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離婁章句上》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受傳統思想的影響,很多離婚家庭是因為夫妻倆不孕不育造成的。確實,無論是女方不孕還是男方不育,都會給雙方帶來精神上的枷鎖,導致婚姻出現危機。據調查顯示,在育齡夫妻中不孕不育的比例大概佔10%~15%左右。
前幾天在某平臺讀到一篇帖子,女主發帖傾訴了備孕受挫之路,最後說如果查出來是她的原因不孕,那麼她就選擇離婚,放男方一條「生路」;如果是老公的原因不育,那麼就選擇丁克或者抱養一個孩子。很多網友給她留言,認為這樣的選擇「太不公平」。
其實,我老公的哥哥嫂子就差點因為不能懷孕而婚姻破裂。哥哥和嫂子是大學同學,畢業後又過了兩年倆人才結婚,剛開始倆人說還年輕不想要孩子,然後就一直到了大前年過年時,大家都回家過年,哥哥嫂子說要備孕生娃了。
一眨眼,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嫂子的肚子卻一直沒動靜。於是倆人去醫院做了很多檢查,例如卵泡監測、輸卵管、內分泌激素、精液檢查等等,奇怪的是所有的檢查都說哥哥和嫂子的身體都沒有問題,明明具備生育條件,可就是懷不上。婆婆表面上不說啥,可是暗地裡比誰都著急。
去年,哥哥嫂子放棄了,準備去大城市做試管嬰兒,醫生聽了他們的經歷,看了這幾年的檢查單,又讓他們去做了另外一項檢查(免疫抗體檢測),就是這項檢查,才終於找到了嫂子懷不上的原因:嫂子抗精子抗體是陽性,是屬於免疫性不孕。
那麼,什麼是免疫性不孕呢?
醫學上講,免疫性不孕是指「因免疫性因素而導致的不孕」,這種原因導致的不孕不育,約佔不孕症的10-30%。另外,免疫性不孕多是由於抗精子抗體、抗子宮內膜抗體、抗卵巢抗體、抗透明帶抗體等導致的不孕,其中,最常見的是抗精子抗體所導致的免疫性不孕,而這種抗精子抗體在男女體內都可能存在,「坑你沒商量」。
1、男性抗精子抗體 。
一般情況下,男性體內不會出現抗精子抗體,但是在特殊情況下,例如男性輸精管發生炎症或病變時,導致身體出現抗精子抗體,它會導致精子存活率低,甚至阻礙精子與卵子結合,導致不孕。
2、女性抗精子抗體。
老家有一戶人家,結婚十年之久女方不曾生育,最後離婚後又各自成家,誰料到,倆人分別結婚後卻都成功生下了孩子,村子人都說他倆上輩子沒有修來夫妻的緣分。
其實,對於女性身體來說,男性的精子對女性來說屬於特異性抗原,因此會導致引發免疫反應,產生相應的抗精子抗體,阻礙精子與卵細胞結合,從而致不孕。
此外,女性體內一旦存在一種「抗子宮內膜抗體」,也會導致難以受孕。這是因為如果女性患有子宮內膜炎、子宮內膜異位症或者子宮腺肌症等,會刺激機體自身產生相應抗體,一旦體內出現了抗子宮內膜抗體存在,而子宮內膜則是胚胎著床和生長發育的重要保障,即使順利懷孕,在抗子宮內膜抗體的影響下,會出現胎停育或發生早期流產問題。
為什麼抗精子抗體會導致不孕呢?原因通常有這麼五個:
原因1:影響精子的功能。
健康有活力的精子是受孕成功的前提條件,而抗精子抗體的存在,會影響驚喜的性能,例如導致精子代謝功能下降、活性降低等,從而影響精子衝破層層障礙,延長到達輸卵管的時間,甚至精子還沒有到達就半路「掛了」。
原因2:影響精子穿透宮頸黏液的能力。
精子在到達宮腔,遊走到輸卵管壺腹部的過程中,要穿透宮頸黏液,而抗精子抗體會影響宮頸黏液與帶有免疫球蛋白的精子相互作用,阻礙精子穿透宮頸黏液。
原因3:精子被清除導致數量驟減。
在抗精子抗體的作用下,有些吞噬細胞會視進入體內的精子為「異物」,從而予以清除,導致精子數量驟減,影響受精能力。
原因4:阻礙受精。
抗精子抗體還會干擾精子與卵細胞的受精過程,二者無法結合導致受精失敗。
原因5:阻礙、抵制胚胎發育。
即便是精子與卵細胞衝破層層障礙,結合成受精卵,但是由於受精卵仍然可能攜帶有抗精子抗體,從而會阻礙胚胎的正常代謝和發育,導致出現胚胎停育或者早期流產等問題。
此外,對於女方身體來說,除了抗精子抗體的存在,若是出現抗子宮內膜抗體,也可能會影響、抵制胚胎發育;若是抗卵巢抗體,則會影響卵子質量,進而影響受精卵質量;另外還有抗絨毛膜促性腺激素抗體,會抵制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的分泌,造成孕早期胚胎停育或者早期流產等等。
總之,用一句話總結就是「自家人不認識自家人」,這種情況導致的不孕不育是真的很坑!同時也要求我們愛護身體,身體的「紅燈」不可亂闖,例如月經期禁止夫妻生活、做好避孕措施等,無論男女都要儘量減少對身體的傷害。此外,如果不幸中招,現代試管嬰兒技術也可以解決免疫性不孕這一問題。
歡迎關注【笑雪育兒思考】,學習更多有用、有趣、科學的母嬰育兒知識,歡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