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立「一等功」的義務兵也退役了,如何看待這件事?

2020-12-16 自主與擇業

作者:老狼

部隊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三等功站著拿,二等功躺著拿,一等功家屬拿。能夠見著活著拿的一等功太牛了。」這句話並不準確,但能夠概括大多數的情況。

能獲得「一等功」,毫不誇張地說,至少軍旅生涯的路徑會很不錯:提幹,退役有優待,服役有保障等……然而,並不是每個人覺得,獲得了「一等功」,就願意留下來。

他叫劉宸,22歲,四川省綿陽人,2016年考入西南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學習,2017年從學校應徵入伍。2019年8月19日,他參加完「國際軍事比賽-2019」。「國際軍事比賽」是俄羅斯國防部主辦的一項國際性軍事賽事,被譽為「軍事奧運會」,比賽圍繞各專業兵種的裝備操作、技術動作、戰術運用的基礎訓練課目組織比武。中國軍隊自2014年起連續應邀參加,2017年開始承辦部分比賽。

劉宸在「軍械能手」項目中,和戰友並肩作戰,獲得「輕武器兩項接力賽」第一名,「修理排綜合接力賽」第一名,同時,他還被比賽組委會授予「最佳輕武器(手槍)射擊手」稱號,勇奪三枚金牌。

2019年年底,經部隊上報審批,劉宸榮立個人「一等功」。2020年1月21日,已經退伍回家的劉宸,收到了由部隊首長、三臺縣武裝部和退役軍人事務局相關領導同志一同送來的一等功喜報。

榮立「一等功」,意味著什麼?

先來說戰爭年代。1979年對越作戰,是我軍自抗美援朝之後規模最大的一場戰爭。以163師為例,立一等功者443人,其中烈士176人,佔39.7%。當然,獲得「一等功」榮譽的必要條件是你貢獻突出,而不是你英勇捐軀。

再來說和平年代。2011年8月1日起,解放軍全軍又啟用了新式勳章、獎章、紀念章及獎勵證書。

《評功細則》對一二三等功的評選條件都做了明確規定,它並不像傳言中的那樣,一定要非死即傷才能拿到一等功和二等功,但條件仍然是比較高的。

能參加國際比賽,都是從底層單位一級級拼殺出來的。能在師旅級拿第一,三等功問題不大;能在軍區拿第一,二等功可以考慮;拿了國際比賽第一,個人一等功確實亦不容易。

義務兵期間都獲得「一等功」了,為何還要退役?

2019年9月,兩年義務兵服役結束,劉宸選擇了退伍。我還是要完成自己的學業,想清楚自己未來的方向。」

有人提出:「他留在部隊提幹發展多好啊,因為義務兵一等功回大學後給的優待很有限,保研、留校工作、戶口所在城市事業單位編制、國企免試錄取?僅此而已。如果留在部隊提幹,幹幾年轉業,一等功還能發揮價值,公安局公務員是穩進的。」

不過退伍後的劉宸,並沒有立即復學。「想在社會上再歷練一番,工作、創業、遊歷等等,我想知道社會需要什麼樣的人才,這才能更清楚自己未來努力的方向。」

劉宸說,自己在當兵之前沒有社會經歷,但進了部隊之後,「大家不同學歷,在入伍前有不同的工作,有不一樣的社會經驗,和他們相比,我就像一張白紙。」

本來可以放著大好前途在部隊繼續星辰大海,為什麼要退役?

其實,這是他結合自身實際做出的再正常不過的選擇。但其背後,卻反映出當下大學生義務兵的走留現狀。

近年來,伴隨著兵役制度的改革和相關政策的支持,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投筆從戎。

從一開始的「特殊群體」到如今的習以為常,從頂著學歷光環到普通一兵,從仰望星空到腳踏實地,他們走過的路是曲折的,而在某種意義上,他們在部隊的境遇又是幸運的。

大學生當兵熱,離不開兵役制度的完善和地方政府的扶持。相當一部分人放棄學業參軍入伍的直接誘因就是地方大學和政府「開價很高」——

主要是圍繞學費減免、專業複選、安置落戶,退伍後也有一筆可觀的退伍費,拋開現實利益而言,考軍校、「迷彩情懷」、當兵鍛鍊等也是其中很重要的因素。

服役2年就退役的大學生士兵,對於退役安置的軍齡年限判定,是其中一個原因。當然,還有一些其他退役的原因。

由於大學生士兵上學期間不計入軍齡,不僅算帳時退役費少,在轉業安置中軍齡比部隊生長的士官少,2年後願意留下的不多。

服役前高學歷「引進來」,服役時怎麼用高學歷士兵「造血」,是個問題,不能把人才資源給浪費了,這就違背了大學生入伍政策的優待。不少大學生士兵因所學專業與部隊需求不匹配,常常是專業越「高精尖」,越無法在基層「落地生根」。

綜合近年來大學生士兵的成長軌跡,不得不承認,對大學生士兵越來越重視,但對如何培養使用還拿不準。

不少單位對待大學生呈現「兩極化」傾向,有的注重創造成長環境,有的過分放大缺點。還有的單位覺得,不少大學生士兵義務兵服役期滿會選擇退役,不太捨得花大精力來培養。

當然,服役滿2年的義務兵,退役的性價比也很高。

為國盡了義務,有了當兵經歷,此生不再遺憾;當了2年兵後,既有許多政策照顧,還算基層經歷,今後無論求學、經商還是從政皆有了敲門之磚;許多大城市一次性補助二十多萬,是大學生的還給解決戶口問題,回去後享受專升本、考研加分、二等功以上免初試,更不用說一等功。

如何辯證地看待鼓勵大學生服義務兵役、及其對部隊的影響呢?

首先一定是好事,增強了國民的國防意識,也一定程度提高了兵員素質。但問題也存在。

比如說造成了一定的不平等甚至待遇反差。兩年義務兵退役除了獲得統一的退伍費、自主就業一次性補助、學費補助、職業年金、養老保險金等外,還能得到地方政府給予的入伍獎勵金、家庭優待金等各類獎勵。不少地區兩年義務兵退役可獲得20萬左右的經濟補助,相當於服役每年10萬元。

而在2017年,一同事17年軍齡轉業,還是在邊疆服役,除掉住房補貼和公積金,拿到手的轉業費19萬,一個邊疆服役17年的老兵,還不如兩年義務兵拿錢多,可見服役越久,有的時候還不如服役短的待遇好。

再就是,導致了部分大學生義務兵互相比貢獻、爭待遇。總的來說,貢獻本不分大小,參軍報國也並非單純為了待遇,而是說改革後的政策機制,包括地方優撫安置政策,一定要體現公平與激勵,才能矯正此類現象,發揮正面導向作用。

這說明,鼓勵大學生義務兵當兵服役是好事,但是單純靠拉「經濟帳」的徵兵,特別是關於經濟補助、義務兵優撫金存在地區差異,難免不存在部分大學生義務兵抱著「走一趟」的心態,對服役期的貢獻值不大。

根據馬克思主義理論,改革本質是教育、醫療、房子等生活資料,以及土地、工廠等生產資料的再分配。而軍人,一旦入伍,如果不在北上廣等大城市,他們和子女享受不了良好的醫療、教育,房子等固定資產也無法隨經濟增長而增值,也無法享受商業便利;土地被荒廢甚至剝奪,工作也面臨不確定,等於生活資料、生產資料被雙重剝削。

錢是數字,是用來平衡這兩個資料的工具。在兩個資料被剝奪的情況下,服役時間越久,差距就越厲害。而服役時間短,反而獲得了大量補償,自然倒掛了。

國防和軍隊改革,不僅僅是軍隊系統一方或者是國防職能部門的局部改革,應該是個全局性聯動性整體性的國家層面改革

改革之後,一定要讓那些真正熱愛軍隊獻身國防的人,在榮譽和利益上都較其他人形成比較優勢,不然人是會用腳投票的。

鼓勵大學生義務兵服役期間多建功立業,並根據貢獻值來掛鈎補償與獎勵;在物質獎勵、政策激勵之外始終不放鬆思想政治教育,讓他們來的時候多貢獻,走的時候多奉獻,可能才是正確的方向與導向。

相關焦點

  • 榮立「一等功」保送提幹的林祥,回來了!
    林祥的成長曆程就像跑400米障礙一樣從起點出發便不停向前衝跨過溝壑翻上高板越過一個又一個障礙受得了曲折經歷過低谷也沐浴過衝向終點線的輝煌 三年前,林祥參加「國際軍事比賽—2017『安全環境』」項目比賽並榮立個人「一等功」
  • 北京大學生士兵退役考研加10分 義務兵補助增加
    北京大學生士兵退役考研加10分 義務兵補助增加發稿時間:2014-06-24 14:24:00來源:法制晚報上午,在本市2014年夏秋徵兵工作動員大會上透露,今年本市入伍義務兵補助比去年增萬元。  今年,北京市為鼓勵適齡青年和大學生入伍,制定了一系列優惠政策,其中包括復學、經濟補助和就業等。凡從本市入伍的在校大學生,可保留學籍至其退出現役後兩年內。退出現役後一般應回原學校原專業復學,如確有必要轉換專業,由所在學校確定。
  • 陸軍義務兵津貼標準是什麼?
    兩年bai義務兵津貼費共計21600元(第1年850元/月,第2年950元/月)。義務du兵改選軍士(士官)後享受部zhi隊工資福利待遇,並將不斷提高。2、優撫、獎勵和退役待遇。一是義務兵服役期間的家庭優待金不低於上年度縣(區)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5%(泗陽2016年家庭優待金為9770元,隨著城鎮居民收入的不斷提高,義務兵的家庭優待金每年也將隨之增加,2017年泗陽家庭優待金可能超過10000元,服義務兵兩年可達到20000元以上),並形成自然增長機制。
  • 我區現役軍人王小強榮立一等功
    我區現役軍人王小強榮立一等功 2020-06-10 03: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義務兵退伍後,能讀什麼大學?國家有什麼政策嗎?
    義務兵,在服完兩年義務兵役期後,沒有選為士官,那就無可避免的面臨退伍。有很多戰友退伍後並沒有馬上去工作,而是選擇報讀各種大學進行深造。那麼,義務兵退伍後能讀什麼大學呢?熱血青年參軍報國,國家對關係到千千萬萬義務兵利益的事也給予了足夠的重視,針對不同學歷層次的退伍老兵,出臺了相應的政策。一,初中、高中學歷。
  • 專科生入伍退役 符合條件可免試專升本
    可申請免試專升本退役考生條件:1.2013年(含)後專科應屆畢業生從本市應徵入伍,2020年、2021年退出現役或2013年(含)後在校生從本市應徵入伍,且退役後復學並按照學校有關規定完成專科(高職)學業,2021年取得畢業證書或入伍期間取得畢業證書的。
  • 對越自衛反擊戰:立過「一等功」的戰士,轉業後會享受什麼待遇?
    我國和越南的關係,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在對越自衛反擊戰沒有爆發以前,中國和越南一直保持著友好的關係,而且越南還曾多次接受過我國的幫助,可是沒想到,我國卻幫助了一個白眼狼,他們認為自己靠著蘇聯這顆大樹,就開始對我國的邊境,進行對此侵犯,嚴重危害了我國邊境的安穩,即便是我國對他們多次警告
  • 對越戰爭中,榮獲「一等功」的士兵轉業後,享受什麼待遇?
    在戰爭中,出現了很多的英勇的士兵,他們中有的人為我們的國家立過大功。而且他們在戰爭中沒有考慮自己自身的安全,而是不顧危險,甘願為國家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那麼,對越戰爭中,榮獲「一等功」的士兵轉業後,享受什麼待遇?
  • 義務兵沒考上軍校就退伍,不,你還有這兩條路可以選
    義務兵轉士官之後,想再次考軍校,可能會遇到這兩個問題1、如果是在校大學生,轉士官之後最高學歷就是高中,能夠考上軍校還好,要是考不上軍校,則需要等三年之後才能退伍回到學校復學,到時候年齡就拖得比較大,因此面臨的壓力比較大。
  • 參軍報國,義務兵留隊5條途徑,3條是軍官,2條是士官,望周知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願意從軍報國,軍人的社會地位也是不斷的提高,軍人的待遇也是越來越好,各方面的待遇和保障越來越完善,《退役軍人保障法》也是即將出臺,這部法律將有效地保障退役軍人的權益,讓軍人沒有後顧之憂。
  • 關於2020年公開招聘已安置退役大學生義務兵為延川縣事業單位工作...
    根據中共延安市委辦公室、延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進一步規範大學生義務兵安置工作的通知》(延市辦字[2020] 12號)和中共延安市委組織部、延安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關於印發<關於縣(市、縣)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安置退役大學生義務兵的實施方案>的通知》(延人社發[2020]153號)文件精神,依據《陝西省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實施辦法
  • 考研新政:退役大學生士兵考研得優惠
    具有高等教育學歷的士兵退役後,三年內參加碩士研究生考試初試總分加10分。在北京市2014年夏秋徵兵工作動員大會上透露,2014年本市入伍   具有高等教育學歷的士兵退役後
  • 大學生入伍與「義務兵」有何區別?
    在部隊榮立二等功及以上的退役人員,符合研究生報名條件的可免試(指初試)攻讀碩士研究生。  (5)將考研加分範圍擴大至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退役人員在繼續實行普通高校應屆畢業生退役後按規定享受加分政策的基礎上,允許普通高校在校生(含高校新生)應徵入伍服義務兵役退役,在完成本科學業後3年內參加全國碩士研究生招生考試,初試總分加10分,同等條件下優先錄取。
  • 東臺現役軍人榮立二等功,喜報送到家
    7月30日下午,市委常委、人武部政委陳玉龍與退役軍人事務局負責人等一行,先後到東臺鎮北灶社區現役軍人夏玉領和時堰鎮嵇東村現役軍人武輝家中,將榮立二等功的喜報及慰問金送到家屬手中,告訴他們孩子在部隊表現優異、立功受獎的好消息,同時送上黨委政府和部隊對他們的親切關懷。
  • 此人兩次擊落先進的U2偵察機,榮立一等功,為了保密隱藏41年
    他們深藏功與名,自己所作的貢獻從不主動對外提起,導致默默無聞。 1956年,正好迎來全國第一次徵招義務兵,韓澤民覺得這是一個好機會,便偷偷背著家人報了名。
  • 今年起義務兵徵集調整為一年兩次徵兵兩次退役
    2020年起義務兵徵集調整為一年兩次徵兵兩次退役   1月16日,「兩徵兩退」改革暨2020年全國徵兵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結束後,「兩徵兩退」改革暨2020年重慶市徵兵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隨即召開,貫徹落實有關精神。
  • 松江區|2020年退役軍人學歷提升學習班開始報名啦!
    為貫徹落實退役軍人事務部等十二部委《關於促進新時代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退役軍人部發〔2018〕26號)文件中關於退役軍人「鼓勵參加學歷教育」的政策,更好地為退役軍人搭建學歷提昇平臺,助力後續就業創業,松江區退役軍人事務局與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合作開設退役軍人學歷提升學習班,現就相關情況簡介如下:
  • ...那個義務兵進入部隊之後主要學什麼?當兵退役後保留學籍的話是...
    X 本人今年高中畢業,那個義務兵進入部隊之後主要學什麼當兵退役後保留學籍的話是不是要先到大學登記還是怎麼樣?還有進部隊考軍官的話容易嗎,有哪些科目?考上之後是不是包分配?
  • 江西:一至四級殘疾義務兵初級士官退役由國家供養
    12月20日,省政府頒布《江西省實施〈退役士兵安置條例〉辦法》,明確規定被評定為一級至四級殘疾義務兵和初級士官退出現役的,由國家供養終身。退役士兵安置地為退役士兵入伍時的戶口所在地。入伍時是普通高等學校在校學生,退出現役後不復學的,其安置地為入學前的戶口所在地。服現役期間父母戶口所在地變更的,可以在父母現戶口所在地安置;符合軍隊有關現役士兵結婚規定且結婚滿二年的,可以在配偶或者配偶父母戶口所在地安置。安置地政府應當在接收退役士兵六個月內,完成本年度安排退役士兵工作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