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先生的微信運動截圖
「健步走」已成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曬步數」也成了朋友圈的一種潮流。然而在渝北悅來工作的黃先生最近卻遇上了一件怪事。
「我怎麼就走了9萬多步,按每步0.5米算,起碼走了45公裡!」10月6日,黃先生發朋友圈,曬出自己在微信運動「走」了90000多步的截圖。「你是不是把手機綁寵物身上了?」「你是去登珠穆朗瑪峰了嗎?」「你是把手機放在風扇上了吧?」朋友們紛紛調侃道。
爆料
剛睡醒就「走」了3萬多步
小區遛個彎竟「走」了超45公裡
昨日,記者聯繫上了黃先生。他告訴記者,國慶假期他並未出去遊玩,而是選擇宅在家裡。
「我平時的運動量都在一萬多步左右。」黃先生說,10月5日上午10點過,他睡醒後打開微信,微信運動便自動彈出了最新排名,他一看頓時傻眼了,頁面顯示他排在第一名,步數為30000多步。「我連床都沒下,朗格就走了3萬多步了哦。」黃先生詫異道。
到了晚上,黃先生出去吃飯,從小區走到公交車站的路上,特意打開微信運動查看步數變化情況,卻發現運動的步數跳得非常快,「沒走幾步,步數就幾千上萬地在跳。」等黃先生吃完飯後,回到家發現走了51499步,穩居排行榜第一名。
第二天,黃先生又遇到了同樣的情況,晚上下樓吃個飯,在小區轉了20分鐘後發現走了98800步。「90000多步,按每步0.5米算,起碼走了45公裡,簡直太神奇了。」黃先生告訴記者,他在手機裡並未安裝任何「刷」步軟體,也沒有網友們調侃的把手機綁在寵物身上的行為,對於步數瘋長的情況他表示很納悶。
釋疑
手機處非平衡狀態就會計步
3種因素或致步數瘋長
隨後,記者聯繫上了北京京東世紀貿易有限公司運維部工程師李潔。
他介紹道,手機計步器的原理是靠傳感器記錄振動次數,傳感器察覺設備處於非平衡狀態就會計步。簡單地說,就是人在步行時重心都有一點上下移動,傳感器和協作器感應到這種重心移動就會進行計數。
出現步數瘋長的情況有幾個因素,從硬體來說,可能是傳感器故障;軟體方面來講,可能手機病毒或者手機上安裝有刷步軟體,通過更改數據達到步數瘋長的結果。
此外,李潔還提出一種可能,手機處於各種運動狀態也會計步,例如手機拿在手中原地甩、把手機放在振動器上……這些方法的確能夠增加步數。
聲音
走步並非數越多越好
如今,在朋友圈曬步數已經成為一種新的健身方式,各種計步軟體層出不窮。然而,走步真的是越多越好嗎?
渝北區人民醫院骨科副主任陳益果表示,凡事有度,走步過多會引起關節勞損或不適,過少則達不到鍛鍊效果,每個人體質不一樣,活動量也不一樣,達到輕微出汗、腿酸就差不多了。
陳益果說,走路時對膝關節的活動是很大的,特別是上下坡,對髕股關節磨損較大,所以對於有膝關節有問題的老年人最好是走平路,而不是爬山。衛生部提倡每日走一萬步,有利於消耗掉人體每天攝入的多餘熱量,步行時間最好控制在30~50分鐘,這是針對於大多數人比較合適的 。
原標題:躺在床上就登上微信運動第一名 沒夢遊沒作弊,他怎麼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