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薪3萬,負擔不起孩子的暑假」
「爸媽清華畢業,仍買不起800萬的學區房」
還記得剛結婚時,兩口子每月收入加起三四萬,每周吃大餐,每年出國遊,周末約朋友去逛街,家裡大牌的護膚品和衣服從來不缺,新出的手機也能毫不猶豫地買。
而生了孩子後,剛開始要請保姆、買進口奶粉、紙尿褲,大一點買新玩具、上早教班、幼兒園,接著就要開始為學區房憂愁發愁。上了小學,各種興趣班、補習班……好像一臺源源不斷的抽水機,把錢包抽扁,不少姑娘也從愛美的小仙女變成了一個焦慮的某某媽,一看朋友圈的「養娃費錢」文章就引發共鳴,加入轉發大軍。
從懷孕到孩子出生,上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大學、找工作、甚至結婚,都是父母難以啟齒的痛。毫無疑問,養孩子為年輕夫婦帶來的經濟壓力絕非一般,有人按照孩子的成長經歷,做出了以下預算:
看完這些,不少人開始感慨,養一個優秀的娃真是越來越難了,好懷念當初那個孩子被叫「狗剩」的年代。以前可以說是多一個人,多一雙筷子。
而現在,對不起,多一個人要多一份房貸、車貸、多一份長線的教育投資......
孩子是上帝帶給父母的天使,為他們帶來了初為人父母的喜悅,也同樣帶來了責任與壓力。
但壓力越大,責任就越重。
沒有父母不想給自己的寶貝提供最好的生活。可俗話說,生孩容易養孩難。因為現在我們養的不是孩子,而是碎!鈔!機!啊!
高收入家庭伴隨著高生活成本,導致這些家長生存焦慮,從而決心更多地投資教育,於是教育成本隨之提升。
究其原因,這裡面大部分人雖然收入高,但僅有一項工資收入,沒有其他收入,導致他們只能高強度工作,996、007的加班生活接踵而來。雖換來了孩子的教育資源,卻也失去了陪伴孩子成長的時間,得不償失。
正如巴菲特所說:「如果你沒有找到一個當你睡覺時還能掙錢的方法,你將一直工作到死。」因此,如果想要給孩子優質的教育,就得提前準備教育儲備金,拿著固定工資的上班族們,便需要學會理財。
理財,顧名思義,就是管理財務。指的是對財產和債務進行管理,以實現財務保值、增值的目的。理財最重要兩點是:一、要有良好的理財心態。千萬不能抱著理財能賺大錢的心態,太過於貪婪,不懂得及時落袋為安,最後只會功虧一簣。所以,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才能更好的理財。二、做好長期理財規劃,實現財富增值。我們除了努力工作賺錢之外,還應想辦法通過合適的方法來管理好資金,平時不僅要做到儲蓄,還應通過投資合適的理財方式,來增加收入。同時,對於投資理財應當長期進行規劃,有效地利用每一分錢,及時把握每一個投資機會,才能讓財富增值得更快。
成功的投資理財不僅能增加收入,還能減少不必要的支出,同時改善個人或家庭的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質量,這樣,孩子也能受到更優質的教育。而在這樣父母兼具財商的家庭裡長大的孩子,以後又怎麼會不優秀呢?
(內容與圖片整理自廈門辣媽圈、科保小知識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