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女生自殺,精神虐待到底有多可怕?

2021-02-20 實習委員


01

最近的變態多到不知從何罵起。

從韓國的N號房,到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再到北大女生自殺事件,讓人不禁察覺自己罵人的詞彙量過於貧瘠,以至於千言萬語也只能擠得出「人渣」二字。

為了不引起更強烈的不適,在這裡僅僅對三起事件做簡單的概述:

N號房—— 「人多」。

它是一起大規模群體性質的性犯罪,對女性進行奴役。一位韓國網友曾給出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比喻:在韓國遇到N號房會員的概率,跟打到計程車的概率差不多。

鮑毓明案——「戀童癖」。

鮑某把受害者稱為:「現在的女兒,未來的妻子」,對其強暴和洗腦多年,受害者多次報警無果。

牟林翰案(北大女生自殺事件)——「精神虐待」。

牟林翰通過各種讓人匪夷所思的洗腦和控制,讓女朋友產生自我厭棄的心理,最終走向死亡。從一則聊天記錄就可以看出二人畸形的戀愛關係。

 

現在網上關於這些事件的討論,主要就是在「罵」,群體需要洩憤。

不過網際網路是沒有記憶的。

實際上,關於牟林翰的案子去年就發生了,近期是源於受害者最終死亡所以再次回到我們視野中,我看到網上一個評論很是觸動,「我很難過的是,提起包麗(受害者的化名),我已經記不得她發生了什麼事。」

沒錯,義憤填膺過後,我們記不得多少東西。但最起碼,這三起事件集中反映的一個問題我們需要深思的——精神虐待。

犯罪者都是試圖通過層層馴化,不斷地強化「支配與服從的病態關係」,讓受害者原本構建的精神世界土崩瓦解,這以牟林翰案最為典型。

 

02


目前網上很多人會有「受害者有罪論」——這些受害者能被奴役和洗腦,是因為她們自己有病。

我也看到無數個人在發問,」她是北大啊!北大啊!」

這些心態都是源於,我們難以想像「精神控制」的力量竟然有這麼可怕。我們沒辦法去說服自己相信如此荒謬的事,最終只能沒文化地把它解釋為「受害者有病」。

那 「精神控制」到底是什麼呢?

網絡上頻繁提到一個詞——PUA, PUA的 的全稱是Pick-up Artist,搭訕藝術,也就是通過系統化的學習,得到男女關係速成的技巧。

國內的PUA多是在賣課騙錢、發展下線,當然,也會有誘導異性自殺的教學。

這其中的關鍵就是,先打造人設,對你呵護備至,再不斷地對你進行精神打壓。

在《和陌生人說話》第二季中就曾採訪過一個PUA學員:

牟林翰在發現女友「不是處女」以後,不斷地嫌棄她,稱女孩子的第一次是最美好的東西。

經過一個月,原本堅持「我最美好的東西是我的將來」的女生,漸漸地認同了他的觀點,說出了「男生越愛你越介意,所以他很愛我」這樣的話。

如果說自尊和自信是一個人守住自我的保護層,那牟林翰就是在對方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在其保護層上打一個缺口,潛移默化地對其進行思想價值的灌輸和強化,一遍又一遍,直至缺口不斷放大。

我們可以想像,當一個人每天在你耳邊說「你很醜」的時候,你除了憤怒和抗拒之外,難道不會在偶然一天照鏡子的時候突然問自己,「我真的醜嗎?」這就是人性啊!

當我們價值觀動搖的時候,「打一巴掌賞顆糖」是PUA慣用的套路,讓人錯覺這個巴掌是甜的,再不斷重複直至產生條件反射——想要感受甜味就得挨巴掌。

這時你的精神堤壩就徹底瓦解了,著名的巴普洛夫實驗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所以,這是抓住了人性的弱點進行有套路有技巧,層層推進的控制,而吃瓜群眾看到的往往只有一個開頭和結尾,難免會對受害者這翻天覆地的變化感到吃驚。

 

03


網上還有另一種說法,稱這不是PUA,也就是他們的關係不是套路者與被套路者,而是施虐者和受虐者,後者的關係描述帶有更強烈的「病態心理」。

在武志紅老師的《每一種孤獨都有陪伴》一書中,提到過一個詞,「投射性認同」,它的完整表達是「我以我好的方式對你,你也必須以一種特定的好的方式對我,否則就是不愛我。」

在這種心理下會出現兩種常見的人:支配者與依賴者。

支配者的邏輯是:我對你好,你必須聽我的,否則就是不愛我;依賴者的邏輯是:我很無助,你必須幫我,否則就是不愛我。

早些年的「霸道總裁」、「虐戀情深」的小說也幾乎都是這種人設,以愛之名進行情感勒索。

我認為,當這種病態心理與PUA相遇,殺傷力巨大,依賴者往往敏感而脆弱,她們更難以抵抗精神控制。

一旦想擺脫控制,很容易就激發矛盾,關係則不受控地往極端層面發展。我們現實生活中看到許多情侶三天兩頭分分合合,愛得死去活來、痛不欲生,其實需要警惕是否存在這種病態心理。

 

無論是「精神控制」還是「病態心理」,壞人就是壞,其罪孽都不會減一分。

季羨林說過,「壞人同一切有毒的動植物一樣,他們並不知道自己是壞人,是毒物。我還發現,壞人是不會改好的。」

在這種無奈下,我們只能讓自我更加獨立,世上最美好的東西是自己的未來,但願能夠支配我們的快樂的,始終是我們自己。

 

文:季乙

編輯:劉又又

今天我們來聊聊

    

【你身邊有人受到過他人的精神虐待嗎?】

留言點讚第1名

獲得【蓋泡麵】滑鼠墊一套

上期中獎者:順勢而為

- 你可能會錯過 -

每個女生都應該有談論生理期的自由

裸辭之後才明白,職場就是這麼不講「道理」

要相信

自己很美好

相關焦點

  • 可怕的PUA精神控制,北大女生包麗的遭遇,給我們的提醒
    涉嫌的罪名是虐待罪。當初了解到作為知名校園,北大,那是天之驕子云集的地方,可望而不可即。發生了2016級法學院女生包麗自殺的消息。我們也經常在網上聽到有的孩子,小學生,高中生,承受不住壓力跳樓的事件。但是包麗的事情讓人心裡十分難受的地方在於,在這樣一個高檔的學府,一對令人羨慕的戀人,竟然發生著精神虐待這樣的事情。
  • 被男友精神折磨自殺的北大女孩:醫學分析,被控制的愛情有多可怕
    點擊播放 GIF 0.3M經常聽別人說:愛情,到底有多卑微?近日,《南方周末》就有一篇文章,讓小康醫生不寒而慄。一位北大女大學生在今年10月9日選擇自殺,目前已經被確認為腦死亡。其母親在調查自己女兒自殺原因時,發現她女兒與她男友的一篇聊天記錄,才發現女兒一直遭受男友的精神折磨。其男友一直嫌棄自己女兒不是處女,並為此來貶低、打壓、羞辱她,直到一步步逼她心死,最終崩潰自殺。
  • 「精神控制」也違法!北大女生自殺案嫌疑人已被捕,因涉嫌虐待罪
    北大自殺女生包麗的案子,讓一個詞彙「PUA」徹底闖入了人們的視野,是英文「pick up artist"的縮寫。而發生在去年10月的這起慘案,其始作俑者牟林瀚終於被捕。 牟林瀚被捕,總需要一個罪名,警方拿出的證明是「涉嫌虐待」,但這個虐待,和以往的虐待罪還略有不同。
  • 北大自殺女生包麗男友牟某某涉嫌虐待罪被抓
    北大女生包麗(化名)自殺事件報導後,引發社會強烈關注。該事件昨日傳出重大進展,男友牟某某疑涉嫌「虐待罪」被警方採取強制措施。這一消息最先由包麗母親於7月9日18時左右在網上發布。其發的網帖中稱,學校(指北京大學)老師告知,6月份牟某某被公安拘捕。
  • 「北大自殺女生男友涉虐待罪被捕」包麗母親曝光案件細節和新進展
    她本可以有一個光芒萬丈的未來!7月9日,包麗母親發文稱「牟林翰」因虐待罪被捕,並曝光案件細節和最新進展,今年4月11日,北大女生包麗去世。2019年12月南方周末報導,包麗長期遭受男友精神暴力,被要求拍裸照、做絕育手術等。牟某某於6月10日被逮捕,涉嫌罪名是「虐待罪」。牟某某手機目前呈關機狀態。
  • 「過分善良的包麗」-北大女生自殺事件揭秘
    此前,這位就讀於北大的女孩,在畢業前拋下考研讀博的求學夢,吞下200片安眠藥。雖經搶救但一度腦死亡,最終在2020年4月11日去世。從她的聊天記錄中,人們拼湊出她的生活遭遇,被男友兼同學的牟林翰精神虐待,想逃,卻在一套威逼恐嚇之中不可逃,誤選輕生做出路。【回顧:一位北大女生,被男友精神折磨而死】
  •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傳說中的PUA到底有多可怕?
    2019年10月9日北大女生包麗(化名)在旅館喝藥自殺,2020年4月11日在醫院去世。而逼死她的男友牟林翰只是被取消了保研資格,並不負有法律責任。這一切讓人無比揪心。網絡消息更新迭代又如此之快,很快,大家就會被新的熱點吸引,忘記了誰是「包麗」,最傷心的就是女孩的家人。
  • 北大女孩包麗為「愛」自殺,PUA精神控制狂究竟有多可怕?
    北大女生包麗就是陷入了情感虐待中,雖然包麗的男友牟林翰顯然不是一個PUA玩家,但大家一定要知道,即使一個男人不是PUA,也可能是渣男;即使一個男人不是PUA,也有可能會步入被他情感折磨的陷阱中。區別就在於,PUA對你的折磨,是技術性的,他本身不會受到任何影響;而普通渣男對你的折磨,在折磨你的同時,他自己也痛苦著。
  • 北大女被男友精神虐待自盡,牟林翰終因「虐待罪」被抓,大快人心
    北大女生包麗事件,男友牟林翰因涉嫌「虐待罪」被抓,大快人心!前段時間,網絡上突然出現一個熱詞:「pua」,全名「pick up artist」,這個詞語早期只是用來分享男性通過技巧與自己愛慕的人搭訕,後來卻詐騙化發展,衍生為一種很不好的行為,與此同時進入人們視野的還有「精神虐待」,今天咱們要說的就是一個來自北京大學的女生——包麗,在遭受男友長久以來虐待後,選擇自殺,早早也草草地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
  •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難以定罪的精神控制,究竟有多可怕?
    刻字、叫主人、拍裸照、墮胎……還記得北大校園裡,那場令人不寒而慄的戀情嗎?當事人包麗,在重症監護室躺了半年多,終究還是沒能從死神手中逃脫。4月11日,她告別了這個光怪陸離的世界,以及無限眷戀著她的人。談及女兒的死,包麗母親悲從中來,啜泣不止。「如果不是遇到牟林翰,也不會有現在這樣的事情發生。」
  • 北大自殺女生事件後,「浪跡情感」被封掉,PUA究竟有多可怕?
    (本文轉自防騙大數據:FPData)1、北大女生自殺事件最新進展:男友研究生推免資格被取消12月12日,牟某某回應澎湃新聞稱,女友包麗自殺後,他接受過警方的問詢。「目前警方已經結案。」他不認為自己的行為是對包麗精神控制,「我不明白什麼是精神控制?」
  • 黃子韜粉絲上吊自殺,只因被渣男精神虐待,PUA到底多可怕?
    PUA這個詞近幾年經常出現在我們的視野,無論是之前的北大女學生,還是如今的黃子韜粉絲,最終的結果都伴隨著女方的死亡。也是因為這樣的結果,讓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這三個字母。PUA男會先挑選目標,選擇善良、溫和、好控制的女人作為獵物,一步一步逼近,多半利用愛的名義,讓女生在和他戀愛的時候十分開心幸福,但是時機一到,就會露出本來的面目,兩極化的區別對待,言語上和行為上的極度貶低人格,讓女生極度自卑。如果女生打算離開,就會用「自殺」或是「抑鬱症」這種藉口要挾,一步一步,直到女生崩潰。
  • 北大自殺女生男友涉嫌虐待罪被抓 包麗牟林翰事件全過程照片曝光
    這一消息最先由包麗母親於7月9日18時左右在網上發布。北大女生包麗(化名)自殺事件由南方周末獨家報導之後,引發社會強烈關注。該事件今日傳出重大進展,男友牟某某疑涉嫌「虐待罪」被警方採取強制措施。這一消息最先由包麗母親於7月9日18時左右在網上發布。其發的網帖中稱,學校(指北京大學)老師告知,6月份牟某某被公安拘捕。包麗母親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通知她這一消息的是北京大學法學院一位張姓老師,但沒有透露這位老師的全名和聯繫方式。
  • 北大自殺女生包麗被刪聊天記錄曝光,遠離渣男、PUA
    2019年10月9日,北京大學法學院女生包麗(化名)在北京市某賓館服藥自殺,送醫救治期間被宣布「腦死亡」。相關聊天記錄顯示,包麗自殺前,其男友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2015級行政管理專業本科生牟某曾向包麗提出過拍裸照、先懷孕再流產並留下病歷單、做絕育手術等一系列要求……讓人心驚膽戰,不寒而慄。據媒體報導,今年7月9日,包麗(化名)的母親在個人主頁上寫下第9條動態:7月9日,天氣晴,去年12月,牟某已經被定為虐待罪了,據學校老師告知,6月份他已經被公安拘捕起來了。
  • 北大女生包麗去世,男友涉嫌虐待被逮捕,遭遇心理虐待該如何自救
    2019年10月9日,北大女生包麗(化名)試圖服藥自殺,經過搶救,大腦還是受到了不可逆轉的傷害,6個月後,包麗在醫院逝世,2個月後,其男友涉嫌虐待被逮捕。在一連串的精神暴力包括洗腦、污衊、貶低行為之下,包麗出現了自我懷疑、自我厭棄、焦慮,甚至輕生的念頭。這種心理的虐待就像無色無味的毒藥,外人看不見,卻會慢慢摧毀人的自信心和價值觀。包麗並非不想抗爭,但她的反抗和逃離,最終被牟某某以自殺為由拉了回去。
  • 北大女生疑遭男友精神虐待自殺,給男友的備註為「主人」
    今天(12月12日)南方周末發表了一篇名為《不寒而慄的愛情:因為不是處女,北大女生遭男友精神折磨後自殺》的報導,引發廣大網友的關注。2017年上學期,包麗與牟林翰因學生會工作相識。牟林翰的照片老師眼中的牟林翰:有目標,腳踏實地,對人熱情,是一名優秀的學生會幹部。同學眼中的包麗:五官端正,說話溫柔,不管多忙多累都常常面帶微笑。隨著兩人的交流不斷頻繁,慢慢地互相有好感、欣賞對方,之後兩人就成為男女朋友。
  • 不寒而慄,北大女生疑似被「精神羞辱」而自殺,那個男友到底該不該承擔責任?
    【爸媽營說】本文是爸媽營【安全教育專題】的一篇好文這兩天北大女生因自殺而腦死亡的消息讓很多人非常痛心有了孩子以後情不自禁就會想「怎麼會這樣而最先得知消息的牟某趕到現場,並未及時救助,而是對北大老師說包麗 「沒事了,在睡覺」。即使在接受警方調查時,牟某也堅持認為女友自殺和他沒有關係。而看完這一切,到底有沒有關係相信大家自會有判斷。
  • 北大女生包麗自殺案新進展:牟林翰已因虐待罪被拘留
    7月10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從已去世北大女生包麗母親處獲悉,今年6月10日,牟林翰已被警方拘留,其罪名為虐待罪。包麗母親告訴記者,包麗去世後,牟林翰及其父母一直沒有露面,也沒有聯繫過她。她回憶,「今年5月1日的時候,包麗去世不到一個月,一個自稱牟林翰家的朋友打電話給我,問我有什麼需求和困難。
  • 北大女生被男友精神折磨後自殺,我們該如何對抗精神控制?
    相信這兩天大家都被#北大女生包麗自殺事件
  • 北大自殺女生包麗去世,「曾被男友精神控制」
    4月12日,記者從北京京師律師事務所蘭和律師處獲悉,北大女生包麗(化名)於4月11日中午在醫院去世。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蘭和律師在微信朋友圈稱,「這位在重症監護室躺了半年多的女生,最終還是告別了這個她眷戀著的和眷戀著她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