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醫科大學謝鵬教授榮獲「中國僑界貢獻獎」重慶僅三人獲獎

2020-12-11 騰訊網

謝鵬獲獎現場。受訪單位供圖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 發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12月9日17時訊(記者 秦思思)近日,中國僑聯第八屆新僑創新創業成果交流活動暨「中國僑界貢獻獎」頒獎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重慶醫科大學國家衛生健康委功能性腦疾病診治重點實驗室主任謝鵬教授榮獲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重慶市僅三人獲此獎項。

據悉,謝鵬長期致力於神經精神疾病及腦血管疾病研究,聚焦抑鬱症、腦出血這兩個嚴重危害國人健康的重大疾病開展了一系列開創性地研究工作。首次將抑鬱表型從人傳遞到無菌動物,證實了腸道微生物紊亂是致抑鬱的新病因,建立基於生物標誌物的抑鬱障礙量化診斷新策略,提出抑鬱障礙分層優化治療新策略;全球首次發現三個平掃CT新徵象,為快速識別診斷腦出血提出了新的概念和角度,由此構建了臨床分類體系等系列科研成果,最終形成有效治療方案造福患者。

記者了解到,「中國僑界貢獻獎」由中國僑聯於2003年設立,是中國僑聯聯合中國科學院等有關部門組成院士評審團評定的全國性獎項,每兩年舉辦一次。該獎項設立的目的是為了展示和表彰新僑回國後的創新創業成果,以吸引更多的海外僑界高層次人才以多種形式為國服務。

謝鵬作為現任國家衛健委功能性腦疾病診治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重點學科(神經病學)帶頭人,目前主持1項973項目;國家重點研發專項1項;863項目1項;中國醫學科學院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重點項目及其他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項。並以通訊作者在NEJM,Lancet等雜誌上發表SCI論文301篇,單篇最高影響因子74分,累計影響因子1215分,SCI他引總次數5400餘次,單篇最高他引513次,Altmetric評分單篇最高1547分,被F1000收錄3篇。

另外,本屆「中國僑界貢獻獎」獲獎者大多曾獲數項國家級、省部級獎項,包括國家科學技術三大獎以及相關部委獎項,承擔著863、973等國家重點科研課題,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重點項目資助。

相關焦點

  • 華中農業大學葉志彪教授榮獲「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
    近日,中國僑聯第八屆新僑創新創業成果交流活動在京舉行。活動當日頒發了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白瑪赤林、全國政協副主席萬鋼等出席活動並為獲獎者代表頒獎。我校民盟盟員、園藝林學學院教授葉志彪榮獲「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
  • 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獲「中國僑界貢獻獎」 一等獎
    清華大學醫學院廖洪恩教授獲「中國僑界貢獻獎」 一等獎清華新聞網6月19日電 6月15日,中國僑聯「第七屆新僑創新創業成果交流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活動當日頒發了第七屆「中國僑界貢獻獎」,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白瑪赤林,全國政協副主席陳曉光等出席活動並為獲獎者頒獎。清華大學廖洪恩教授榮獲「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
  • 重慶醫科大學陳娟入選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擬獲獎名單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公示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2020年度未來女科學家計劃擬獲獎名單,共產生20名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擬獲獎人選、5個第十七屆中國青年女科學家獎團隊獎擬獲獎團隊、5名2020年度未來女科學家計劃擬入選者。
  • 暨南女科學家造出中國「人工腎臟」,獲「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
    12月1日為大力弘揚廣大僑界人才的愛國奉獻精神宣傳他們立足本職、創新發展的先進事跡中國僑聯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第八屆中國僑界貢獻獎頒獎儀式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腎內科主任尹良紅教授榮獲「中國僑界貢獻獎」一等獎尹良紅教授在人民大會堂前攻克50年國際難題,打破國外技術壟斷中國自主血透機發明者:尹良紅
  • 重慶僑界參加第14屆世界華人學生作文賽再獲佳績
    重慶僑界參加第14屆世界華人學生作文賽再獲佳績   中新網6月20日電 據重慶市僑聯消息,由中國僑聯、全國臺聯、《人民日報》海外版、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快樂作文》雜誌社共同主辦的「第十四屆世界華人學生作文大賽」成績揭曉,重慶市僑聯組織30個區縣、高校僑聯共推薦徵文10000餘篇,經大賽評委會評審,共有497篇徵文獲獎。
  • 4名僑界院士專家作主題演講
    11月20日,2020重慶英才大會——創業中華·華僑論壇在渝舉行。本次華僑論壇採取線上 線下的方式,吸引了來自阿聯、英國、德國、美國、加拿大、柬埔寨、日本、盧森堡、澳大利亞等國家的眾多僑界人士積極參與。
  • 南京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重慶醫科大學最新排名,誰更強?
    南京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重慶醫科大學最新排名出爐,小編根據軟科、校友會和武書連三大機構的排名對三所高校進行了整理,並從全國排名、錄取分數線、學科實力等方面對三所高校進行了總結,具體來看一下。· 三所高校全國排名情況在2020軟科中國大學排名中,南京醫科大學全國排名第47;中國醫科大學全國排名第59;重慶醫科大學全國排名第104。在2020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中,南京醫科大學全國排名第131;中國醫科大學全國排名第145;重慶醫科大學全國排名第160。
  • 重大教授斬獲文學翻譯獎 重慶連續三屆榮獲魯迅文學獎
    提名作品經過4天公示之後,昨(11)日,第七屆魯迅文學獎評獎辦公室通過中國作家協會官方網站中國作家網公布了本屆魯迅文學獎的最終獲獎名單,共34位作家獲獎。   李永毅是重慶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重慶翻譯學會副會長,主要研究古羅馬詩歌、英美詩歌、西方思想史,已經出版《卡圖盧斯研究》《比較之維:詩歌與詩學論稿》《賀拉斯詩藝研究》等專著5部,《發現卞之琳》《野性的呼喚
  • 重慶市內知名高校,重慶理工大學和重慶醫科大學
    重慶理工大學和重慶醫科大學兩所學校都是重慶市內知名高校,這主要是因為,兩所學校雖然都是「雙非」高校,而且兩所學校的教研領域並不相同,但是兩所學校相對重慶市眾多「雙非」高校而言,實力都比較強,影響力也比較大,自然在重慶市知名度較高。
  • 見證重慶大學2019重磅瞬間
    重慶大學2項科技成果榮獲201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2019年1月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重慶大學王時龍教授主持完成的"複雜修形齒輪精密數控加工關鍵技術與裝備"和土木工程學院楊慶山教授主持完成的"大型屋蓋及圍護體系抗風防災理論、關鍵技術和工程應用"均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王時龍教授和楊慶山教授作為獲獎代表出席了大會,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併合影。智博會,看重大!36項黑科技亮相!
  • 2020第三屆高校創新獎揭榜 全國49位教師15所院校榮獲人工智慧大...
    本次論壇共設置十大獎項,其中包括:人物創新獎、學術創新獎、教學創新獎、人工智慧創新高校獎、大數據創新高校獎、先進單位獎、突出貢獻獎、區塊鏈創新人物獎、校企合作十佳案例獎。經過兩個月的公開社會徵集及專家評審,最終評選出64位教師、高校獲獎。
  • 重慶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天津醫科大學,哪所大學最值得報考
    重慶醫科大學、天津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都是實力非常強勁的醫科大學,那麼究竟哪所院校實力更強一些呢?究竟哪所院校更值得報考呢?下面用數據分析一下,結果一目了然。重慶醫科大學,始建於1956年,是一所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和重慶市人民政府共建的本科醫藥類重點大學,是國家「111計劃」、」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1981年經國務院批准,學校成為全國首批博士和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 《重慶女性人物影像展》,這70個女人是城市的紅裝風景
    傅天琳,重慶首個魯迅文學獎獲得者、著名當代女詩人、中國詩歌學會副會長、重慶新詩學會會長。80年代以詩集《綠色的音符》成名,獲中國作家協會第一屆全國新詩二等獎;2019年1月,傅天琳在首屆女性詩歌獎中榮獲「傑出貢獻獎」。祝福語:「祖國,我是您的詩人!」
  • ...安琪兒婦產醫院|安琪兒醫療控股集團|重慶醫科大學|重慶|西南...
    3月18日、19日,安琪兒醫療控股集團向西南大學、重慶醫科大學兩校捐贈緊缺防疫物資共計價值200萬餘元,助力高校師生抗疫復學。卓朝陽董事長認為,西南大學作為一所歷史悠久的百年名校、全國首批「雙一流大學」,培養了如袁隆平、趙進東等眾多的優秀人才,為中國乃至全球都做出了極大貢獻。而另一所受捐高校——重慶醫科大學,不僅為全市乃至全國輸送了眾多的高素質醫護人員,還派出了數量眾多的醫護人員馳援武漢疫情一線,作為醫療同行,我們深表敬佩。所以,希望安琪兒準備的這一批防疫物資,能為兩所高校的順利復學起到積極的作用。
  • 重慶醫科大學和南京醫科大學,誰的實力更強
    重慶醫科大學辦學歷史:重慶醫科大學創建於1956年,由上海第一醫學院(現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分遷來渝組建而成,原名重慶醫學院,1985年更名為重慶醫科大學。2008年教育部、重慶市《部市戰略合作協議》確定學校為重點建設大學。
  • 重慶醫科大學
    《重慶醫科大學推免生攻讀碩士學位申請表》(見附件1);2.身份證(雙面);3.學生證(有個人信息的所有頁面);4.《重慶醫科大學報考攻讀博士/碩士學位研究生思想政治素質和品德考查表》蓋章原件(在我校研究生招生網「下載專區」下載);5.
  • 原第三軍醫大——重慶醫科大學
    重慶醫科大學,簡稱重醫,坐落於中國美麗的山水都市--重慶,是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重點建設高校之一。
  • 重慶大學教授榮獲IEEE Caixin Sun and Stan Gryzbowski終身成就獎
    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蔣興良榮獲IEEE Caixin Sun and Stan Gryzbowski終身成就獎,表彰其35年堅守科研一線,在科學觀測研究基地創建、極端環境電氣絕緣、覆冰形成機理與致災機制和災害防禦方法等領域作出的突出貢獻。
  • 孫佑海教授榮獲2019年「中國風能人傑出貢獻人物」獎
    本站訊2020年1月4日,由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風能專業委員會、中國循環經濟協會可再生能源專業委員會、中國農機工業協會風力機械分會聯合組織的「2020年中國風能新春茶話會」於北京召開。本次活動共有來自政府部門、行業協會、風電企業、科研院所等機構的600多位代表出席。
  • 第二輪「雙一流」,重慶哪些大學有希望?
    根據目前的雙一流入選數據來測算,重慶的第二輪雙一流建設目標是四所大學、八個學科入選。假設重慶大學和西南大學的雙一流地位和學科數量不變,那就至少還需要新晉兩所大學、四個學科。重慶有望實現目標嗎?目前,我認為重慶高校中,比較有機會在2021年雙一流建設中上岸的高校,大約有三所,學科也是三個。一是西南政法大學的法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