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於三年前忙不迭的買買買,二胎父母真是氣定神閒。
想當初,要買什麼樣的寶寶推車,真是讓我們頗為糾結的一件事。
其實各類嬰兒用品都是,網絡上的推薦、評比層出不窮,廠商也時不時來個產品升級換代,讓新手爸媽頻頻陷入選擇困難中。
從2014年Yoyo出生以來我們使用過的嬰兒推車有4輛,我想可以簡單寫寫我的使用經驗。
不過這不是一篇攻略,只是聊聊選購的心得。現在市場上的產品選擇更豐富了,購買時確定自己的預算和主要需求就行。
之所以說主要需求,是因為十全十美的推車是沒有的,
又要避震好、景觀高、車架結實,
又要透氣、輕便、單手可提,
還要雙向可推、一秒摺疊、可外接安全提籃……
那真是做不到啊。
Chicco
第一輛嬰兒車一般選擇大推車,因為新生兒的脊椎需要小心保護,傘車的設計一般不足以支持。
我對大推車的主要需求一是能平躺,二是避震好。
另外最好能讓寶寶面朝推車的人,方便大人隨時看看寶寶的小表情、跟TA互動。
高景觀就是加分項了,沒有也行。
新版的配色好看多了
Yoyo的大推車是Chicco Activ3,應該算挺小眾的一款。
其實當時選這款車,是因為先做了安全提籃的功課,看中了Chicco和Concord安全提籃的高評分,再發現有這種travel system套裝,覺得不錯啊可以一單買齊了。
再加上套裝裡的大睡籃可供寶寶在新生兒期平躺,正好那時天冷了,這個睡籃看上去很保暖很舒適。
事實上那個冬天Yoyo的確常在這個大睡籃裡睡覺,用的很多,出門可以直接將睡籃裝在推車上或取下,不會打擾她的睡眠。
這個平躺睡籃還可以通過連接配件安裝在汽車後座。不過我們沒這麼用過,因為很長要橫著放太佔位置了,開車都使用套裝裡的安全提籃。
安全提籃也可以很方便的從汽車後座取下直接放在推車上,不用去抱她。
外型上來說,三輪是個人偏好,我喜歡這種運動感,而且三輪推車一般輪子大,避震好。我們當時住的小區戶外空間非常大,坡坡坎坎也多,出門遛娃的話大輪子好推。
另外因為輪子大、車架大,這車雖不是高景觀推車,但裝上睡籃和提籃,寶寶的位置也挺高的了,感覺離大人很近。(其實高景觀我不要求,但一家人個子都高,如果車子太矮,推著很是不爽。)
主要缺點:佔地方。
其實這類推車套裝都是。
Chicco的這個travel system是三件套,還有的套裝(Quinny和Britax都有出)是推車單品和平躺睡籃的組合,而這個睡籃使用周期很短,可能用不了幾次就要想辦法收納了。
不過有的推車套裝裡配的平躺睡籃是可摺疊的,會方便一些,比如Concord Neo Mobility,而我們買的這個不可摺疊。
說到摺疊,因為剛才提到的車架大,雖可以單手一秒收車,但這車收起來還是挺大塊,看著還是挺佔地方的。
有一款車倒不會有這個問題,就是Babyzen Buggy YOYO的睡籃套裝,睡籃取下就是傘車了。
說起來YOYO這車跟我閨女同名,怎麼當時沒給她買一輛呢哈哈。
Babyzen的產品線單一,專門做這一款車,我覺得設計上真是花了功夫的,現在回頭看還是挺想買的。
不過滿大街的各種山寨,讓我實在不想花這錢。
還有就是睡籃時期寶寶躺的位置實在太矮了,推著車感覺離娃好遠。
不過後來買傘車我也選了山寨(Yuyu)。
其實當時家裡已經有一輛傘車了,但可能是對YOYO念念不忘哈,看到某團購又忍不住跟風來了一輛平價版。
還有兩個購買原因是傘車的把手和摺疊方式。
我先說買的第一輛傘車。
Peg-Perego
Peg-Perego Pliko Mini,單手收車,雙手一甩即開,自重5.7kg,收車後可自行站立(個人看中這點),座椅多檔可調,把手亦可調(我們個子高!)還有一個重要的考量是這車座椅夠寬,誰讓Yoyo這孩子胖呢,她4個月開始用傘車,試了好幾款車都覺得hold不住她。我選了個牛仔色,是不是很酷。
當時有個跟Yoyo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小哥哥也坐這款車,我想著兩個麻麻推著兩輛同款車載著兩個娃一起去遛彎啊逛公園啊多和諧!(對啊女人花錢的點就是這麼奇怪)
可惜這個美妙的場景就出現了一次,後來我們搬走了……
可惜我家的顏值低了點,不然還挺像雙胞胎的。
關於這輛傘車是怎麼得罪我的,要講一個小小的安全事故。
有一天,Yo爸推著車,我們在小區裡逛,走到一個小斜坡,斜度還有點大,傘車一下衝的快,Yo爸下意識用力拉了一把,沒想到傘車重心往後的同時把手滑出了他的手心——傘車後倒,Yoyo在車裡躺著,頭撞地上,哇的直哭。嚇得我當街發飆。
之後我開始意識到這種雙把手可能存在一定隱患。
而且因為把手像兩個掛鈎一樣,家人很習慣的把媽咪包啊購物袋啊都掛在上面,而不是放在下方的置物筐(還可能是因為置物筐太小),也容易造成傘車重心不穩。
而如果是環形的單把手可能就不會了,也不易脫手。
還有就是摺疊方式。
傘車有的是縱向摺疊(最典型莫過Maclaren)。
左一是Peg-Perego,其他是Maclaren,中間這款是我當時很長草的Maclaren Mark II,自重只有3公斤,比一般的傘車輕了一半,但座椅靠背不可調,放棄。
有的是橫向摺疊。
上為YOYO和Pockit,下為Easylife和Nano,好孩子的Pockit摺疊後真是非常小,可正是因為這一點,我有點懷疑它的穩固性和耐用度。Mountain Buggy Nano可以外接大部分的安全提籃,從出生就可以用,性價比高,我推薦了閨蜜購買。另外還有一款很酷的傘車Quinny Yezz,這裡沒放圖,但真的是設計感超強的!好喜歡!因為座椅靠背不可調而放棄。
兩種方式我偏好橫向摺疊,更方便拿取,車尾箱也好放。
Yuyu
基於上面的幾點考慮,又入手了Yuyu。跟朋友的正品YOYO一起出街,看不出什麼不同,而且對我來說,單手收放,小巧便攜,置物筐也更好放東西,跟我已有的Peg-Perego換著用,已經足夠啦。
環形單把手的車還有個好處,就是可以單手推。在商場逛街購物的時候,一手推著娃,一手挑選商品,還是更方便的。
用到現在發現一個問題就是車架偏軟,在娃的體重超過30斤之後,上坡過坎的都相當費勁。而Peg-Perego手感結實很多。
Recaro
本來以為嬰兒推車我已經買夠了,直到Recaro出了新品,一款叫做Recaro Buggy Easylife的傘車。
Yoyo正在用Recaro的安全座椅,所以我們也關注了一下。
這款傘車當時的宣傳就挺強勢的,聲稱要超越Babyzen YOYO,事實如何不知道了,但不論是外型,還是功能,的確都不錯,而且價格美好,於是在Yoyo一歲兩個月的時候我們買了這第三輛傘車。
單手收放非常流暢,摺疊後可自行站立(對這是我看中的點),還有一個優於家裡其他兩款傘車的是座椅調節:Peg-Perego需要雙手在兩側同時調節靠背,Yuyu是抽繩式調節,不方便操作,Recaro這款單手可調,加分。
Recaro Easylife外型動感,所以配色我選了檸檬綠,右邊就是Mountain Nano
不知不覺叨了這麼多,分享了一些選購思路和使用體會。
二胎之後可能會有新增的經驗值,到時候再寫寫。
總結的過程中才想起,除了4款嬰兒推車,Yoyo還使用過3款嬰兒背帶,3款安全座椅,3款餐椅,3款嬰兒床,都各有特點。
其實買了這麼多東西,是因為Yoyo有一段時間經常需要兩頭跑,甚至三地遷徙,實屬無奈。小寶寶一轉眼就長大啦,在學步之後,由於敏感期的驅使,孩子就熱衷腳踏實地,不太願意坐推車了,所以買買買真的適可而止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