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雙十一,是一場電商的營銷盛宴。許多企業,不管電商是否專業或者營銷是否有體系,都會迫不及待地參與進去,為馬雲的盛宴刷上或多或少的銷量。
對於馬雲來說,最重要的時刻,是見證雙十一的最後數字。而對於所有商家來說,更關注的是品類排行榜。
今年的排行榜,優衣庫是男裝和女裝的雙料冠軍。
優衣庫,一個快速成長的線下實體零售商,很少提過新零售,並沒有天天喊進軍電商口號的零售商,憑什麼卻一舉拿下了男女裝兩個冠軍的呢?
1、產品戰略
優衣庫的產品戰略包括三個:
第一個是:基礎款戰略。
優衣庫和ZARA、H&M不一樣的產品戰略就是,它將核心的產品放在基礎款上面,比如襯衫、內衣、牛仔褲、排骨羽絨服等人人都需要的基礎服裝,一款成功的基礎產品一賣可能就是幾年,一賣就是幾十億,而不是像ZARA去花更多精力金錢去追求時尚,要不斷地上新品。正是這個戰略讓優衣庫的產品成本更低,質量標準更高,從而呈現給消費者更高的真正的性價比。如果ZARA、H&M比作花樣百出的各種調味品,那麼優衣庫就只是那一罐鹽巴,沒有花哨沒有驚豔,但是卻是炒菜需求最大也最必需的。
第二個是:爆款戰略
這個戰略是在基礎款戰略基礎上實施的,也就是打造爆款,從而更有效地進一步聚焦產品的成本優勢。同時,一個成功的爆款對於銷售的最大價值是:減少消費者決策的時間。因為消費者購買決策中,會極大地受到暢銷和流行的影響。基礎款中打造出來的爆款,更是非常容易成為眾多消費者【必需品中的首選】。這就在銷售過程中交易時間最短、成本最低、銷量最大,在消費者看來,購買的目標更明確,直奔主題,輕車熟路下單成交。這就是在雙十一中,優衣庫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獲得如此大的成交量,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基礎的產品都知道型號、面料,用戶直奔主題,不用猶豫,不用諮詢,快速成交。否則,作為一個低單價的服裝品牌,要獲得冠軍,談何容易。
第三個是:面料戰略
基於上面兩個戰略的需要,優衣庫投入大量的資源去做面料開發。眾所周知,服裝行業的面料開發是一件高投入的事。所以很多企業甚至知名的服裝企業都不願意去投入面料開發,寧願花錢從外採購面料,做成成衣進行銷售。優衣庫的面料的成功開發,不僅進一步提升了產品的品質,而且獨有的面料也提升了產品核心競爭力,同時讓產品性價比變得更加地明顯,這又極大地推動了爆款戰略的實施。比如heattech面料的內衣,暢銷的爆款。
2、用戶戰略
很多企業總是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尋找銷售渠道和推廣模式,比如電商渠道建設,花錢去各種引流,然後通過促銷活動進行轉化。但是,卻鮮有把用戶真正當作營銷的核心。
優衣庫卻恰恰相反,它是一家真正以用戶為中心的品牌零售商。所有的產品研發、開發、門店陳列、服務都完全遵循用戶中心原則。優衣庫重視品牌建設、重視產品品質、重視用戶的體驗,真正讓更多的消費者成為可持續的用戶,並成為口碑相傳的忠誠用戶。
正是因為優衣庫在更多的消費者心智中構建了其品牌核心,成為用戶購買某些基礎品類的首選品牌,比如買內衣就優衣庫的heattech。
當一個品牌被消費者點名購買的時候,購買的渠道和營銷的方式就已經顯得並不重要了,用戶的目標就是要買這個商品,她去線上或者線下,都只是一種自己更適合的方式罷了。優衣庫正是基於這個用戶戰略的實施,成為用戶的道選品牌,所以才能夠快速地在電商平臺上迅速地崛起。
而一個沒有成為用戶心智中優選的品牌,它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做電商平臺,找人去裝修店鋪、妄圖通過找所謂專業團隊來通過技術來解決營銷的問題,花很多的錢去買流量,然而流量買進來後,因為品牌力的缺乏,轉化率極其低下。就像我們在線下開了一個服裝店,花錢去找人發傳單打廣告讓很多人來,結果很多人來沒有專業的接待,逛一圈就走了。
因此,一個品牌只要是成功的,獲得了極大的用戶,它在線上線下都會一樣地成功,甚至線上的成功會來得毫不費力。因為它的用戶只是換個更方便的方式購買而已。
然而,很多企業卻依然不願意花錢做品牌,而在燒錢買流量上樂此不彼,最後輸得也不知所以。
3、同頻戰略
新零售是最近兩年很火的詞語,甚至成為很多企業追捧的模式。
然而,事實上,全世界的生意都萬變不離其宗,那就是【產品-用戶】。新零售的核心並不是新模式,核心依然是買賣。新零售的另一個維度非常重要就是線上線下同頻,而不是傾向地追求「從線下向上引流」或者「從線上向線下引流」。簡單講,就是如何方便用戶,就如何滿足用戶交易。
優衣庫,鮮有提及新零售這個概念,也沒有去追求這個潮流。但是,它認知到用戶購買渠道的需求變化:線上線下都被需求。所以它就順應了用戶這個需求,讓用戶線上可以購買,在線下也可以體驗,只要用戶更方便體驗更好。
優衣庫,實行了線下線下真正的同頻:同價同質同活動。比如雙十一的線上活動就與線下活動一致,我們會看到雙十一當天線下門店也一樣爆滿。
而我們很多的企業,卻沒辦法真正同頻。在上一階段認為線上更重要的時候,總是想辦法把線下實體店的用戶引到線上去交易,這本質上就是給用戶添亂。明明可以現場付款拿了就走,卻非要繞半天讓用戶關注這個、領這個券去網上交易。後一階段認為線下更重要的時候,又總是想辦法叫大家去實體店體驗。前段時間我在網上挑一把人體工學椅,研究了很久準備下單,最後和客服聊了幾句,就是求證一下質量。結果客服叫我去他們在成都的某某專賣店親自體驗一下。
優衣庫的雙十一冠軍,還會繼續。
因為真正的商業邏輯是:有用戶一定會有流量,而有流量卻不一定會有用戶。
花滿樓張展 | 花滿樓品牌孵化機構創始人,知乎【花滿樓說品牌】專欄創建者。一個獨立的品牌思考者,一個專業的品牌體系架構者,多個德國紅點大獎(red hot)的品牌創意者。所有的觀點和分享都源自獨立思考和商業實踐,我希望分享的不只是工具,更希望分享的東西帶一點思維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