡最常見的指標,基本只要來到醫院,醫生都會讓抽幾管血,它可以查血糖、血脂、貧血等,近幾年血常規裡加了很多腫瘤標誌物的檢查,很多人就好奇,這樣一項簡單的血常規可以發現癌症蹤跡嗎?  還別說,有些指標還真可以反映體內腫瘤的情況。
  • 血常規能查出腫瘤?醫生:重點留意3個指標,也許是癌症信號
    但是如果你只覺得血常規能檢查出這些普通疾病就錯了。血常規對於查出腫瘤也有一定的幫助,通過檢查血液內各項指標的變化,形態分布等都能夠提示人體內出現了異常。醫生提醒:重點留意3個指標,也許是癌症信號。但是當人體內出現癌症、肺氣腫等情況都可能影響紅細胞的數量異常增加,出現反常的症狀,頻繁的嘔吐,出汗也可能導致紅細胞增多。此外紅細胞的數量急劇減少或許也是癌症到來的信號,因為白血病就可能導致。
  • 體檢經常做的血常規,可以檢查出什麼病?看懂3個指標,很重要
    生病去內科檢查身體,一般都躲不掉血常規檢查,雖然價格不貴,但每次被針扎一下也是很難受的。每次血常規檢查做完後,都感覺沒有效果沒查出什麼病,好像白白浪費錢了。做血常規可以查出來的病有很多,很多人覺的血常規檢查沒用,都是因為你不懂得怎麼看檢查單。血常規可以查出什麼病?
  • 血常規中這3個指標異常,趕緊找醫生,或是癌症到來的信號
    一旦被查出癌症就等於被生命宣判。原本幸福的家庭卻被癌症帶來不幸。其實,在癌症患病初期身體就已經發出警惕信號。如果,能夠及時就診或許病情還能夠得到控制。一般來說我們每個人都有驗血的經歷,其實,通過血常規檢查,我們也可以及時判斷癌症的初期苗頭。其實,通過做血常規檢查,根據檢查數據針對異常指標做進一步的檢查。一旦被確診就可以在第一時間進行治療。
  • 「血常規」到底能查出什麼病?
    原創 元寶媽 Dr家庭醫學相信很多人去到醫院都會查一大項檢查——血常規。每次去看醫生,有醫生詢問完病症之後,啥都沒說就開了一張血常規化驗申請單說:先做個血常規。血常規到底能查什麼病?血常規檢查,顧名思義就是檢查血液方面的情況,是最基礎最簡單的一種血液檢查方法,也是醫療輔助檢查中應用價值最高的手段之一。通過現代化的血液分析儀的檢測 , 來分析血液中各種成分數量及比例的多少 , 來判斷機體是否發生病理變化。
  • 為啥醫生喜歡給開血常規檢查?到底能排除什麼病?查出什麼病?
    幾乎所有的住院患者,以及在門診看病只要抽血的患者,幾乎都會查一個血常規,按摩這個小小的血常規到底能查出什麼疾病?如果血常規正常,能排除什麼疾病呢?血常規雖然叫一個項目,其實包括很多子項目,最簡單的說血常規能發現我們有沒有貧血,有沒有細菌感染,有沒有血小板減少增多等情況。所以醫生懷疑我們有沒有貧血,有沒有炎症的時候,都會抽一個血常規看看。
  • 抽血化驗能查出什麼 抽血化驗能確診什麼病
    現在很多的檢查都是要抽血的,通過抽血來確認您是否真的患上某一種疾病的,那您還知道抽血化驗能查出什麼疾病嗎?您知道抽血化驗前注意事項是什麼呢?那日常抽血化驗有哪些項目呢?抽血化驗不是人人都可以確診出是什麼毛病的,有些人確診不了,是因為有些注意事項不知道,提前做了,所以影響了抽血化驗的結果。
  • 一體檢就做血常規,血常規到底能查出什麼病?報告單該怎麼看?
    雖然每次都會進行這項檢查,但是很多人對它還是不太了解,拿到報告單中,看到上面的數字、字母什麼的也看不懂,做了這麼多次,還是不知道它到底是查什麼的。那這項檢查到底可以查出什麼問題?拿到報告單之後,我們要怎麼看?不妨一起來了解下。血常規可以查出什麼?
  • 寶雞民營醫院亂象調查:沒病查出有病 小病說成大病
    近日,本報記者不斷接到有關寶雞民營醫院「沒病查出有病」、「小病說成大病」的投訴。5月4日,記者分別對群眾投訴比較集中的幾家民營醫院進行了體驗式暗訪,結果發現這些情況確實存在。寶雞泌尿專科醫院:健康身體被查出前列腺炎 5月4日上午,記者來到寶雞泌尿專科醫院,稱不舒服需要體檢、診治。該醫院專家門診室一名男醫生大致地詢問了記者的病情後,便開出檢查單。讓記者先去繳費、體檢,然後根據檢查情況再具體診斷病情。 記者交了222元體檢費後,醫院收費窗口出具了一份收費票據。
  • 去醫院醫生就要檢查的項目——「血常規」到底能查出什麼病?
    相信很多人去到醫院都會查一大項檢查——血常規。每次去看醫生,有醫生詢問完病症之後,啥都沒說就開了一張血常規化驗申請單說:先做個血常規。
  • 血常規中這3個指標出現異常,趕快找醫生,可能是癌症到來的暗號
    目前在我們國家,癌症的患病機率也在不斷增高,如果被查出癌症的話,就等於被生命判刑了,原本很幸福的家庭,卻被癌症帶來這樣一段不幸的日子,其實在癌症患病初期的時候,身體就會發出警惕的信號,如果能及時的去就診,或者是病情能夠得到控制的話,一般狀況來說我們每個人都會有著一些驗血的精力,其實通過血常規檢查的話
  • 血常規報告白細胞升高是什麼意思?小編帶你讀懂血常規!
    小編今天去複查了,醫生給小編開了血常規。由於久病成醫的原則,小編對這個總去檢查的血常規表示了極其濃厚的興趣。所以小編就苦學一番,和大家分享一下血常規中的各個血項到底是什麼意思?如果你的血項不正常又能說明什麼呢?
  • 為什麼看病動不動就查血常規?做一次血常規,能查出什麼
    而這些檢查項目中最常見的一種就是血常規檢查,無論是感冒,或者是肚子痛都會使用到。雖然這項檢查的過程並不繁瑣,但是還是有很多人不明白,為什麼每次都必須查血常規?一次普通的血常規,到底又能發現什麼問題呢?大家都知道,人體是由各個身體器官組織形成,內部構造遠比想像中的複雜和龐大。每一個器官組織分工不同,卻又緊密相連。
  • 血常規報告怎麼看?這三項指標最關鍵!
    血常規報告怎麼看?這三項指標最關鍵!對於醫生而言,每一條都要知道其意義,但對於普通檢查對象而言,只需要關注其中最重要的3項:白細胞計數、血紅蛋白、血小板計數。這3項指標最直觀反映我們血液中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這3種主要成分的情況。
  • 血常規報告怎麼看?這三項指標是關鍵→
    這三項指標是關鍵→ 2020-09-15 11: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血常規化驗單該如何看?重點看4個指標,有病沒病一看便知
    在醫院掛門診後,很多時候會需要人們進行血常規的檢查。這也是醫院檢查最常見的一個項目。通過血常規化驗,可能通過檢查血液的成分以及變化,分析出人體內可能出現的一些疾病。但是這項報告中有著非常多的專業名詞,很多人拿到報告後手足無措,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些,血常規化驗單應該如何看?血常規的主要檢查目標有白細胞,血小板,紅細胞等,這些細胞的變化都能幫助醫生判斷患者的病情,了解身體內的變化,做出一個基礎的判斷。
  • 健康測查,血常規指標異常就說明人得病了嗎?
    驗個血,這是看病時最常聽到的指令,而這個指令,通常指的是血常規檢查。血液是由液體和有形細胞這2個部分組成的,血常規所檢驗的是血液的細胞成分,而有形成分主要是3種不同功能的細胞,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血常規就是觀察這3種細胞的數量及形態,主要的項目是血紅蛋白測定、紅細胞計數、白細胞計數、白細胞分類,這是幫助輔助診斷的最基本的血液檢測。在拿到化驗單的時候,咱們最關心的問題的是,檢查值是否正常。需要指出的是,在過往,化驗單上的確標註的是「正常值」,而現在,則已經改為「參考範圍」。 這種改變,有何意義?血常規的檢測值能說明哪些疾病情況呢?
  • 血常規檢查,也能查出腫瘤?哪些指標對癌症判斷,有積極意義?
    然而在體檢的項目中,一般都會有血常規的這項檢查,因為血常規是最基礎的臨床檢查,通過鑑定分析血液中的一些物質,來進行相對應的輔助治療還有對疾病的一些診斷。血常規一般會通過對人體的紅細胞、白細胞、還有血小板的相關的一些含量指標來進行綜合性的分析。很多的腫瘤患者在最初的的時候,也是通過血常規的異常發現問題,從而進一步的檢查,確定自己的疾病的。
  • 十幾塊錢查一次的血常規,到底可以查出哪些疾病?一文告訴你答案
    血常規這個項目相信大家都很熟悉,無論住院還是門診,醫生往往都需要開具這個檢查項目,很多患者都會問為什麼一定要檢查血常規?做這個檢查有什麼用?可以檢查出什麼病?其實血常規是臨床上最基礎的化驗檢查之一,它與尿常規、大便常規並稱為住院三大常規。
  • 血常規到底可以檢查出什麼病?你或許真的不知道,看專家的理解
    在醫院就醫的過程之中,估計很多人都做過血常規的檢查,這其實也就是大家所說的驗血吧!很多人或許可能都有一個疑惑,血常規可以檢查我們身體的什麼疾病哪?本身血常規檢查它是我們臨床工作之中,一種最多見的輔助檢查,它對有的疾病診斷上面有明確的臨床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