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炸新聞
小道消息
官方聲明
雜談八卦
每個周五
承包你酒桌上的談資
蘇格蘭威士忌,漲價了
這才進入2021年沒幾天,蘇格蘭那邊就傳來壞消息,因為疫情嚴重,蘇格蘭和英格蘭相繼「封國」。
2020年蘇格蘭威士忌產業已經遭受了一波重創:早在2020年5月4日,英國政府宣布第一次「封城」後不久,蘇格蘭麥芽威士忌協會發布了一條驚人的消息,「87%的威士忌生產場所要麼在減少產量,要麼已經徹底關閉。」
眾多酒廠除了因物流運輸停滯、缺乏原料供應而無奈減產之外,另一方面還把一部分原酒用在支援疫情上。
而且,去年蘇格蘭威士忌的出口數量也大減,去年英國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僅上半年,蘇格蘭威士忌的出口量就同比下降了近30%。
今年開年這一波封鎖,對蘇格蘭威士忌產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雖然目前威士忌酒廠還沒有宣布停產,但受到疫情影響,整個英國貨運已經有所延遲,現在全體國民要求居家隔離,更是讓這個貨源短缺,運輸停滯的情況加劇。
這一切對於我們來說只有一個結果——漲價。
市面上已經有多個品牌的多款蘇格蘭威士忌相繼漲價,還有部分威士忌顯示已斷貨。漲價的品牌涉及百富、大摩、格蘭菲迪、格蘭哥尼、安努克、富特尼等等,其中基礎年份的大摩12年、15年,百富12年、14年等等漲價幅度為5%-10%左右,一些中高年份漲幅達15%。
而且,我從一些進口商和代理那得到了部分內部消息,春節後到年中的這段時間,還會有品牌將做出漲價調整,如布納哈本、託本莫瑞、汀思圖等等。
目前帝亞吉歐和保樂力加這兩個威士忌巨頭還處於按兵不動的狀態,但是這都要看整個疫情的走向,不排除今年會有漲價的動作,有消息稱帝亞吉歐將在今年年中調整價格。
而且不止蘇格蘭威士忌,日本威士忌品牌響、山崎、白州系列,2月開始也將小幅上調價格。
其實,本身年底對酒的需求量就大,加上去年一年供貨緊張,這開年又來了一場「封國」,漲價也在情理中了。不過這種情況也有可能是暫時的,全看疫情走勢了。不想製造恐慌,但還是想提醒一下大家,囤點口糧沒壞處。
山崎、響今年將有新酒上市
說完壞消息,再來說個好消息吧。
說實話,近兩年隨著日本各品牌停產威士忌的消息不斷,日威已逐漸成為難買的代名詞,而且在這種供需不平衡的情況下,日威價格一路上漲到被吐槽失去性價比。
但是,就在今年開年,日本威士忌終於迎來好消息。三得利宣布,旗下山崎(Yamazaki)和響(Hibiki)將於今2021年5月分別上市一款威士忌:山崎Limited Edition 2021、響Blossom Harmony 2021。
從目前官方透露的信息來看,這兩款威士忌並非糊弄,反而頗有誠意。先來說說山崎的新款。
山崎Limited Edition 2021是一款使用大量12年以上原酒調配而成的無年份單一麥芽威士忌,而且是在珍貴的水楢新桶裡熟成的原酒。想像一下,甜美的水果打底,輔以椰香和檀香,再以煙燻點綴,口感如絲般順滑……是一支饞人的威士忌了。
而且包裝全線升級,酒標採用越前和紙製作,紙盒則使用了水楢木木紋質感印刷,從包裝上也能感受到滿滿的水楢感。
再說說另一款響Blossom Harmony 2021,自從年份版停產後,響也有一段時間沒出新作品了,上一款還是2018的響Blender's Choice,至今也超過兩年了。
這款響依舊沿襲其經典的優雅華麗風格,而且歷史上第一次以櫻花木桶過桶。
桜樽(櫻花木桶)是三得利首批採用新型實驗木類型的版本。據說限量生產的這款稀有威士忌具有獨特的,類似於盛開的櫻花的華麗香氣,具有和諧優雅的風味,餘味悠長而清新。
包裝也是如櫻花般清新可人,無可挑剔。
當然,除了酒款,大家最關心的還是價格。我之所以說這兩款新酒非常有誠意,正是因為發售價格真的相當親民:兩款威士忌價格相同,均為8000日元(約500人民幣),都是於5月25日在日本上市。
這價格,別說跟山崎和響自己比,就算放諸今天整個日威新品線裡,也是相當美麗的。啥也甭說,等上市擼就完事兒了!
記住,白酒的官方英文名是Baijiu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作為世界七大烈酒之一的中國白酒,好像並沒有像同場競技的白蘭地Brandy、威士忌Whisky、伏特加Vodka、朗姆酒Rum、金酒Gin和龍舌蘭Tequila一般,擁有一個響亮的英文名字。
實際上,不僅不響亮,多年來中國白酒甚至缺乏一個官方的準確英文名稱,比如Chinese spirits、Chinese distilled spirits、Chinese liquor等都稱為「中國白酒」。
其實,從2019年開始,《白酒工業術語》中白酒的系列國家標準就被進行過修訂,其中就有對白酒英文名稱的修訂:白酒,英文名:Baijiu。
今年,「Chinese Baijiu」的新名字,已經在1月1日執行的202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稅則》中進行正式修改和使用,稅則第22章的稅號為2208.9020。
為規範白酒出口名稱,擴大中國白酒的國際影響力,中酒協的負責人表示,白酒企業參加的各種食品飲料展會上都要統一使用「Chinese Baijiu」。
相信,未來在國際期刊、會議和文獻上,學術界也會幫助規範和傳播白酒的名稱,Chinese Baijiu也會逐漸被國內外行業專家及消費者所認知。
自戀者更容易濫用酒精?
當今社會,很多人會將葡萄酒與富裕、聲望和生活品質聯繫在一起。作為一種「顯性消費」的對象,葡萄酒可以讓人們展示自己的社會地位和能力。甚至還有研究甚至發現,喝葡萄酒其實會讓人更有魅力。
當然,諸如財富、權力和魅力等也是自戀的人喜歡散發的。因為自戀的人似乎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相信自己是獨特的,而且比別人更強更重要。
為了驗證自戀的人是否更喜歡喝葡萄酒,有人就做了兩場研究。
第一場研究由654名平均年齡在40歲左右的法國成年人組成,是通過一家消費者研究公司(Toluna)招募的。樣本由56%的男性和44%的女性組成,來自不同的職業和教育背景。
參與者回答了有關他們的背景,以及他們對葡萄酒的典型消費水平的問題。當然,他們還完成了一個自戀測試。被要求回答諸如「我傾向於期待別人的特別恩惠 」和「我傾向於尋求聲望或地位」等問題。
為了增加研究的普遍性,調查員利用市場研究公司來招募受試者進行第二場試驗。樣本包括192名美國人,55%為女性,45%為男性,平均年齡為32歲。這些受試者回答了與第一項研究中類似的問題。
正如預期的那樣,研究人員發現了兩次研究的類似結果,即「自戀者消費更多的葡萄酒,是因為他們將這種消費與社會吸引力聯繫在一起」。
在第二場研究中還發現,自戀者從消費中獲得的社會獎勵似乎比喝葡萄酒本身的更重要,這導致自戀者就算不喜歡喝葡萄酒也會積極消費。
作者在總結中寫道:「自戀程度高的人消費更多的葡萄酒,以滿足他們在社會上引人注目的需要。」進一步擴展這個類比就是,如果有人把某種酒看作是幫助提升社會形象的工具,那麼就會進行更多非理性消費。
看完這個研究我只想說,就這?咋,花錢還不許人裝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