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載 i5 L16G7處理器的產品,性能和定位到底怎麼樣,一起來看剎那數碼的簡單上手和測評
三星 Galaxy Book S 測評上手
如果不是蘋果出了搭載最新M1晶片的Macbook 太強大
三星Galaxy Book S 搭載的這款新出的 i5 L16G7晶片,跑分應該也不算太太難堪。
儘管性能不盡如人意,但i5 L16G7這款處理器,其產品蘊含的意義,可能要遠大於其本身產品
接下來,先簡單闡述下Galaxy Book S值不值得買
優點:
1 輕薄,很輕很薄,平板的那種薄,隨性拿來拿去。
2 顏值和做工,一分錢一分貨
3 長續航,辦公利器
4 充電十分方便,兩個c口都能充
5 能流暢運行中等畫質的LOL(算半個優點吧,後文解答)
缺點:
1 價格/性能沒優勢,另外這個級別產品定位差異不明顯,BookS沒有也沒有蘇菲那種平板模式
2 i5 L16G7 性能確實不咋地
3 接口偏少,充電時只有一個C口可以作為USB口
點評:
超極本分為1kg以下和1-1.5kg兩個不同陣營,差了不到一斤,定位和性能就差別很大。前者像平板級追求極致輕薄便攜,後者則是輕薄和性能取一個平衡。
蘋果最新出的M1 macbook air屬於後者,而Galaxy Book S 則屬於前者,所以要區別定位。從Book S這個級別中,它算這級別裡最輕薄的本之一(只有950g, 6.2mm-11.8mm),當然7999定價確實和一般筆記本比不低,但與其定位一樣的還有動輒上萬的Surface Pro X 系列(774+335g,7.3+5mm)和更驚爆眼球的筆記本摺疊屏,21999起的ThinkPad X1 Fold摺疊(999g,11.5mm,未算鍵盤),好像和同級別產品這麼一比,Galaxy Books性價比又還可以,注重辦公長+續航,又很在意便攜性/做工+顏值,作為星粉的你,若想追求極致輕薄體驗又不差錢,可以擁有她。
如果你不是星粉,這種筆記本到底值不值得買,還有作為這類超輕薄筆記本的核心,i5 L16G7到底怎麼樣,且聽我慢慢道來 。
首先,作為普通消費者而言,最在意的就是性能和價格,所謂的性價比。
Galaxy Book S 這款 i5 L16G7性能,和目前常規5000-6000元的主流筆記本,i5-10210U 性能差距還是很大的,直接上Geekbench和魯大師的跑分,性能上這款新i5L16G7的性能可謂慘不忍睹。
下圖1是常規筆記本 戴爾靈越5000筆記本的跑分(圖像處理能力和CPU)
下圖2是 三星Galaxy Book S筆記本的跑分(圖像處理能力和CPU)
下圖3和4,是魯大師對於處理器性能評分的評估。上面是戴爾普通筆記本,下面是三星超輕本
可以看到, 這款 i5 L16G7性能,被自家常規處理器,秒的渣渣都不剩了。然後我們再來看一看,
蘋果最新發布的新品M1。雖然 這款 i5 L16G7 和 M1 定位並不同,也存在錯級定位。但是在一般消費者眼中,價格接近肯定會拿來對比。畢竟大體一看,都是輕薄本。
為了方便凸顯蘋果M1的強大,我們順便發一下官網定價7999的新macbook air跑分,是不是懵逼了
真所謂,年輕人,不講武德。不光是區區i5 L16G7,就算是常規的i7,i9系列,M1都一點不虛。
既然如此,到這裡很多人就會問了,那我們花這麼多錢買這款雞肋處理器的意義在哪裡?
其實英特爾在推出i5 L16G7,其目的最開始是向著微軟/高通的SQ1/SQ2對標的產品,本身定位和常規10代11代intel筆記本處理器,以及蘋果M1處理器不同。當然了當時蘋果還沒有發布牛逼的M1。拋開M1,我們繼續說i5 L16G7的前生今世。看圖說話。
Lakefield是Intel在去年正式公開的一個全新處理器項目,和Intel史上幾乎所有常規x86處理器都不一樣。因為這顆處理器,首次在x86處理器上使用了大小核設計。對於大小核設計,熟悉手機等行動裝置上面的ARM處理器的朋友肯定不會感到陌生,ARM早在Cortex-A7推出時同步推出名為big.LITTLE的大小核異構計算架構,讓行動裝置(手機和平板)能夠同時享受到大核心帶來的高峰值性能和小核帶來的高能效比,在提供更強大性能的同時,儘可能降低處理器的長時功耗,從而延長行動裝置續航時間。而為了更好地滿足移動電腦(windows平臺)需求,Intel為他們的x86處理器準備了這套類似的大小核異構處理器技術。簡單總結就是,手機平板都是ios和andorid平臺,但電腦是x86平臺,x86平臺的windows同樣需要兼顧性能和續航,畢竟windows功能更強大使用更廣發。
去年十月有看過微軟的Surface發布會,那應該不會對那場發布會上新露面的幾款設備感到陌生,比如非常輕薄的Surface Pro X,比如雙屏形態的Surface Neo和Surface Duo。這些移動產品或多或少都有一個需求,那就是它們需要一定的性能和長效的續航時間,這些需求實際上已經可以被當前主流的ARM處理器(高通)給滿足。但問題在於,Windows對ARM指令集的兼容可能仍然沒有做好,ARM處理器可能會引發一些兼容性問題,此時就給了傳統x86陣營可趁之機,Intel可以說就是看到了一定的機會,畢竟X86對於傳統PC平臺有先天優勢,而Lakefield系列處理器,就是他們拿出的一種應對方案。不過話雖如此,微軟和高通合作的ARM平臺SQ1和SQ2目前看也算比較成熟。兩者屬於競爭,理解下來就是,英特爾對於該新興市場提供的一種解決方式,高通則是另一種。
搭載SQ1/2的微軟Surface Pro X
我們開頭說了,i5 L16G7出現的意義,主要是服務超級輕薄便攜+續航+一定的計算能力
你也可以理解為,windows平臺的安卓/蘋果平板,因為安卓和蘋果雖然系統目前已經非常完善,但如果要做到桌面級深度辦公,尤其是像三星TAB S7這種,就算給你配一個物理鍵盤外加Dex模式,但很多只有在X86平臺windows系統上面才能使用的軟體,安卓系統環境也確實不方便。
兩款i5 L16G7主打的產品,今天測的就是三星這款
而傳統意義上的筆記本,就算在輕薄,重量基本也在1KG上。當然1KG以下常規筆記本也有,Acer的Swift系列(成本/做工/布局原因,散熱不太行,但處理器和顯卡性能更強,本人用過Swift15,970g)真有興趣的同學也可以了解下這款本,不是太推薦。還有一款三星lon沒用過,不多評價,不過估計主要也是散熱這塊的體驗,參數後文會提,有興趣可以關注
參考資料: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0372433728440742&wfr=spider&for=pc
下面上一張圖,分了2大類,選取了目前介紹和大家常規認知的幾款筆記本。
這裡面匯總了目前主流認知的超極本
我們通過對比可以看到,就算都是輕薄本,大家也有不同的陣營,就像我開頭說的一樣,超極本分為1kg以下和1-1.5kg兩個不同陣營,差了不到一斤,定位和性能就差別很大。前者像平板級追求極致輕薄便攜續航,後者則是輕薄和性能取一個平衡。兩者定位還是有差別的。
Galaxy Book S 確實很輕薄,但是性能也確實一般般
通過對比,我們發現蘋果的M1確實很牛逼,但幾個地方還是要說一說,算是插話和本文無關吧
我們上文提到,為了服務超級輕薄便攜+續航+一定的計算能力,比安卓和iOS兼容性更強的桌面級辦公環境,同時保證一定性能的同時還需要極低功耗,發熱更小而誕生的新平臺處理器,努力做到小而美。但M1的出現正好反其道而行,蘋果筆記本本來是X86平臺,但換裝自家M1處理器後平臺變成了ARM,也就導致了系統環境和之前不同,很多X86平臺的軟體需要從新適配。雖然在辦公層面,max os和windows區別確實不大,但是到了更高的娛樂或其他大型傳統軟體層面,ARM的兼容性肯定沒有傳統X86好,就看後期蘋果怎麼優化和兼容,其實蘋果的目的是為了打通PC和手機,平臺生態一體化,對於自家產品打造生態化統一件是好事,至於挑戰傳統行業,我認為蘋果既然這麼做了,說明它有這種資金和實力支持,只不過是時間長短的問題。其實喜歡mac os和蘋果電腦的畢竟不是所有人。蘋果服務好忠實的專業用戶群體,我認為就足夠了。至於一般消費者,是否要選購M1平臺的筆記本,我建議還是暫時先觀望,畢竟蘋果電腦主要服務於專業人士,尤其是視頻音頻處理上,而不光為了品牌和顏值,M1本身的技術儲備香是香極了,但還是要觀望下其後面發展。
不過講真,5nm的技術確實把英特爾嚇懵逼了,英特爾今年的技術還在停留在擠牙膏的10nm階段,希望英特爾明年多努努力,加把火,讓這場技術革新發展大戰繼續下去,受益的總歸是消費者。
聽聞最近intel開始向三方廠商提供搭載11代i7的工模NUC M15筆記本套件,力圖依靠頂尖的X86硬體組合打開一個突破口。
越說越遠,寫了這麼多的目的在於能更好的介紹大背景,希望大家知道這款處理器的定位和意義,本來本文主要是介紹Galaxy Book S 到底值不值得買,咱們繼續聊起來。
其實講,所謂的超低功耗和超長辦公時間,其實性能更高的普通高級(注意不是大眾常規款)超極本完全也可以勝任,至於重量的區別,前後差200-300g其實也不算什麼負擔,到此我想說,我不太推薦過度輕薄的這種筆記本產品,但不可否認的是,如果你特別在意便攜性和重量,又很在意續航,Galaxy Book S也不是沒有可取之處,起碼它比同級別的蘇菲要便宜不少, 畢竟三星在筆記本領域這塊,可能除了本土外,沒有手機圈響亮,所以價格上自然也比微軟自家的產品便宜。至於聯想那個摺疊屏,那玩意不評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如果一定選ibm的產品,我可能會選傳統的ThinkPad X1 Carbon。
話說回來,那些買蘇菲X的朋友們,我想問一句,你們獲得生產力的地方,是不是一定平板和常規鍵盤相結合?SQ1/2的性能,你們能不能滿意,目前我認為不管是Lakefield還是SQ1/2其實都不是太值得購買,性能上犧牲多一些,價格也不便宜,而且Galaxy Book S 本身少了蘇菲的平板分體模式,反而三星給Tab S7 配了一套拆卸物理鍵盤,考慮的卻十分周全,(雖然這兩款產品壓根搭不上邊,但真讓人感覺這是有力不往一處使啊啊啊),其實怎麼說呢,如果沒有過渡追求輕薄便攜的訴求,就還是往常規方向考慮,除非你確實不差錢,而且剛需,和想體驗隨時隨地輕送愜意辦公和便攜。
其實搭載i5 L16G7的Galaxy Book S ,性能倒是堪比2年前的普通超極本,玩LOL中等畫質還是非常流暢,實性能也還說的過去,同時兼顧最好的續航和最便攜的移動方式,既然錢花了,辦公肯定是非常爽的,8+512的配置在同級別中也是比較性價比的存在,同時支持TF卡拓展,兩個type-c口都支持充電,同時可以直接用三星手機25w和45w充電器對三星用戶來說也是非常友好,平臺兼容性和外放也比一般安卓蘋果的平板強多了。
充電時間順便說下,45w(實際33w,和手機/平板一樣)1小時充70%,90分鐘充90%,請參考。因為一般滑鼠都是USB接口,所以如果想給Book S 配滑鼠,一定要選擇支持藍牙連接的滑鼠,不用接收器那種會更方便,畢竟接口少再用USB HUG有點浪費輕薄一詞,更佔地方。
另外講講Book S的續航和發熱如何,如果只是用來辦公和影音,普通電源模式基本上可以用4-7個小時,還是很長時間,如果開啟省電模式續航時間更長,普通模式下用軟體檢測下來處理器核心大概維持在40-50度之間,外觀摸起來基本感受不到發熱,這個很贊。如果開啟高性能模式玩LOL,大概能玩2-3小時左右,中度畫質的 LOL還是十分流暢,處理器核心大概維持在70度上下,可能輕薄設計被動散熱的緣故,底部積聚的熱量也在40-50度之間,總體散熱體驗就比較一般了,總結下來就是這麼輕薄便攜的筆記本,長續航和高性能這兩個極端使用環境下,長續航的辦公更能凸顯其價值,而性能方面,偶爾勉強能滿足一下一般的娛樂要求。僅供參考
14寸戴爾靈越 對比 13寸Book S 對比12.9 iPad Pro3
常規普通筆記本,對比Book S,對比 iPad Pro 3 厚度
接下來從產品本身另一個特色和主打,軟體層面,聊一聊三星筆記本對於自家三星手機支持的相關操作,畢竟都是為了星粉。
首先最重要的,就是手機和PC的互聯和傳輸,傳統意義上一般都是用數據線傳輸,隨著無線網絡和藍牙技術的發展,像無線傳輸,無線投屏,無線共享這種更加直觀的信息交互,被消費者更加需求
Samsung flow就是三星的解決方案,一套APP解決了Windows電腦與Android手機的連接問題
類似的方案還有華為Share,Dell的連接中心,微軟的你的手機,與華為不同的是,三星使用了藍牙作為配對方案,不是華為NFC,配合Bixby,很難說哪個更加方便,畢竟都是一鍵連接,在其餘功能上基本沒差。而且穩定性和速度也是非常不錯。Samsung flow在Galaxy Book S是預裝,手機上只需要安裝手機版就可以同步,相信在WiFi6普及加持之下,聯動效果會比藍牙更好,能做更加複雜的同步操作。
Samsung flow上的功能展示,我們大概舉例來談
首先是手機投屏,就是將電腦顯示器作為屏幕使用,直接將手機屏幕投射上來,同時配合Galaxy手機本身的多開彈窗視頻窗口,一起同步顯示,比如聊微信的時候,還可以看網頁,同時打開愛奇藝看視頻,配合Samsung flow的橫屏操作,可以說體驗還不錯,畫質也很好。
有一個很好的場景就是比如我們此時手機裡有一段視頻需要找更大的屏幕播放,這種無線投屏的小效果就非常好了,實測延遲還是很低的。尤其是在你沒數據線,不方便連接電腦或用Dex模式的時候,這種無線投屏就更方便了。
除了無線投屏,Samsung flow還可以同步傳輸各種文件,手機和電腦上相互傳輸文件,用電腦鍵盤通過電腦操作手機上輸入文本信息,或者用手機直接輸入文本信息在電腦上操作,相當於兩個屏幕,兩個鍵盤,兩個存儲,完全共享。有點意思吧。
關於Samsung flow的一些其他功能和具體介紹,大家可以網上搜索一下教程。
參考資料:https://zhuanlan.zhihu.com/p/88172164
除了Samsung flow,另外一個就是Samsung Dex,通過數據線連接,可以讓手機在電腦上實現電腦平板桌面化,電腦相當於一塊屏幕,手機相當於主機,Dex模式相比較Samsung flow各種投屏,功能更加完整,但是Dex模式,電腦本身除了屏幕,其他硬體不參與也不是使用,所以Samsung flow和Dex是兩種不同的模式,一個是安卓和windows兩個平臺的聯動和交互,一個是手機平板PC桌面可視化,本質還是安卓系統。
除了三星Dex和Samsung flow這兩種PC和手機的交互之外,剩下三星定製APP我簡單介紹下:
第一行,三個大圖標
Samsung Notes,顧名思義,和手機上的功能一樣,Galaxy Book S屏幕支持觸摸,自然也就支持手寫,但是Books只能觸摸,不支持Spen,所以要麼自己買個電容筆,如果追求完美的Spen體驗,需要購買Flex那款支持Spen(單獨電磁圖層,和Note手機一樣)
studio Plus,是三星給筆記本做的一款視頻剪輯軟體,功能簡單通俗易懂,比較適合快速上手
後面的軟體我就簡單介紹下,可能你拿到電腦的排序不一樣,以圖標和名字為準
第二行起
第一個桃心的圖標,是製作gif動態圖片,比如你想對愛的人表達情意,這軟體其實手機上也有1
第二個是三星相冊,圖標大家很熟悉,和手機一樣,用這個可以直接看到電腦和手機上雲同步的圖
第三個是三星app和驅動的更新軟體,有三星驅動和新功能app的更新和安裝,都在這裡
第四個是三星筆記本的備份和重置,等於恢復出廠,samung recovery
第五個是三星連接分享,可以分享照片,視頻,文檔等,手機和電腦同步三星雲
第六個是三星teamPL,我理解有點像teamview,創建共享文件夾和屏幕,讓團隊共享使用和操作
第三行起
第一個是samsung flow,上面介紹了
第二個是系統清理工具,就是手機上的智能管理器,電腦上360優化,不知道好用不
第三個是samsung security,就是類似三星手機的安全文件夾,私密性,裡面私密屏幕有點雞肋
第四個是live wallpaper,動態壁紙,可以讓系統自己切換動態壁紙,設置個人喜好和種類
整理來說,三星筆記本會自帶一些三星研發的小功能小軟體,和別的品牌一樣都有類似的定製操作
2
到了末尾可能有粉絲會發問:
三星目前共有三款主流在售筆記本,Book S,lon,Flex,三者具體是什麼區別,什麼購買建議。簡單來說,books重量是950g,lon是970g,但lon規格上算是正常輕薄本,lon更像是Book S的正常性能升級版,但lon目前好像已經斷貨,有更高級的Flex代替,FLex屬於1-1.5kg的陣營,創新的增加了Spen的支持,屏幕360度旋轉可以變成平板,配合SPEN使用,其他的區別,就看下面這張圖吧。如果有預算,還是建議各位上1-1.5kg的陣營,畢竟這樣的筆記本,使用場景和使用範圍才會更廣,當然錢包也要隨時跟進上。。
最後,我說一句自己的額外想法,臺式機的性能永遠比筆記本強,是穩定辦公還是移動辦公,就你自己的需求了。祝你能擁有自己最喜歡的個人PC,感謝關注剎那數碼,如需要選購三星國行筆記本,歡迎關注諮詢我們三星渠道優勢放貨,歡迎私信,和三星手機一樣優勢滿滿哦!
個人水平有限,歡迎交流,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