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V 的球鞋裡面,除了 「爆款」 還能看到什麼?

2020-12-14 騰訊網

隨著時間的推移,Virgil Abloh 入主 Louis Vuitton 之後帶來的首個春夏系列如今已開售一段時日,並且成為不少時尚街拍和明星上身的主角了。

還對 19 春夏有印象吧?(圖片來源:Louis Vuitton)

我們在早先就曾探討過,如何更好地與千禧一代進行溝通成為了奢侈品牌最主要的目標之一,而球鞋這一領域無疑是在整個市場競爭中最直接有力的關鍵點

對於 Louis Vuitton 來說,招募 Virgil Abloh 入主的目的,本就是看重其在年輕消費群體中的影響力與溝通能力,而這種顯而易見的優勢,其中一部分就直接表現在了球鞋上,畢竟在與 Nike 合作打造了 THE TEN 系列之後,他已經為自己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圖片來源:Nike)

所以在成為 LV 的男裝藝術總監之後,人們自然想看到他能為這個傳統時裝屋帶來怎樣的改變。這份對 LV 的期待同樣延伸到了球鞋領域,除了一些保留奢侈品牌傳統特色的運動鞋以外…最終的結果你也看到了,一款名為 LV Trainer 的運動鞋誕生了。

高低版本的 LV Trainer(圖片來源:Louis Vuitton)

與 Nike 不同的是,Louis Vuitton 並沒有太龐大的球鞋檔案庫以及鞋型藍本以供在設計中進行選擇並加以個性化的風格創新和改良,所以 Virgil 開始通過其它方式獲取靈感,比如回溯球鞋設計的歷史。這一次,他將靈感鎖定在了 80 至 90 年代那段時期復古籃球鞋的經典輪廓,如果你很仔細地留意上面的圖片,會發現在官方 Campaign 拍攝上的一些小心思,特意選擇了球場木地板作為場景,並從籃球運動員著裝風格的上腳圖入手拍攝…

(圖片來源:Twipu)

不過你一定知道,這雙鞋款在發布後出現了一個插曲,由於在配色、外形甚至是細節上都與 Air Jordan III 「黑水泥」 以及 Avia 880 太過相似,Virgil 也再一次陷入了 「非原創」 的質疑當中。

Avia 880(圖片來源:Flattophitop!)

(圖片來源:Google)

不過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不只有 Avia ,活躍於 90 年代的 L.A. GEAR 也曾有一款帶有 Air System 的 Court Slammer 球鞋和 LV Trainer 有不少相似的成分,如果你有興趣,也可以自行搜搜 L.A. GEAR 其它款式的長相。

回歸話題,這種情況下,人們很容易地就會將 「3%」 的創意理論與之相對應,但實際上 LV Trainer 的設計並非是一雙 Avia 880 或者 L.A. GEAR 就能蓋棺定論的。其在設計與輪廓中所汲取的靈感,代表著一個時代的籃球鞋的審美與風格,如果仔細盤算的話,這種彼此長相有點 「不約而同」 的設計,在那個時代真的多不勝數…

那個時代與 LV Trainer 相似的籃球鞋,可不止 Avia 這一雙

1989 年 Foot Locker 的宣傳廣告(圖片來源:Sole Collector)

沒錯,如果你翻看關於 80 年代到 90 年代早期之間的籃球鞋資料,或是在 Google 上搜索圖片的話,就會發現那個時期的鞋子在設計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由於歷史因素以及技術的限制,大部分品牌推出的籃球鞋都採用 「超高鞋幫+全皮革鞋面」 的組合設定,並且具體到鞋身結構上也是大同小異的。

CONVERSE Campaign(圖片來源:Pinterest)

與現在幾乎是 Nike 和 adidas 兩大品牌在市場中分庭抗禮的情況不同,80 年代由於 NBA 已經完全打開美國職業籃球的受眾市場,也成為了最熱門的運動項目,在商業層面上吸引著更多品牌陸續進入這一領域分一杯羹,幾乎你認識和不認識的各種運動鞋品牌,都擁有或者想擁有在籃球鞋領域的一席之地…

不過關於 Nike、adidas 等最為熟悉的那些品牌,相信屏幕前的你可能已經看得太多,甚至有些倒背如流了。所以今天在這裡就不再重複那些熟悉的名字了,不妨趁著機會來看看那些不為人知的品牌。畢竟在這個時期,籃球鞋這一品類已經形成了百花齊放的狀態,相互之間的競爭也變得激烈起來。

Avia

(圖片來源:LoveZapas)

比如因 LV Trainer 而被人們提及的 Avia。品牌在 1979 年由前俄勒岡大學鐵餅投擲運動員 Jerry Stubblefield 創立,與 Nike 在同一個城市誕生。儘管歷史沒有多麼的悠久,但 Avia 出現在了適時的年代,在短短幾年內,便通過籃球鞋獲得了飛快的發展,取得了市場中的成功。

Avia 830(圖片來源:eBay)

在初期階段,Avia 第一雙得到人們關注的鞋款是 830,採用了自主開發的 Cantilever System 懸臂系統,這項科技使得籃球鞋在緩震科技上有了新的進展。有趣的是,Avia 還曾因為這一科技起訴 Nike 當時推出的籃球鞋 Air Force 180 存在著侵權行為,導致其當時生產的所有成品都被銷毀。

Avia 880(圖片來源:Flattophitop!)

而與 LV Trainer 極其相似的型號 880,已經是品牌在 1988 年推出的款式了,包括 「滑翔機」 Clyde Drexler、Robert Parish、John Stockton 以及剛出道的 Scottie Pippen 等球星都是其著用者。要知道這雙當時被認為是市場上最先進的籃球鞋售價為 89.99 美元,只比在同期推出的 Air Jordan III 便宜 10 美元,這足以看出品牌的在聯盟中的影響力已經非同小可,而它的外形也完全體現了那個時期籃球鞋的風格,成為了尤為重要的代表性設計,之所以 Virgil 的設計與它如此相像,或許也是因為這個原因?

PONY

記得這一幕嗎?(圖片來源:twitter)

另外一個在當時球場上經常出現的小眾品牌,可能對很多人都不算陌生,它就是 PONY。相比於 Avia,PONY 的誕生要更早一些(1973 年),品牌推出的第一款性能卓越的籃球鞋 Shooter 就出現在了賽場上。Buffalo Braves 水牛城勇士隊的 Bob McAdoo 正是穿著它贏得了當年的最佳新人球員,自此之後,PONY 也逐漸成為了主流的籃球鞋品牌之一。

M-100(圖片來源:Pinterest)

到了 80 年代,另一些經典款式陸續推出,其中 Manhattan 與 City Wings 尤為讓人們記憶猶新,前者是當年丹佛掘金隊的指定籃球鞋,後者則是首雙以網面設計的籃球鞋,1986 年的灌籃大賽上,「小土豆」 韋伯正是腳踩這雙鞋拿下扣籃王,成就了歷史上經典的一幕。不過要說最符合 80 年代籃球鞋設計風格的,還是要提起 M-100,因為這個時期品牌的設計已經從原本的簡潔過渡到了更為複雜的階段,從超高的鞋幫以及厚實的鞋身輪廓,同樣能夠看到與 LV Trainer 相似的影子吧?

Kronos

(圖片來源:Kronos)

如果你是一位資深的足球迷,那麼或許聽說過 Kronos,不過在 90 年代成為 Hristo Stoichkov 等足球運動員的比賽戰靴在綠茵場上大獲關注之前,這個來自於義大利的品牌則是率先於籃球領域嶄露頭角的。

Kronos 當年的海報(圖片來源:Kronos)

相比於一眾品牌,Kronos 在市場中的名氣與影響力要弱一些,算是比較小眾的存在,不過當時品牌最出名的代言人 Drazen Petrovic,也是被人們稱為歷史上進入 NBA 的最強歐洲球員之一,在這位名人堂球員的駕馭下,腳下的那雙 Petrovic Top 也算是當時的經典作品之一。要說外觀設計的話,也和上面那些有不少異曲同工之處吧。

Etonic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雖然 Etonic 的名字是陌生的,但提起奧拉朱旺,身為籃球迷就再熟悉不過了。品牌歷史上最為經典的鞋款 Akeem the Dream,就是 1984 年 NBA 選秀狀元奧拉朱旺腳下的第一雙籤名球鞋。

復刻版 Akeem the Dream(圖片來源:Wish ATL)

不過縱然這位球星獲得了各種歷史級別的成就,但 Etonic 卻鮮有人能記住,現在來看,它的外形也算是符合當時設計趨勢的那種,充滿了年代感和復古的味道。值得一提的是,在 2014 年這雙鞋還被 Etonic 改名為 The Dream 1 並進行了一次復刻,可惜時代已經不同,並未能引起太大的關注。

others

當然,除了這些對於大部分人來說算是小眾、冷門的品牌之外,就像前面所說的,無論是 Nike、adidas 這樣的籃球鞋霸主,還是 New Balance、Reebok、PUMA、ASICS 等如今在市場中逐漸將發展重點轉向其它領域的品牌,都曾在那個時期推出過類似的設計,在此就不都一一介紹了,直接上圖欣賞一下吧:

(以上圖片來源:Pinterest )

看過之後是不是有了更直接的視覺感受了?

不難發現,它們的設計都有著在一定程度上的共同之處,究其原因,是因為在 80 年代至 90 年代中期的這段時間內,籃球鞋的設計正處於同一時代的發展階段當中,而具體來講,就要從籃球鞋最初的演變歷程說起了…

80 年代成為了籃球鞋設計的重大節點

(圖片來源:Nike)

如果簡單地把籃球鞋發展歷程分為不同階段的話,80 年代應該可能算得上是時代變遷的象徵,同時具有著承先啟後的意義。

(圖片來源:Pinterest)

因為在這之前,CONVERSE 作為籃球鞋領域的霸主,坐擁著聯盟中半數以上的明星球員,從 30 年代到 70 年代的這幾十年時間內一直都處於無法撼動的地位。至於原因?CONVERSE 應該是最早 「進場」 的品牌之一了,而起家於歐洲地區的 adidas 則更加重視足球運動,早期的時代 Nike 還沒有創立…CONVERSE 在行業內幾乎沒有幾個競爭對手,大概就是 PRO-KEDS 這一類吧。

J 博士、「魔術師」 詹森、「大鳥」 伯德等球星都是 CONVERSE 的簇擁…(圖片來源:CONVERSE)

不過在迎來 70 年代之後,情況就開始發生改變了。缺乏競爭使得 CONVERSE 在創新與研發上發展緩慢,市場中逐漸出現了更多品牌,並慢慢嘗試站穩腳步。與此同時,這也促進了籃球鞋從帆布鞋為起始的進一步演變,開始將皮革等更多材質作為球鞋的主要材料,在這一階段中,adidas、Nike、PUMA 等等奮起直追,Superstar、Blazer 以及 Clyde 等經典設計便是在那個時期各品牌為了在籃球領域獲得一席之地而誕生。

當時賈巴爾的 Abdul Jabbar(圖片來源:LATimes)

不過這個時期儘管各大品牌都開始嶄露頭角,但籃球鞋的設計仍然處於 「升級版帆布鞋」 的階段,鞋身輪廓結構大多簡潔並且沒有太多的科技含量可言,在產品的推出周期上也顯得有些冗長,與現在每年都會為籤約球星推出新的籤名鞋不同,當時的球員可能要穿著同一款球鞋徵戰好幾個賽季…

PUMA Clyde sneaker(圖片來源:LATimes)

從 80 年代初期開始,各大品牌開始明顯增快了科技的研發與創新速度,大幅度縮短產品周期,逐漸形成了上面所介紹到的情況。越來越多的品牌開始擁有了自己在籃球領域的一席之地,整個行業出現了百家爭鳴的狀態。也正是因為這種商業上的互相競爭,籃球鞋開始進入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階段,外形結構更出現了煥然一新的變化。正如你看到的,為了讓鞋子具有更強的保護性,球鞋設計開始以超高的鞋幫為主,鞋底變得更厚,鞋面結構也因為更多的補強和功能需求而變得複雜化起來。

科技成為了品牌營銷中的重點(圖片來源:DeFY. New York)

更重要的一點是,以最具代表性的 Air Force 1 為首,品牌們紛紛開始將鞋底功能作為籃球鞋的主要研發目標,氣墊等緩震技術便從這個時期出現,並一直延續到了現在。而當時誕生的 Air Jordan 系列則是另一個傳奇的開始,比如 Air Jordan III 的設計在當時算是顛覆了人們對於籃球鞋外觀的傳統觀念,所以這些設計能夠在今天仍然被奉為經典,自然是有著其不可磨滅的意義。

籃球之神的影響不僅僅在於籃球本身(圖片來源:ESPN)

而在市場競爭變得激烈的同時,優勝劣汰的情況也順其自然地發生了。在迎來即將到來的 90 年代時,發展迅速的 Nike 顯然一路順風順水,缺乏競爭力的品牌則開始面臨危機。其中受到衝擊最大的莫過於 adidas,到了 80 年代末期,由於市場反響不佳以及各種其它因素影響,品牌一度面臨著破產的危機,後來的事情你可能也知道了,公司重整旗鼓做出形象改變,打造了全新的 adidas 系列(即現在的 Performance 運動系列),同時經典 Logo 「三道槓」 面世,憑藉著 EQT 系列以及後來面世的 「天足」 系列,adidas 才算是挽回了頹勢。

「天足」 終於改變了 adidas 的命運(圖片來源:Zack Schlemmer)

而逐漸面臨壓力與危機的 CONVERSE 也終於意識到不能再繼續 「吃老本」,加快了研發的腳步,為了對抗已經逐漸如日中天的 Nike 和它的 Air 氣墊,終於在 90 年代初推出了經典科技 React,可惜儘管挽回了些許頹勢,但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品牌也難抵大勢已去,之後在 2001 年宣布破產,再到 2003 年被 Nike 收購,從運動品牌轉型到休閒時尚發展,直到今年才終於推出了全新的 All Star Pro BB,重新回到專業籃球鞋款的領域。

All Star Pro BB(圖片來源:Sneaker News)

當然了,在踏入 90 年代之後,其它品牌也或多或少地發生了不同的轉折,其中 Reebok 憑藉著 Pump 充氣系統和強有力的代言人同樣獲得了不錯的進展,而 New Balance、PUMA 等品牌開始逐步轉向其它領域,至於上面提到的那些小眾品牌,則慢慢地淡出人們的視線…

Reebok Pump 科技(圖片來源:Finish Line Blog)

儘管市場的格局發生了改變,由於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加上臨近千禧年人們在設計與審美上的變化,從 90 年代中後期開始,籃球鞋的設計又再度顯得更加劃時代了。無論在鞋面線條、輪廓結構上都不再局限於過往,更多特別的款式出現,以及 NBA 在全球影響力的逐步提升,又再次促進了更加多元化的球鞋面世,以及球鞋文化的形成,直到今日。

之所以 80 年代的球鞋能夠成為籃球鞋歷史上最為濃重的一筆,與它所具有的意義和演變歷程都有著重要的關係,所以儘管幾十年過去了,依舊能在 21 世紀的今天被人們奉為經典。

從那個時期借鑑靈感的球鞋設計,還有更多(圖片來源:Footwear News)

回到最開始的話題,現在再來看 LV Trainer 的設計,你應該感受到它的設計靈感所在了,或許在 「借鑑」 之餘,可以更多地理解為 Virgil 對於那個時期籃球鞋經典設計的重塑或是致敬,只不過這種 「簡單粗暴」 的方式,或許沒法令人輕易接受罷了。

(圖片來源:@impradamyself/instagram)

拋開這雙鞋款來說,球鞋設計本就是在回溯經典與創新改良的不斷輪迴中取得發展,這篇文章的目的也僅僅是希望通過新設計來讓更多的人能夠從不同的歸納角度來了解球鞋過去的歷史與發展進程,以至於不再簡單地關注於價格、爆款或者科技數據之類的話題罷了。好了,到這裡也差不多該結束了,由於篇幅有限也只能是簡要地梳理個大概,如果有機會,日後再詳細聊聊…

作者: Lin

相關焦點

  • 神經刀私下也愛這些「爆款」球鞋
    說起這位「神經刀」除了 2018 年總決賽的「致命失誤」令人印象深刻外,他腳下的球鞋也是相當狠...喜歡的 JR 的球迷一定對他的話題不再陌生,將 Supreme 作為紋身的他,自然也是 Sup 的忠實粉絲。
  • 爆款運動鞋被炒出天價:除了用來穿還隱藏著大生意
    爆款運動鞋被炒出天價:除了用來穿還隱藏著大生意 原標題:   「平常搖不到鞋的朋友,有好幾個都搖到了!」  從單純的體育用品,到為年輕消費者追捧的潮流單品,運動鞋除了用來穿,還隱藏著其他大生意,運動鞋已經遠不只是運動場上的事了。  「球鞋文化」傳播開來  「椰子鞋」是運動品牌阿迪達斯YEEZY系列的鞋子,自2015 年誕生以來,已經推出諸多鞋型和配色,在國內外「鞋圈」甚至時尚圈的話題熱度一直居高不下。
  • LV帆布是什麼材質,LV老花是什麼材質?
    LV帆布是什麼材質,LV老花是什麼材質?LV帆布是什麼材質,LV老花是什麼材質?大家都知道真皮不能碰水,但是lv的塗層帆布則能防水防刮而且相對耐用,並且重量非常輕,所以那時候的法國貴族和很多名人都喜歡用,特別是經常旅行的人。vernis是漆皮,小牛皮材質,但是和普通的漆皮不一樣,它的表面塗層能讓牛皮呼吸,所以用的時候要小心,表面很容易被暈染,一旦暈染就會擦不掉。但是漆皮真的很美!!
  • 盤點lv bv loewe 巴寶莉,最有itbag潛質的10大冷門包
    除了最新款以外,背哪些大牌包可以時髦不撞包,另穿衣打扮輕鬆脫穎而出呢?盤點lv bv loewe 巴寶莉 愛馬仕...,2019各大牌最有it bag潛質的10大冷門包包。哪些品牌的包包最有爆款的潛質呢?這次可得擦亮眼睛看好了喲!說到itbag,可能你會想到那些經典款,每年都非常多人選擇,各路奢侈品牌的經典it bag大家應該都很熟悉,隨隨便便就能說出好幾個。
  • Virgil設計LV球鞋,能撼動耐克嗎
    在 YEEZY 的 after party 上你也能經常看到Virgil親自打碟,音樂與街頭文化的關係密不可分,Virgil 也就獲得了更廣的人脈。說回品牌發展,Pyrex Vision的名字你或許比較陌生,但你絕對見過。實際上這就是OFF-WHITE的前身,或者說是Virgil的一次嘗試。作為一個具有商業嗅覺的設計師,他很擅長用最簡單的東西產生最大的市場效果。
  • 如果蛋糕能敲開,你希望看到什麼?Oh,別人家的老公不要太優秀
    雖然大家的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生日蛋糕已經不是什麼稀罕的美食了,但是因為現在的蛋糕花樣越來越多,同樣會引起大家的關注和議論,有些造型美,口感佳的蛋糕依然可以C位出道,一旦被網友發到網絡上,肯定會得到大家一致讚美。
  • 什麼因素會影響二手lv包包回收價格?
    什麼因素會影響二手lv包包回收價格?>二手lv包包回收價格的一些因素,一起來看看什麼因素會對其回收價格產生重要影響?除了這些之外,包包的成色也會對二手lv包包回收價格產生重要影響,相比於使用痕跡並不明顯的lv包包而言,使用痕跡非常明顯的包包回收價格就是比較低了,如果是全新的lv包包,或者是剛買不久的包包,回收價格也會非常高,因此在二手lv包包回收的過程當中,包包的成色會對其產生非常重要影響。
  • 京東入局球鞋文化圈,海量正品好貨開啟「寶藏鞋庫」
    對於整個球鞋圈而言,京東這樣一個電商巨頭的入局會帶來什麼影響尚不可知,但對於中國球鞋迷來說,絕對是大喜訊——依託京東在國際貨源、倉儲物流和消費保障等方面的優勢,這無疑是一個非常值得信賴的優質購鞋渠道。球鞋市場:爆款難買?假貨頻出?
  • 奢侈品入門lv和gucci哪個檔次高?更保值?
    2、價格比較:說真話,在gucci沒有更換設計總監之前,小編覺得它與lv比較有明顯的距離,單純價格上來說,gucci的價格明顯要比較lv的要便宜,而且它還動不動就打折,這個對於奢侈品來說影響很大的,因為消費者拍買了後會快速貶值;
  • 你的球鞋有沒有出現在電影裡?盤點那些在電影出現的經典球鞋
    除了人生百態,電影裡還會經常出現很多小眾文化,雖然與電影情節主題很有太大的關聯,但是正因為有了這些文化的點綴,讓電影有了不一樣的色彩。今天要跟大家聊的是電影裡面的球鞋文化。>《回到未來2》和《志明與春嬌》——Nike Air Mag提到Nike Air Mag各位球鞋迷第一時間想到的是什麼?
  • lv 2020春夏度假系列,Dauphine包又推出了哪些新款?進來看看吧
    這次迪麗熱巴背起了色彩清新的lv Dauphine,為迎接2020年春夏季的到來,lv這次的色彩打造的十分美麗。尤其是這隻蒂芙尼藍綠色的lv Dauphine包包,背上它就好像來到義大利最美麗的Lake Braies湖,小清新的色彩真的是太迷人了,帶給人很輕鬆舒適與自由自在的感受。
  • LV經典包包除了老花款,還有5個款一樣值得入手!
    1、LV CAPUCINES BB可以說是2020年新經典包型的LV CAPUCINES BB,除了以質感耐磨的Taurillon皮革製作而成,包款可以承載的容量也大的驚人,包身之中隱藏著多個專屬於LOUIS VUITTON的迷人細節,像是以皮革工法包裹的LV Initials標誌,與袋蓋上的monogram
  • lv第一個包要買哪款?六個爆款立即願意炸錢購買
    事實上,大家都知道,路易威登這個牌子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沉澱了這麼長時間,好用的、永不落時的款要上百個款,那麼lv第一個包要買哪款?由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愛,所以觀點不能面面俱到,大家一定要理解哦~~第一款要推薦的是LV蒙田包這個款雖然已經有好幾年的時間了,但是大家對它的熱度絲毫沒有減弱,目前依然是路易威登最好賣的包包之一,由於它的外觀設計比較傳統,同時採用老花材質製作,相對來說比較適合30歲以上的女生使用,尤其是上班族超實用,因為裡面的容量很可觀
  • 連這雙球鞋都不知道,還好意思說自己是資深球鞋迷?
    對於很多人來說,球鞋就是個人品位的集中體現,一提 「限量聯名款」 就兩眼發光,就算把大把的工資全部投入 也一點兒不心疼 。 但即使腳踩天價爆款,也不能證明你很懂球鞋。如果你有一雙今天文章裡講到的這雙球鞋,才算是個真正的sneakerhead。
  • 男生夏天除了球鞋,還可以這樣穿!
    夏天快要到了對於男生來說穿搭倒不是什麼頭疼的問題,男孩子最注重的還是自己的鞋子,畢竟很多男生都喜歡穿球鞋而且是球星球鞋,隨便一雙都是七八百,動輒四五千。因為球鞋本身壓馬路很舒服,透氣性也很好,而且男生都很喜歡在夏天打籃球,穿著自己心愛的球鞋在球場上揮汗如雨無疑是一種享受,所以球鞋是男生們的首選。一整個夏天都穿球鞋不感覺很單調嗎?其實除了球鞋之外,男生還有很多的選擇哦。
  • 夏天來了,到底什麼球鞋透氣?不會選透氣球鞋的看完就懂了
    其實實在是後臺的留言太多了,什麼球鞋透氣啊,推薦幾雙啊巴拉巴拉回復不過來,那既然這樣今天來個大專題的問答。如何選擇一款透氣的球鞋!這期真的是很乾貨,建議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在說鞋子之前,我們要給球鞋的透氣性分個級別,非常好的透氣,不錯的透氣,不太透氣,非常不透氣。為什麼沒有非常透氣呢?
  • 經典藍到底是什麼顏色?這些經典藍配色的球鞋真的百搭
    想必大家已然知道,2020年年度流行色為「經典藍」如果你一向熱愛穿紅戴搭綠,看到今年將流行這樣如同inter背景色的老藍色可能會無法理解但回到球鞋上來,以經典藍作為主打配色的鞋款可不少今天就不多廢話,聊一聊幾雙比較熱門好看的經典藍配色鞋款Converse 1970s Navy Blue近兩年來簡單又好搭的匡威
  • 北京女子圖鑑:你挎著LV包包的樣子,並不好看
    配上《在雨中》裡面韓寒略帶沙啞的聲音,讓人心生百味雜陳。人生漫漫多歧路,因為種種原因,女性相比男性又多添了幾分艱辛。於是回顧四周:歌曲,電影,電視劇,咪蒙、ayawawa,鋪天蓋地的自媒體爆款文章……全世界都在販賣女性焦慮,不斷輸出撕扯的價值觀:它們或是教導你撒嬌女人最好命
  • 刮刮樂2.0進階版,今年球鞋開始搞雙鞋面?不過比絲綢香
    說到無聊,最近小編真心發現幾雙可玩性的球鞋,球鞋文化的多樣性和包容性很高,讓很多富有個性的元素和創意都融入到鞋子的設計中,像之前的配色,換勾,解構,刮刮樂等都有體現,今天小編就嗲大家看看那些玩味十足的球鞋,看今年吸引鞋狗的流行元素都有什麼吧。
  • AJ、Yeezy聯名球鞋那麼貴,為什麼還是沒人買「聯名靴」?
    玩起聯名來更是能將一雙普通的球鞋炒出「天價」,但還是有不少人排號抽籤花高價格去購買聯名球鞋。相比之下,靴款的市場就略顯慘澹。都是打著聯名的幌子,即便是AJ、Yeezy聯名球鞋再貴,很多人也不願意買「聯名靴」,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