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景放一個圓錐體,你可以想像到,blender python 能用多少種代碼寫法來訪問這個物體
1. 由pby向下訪問。
bpy.data.objects[ ' Cone ' ],或者bpy.data.objects[ ' 序號 ' ],但由於序號是跟物體生成的順序有關,這個用起來就不方便。
2. 如果圓錐體是當前活動項。
bpy.context.object
bpy.context.active_object
bpy.context.selected_objects
3. 由場景向下訪問圓錐體。
bpy.context.scene.objects [ ' Cone ' ]
4. 由集合向下訪問圓錐體。
bpy.context.collection.objects[ ' Cone ' ]
常用就是這幾種,每種用法都是為了配合一些代碼,例如編寫面板代碼一般都用context.object,context.active_object 和 context.selected_objects 這三個比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