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萬程不忘少年壯志,眼中有光,不負韶華!6月22日上午8時,清華大學2020年研究生畢業典禮舉行。大禮堂前、東大操場、北院草坪等17處典禮會場布置溫馨,典禮全程面向全球進行中英文雙語直播。「雲畢業典禮」的形式讓師生跨越距離,相聚線上線下。以夢為馬,乘風破浪,未來方可期!
大禮堂前典禮會場 石加東 攝
清華大學校長、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邱勇發表講話。2001級校友、北京協和醫院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北京協和醫院國家援鄂醫療隊第二批隊員、醫療組長丁欣作為校友代表發言。電子系2015級博士生孫躍,醫學院2019級碩士生、來自波赫的伊瓦娜作為畢業生代表發言。清華大學副校長、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席、教務長楊斌主持典禮。
經清華大學學位評定委員會2019年10月10日、2020年1月9日、4月9日、6月18日共四次全體會議審議通過,決定授予博士學位2138人、碩士學位4461人。
經清華大學校務會議討論通過,決定授予66名博士畢業生「清華大學優秀博士畢業生」稱號,授予69名碩士畢業生「清華大學優秀碩士畢業生」稱號。
由於疫情,不能返校的畢業生和不能到學校參加典禮的畢業生親友們通過網絡直播參加今天的畢業典禮,典禮通過人民日報客戶端、央視新聞客戶端、新華網客戶端等多家媒體及平臺進行中英文雙語視頻直播。
在這場特別的畢業典禮上,校友代表丁欣、畢業生代表孫躍、畢業生代表伊瓦娜在2020年研究生畢業典禮上說了哪些話?我們一起來看他們的發言全文。
聯接世界,遇見未來
醫學院校友、北京協和醫院重症醫學科主治醫師、北京協和醫院援鄂醫療隊醫療組長、2009屆博士畢業生
丁欣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感謝母校給予的至高榮譽,讓我在畢業多年後重穿學位服,參加這場來之不易的畢業典禮。
我於2001年考入清華,畢業後成為了北京協和醫院重症醫學科的一名醫生。今年初新冠疫情暴發,我作為國家援鄂醫療隊的一員,為打贏這場戰「疫」盡了自己的綿薄之力。
接到母校的發言任務,我激動萬分,深感無上光榮。但在準備發言稿時,內心卻十分忐忑——我畢業後的經歷從校園到醫院,短短11年,沒有取得過什麼大的成就。在師弟師妹們如此重要的人生轉折,該說點什麼呢?思來想去,就分享三個令我難忘的場景吧。
第一個場景,是關於敬畏。參加工作不久,我遇到了一個呼吸衰竭的病人,需要氣管插管。由於我複習過相關流程,也曾在麻醉科成功實施過這項操作,便主動請纓。但當我拿著喉鏡,站在病人床頭時,卻發現自己無論怎樣都無法將氣管插管送到氣道裡。耳邊,監護儀的報警聲越來越刺耳,眼前,病人的嘴唇越來越紫。看到我方寸大亂,在一旁的老師迅速接手,順利插管,病人轉危為安。後來我才知道,ICU中的氣管插管有很多需要注意的細節,而當時的我並不了解。這件事情讓我認識到,「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每一個臨床規範的背後都蘊含著許多前人積累下來的經驗教訓。年輕人初生牛犢不怕虎,固然勇氣可嘉,但是更要有對前人的尊重、對經驗的敬畏。於是我從頭開始,求問老師、請教護士,踏踏實實地「泡」在病房裡,從每一個病人身上一點一滴地實踐並總結經驗。回首11年的工作經歷,是母校行勝於言的校風、嚴謹勤奮的學風,陪伴我度過了「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每一天。
第二個場景,是關於勇氣。得知新冠疫情暴發,儘管早就做好了上「戰場」的準備,但面對尚不熟悉的病毒,仍會心存一絲畏懼。到達武漢同濟醫院的第一天,平時喧鬧的更衣室裡鴉雀無聲。所有人都在默默地穿戴防護設備,互相檢查可能的疏漏。防護服、隔離衣、手套、鞋套、護目鏡、口罩……一個多小時以後,當我全副武裝走進病房的時候,緊張得能清晰地聽到自己的呼吸和心跳。初入病房,環境的陌生和經驗的不足使早期的治療效果不甚理想。看著生命在眼前逝去,心中的挫敗感和恐懼感難以言語。然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困難與壓力只會讓我們清華人愈挫愈勇。我跟戰友們一起,逐步摸索並優化了特殊條件下的查房和交接班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我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能,主動承擔了氣管插管、中心靜脈置管、床旁超聲評估等高風險的操作。離開武漢前,我們穿脫防護服的時間縮短了將近一半,病人的病情也得到了明顯的改善。「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人生的道路總是充滿無盡的未知和挑戰,而我們清華人的特點就是不懼困難、直面挑戰。很多時候,戰勝困難的勇氣和信心,比戰勝困難本身更加重要。
第三個場景,是關於初心。結束了武漢戰「疫」回到工作崗位的第一天,醫院組織我們在門診大廳通道的紀念展板前合影。一位患者大叔站在旁邊看了我們很久,當他確認我們就是從武漢歸來的醫療隊時,向我們深深地鞠了一躬。這個通道我曾走過無數次,但這一刻,我忽然覺得它有了特殊的意義。疫情之前,醫患關係的緊張讓身邊的一些同事選擇離開,我也曾動過轉行的念頭,但是「健康所系,生命相託」的誓言,讓我覺得就這樣放棄自己治病救人的初衷實在難捨。這次疫情之中,無論是在武漢當地,無數志願者給予我們的無私幫助,還是撤離時領導與群眾的夾道歡送,都讓我們重新感受到了治病救人的崇高使命感。其實我們做的,仍然是平時在醫院裡同樣的工作,只是由於在這樣一個特殊的時候,切合了國家與人民最迫切的需要,於是獲得了這一份份沉甸甸的信任與肯定。無論世事如何變化,只要堅守初心,就不會在意一時一事的外界評價,才能在逆境中不斷積累,在順境時厚積薄發。
各位同學,你們即將離開校園,奔向各自的工作崗位。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我們許多的生活習慣和學習工作方式,也讓我們在喧囂浮躁中停了下來,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心,思考人生的本質,思考我們最終想要追求什麼。我相信,在座的各位意氣風發、躊躇滿志,一定都有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我希望,當你的人生路上遇到誘惑、迷茫甚至坎坷失意的時候,仍能葆有母校給予我們的寶貴精神食糧——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希望你們歷經滄桑,歸來仍是少年,堅持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最後,祝大家前程似錦、樂享人生;祝親愛的母校春風化雨、多育英才;更願偉大的祖國萬裡錦繡、國泰民安!
聯接世界,遇見未來
畢業生代表、電子工程系博士畢業生 孫躍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我是來自電子工程系的博士畢業生孫躍,非常榮幸今天能夠作為畢業生代表在這裡發言。
從雲課堂、雲科研、雲答辯再到雲畢業,從一月到六月,一切宛如昨天,再見已是分別,大家都說我們這屆畢業生真的太難了!幸運的是,我們有父母在身邊長情的陪伴,有學校在遠方時刻的掛念,有師門同窗時常的鼓勵和指點,以及有千千萬萬的一線工作者守護我們的家園,讓我們在忐忑彷徨之餘多了堅定和勇敢。在此,請允許我代表全體畢業生,向培育我們的母校,指引我們的師長,陪伴我們的家人朋友,以及向所有奮戰在一線的抗疫工作者,道一聲最誠摯的感謝!
讀博期間我曾無數次幻想穿上紅色學位服參加畢業典禮將是一個怎樣的情景。今天,母校清華用一種特別的方式,通過直播將全校17個會場和遍布世界各地的畢業生聯接在一起,給了我一個獨特的答案。因為,作為一名通信專業的博士生,我一直渴望讓這個世界緊密相連。
聯接世界,在未知的領域探索前沿。對通信專業的真正好奇始於大二時無意中聽到的一場講座,主講嘉賓描述了4G普及之後的場景,人們可以用手機流暢地看在線電影、比賽直播、與世界各地的人視頻聊天,這對當時的我來說簡直不可思議,我也想成為這樣一個世界的聯接者。進入博士階段,我選擇多用戶場景下空間調製關鍵技術作為研究對象,這個方向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算法設計上,系統級的頻譜效率分析匱乏,難度大,複雜程度高,有時候我需要用一周時間去找尋仿真代碼中的一個bug,也曾連續十幾天卡在一個公式上毫無進展。今天,我們早已習慣了移動網際網路帶給生活的改變,我的導師王勁濤教授告訴我,對於通信人而言,信息技術的革新意味著十年如一日的辛勤投入,數十次標準會議的短兵相接和幾千個通信標準專利的腦力風暴。經過博士五年的探索,我做出了更貼合實際場景的系統級理論分析,在此基礎上完成了空間調製方案的設計及優化的全過程,期待這能幫助人們以更小的能耗、更高的效率與這個世界更好的聯接。
聯接世界,到未知的國度遇見友誼。我從小不善於表達,對自己的跨文化交流能力更是非常不自信,是更國際、更開放的清華園帶給我走出國門的勇氣。2017年夏天,我報名來到萬裡之外的東非大陸參加博士生社會實踐。50年前,一條聯接坦尚尼亞和尚比亞的「非洲自由之路」在這裡修建而成,這條由中國援建的鐵路聯接起了中非之間跨越種族和世紀的「兄弟情誼」。2017年,適逢我國在東非援建的「新世紀鐵路」——蒙內鐵路修建而成,我清晰地記得當地同事帶我試乘火車那天,當兩條「紅色長龍」以百公裡的時速在東非高原相會時,列車上的乘客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他們興奮地向我揮舞著雙手喊著「Jambo!」我在肯亞實踐的公司是一家致力於讓非洲家庭都看得起電視的清華校友企業,研發的機頂盒讓當地家庭每月只需要花2美元就能享受到數字傳媒的樂趣,譯製的中國影視劇是當地現象級的文化作品,成為聯接起中非人文交流的紐帶。這次走向大洋彼岸的探索,讓我對自己從事的研究又有了新的認識——通過科技聯接起來的世界,讓人類收穫的不僅是傳輸速度提升帶來的喜悅,更有跨越民族和文化的友誼。
聯接世界,和未知的萬物遇見未來。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爆發,讓我們再一次深刻體會到人類是一個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令我感到自豪的是,母校清華大學堅持「一流的大學要有一流的擔當」,成立清華大學萬科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世界大學氣候變化聯盟等一系列重大舉措,啟發每一個清華人去思考面對人類共同的挑戰,個體該有怎樣的作為和擔當。畢業後,我選擇加入華為海思,從終端的通信需求入手,參與到未來通信標準的制定工作中。在通信行業裡,標準制定是一切的源頭,我國在通信標準領域,經歷了3G追趕,4G並駕齊驅,5G引領的全過程,然而定義通信的行業標準,是在一片未知荒原中開闢前進的方向,沒有先例可循。但我堅信,通信標準的制定,將引領世界通信行業的發展與變革。我能想像,屆時在那樣一個「全聯接」的未來世界裡,萬物息息相關。
「誠以氣奮發者,志乃可堅強,前途無限」,讓我們懷著對美好世界的共同期許,不懈奮鬥!
各位老師、同學,明天我們就要啟程奔赴各自的遠方了,在此道一聲珍重!今後我們可以選擇任意一年返校參加學位授予儀式,我希望是已經健康工作五十年後的2070,到那時,撥過去的流蘇將記住我們無悔的一生;到那時,我應該會感嘆「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自強不息 厚德載物 在挑戰中尋求成功方案
畢業生代表、醫學院碩士畢業生 伊瓦娜(Ivana Todorovic)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畢業生、各位朋友們,女士們、先生們!
Professors, fellow graduates, friends, ladies and gentlemen,
很榮幸作為應屆畢業生代表在此發言,歡迎大家出席2020年這一次特別的畢業典禮。
It is an honor for me to deliver this speech on behalf of the graduating students, and welcome you to this special Commencement Ceremony 2020.
這是一個非常時刻,世事維艱,全球面臨巨大的困難,而我們也即將邁向人生新的徵程。學校關愛著遍布全球大家庭的每一位同學,希望今天的畢業典禮能夠抹去我們的悲思,傳遞光明和希望,為我們的人生增添更多的精彩和美好的回憶。
This is a unique moment. We are stepping up to another phase of our lives at a time of great hardship and global difficulties. Tsinghua keeps in mind its global family, and hopes this ceremony will help erase sad memories, refresh beautiful ones and add more splendid memories into our lives.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故事,包括令人驚嘆的人生經歷和挑戰。請允許我簡要與大家分享我的人生歷程,是這段歷程造就了今天的我。
Each of us have different stories to share, of amazing life experiences and challenges. Please allow me to briefly share with you the course of my journey which has made of me what I am today.
我出生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因為戰爭,全家逃難到塞爾維亞,在那片土地上生活了三年,戰爭結束後,我們回到波士尼亞。我在單親家庭長大,母親獨自把我撫養成人,我的母親,現在是,將來也永遠是我的英雄。她是唯一指引我、養育我、引導我走上正確道路,希望我能過上美好生活的人。我欠她很多,我的進步和成績,要歸功於母親。我永遠銘記母親的教誨:「少抱怨,要不惜一切代價找到解決方案」。是她激勵我來到中國這個充滿新希望的古老國度。
I was born in the middle of war, which caused my family to move to Serbia as refugees for three years. When the war ended, we returned to Bosnia where I was unfortunately raised by a single parent. My mother, who is and will ever be my heroine, was the only figure who guided me, provided for me and kept me on the right track, in the hope of a better life. I owed her so much as she is solely responsible for a huge part of my success. I will always remember her teachings, 「to complain less and always find solutions at the price of whatever it takes」, which brought me to China, an ancient land of new hopes.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使我獲得了更深入了解中國的機會。我看到數以百萬計的人們為抗擊疫情這個共同目標而團結起來。我從未見過任何一個國家像中國這樣,為扭轉困境,人民心甘情願團結一致犧牲個人利益,奉獻個人力量。事實證明,中國的治理和醫療體系是世界上效率最高的體系之一。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不僅成功控制了新冠病毒的傳播,還向世界許多國家提供了援助。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 I got the best opportunity to understand China. I saw millions of people united with one goal – to win the battle against this epidemic. I have never seen such a collective dedication from a nation, turning things for the better by sacrificing personal convenience on a grand scale. China’s governance and health care system proves to be one of the most efficient in the world. With a population of 1.4 billion, China not only has successfully controlled the transmission of the coronavirus but also assisted many other countries across the globe.
在抗擊疫情過程中,每個人都能發揮作用。每個人微小的力量匯聚在一起就是強大的力量。在清華,我也發揮了微小但必要的作用:留在校園,在線學習,配合體溫檢測,保持社交距離。學校和中國政府制定的規則和方案,都是把每個人的健康和安全放在首位。這讓我感到安全,我相信中國方案必是通向成功的正確方案。在這段時間裡,儘管面臨巨大挑戰,清華仍然開展許多在線會議和網絡研討,幫助我在自己的研究領域不斷提升,培養了我很多新的技能,使我在深圳獲得了工作的機會,我相信未來我一定會獲得進一步的成長和專業發展。
Everyone has a role to play in the battle against the virus. In Tsinghua, I played a tiny but necessary role: Staying on campus, studying online, cooperating during temperature checks and respecting social distancing measures. The rules and initiatives set by the university and Chinese government had everyone’s health and safety as first priority. This made me feel safe and confident that China was on the right track towards victory. Throughout this time, despite the immense challenges, Tsinghua has facilitated many online conferences and webinars, which helped me nurture more skills in my field of study. This helped me secure a job offer in Shenzhen which I am sure will lead to further growth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在過去一年中,我結交了許多朋友,包括我的同學、學院老師和學校管理者。我還積極拓展醫療行業國際聯繫,開始是為了支持中國,後來是為了我自己的國家。通過在清華尤其是院系建立起來的網絡,我成功為我的國家組織了個人防護裝備捐贈。
Over the past year, I have made many friends. Besides my fellow students, the faculty and staff from my school, and the administrative teams of the university. I was actively engaged in searching international connections in the healthcare industry, first for China and later on for my country. Thanks to the network I built through my department in particular and Tsinghua in general, I was able to organize donation of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for my country.
每位畢業生都有自己獨特的經歷和故事,但我相信我們在清華都收穫頗豐。在此,我謹代表我個人和全體畢業生,向清華大學、向中國政府,向這個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偉大文明表示衷心感謝。
Every graduating student has their own unique experiences and stories, but I believe we all have had a rewarding experience in Tsinghua. I would very much like to extend my personal as well the collective gratitude from graduating students to Tsinghua University, to the Chinese government, and to this great civilization with the wisdom of Self-discipline and social commitment.
朋友們,今天,我們即將從這所享譽世界的學府畢業。在過去的歲月裡,清華就像我們的母親,一路引導、呵護我們,給了我們遠見卓識,同時,也對我們寄予厚望。接下來怎麼辦?行勝於言!讓我們迎接新的挑戰,打破常規,創新思維,並堅守道德。讓我們團結起來,為人類、為國際社會盡心竭力,讓我們一起為更加美好的未來,為更加繁榮的世界而努力。
Friends, we are now graduating from one of the world’s most prestigious universities. Tsinghua has been like a mother to us over the past months and years, guiding and nurturing us along the way, providing us with great vision and placing on us high expectations. So what comes next? 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 Let us accept new challenges, think beyond our limits and keep in mind the ethics of life. Let’s undertake everything we can for the sake of unity, humanity and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Let’s work together for a more promising future and prosperous world.
清華,我們永遠的母校,我們不會讓您失望!
We will not let you down, Tsinghua, our forever alma mater!
熱烈祝賀2020屆的畢業生同學們!祝願大家前程似錦,一帆風順。
Fellow graduates of Class 2020, please accept my warm congratulations. I wish you all the best in your future prospects and endeavors.
非常感謝!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