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牌」冒充!海關查獲7200罐不合格奶粉,到底是不是惠氏的鍋?

2021-01-14 媽媽網育兒

大家好,我是母嬰紅黑榜的榜主~專注於媽媽關心的大小事,給媽媽提供最有價值的母嬰產品信息,幫媽媽看懂母嬰用品背後的真相。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媽媽們記得持續關注哦~

榜主經常收到媽媽們這樣的留言:


我在村裡小店買的奶粉有沒有保障呀?

朋友圈裡有人賣寶寶奶粉,可以買嗎?

閒置平臺有賣全新的奶粉,比旗艦店便宜很多,不會有問題吧?


嗯?看來榜主苦口婆心、循循教導要到有官方授權的正規渠道購買產品,你們是過目即忘?是不知道沒有找準消費渠道,隨時都有可能掉進坑裡嗎?



最近就有這樣一個不良進口商企圖偷龍轉鳳、矇混過關的新聞:


2020年6月,海關查獲了2批次通過偽報方式「貼牌」進口的不合格乳粉,這也是2018年以來,北京口岸查獲的金額最大的進口不合格食品化妝品類案件。



新聞中雖然沒有點名涉事產品的品牌,但通過產品圖片和產品標籤「膳兒加」,還是能查到相關產品是歸「惠氏」所有。


在海關總署公布的《2020年6月未準入境的食品信息》中,頭兩項就是上述新聞提到的「貼牌」奶粉。


中國海關雜誌報導稱,關員在對這2批進口乳粉的檢查中發現,在朝向強光觀察時,標籤內部隱約有字跡顯現,使用電吹風將外標籤吹軟揭掉後,發現罐體上還印有另一層內標籤。


內標籤品名為「某金裝膳兒加 PE GOLD 偏食兒童營養輔充配方奶粉」,外標籤品名為「某金罐膳兒加營養粉(固體飲料)」。



惠氏膳兒加,是惠氏推出的一款針對偏食寶寶的配方奶粉,在國內通過配方註冊的登記產地是蘇州工業園區。


而這次出問題的這批乳粉,卻是由北京銀河開創貿易有限公司在今年5月29日和6月1日分兩批申報從新加坡進口。


榜主通過企查查搜索到該貿易公司的具體信息,看起來和惠氏並沒有什麼關聯,甚至在公司簡介裡標註的是主營日本紙張進口。


這批「貼牌」奶粉經海關查實,貨物外標籤的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與內標籤相比有大量改動。


該產品的配料和營養成分既不符合乳粉的國家標準,也不符合固體飲料的國家標準,海關當即對該批貨物進行了封存處置。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官方消息披露這批產品的責任企業是惠氏還是進口是貿易公司,不排除進口商為了賺錢私自「貼牌」鋌而走險的可能。


榜主要提醒各位媽媽,務必到有官方授權的正規渠道購買配方奶。


比如上述這款產品,可以到惠氏(Wyeth)京東自營官方旗艦店裡購買,其產品頁裡還展示了官方授權書,可以說品質和服務都能得到保障。



那麼除了這批產品,還有什麼進口產品不合格的?


榜主今天就帶大家一起分析一下,6月總署通報的未準入境食品信息


本次海關的通報裡,有2批次一共23000千克維他原味豆奶,因標籤不合格未準入境。


從披露的信息可以看到,相關產品由維他奶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在香港生產,從廣州口岸進入。



其實,從今年4月開始,維他奶已經連續3個月出現被拒入境的情況了。


2020年5月,有1批次共2100千克維他豆奶飲料被拒入境,原因是超範圍使用營養強化劑泛酸鈣。



2020年4月,有3批次共26300千克維他奶產品被拒入境,分別標稱為維他豆奶飲料和維他奶原味豆奶飲料,原因依然是超範圍使用營養強化劑泛酸鈣。


維他奶作為一個香港的一個知名老品牌,在國內消費者的心裡一直都有著洋氣靠譜的形象。


然而近幾年卻頻繁登上海關的風險預警榜裡,不由得讓人擔心其食品安全是否能得到保證。



在本次通報的名單裡,榜主還看到了恆天然也榜上有名。


恆天然集團是全球最大的乳製品出口商,佔全球乳品貿易的1/3。

恆天然為全球食品企業提供乳品原料,可以說,只要你吃過披薩、麵包、蛋糕、奶蓋茶等等含乳商品,就都有可能接觸過恆天然的產品。


從海關總署公布的《2020年6月未準入境的食品化妝品信息》可見,進口自紐西蘭的恆天然FONTERRA LIMITED生產的1批次共25千克全脂奶粉,因感官檢驗不合格未準入境。



什麼叫「感官檢驗」呢?


其實就是憑藉人體自身的感覺器官,對食品的質量狀況作出客觀的評價,比如肉眼可見的腐敗變質、油脂酸敗、黴變生蟲、汙穢不潔、混有異物等情況。


有南方都市報的記者對恆天然進行了採訪,受訪人員表示「據了解,通報涉及產品均由於運輸或裝卸導致包裝破損」。


但其實這並不是偶然,在2020年5月海關總署公布的被拒入境名單裡,恆天然的1批次一共重75千克全脂奶粉,同樣是因為「感官檢驗不合格」而未準入境。



2020年4月,恆天然的1批次一共重25千克的脫脂乳粉則是因為「包裝不合格」被拒入境。



也就是說,恆天然奶粉同樣已經連續3個月有產品被海關拒絕入境。



2020年6月公布的名單中,榜主看到了桂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果汁飲料。


這批產品來自臺灣地區,共138.24千克,未能入境的原因是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



2020年1月,海關總署公布的的未準入境信息中,由百事食品(中國)有限公司進口自澳大利亞的QUAKER OATS AUSTRALIA PTY LTD生產的50千克即食燕麥片,因汙穢腐敗被拒入境。



其實在去年11月,同樣是進口自中國臺灣的桂格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桂格谷珍-堅果芝麻糊(衝泡粉),也曾因未按要求提供合格材料證明而未準入境。


可以說,桂格在短期內,同樣有3批次桂格食品被海關拒絕入境。



《2020年6月未準入境的食品化妝品信息》顯示,有64批次進口冷藏食品未準入境,其中24批次檢出動物疫病,分別來自厄瓜多、秘魯、越南和印度。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7月,大連和廈門海關都從厄瓜多進口的凍南美白蝦貨櫃內壁和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



可見,相關進口凍品在確實有傳播包括新冠病毒在內各種疫病的可能性,海關總署也暫停了厄瓜多三家企業在華的註冊資格。



來自臺灣地區的統一企業(股)公司生產的1批次共2520千克統一麥香紅茶被拒入境,原因是違規使用化學物質偏磷酸鈉。



來自日本的三得利草莓牛奶飲料,有1批次2850千克被拒入境,原因是超範圍使用營養強化劑維生素D。



可能會有媽媽覺得,這些進口的食品有問題,為什麼還會生產並運送到我們國門呢?


其實,世界各國都有自己的食品標準,各個標準之間都會有些許差異,進入我國市場流通的產品就必須符合我們的國標。


而一些貿易企業對我國的法律法規不熟悉,就有可能出現進口商品不符合我國標準或者進口手續不齊全情況。


再加上大部分貨物進口都是走海運,運輸時間長,路途上還有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情況,就有可能出現食品腐敗、包裝破損等意外。



當然,不可否認存在埋沒良心的企業企圖鑽監管的空子,枉顧國民健康賺取暴利的。


無論是什麼情況,我國海關嚴守進口食品的安全關口,其實就是在保障我們大家「舌尖上的安全」。


但萬一有漏網之魚呢?媽媽們要如何才能挑選到放心的進口食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進口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應當有中文標籤,依法應當有說明書的,還應當有中文說明書。



沒有中文標籤、中文說明書或者標籤、說明書不符合我國規定的產品,是不允許進口的。



可以向經銷商索要產品的檢驗檢疫證明,核對檢驗檢疫證明的信息和這個產品的信息是否一致。



通過查看「檢驗檢疫」,可以確定這個商品是否符合有關法律和行政法規的規定。



可以在海關總署網站中,查詢到已準入的進口食品目錄、獲準註冊的境外生產企業和進出口商備案情況。


複製網址,用瀏覽器打開:

http://jckspj.customs.gov.cn/spj/zwgk75/2706880/2811812/index.html


榜主提醒大家,不要購買沒有經過註冊、沒有準入情況的國家生產的進口食品。


媽媽們平時會購買進口食品嗎?對於這些商品有什麼看法呢?有沒有什麼其他產品希望榜主介紹的?有任何想法都可以在下面留言哦~


今天的文章就到這裡,給榜主點個「在看」,並將本文分享到朋友圈,我們下期再見!


點擊【閱讀原文】,可查看海關總署披露的未準入境的食品全部信息!

參考資料:

[1] 進出口食品安全局,2020年6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2020-07-15

[2] 進出口食品安全局,2020年5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2020-06-16

[3] 進出口食品安全局,2020年4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2020-06-01

進出口食品安全局,2020年1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2020-03-25

相關焦點

  • 北京海關查獲7200罐「貼牌」 進口奶粉
    北京商報訊(記者 錢瑜 王曉)7月13日,北京海關發布通報稱,北京海關所屬朝陽海關查獲一起通過偽報方式「貼牌」進口的不合格乳粉,共涉及2個批次1200箱7200罐,合計貨值12.89萬美元,這是2018年以來北京口岸查獲的金額最大的進口不合格食品化妝品類案件。
  • 北京海關查貨7200罐不合格進口奶粉 涉嫌貼牌冒充
    來源:新京報網新京報訊(記者 郭鐵)據北京海關7月13日消息,今年以來,北京海關查獲進口不合格乳粉5批次,共1209箱、7294罐,合計貨值148803美元。其中,北京朝陽海關查獲一起不法分子通過偽報方式「貼牌」進口的不合格乳粉,共2批次、1200箱、7200罐,合計貨值128916美元,這也是2018年以來北京口岸查獲的金額最大的進口不合格食品化妝品類案件。根據通報,朝陽海關6月8日檢查時發現,在朝向強光觀察時標籤內部隱約有字跡顯現,使用電吹風將外標籤吹軟揭掉後,發現罐體上還印有另一層內標籤。
  • 惠氏品牌真抗造嗎?「貼牌」事件讓其品牌感受挫!
    近些年,海淘奶粉深受眾多媽媽的寵愛。可是在寶媽們海淘奶粉的高漲熱情下,卻摻雜著假冒、「貼牌」的亂象。近日,北京海關查獲的一批不合格「貼牌」進口乳粉竟出自知名大品牌惠氏。017200罐「貼牌」進口乳粉遭查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北京海關已查獲進口不合格乳粉5批次,共1209箱、7294罐,合計貨值148803美元。
  • 惠氏奶粉被曝出含有「致癌物質」?
    2018年制定的關於縮水甘油酯的監管限制,其所有嬰幼兒配方奶粉產品質量安全合格,可以安全放心食用。 負面不斷、銷量下滑的惠氏還扛得住嗎? 實際上,此次這也不是惠氏第一次有負面消息爆出來了。 上月,貼牌進口乳粉事件被媒體紛紛議論。
  • 銷量下滑負面不斷的惠氏還扛得住嗎?
    近些天,貼牌進口乳粉事件被媒體紛紛議論。北京所屬朝陽海關在6月8日查獲了一起不法分子通過偽報方式「貼牌」進口的不合格乳粉,共2批次、1200箱、7200罐,合計貨值128916美元,這也是2018年以來北京口岸查獲的金額最大的進口不合格食品化妝品類案件。
  • 廈門海關在「奶粉罐」中查獲2千克幹蝦米(圖)
    圖為:泉州海關查獲的2千克蝦米10月20日,廈門海關所屬泉州海關在申報為「奶粉」的入境快件中查獲2千克幹蝦米,這是該關首次在快件渠道查獲此類物品。目前,該包裹已被依法暫扣,待進一步處理。當日,現場關員在對入境快件進行技術查驗時發現,一票申報為「奶粉」的快件存在異常,存在偽瞞報嫌疑。現場關員立即對該快件實施人工開箱徹查,發現包裹內為3罐包裝完好的某品牌奶粉。但將奶粉罐錫箔紙封口打開後,整罐的幹蝦米呈現在關員面前。海關提醒,未經檢驗檢疫的蝦米可能攜帶多種細菌、寄生蟲或病毒,根據相關規定,水生動物產品禁止攜帶、郵寄進境。
  • 惠氏奶粉不合格的拆了重裝罐
    惠氏奶粉現不合格拼拆了重裝罐問題 律師:涉嫌違規惠氏奶粉現不合格拼拆了重裝罐問題 律師:涉嫌違規是不是真如他們的廣告語所說的那樣:「吃了惠氏,健康快樂每一天」。「返工粉」或許是廣大消費者第一次聽說,然而這裡的工人每天都能看到,工人告訴記者:「返工粉就是從生產線上回收來的不合格奶粉,集中拆包收集起來,等待著下次再用。」那麼,這些奶粉質量如何?有沒有問題?4月初,城市信報記者來到了位於蘇州市工業園區的惠氏工廠,以普通員工的身份臥底,揭開了這家企業一些不為人知的內幕。
  • 暗訪惠氏奶粉:不合格奶粉拆了重裝罐
    作為深受廣大消費者信任的惠氏奶粉,生產車間到底是什麼樣的?是不是真如他們的廣告語所說的那樣:「吃了惠氏,健康快樂每一天」。「返工粉」或許是廣大消費者第一次聽說,然而這裡的工人每天都能看到,工人告訴記者:「返工粉就是從生產線上回收來的不合格奶粉,集中拆包收集起來,等待著下次再用。」那麼,這些奶粉質量如何?有沒有問題?
  • 臥底惠氏奶粉 不合格的拆了重裝罐
    作為深受廣大消費者信任的惠氏奶粉,生產車間到底是什麼樣的?是不是真如他們的廣告語所說的那樣:「吃了惠氏,健康快樂每一天」。「返工粉」或許是廣大消費者第一次聽說,然而這裡的工人每天都能看到,工人告訴記者:「返工粉就是從生產線上回收來的不合格奶粉,集中拆包收集起來,等待著下次再用。」那麼,這些奶粉質量如何?有沒有問題?
  • 惠氏奶粉風波
    據悉,北京檢驗檢疫局檢疫人員是在北京朝陽區王四營鄉官莊村的某公司倉庫內查到這批奶粉的,總計1200罐,共480公斤,價值3萬多港元。  惠氏奶粉致癌?日前,來自北京的一則消息一石激起千層浪,其影響迅速蔓延擴散到南方,消費者紛紛致電本報。1200罐奶粉已回收  為此,美國惠氏藥廠中國有限公司日前主動給本報發來一份傳真———「致媒體的信」。
  • 一周食安黑榜:惠氏金罐膳兒加營養粉涉嫌「貼牌」進口 雨潤蒜香腸...
    惠氏金罐膳兒加營養粉涉嫌「貼牌」進口被海關拒絕入境 近日,海關總署發布了2020年6月未準入境的食品化妝品信息。2020年6月,全國海關在口岸監管環節檢出安全衛生項目不合格並未準入境的食品174批次。
  • 2020上半年跨境電商增長26.2%,跨境奶粉的機會在哪裡?
    這些多樣的嘗試,讓跨境這一途徑慢慢從單純消費者的需求轉變為奶粉行業謀求增長的方式之一,而更多實力企業的入局無疑極大地推動了跨境電商向精細化、品牌化、規範化發展。 廈門、北京、大連接連查獲不合格奶粉 但我們也需要看到,由於沒有完善的產品管理制度,跨境配方奶粉問題在這幾年並不少見。
  • 質檢總局:惠氏「學兒樂」奶粉含強致癌物
    質檢總局:惠氏「學兒樂」奶粉含強致癌物http://business.sohu.com/>   北京檢驗檢疫局日前對1200罐總計480公斤不合格進口奶粉進行了監督銷毀,該批奶粉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嚴重超標。
  • 惠氏開啟奶企回收空奶粉罐,空奶粉罐終於等來正確的回收方式
    我們家也是,剛開始有些空奶粉罐後,總是上網翻看空奶粉罐的各種二次利用辦法,給孩子做小沙發、小花盆等等,但幾年下來數量不斷增加,廢物利用已經不適合了,各種品牌種類的,家裡最擁擠的就數空奶粉罐。再也沒有力氣去變廢為寶,只想著有個正規渠道,能把家裡大部分儲物空間騰挪出來才好。前幾日惠氏客服提醒空奶粉罐回收微信,頓時覺得滅了心頭一大患。
  • 惠氏奶粉開罐後現結塊
    N本報記者 徐豐 本報訊 「保姆給寶寶泡了幾天奶粉後,才告訴我奶粉結塊很硬,這才發現不對勁。」昨日,福州林女士向本報968111反映,寶寶吃的奶粉疑有問題。 據林女士介紹,3月份她在福州楊橋中路愛蓓多母嬰產品專賣店購買了一箱(共6罐,1.6kg/罐)惠氏「金裝愛兒樂」嬰幼兒奶粉。
  • 記者臥底惠氏奶粉工廠 不合格的拆了重裝罐
    (中國網)作為深受廣大消費者信任的惠氏奶粉,生產車間到底是什麼樣的?是不是真如他們的廣告語所說的那樣:「吃了惠氏,健康快樂每一天」。「返工粉」或許是廣大消費者第一次聽說,然而這裡的工人每天都能看到,工人告訴記者:「返工粉就是從生產線上回收來的不合格奶粉,集中拆包收集起來,等待著下次再用。」那麼,這些奶粉質量如何?有沒有問題?
  • 惠氏奶粉吃出異物致嬰兒腹瀉 廠商推責消費者
    「他們說不排除是我自己的原因,除非我有足夠證據證明異物是在奶粉開罐前就存在的。」提到這個事情,謝春芽就一肚子的火,「你說有哪個家長會在開罐時還會查看拍照片的?」   【事件】奶粉中驚現灰色異物   謝春芽,湖南漵浦人。
  • 惠氏奶粉最新事件 惠氏金裝幼兒樂一段奶衝不開
    近日,惠氏奶粉最新事件倍受關注。鄭州市民花八百多元買兩罐惠氏金裝幼兒樂一段奶粉惠氏金裝幼兒樂進口奶粉衝不開,口感沙質剌嗓子。惠氏奶粉作為名牌進口奶粉,為何會出現沙質剌嗓子的問題,惠氏奶粉供貨商拒絕和記者見面,記者並未獲得可信的回覆。下面中國品牌網 小編帶您來看看惠氏奶粉的最新事件吧!神奇的奶粉衝不開。
  • 奶粉罐內藏象牙製品 5月廣州海關查獲45宗象牙製品案
    廣州白雲機場海關查獲2名男子利用奶粉罐藏匿象牙製品進境 謝祺晗 攝中新網廣州6月10日電 (唐貴江 關悅)廣州海關10日通報,廣州海關5月份共查獲45宗象牙製品進境情事。其中,在旅檢渠道查獲違規攜帶象牙製品進境情事43宗,查獲象牙製品28.8千克;在郵遞渠道查獲18件含象牙製品的進境郵包,查獲配有象牙制手柄的放大鏡、茶壺等一批,毛重合計1342克。5月23日,廣州海關隸屬白雲機場海關運用託運行李後臺查驗系統,對從阿迪斯阿貝巴飛抵廣州的進境航班進行監管,懷疑兩個拉杆箱藏有違禁品,隨即實施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