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清華校園內,還是社會上,的確存在本科就讀清華的才算清華人的看法,但是持有這種觀點的人並不多,我們無法去批評與指責,只能說多一份寬容與善意。清華的校訓是「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可見在清華的文化中,是不存在這種人為偏見的,而對於少數人的偏見我們也可以選擇理性對待。
一、清華本科生的確是天之驕子
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每年通過高考考取清華大學的學生無疑都是天之驕子,很多人都是省狀元,市狀元,都是拿著頂級的高考成績獲得清華通知書的,這一批人自然也是社會最大的關注點,也是清華獲得家長認可最關鍵的因素。
從現實的角度來說,清華本科生也的確是素質非常高,除了在專業上出類拔萃,在綜合素質上也是無懈可擊,當然我說的是整體上,少數人的現象不足以拿來討論。從清華本科生每年的就業率,就業質量就能看出來這些人能力還是很強的,也能獲得知名企業認可,這是我們無法迴避的現實。
另外,清華本科生每年出國進入全球前50學校深造的比例也非常高,後續成為學術大咖和商業精英的也不在少數,至少說在國內仍然是處於頂尖水平。
二、外校來的清華研究生為何不被看好?
很多人認為只有本科讀了清華大學才算本事,因為高考才算最難的,只有通過高考進清華才能證明真正的實力,考上普通院校的學生綜合知識和能力不夠,後續只是通過考研「投機取巧」上了清華,由此判斷非清華本科生在清華讀研能力一般,算不上清華人。
說白了,這種觀點還是過於放大了高考對人生的決定性,認為高考徹底決定了人的一生,即便後續再怎麼努力也無法改寫人生,其實這種想法是不科學的。大學的人才培養是多方位的,並非就是高考厲害的人。
華為上次招聘的天才少年中有人本科讀的是三本院校,只是後來在華中科大讀研了,但是憑藉著後續在科研上的能力獲得了認可,這難道不算是成功嗎?華中科大屢次對外宣傳,校友們也都非常認可,未曾見到有人說這個天才少年不算華中科大人。
本科沒有讀清華,研究生讀了清華而成功的更是數不勝數,而本科讀了清華碌碌無為的也大有人在。試想,如果一個身價百億的老總讀了清華MBA,清華本科生會拒絕承認對方是清華人嗎?
所以,無論是校內還是校外,都沒有必要搞各種偏見,直接考上清華的本科的確是很驕傲的事情,但千萬不要炫耀和傲慢,旁觀者更要理性,清華是一個永遠都要用實力說話的地方,並不是一個無畏的光環,從入學到畢業,只要認真和努力地拿到了畢業證,那都是清華人,沒必要搞偏見。
大家覺得呢?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