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的變態多到不知從何罵起。
從韓國的N號房,到鮑毓明性侵養女案,再到北大女生自殺事件,讓人不禁察覺自己罵人的詞彙量過於貧瘠,以至於千言萬語也只能擠得出「人渣」二字。
為了不引起更強烈的不適,在這裡僅僅對三起事件做簡單的概述:
N號房—— 「人多」。
它是一起大規模群體性質的性犯罪,對女性進行奴役。一位韓國網友曾給出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比喻:在韓國遇到N號房會員的概率,跟打到計程車的概率差不多。
鮑毓明案——「戀童癖」。
鮑某把受害者稱為:「現在的女兒,未來的妻子」,對其強暴和洗腦多年,受害者多次報警無果。
牟林翰案(北大女生自殺事件)——「精神虐待」。
牟林翰通過各種讓人匪夷所思的洗腦和控制,讓女朋友產生自我厭棄的心理,最終走向死亡。從一則聊天記錄就可以看出二人畸形的戀愛關係。
現在網上關於這些事件的討論,主要就是在「罵」,群體需要洩憤。
不過網際網路是沒有記憶的。
實際上,關於牟林翰的案子去年就發生了,近期是源於受害者最終死亡所以再次回到我們視野中,我看到網上一個評論很是觸動,「我很難過的是,提起包麗(受害者的化名),我已經記不得她發生了什麼事。」
沒錯,義憤填膺過後,我們記不得多少東西。但最起碼,這三起事件集中反映的一個問題我們需要深思的——精神虐待。
犯罪者都是試圖通過層層馴化,不斷地強化「支配與服從的病態關係」,讓受害者原本構建的精神世界土崩瓦解,這以牟林翰案最為典型。
02
目前網上很多人會有「受害者有罪論」——這些受害者能被奴役和洗腦,是因為她們自己有病。
我也看到無數個人在發問,」她是北大啊!北大啊!」
這些心態都是源於,我們難以想像「精神控制」的力量竟然有這麼可怕。我們沒辦法去說服自己相信如此荒謬的事,最終只能沒文化地把它解釋為「受害者有病」。
那 「精神控制」到底是什麼呢?
網絡上頻繁提到一個詞——PUA, PUA的 的全稱是Pick-up Artist,搭訕藝術,也就是通過系統化的學習,得到男女關係速成的技巧。
國內的PUA多是在賣課騙錢、發展下線,當然,也會有誘導異性自殺的教學。
這其中的關鍵就是,先打造人設,對你呵護備至,再不斷地對你進行精神打壓。
在《和陌生人說話》第二季中就曾採訪過一個PUA學員:
牟林翰在發現女友「不是處女」以後,不斷地嫌棄她,稱女孩子的第一次是最美好的東西。
經過一個月,原本堅持「我最美好的東西是我的將來」的女生,漸漸地認同了他的觀點,說出了「男生越愛你越介意,所以他很愛我」這樣的話。
如果說自尊和自信是一個人守住自我的保護層,那牟林翰就是在對方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在其保護層上打一個缺口,潛移默化地對其進行思想價值的灌輸和強化,一遍又一遍,直至缺口不斷放大。
我們可以想像,當一個人每天在你耳邊說「你很醜」的時候,你除了憤怒和抗拒之外,難道不會在偶然一天照鏡子的時候突然問自己,「我真的醜嗎?」這就是人性啊!
當我們價值觀動搖的時候,「打一巴掌賞顆糖」是PUA慣用的套路,讓人錯覺這個巴掌是甜的,再不斷重複直至產生條件反射——想要感受甜味就得挨巴掌。
這時你的精神堤壩就徹底瓦解了,著名的巴普洛夫實驗說的也是這個意思。
所以,這是抓住了人性的弱點進行有套路有技巧,層層推進的控制,而吃瓜群眾看到的往往只有一個開頭和結尾,難免會對受害者這翻天覆地的變化感到吃驚。
03
網上還有另一種說法,稱這不是PUA,也就是他們的關係不是套路者與被套路者,而是施虐者和受虐者,後者的關係描述帶有更強烈的「病態心理」。
在武志紅老師的《每一種孤獨都有陪伴》一書中,提到過一個詞,「投射性認同」,它的完整表達是「我以我好的方式對你,你也必須以一種特定的好的方式對我,否則就是不愛我。」
在這種心理下會出現兩種常見的人:支配者與依賴者。
支配者的邏輯是:我對你好,你必須聽我的,否則就是不愛我;依賴者的邏輯是:我很無助,你必須幫我,否則就是不愛我。
早些年的「霸道總裁」、「虐戀情深」的小說也幾乎都是這種人設,以愛之名進行情感勒索。
我認為,當這種病態心理與PUA相遇,殺傷力巨大,依賴者往往敏感而脆弱,她們更難以抵抗精神控制。
一旦想擺脫控制,很容易就激發矛盾,關係則不受控地往極端層面發展。我們現實生活中看到許多情侶三天兩頭分分合合,愛得死去活來、痛不欲生,其實需要警惕是否存在這種病態心理。
無論是「精神控制」還是「病態心理」,壞人就是壞,其罪孽都不會減一分。
季羨林說過,「壞人同一切有毒的動植物一樣,他們並不知道自己是壞人,是毒物。我還發現,壞人是不會改好的。」
在這種無奈下,我們只能讓自我更加獨立,世上最美好的東西是自己的未來,但願能夠支配我們的快樂的,始終是我們自己。
文:季乙
編輯:劉又又
今天我們來聊聊
【你身邊有人受到過他人的精神虐待嗎?】
留言點讚第1名
獲得【蓋泡麵】滑鼠墊一套
上期中獎者:順勢而為- 你可能會錯過 -
每個女生都應該有談論生理期的自由
裸辭之後才明白,職場就是這麼不講「道理」
要相信
自己很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