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家電,人們首先想到的便是電視、冰箱、洗衣機這種居家必備的大家電,吸塵器等小家電則會被忽略,但隨著消費升級和疫情帶來的發展契機,吸塵器的市場規模增速遠超其他家電品類。
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吸塵器市場零售額同比增長7.8%,達97.1億元;零售量同比增長17.8%,達1216.1萬臺。2020年吸塵器市場零售額有望達到216億元,同比增長8.2%;零售量2887.4萬臺,同比增長15.6%。(數據來源:奧維雲網)
面對這樣一塊「大蛋糕」,競爭加劇在所難免。縱觀吸塵器市場,前有戴森佔據主導地位,後有小狗、美的、萊克、石頭等國產品牌緊追不捨,混戰局勢已成定局。而昨日小狗吸塵器創始人檀衝的一則朋友圈更是將吸塵器行業之間的暗戰,推上了臺面。
根據這則朋友圈信息可以看出,戴森要找媒體做橫評,要求就是褒戴森貶小狗,以此打壓國產吸塵器品牌。小狗吸塵器創始人檀衝「我怎樣辦才好」的調侃,能夠看出小狗並不懼戴森。
但戴森的這波操作很是令人費解,作為「吸塵器界的蘋果」,戴森在吸塵器市場中佔據絕對的統治地位,卻出此下策打壓本土品牌,戴森到底在慌什麼?
戴森的焦慮
戴森進入中國市場的時候,憑藉著多錐氣旋專利、大吸力等特性被諸多國內消費者們熟知與認可,產品售價也是國產吸塵器的好幾倍。久而久之,戴森逐漸變成了高端的象徵、行業的標杆,進而獨霸高端吸塵器市場。
但事實上,戴森的產品質量與其高端的產品定位有很大出入,在產品質量耐久性和售後服務上,戴森被廣為詬病。不少用戶都遇到過戴森兩年壞電池、售後服務不到位、保修期內收取高額維修費等問題。在黑貓投訴平臺上,可以看到很多戴森售後被消費者投訴的內容,其中戴森的客服售後不作為、保修期內不保修、質量有問題佔據了投訴的主要篇幅。
2019年3月,美國權威消費雜誌《消費者報告》將部分型號的戴森吸塵器移出吸塵器類別推薦清單。《消費者報告》稱,戴森吸塵器此次被移出榜單的原因是其性能的可靠性問題,由於這些產品五年內預期工作正常的設備比例不夠理想,從而影響了其預期可靠性的評分數據,使其推薦程度被降至中等水平。
報導過後,隨之而來的便是產品銷量和關注度的下降,GFK 2019年統計的數據顯示,戴森在英國本土市場份額近1年內從45.8%下降至36.4%,英國亞馬遜吸塵器排行榜中,戴森已經跌出前十四暢銷型號。國內市場同樣如此,據ZDC的調查數據顯示,吸塵器市場2016年戴森品牌關注度34.33%,到2019年下降到22%。
戴森的品牌關注度逐年下降,取而代之的是國產品牌關注度逐年上升。國產品牌中有一直強調性價比路線的小米機器生態鏈企業,其陸續推出多款定價相當親民的吸塵器產品,廣受消費者的喜愛;此外,也有堅持走專業路線的品牌,如小狗吸塵器,專注產品研發,在技術與產品設計上持續發力,吸引了大批用戶的關注與追捧。
面對內憂外患的局面,戴森不焦慮是不可能的,做一些「小動作」也就很容易理解了。
戴森暗黑,小狗為何躺槍
隨著吸塵器市場的逐漸成熟,行業的品牌聚集效應也更加凸顯。以今年618大促為例,科沃斯、米家、美的等國產吸塵器品牌都入榜前十,對戴森來說,這些競爭對手都不容小覷,可為何偏偏是小狗躺槍呢?
這或許與小狗衝擊到了戴森在中高端市場的份額有關。2019年,小狗吸塵器進軍中高端市場,並且在今年4月推出了T12等均價在2500元以上的新品,且取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響。有業內專業評測人士指出T12劍指戴森,但換個思路去思考,這不過是國產品牌的一次跨越性成長而已。
眾所周知,吸塵器的吸力大小決定了吸塵器的清潔能力,是衡量一臺吸塵器是否好用的重要標準,以此作為對比,戴森目前最高配置的無線吸塵器吸入功率為185AW,而小狗T12智能無線吸塵器的吸入功率為170AW,看得出戴森的最強優勢正在被追平。
此外,戴森的設計更偏向歐美用戶習慣,壁掛式收納不僅需要給牆體打洞,還無法移動,而此時國產品牌已經開始配備充電收納座了,更加適合中國人的居家使用習慣。
顯然,面對國產吸塵器品牌的崛起,戴森慌也是正常的,畢竟戴森的優勢正在國產品牌面前迅速消退。而且相比於品牌效應,用戶們更加注重產品品質、創新和服務,誰能更好的滿足用戶訴求,誰就能更好的立足於國內吸塵器市場。
總的來說,相比歐美日韓等國家地區,我國小家電行業起步較晚,吸塵器品類普及率遠不及國外水平,這證實我國是龐大的潛在需求市場。隨著吸塵器市場的日趨成熟,產品升級帶來的需求提升不容忽視,國產品牌的靈活應對與自我突破讓行業巨頭感受到了危機,也標誌著屬於國產品牌的機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