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狸貓」,大家對它了解多少?「狸貓換太子」的歷史故事?書畫中的「狸奴」?與狸貓有關的博物館文物和各種傳說?如果狸貓會說話,他們會說些什麼呢?
古詩詞、書畫中的狸貓
中國自古以農立國,種有五穀,飼有六畜。貓,古人稱「狸奴」。從它進入中國開始,便俘虜了無數的「鏟屎官」。貓雖不在古人所謂的「六畜」之列,然而距今大約三千年前,成書於孔子時代的《禮記》,卻記載著每年歲末天子必備牲禮迎貓祭祀,以答謝貓咪們捕食田鼠、保護農產作物的貢獻。上古中國的人們雖然不像古埃及人那樣賦予貓以神性,但是因為貓兒們能捉老鼠,護谷有功,每年都接受專門儀式答謝的貓咪,地位確實比其他的家禽家畜略微高出一點。
我們現在說的狸貓,實際上是貉,日語中叫做狸。過去日語中沒有稱呼貉的詞,自從狸字從中國傳入後,就用來專門稱呼貉,是一種生活在山林中的哺乳動物。雖然我們總是叫狸貓,但是它們實際上是犬科,晝伏夜出,以魚蝦和鼠兔為食,同時還是一種毛皮獸,其毛皮可以用來製作衣服。
中國古代關於狸貓的稱呼更多的是指一種花貓,而不是貉,比如最有名的狸貓換太子的故事裡,就是一隻花貓。只不過因為日語中貉直接被稱為狸,導致了在一些稱呼上的混亂。
《資治通鑑》記載,武則天有一次訓練一隻狸貓,讓這隻狸貓與鸚鵡呆在一隻籠子裡卻能忘卻本能不吃鸚鵡。好容易練成了,於是便示臣下,展覽前半段很成功,接近尾聲的時候,狸貓又餓又煩,忽然撲上去把鸚鵡吃了。武則天此舉本是要告訴世人:李家和武家是要和平共處的,可惜最後功虧一簣。
「聞道狸奴將數子,買魚穿柳聘銜蟬。」既然出沒於詩詞之中,自然它的身影也躍然於在中國古代眾多畫作之上。
宋《富貴花狸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畫中花園盛開的牡丹花下,一隻黑白相間的長毛狸貓伏在地上,脖子上束著絲帶。
宋《狸奴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畫中描繪狸貓抬起一隻腳爪,舉步欲行,又側頭凝神的神情。
宋《狸奴蜻蜓圖》,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藏。畫中描繪狸貓捕捉蜻蜓的情景,與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狸奴圖》相映成趣。
「宋代狸貓入畫,臺北『故宮』的《富貴花狸圖》、《冬日嬰戲圖》(蘇漢臣),日本大阪市立美術館的《狸奴蜻蜓圖》等等。宋畫的貓已無野性,完全寵物狀態,與南宋人吳自牧《夢粱錄》記載吻合,他在書中有如下文字:貓,都人畜之,捕鼠。有長毛,白黃色者稱曰『獅貓』,不能捕鼠,以為美觀,多府第貴官諸司人畜之,特見貴愛。而同為南宋人周密在其著作《武林舊事》專門提到,都城臨安有手藝人經營的寵物店裡賣有『貓窩、貓魚、賣貓兒』,這段記載與今人的生活幾乎無異,可見南宋人不枉虛名,『暖風燻得遊人醉,只把杭州作汴州』。」
《猴貓圖》,北宋易元吉繪,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畫中被鎖的猴子懷抱一隻小貓,另一隻小貓一邊朝另一方向跑,一邊回頭看它們。
《花下狸奴圖》,明宣宗(朱瞻基)繪,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此圖描繪兩隻在文石、野菊下面舔爪歇息的貓兒。
明代畫家沈周六十八歲時所作十六幅動植物寫生中的貓。不知道畫家作畫的那天是不是很冷,畫中的貓咪縮成球狀蜷成一團,兩顆在灰黑毛皮襯託下顯得特別明亮的眼睛,卻還是警覺地瞪圓了斜斜地瞄著四周的環境變化。
單純以貓的形象作為描繪的主題,歷代名家筆下的貓兒各有不同的形態風貌。在忠實呈現貓兒外表的寫實作品當中,偶有以神取勝不求形似的逸品出現。最為與眾不同的畫作,當屬《沈周寫生》冊頁裡面,六十八歲的文人老畫家沈周,別出心裁以無比詼諧的水墨寫意手法,畫出的那隻盤卷於畫幅當中,猛然一看形同保齡球的古靈精怪灰黑虎斑貓。此外,不是主角,在畫家筆下僅為點景陪襯之用的貓咪,像《宋人冬日嬰戲圖》裡面舉爪撲旗,陪著姐弟二人戲耍的黑白乳貓,便發揮了使整幅作品妙趣橫生的畫龍點睛之效。
徐悲鴻的《狸貓圖》裡的狸貓是一隻真的貓。
蘇州山塘七狸的傳說
唐朝年間,著名詩人白居易任蘇州刺史,對蘇州城外西北河道進行疏浚,利用自然河浜開挖成直河,稱山塘河,又把挖出泥土填堆成長堤,堤長七華裡,又稱七裡山塘。此後,山塘成為帝王國君、文人墨客的鐘愛之地,無論是乾隆康熙,亦或是伯虎秋香,都曾流連於山塘河兩岸,為後人留下一個個傳奇故事。
古風遊戲《江南百景圖》「蘇州府」山塘七狸祝福神像
在橫跨山塘河的七座橋頭邊都站著一隻「狸」,關於這些狸還有這樣一個傳說:在明朝建立初期,朱元璋放心不下曾是張士誠大本營的蘇州,特派劉伯溫到蘇州來視察。劉伯溫巡查到山塘街時,發現山塘河橫貫在白堤旁,狀如臥龍,他擔心這兒會出真龍天子與朱元璋爭江山,於是便施展法術,設置七隻石狸貓頭在山塘街上鎮壓。從此七狸鎮七裡,國泰民安,於是這些狸貓便成了山塘街的吉祥物。「摸摸狸貓頭,一年好兆頭」,在山塘街,幾乎每天都有人來尋找七隻狸貓的位置,加入山塘「尋狸」遊戲。
七個狸貓的卡通形象雖然顏色繽紛,各有特色,分別代表不同的美好寓意。但總體來說缺乏讓人深刻的記憶點,如果不看對應的名字,很難將它們區分開來,且缺乏角色關係和故事演繹,如能突出其中的一兩個做重點宣傳會更好。
今年4月,在蘇州山塘街古戲臺旁邊「狸貓主題郵局」正式營業。狸貓主題郵局是蘇州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主題郵局,獲得了中國郵政的授權,並將這些狸貓卡通化,讓它們成為遊客的專屬郵遞員。
狸貓主題郵局所售文創產品大部分是與狸貓有關,有狸貓書籤、狸貓包包、狸貓玩偶、狸貓抱枕等。
此外,還有文創淘寶店,主要銷售與七狸有關的文創產品,還有崑曲、鷺拾四季等古風類型的文創產品。
七狸文創產品雖然品類多樣,「健康」「吉祥」「智慧」等角色定位也很符合年輕受眾,尤其是將郵票和膠帶合二為一頗為創新。但總體來說偏幼稚,受眾面比較窄,產品質量不顯檔次,讓人難有購買的欲望。
漆食盤上的喵星人
《如果國寶會說話》第二季《狸貓紋漆食盤:漆盤上的喵星人》是這麼描述湖南省博物館館藏文物狸貓紋漆食盤上的狸貓形態的:貓前爪穩穩落地,保持絕對的安靜。兩隻耳朵豎起像天線,進入警戒狀態。尾巴高高翹起,預示著尚未馴服的野性。硃砂勾畫雙眼,瞪得像銅鈴,目露兇光,射出閃電般的精明,說明它是個狠角色。寫此文案的人是不是在向《黑貓警長》主題曲致敬?"眼睛瞪得像銅鈴/射出閃電般的機靈/耳朵豎得象天線/聽著一切可疑的聲音"……
而市面上可見到的與此狸貓紋有關的文創產品,基本上都是狸貓紋的復原圖案元素,湖南省博物館開發的是「湘博有狸」系列,以及貼紙、鑰匙扣等文創產品:
「湘博有狸」系列儲物盒
淘寶店售賣的都是打湖南省博物館的擦邊球,主要是狸貓紋和紙膠帶文創產品:
總體來說,文創產品也都是「狸貓紋」原貌照搬,並未對「狸貓紋」進行二次創作開發,形象也不是很可愛有趣。那麼怎麼樣才能將這些快樂萌憨、與人類親密無比的動物特徵更好地傳達給大眾呢?他們最顯著的特徵,難道不是圓圓滾滾的身體和長長卷卷的尾巴嗎?這兩大特徵賦予了狸貓們超凡的力量,讓它們成為了動物界的攀爬能手和遊泳健將。
「湘拾楚見」狸貓一族的誕生
特別說明:「湘拾楚見」狸貓一族圖案均由龍楚見設計,名稱理念、角色關係、故事演繹均由寧湘拾創作,並已申請中國版權中心保護,請勿侵權抄襲。未經我方書面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對該圖案的任何部分進行使用、複製、修改、傳播、抄錄或與其它產品捆綁用於商業或非法用途,違者將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
「湘拾·楚見」狸貓一族(狸湘湘、狸師師、狸楚楚、狸賤賤)是「湘拾·楚見」品牌的形象代言人,我們將前文提到的所有狸貓的形象進行了重新設計及角色設定,以期該形象更加深入人心,周邊衍生產品更加豐富多彩。在我們的角色定位裡,狸貓們聰明可愛、有趣機智、知識淵博、性格鮮明,會講故事,會探險,熱愛傳統文化。
狸湘湘
性別:女
年齡:22歲
性格:活潑可愛,冰雪聰明
角色關係:狸賤賤的髮小,狸楚楚的學生
狸師師
性別:女
年齡:16歲
性格:臭美貪玩,顏值擔當
外表:以粉色為主色調,忽閃的大眼睛、翹睫毛、紅臉蛋,愛撒嬌
角色關係:狸賤賤的妹妹
狸楚楚
性別:男
年齡:35歲
性格:博學多才,穩重有內涵
角色關係:狸湘湘、狸楚楚的老師
狸賤賤
性別:男
年齡:20歲
性格:自黑有趣,靈魂段子手
外表:以橙色為主色調,鳳梨頭、八字須,陽光痞帥,鬼點子多
角色關係:狸師師的哥哥,狸湘湘的髮小,狸楚楚的學生
龍楚見設計的狸貓圖案靈動可愛呆萌,運用現代藝術表現手法,抓住狸貓特色形象,再結合現今熱門卡通形象的特點,運用簡單輪廓、繽紛色彩來創作出符合現代兒童喜愛的狸貓形象。
寧湘拾筆下的狸貓形象性格特徵鮮明,角色關係多樣化,有「朋友」「兄妹」「師生」等關係,可以是共同學習的夥伴,也可以是並肩作戰的隊友,讓人印象深刻,且能很好地進行故事演繹。
希望大家能夠喜歡我們此次的創作,這四隻可愛有趣的狸貓,敬請期待後續的周邊衍生產品和故事創作。你們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歡迎留言提出你們的寶貴意見,謝謝!
文字、圖片 | 寧湘拾 綜合網絡
編輯 | 寧湘拾
原創不易,請勿抄襲,轉載請標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