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商學院發了一波錄取,畢達留學一舉斬獲了13枚錄取。而每到這個時候,都會有同學來質疑JHU商學院「水」,那麼它真的水嗎?到底值不值得讀呢?今天畢達留學就以金融碩士為例,並結合入讀校友的反饋來給大家剖析。
一、課程設置
官網課程如下:
大家可以看到,除了一些金融基礎的課程外,也有偏quant的課程,像統計分析、計算金融等。除此之外還可以選修4門課程。
畢達學子L師姐:「項目是12個月,今年除了國際生有加暑期學校之外,還會把一些基本的金融課程放在暑期學校去上。選課主要是分數量跟文科類的,數量主要是會學習編程的課程,比如說matlab status和python和r語言之類的,也會上一些對衝基金和衍生品之類的比較偏quant的課。文科類的課,主要是學些金融的發展歷史和金融的交易案例之類的課程。分五個學期,前兩個學期主要是在金融基礎方面,後面三個學期主要是走quant的方面,而且會越來越難。19年的項目,JHU會把金融基礎的課程加入到暑期學校中,也就是說第一、二個學期金融基礎課程可能會比我們那一年還要難。因為現在是STEM項目,我諮詢了一下學校老師,後面三個學期quant的課程也會更難,而且可能學時會加大。這個項目沒有說適合特別的人群,因為它除了金融基礎課程之外還有非常多的課供我們選擇。如果你想選quant的話,你可以選越來越多quant的課,你喜歡文科類的話也可以選文科類。基本上跨度挺廣的,所以我覺得只要你喜歡金融的,就可以去上。我們每門課程有八周的學習時間,每一周有三個小時的上課時間。其中可能會有期末或是期中考試,還有各種小測。學習節奏是非常緊張的,一方面知識本身非常難,因為老師不僅僅是講課上的內容,但是考試會出課外的內容。另一方面,因為學生都非常厲害,有幾名是清華北大的,還有央財,還有各地非常厲害的財經大學的學生。第三方面是我們的成績是排名次的,就是說你要前十或前五才可以拿到很好的成績。老師課上教的,前一兩周會比較基礎一點,後面會越來越難。很多老師教的課程都是希望我們去閱讀非常多專業書或做非常多的習題,甚至是上一些另外的網課項目才可以補的上來。到最後面三個學期,我們學的是quant的理論,比如說用matlab來做衍生產品的設計,還有用python去做對衝基金的產品設計。這些課程在國內是比較少涉及的,老師教的也比較難,難度主要是能獲得的資料會比較少一點點。如果想要在這些課程獲好的話,可能需要去圖書館看多一點書,還有去看些國外大牛的講座,這樣才可以補的上來。」
二、中國人多,水?
中國學生比例高,這點是事實。根據官方數據,2018fall共招收了507位學生,97%是國際學生。
畢達學子L師姐:「前兩個學期是固定班級,固定班級有40個人,其中中國學生大概35人左右,美國學生大概4、5個人。」
但如果說中國學生多就是水,那小編就不敢苟同了。雖說中國學生多,可能對提高英語能力或融入美國方面沒有幫助,但這其實更多的是看個人。縱觀其他學校和項目,中國學生扎推在一起的也還是很多,如果你想要去提升和鍛鍊,總是有機會的。就像之前一位留美讀公關,並在芝加哥當地公司任職市場高管的畢達學子所說的:「中國學生在哪裡都算是國際學生中最多的一群,這不是某個學校的個案。」
另外,中國人多也未必就一定是一件壞事,大家同在異國,面對不適應可以互相慰藉幫助。而且如果回國的話,校友也就比較多。
三、招生質量參差不齊,水?
根據官方數據,2018fall招收的學生平均GPA3.5,平均託福成績103,平均GMAT成績680,平均都有半年工作經驗。
而結合畢達的錄取案例,情況也基本差不多,即使有個別低GPA錄取的,也可能是其他方面成績比較高或實習比較好。
畢達學子L師姐:「在中國學生之中,海本大概佔一半以上。美國本科的也有伯克利、凱斯西儲、UIUC等大學,感覺身邊同學都非常厲害。」
四、就業不好,水?
官方就業數據如下:
畢達學子L師姐:「學校的就業指導做的非常不錯,每周都有就業講座跟培訓,學校還專門建立了一個就業網站,上面有給學生推薦實習崗位。基本上國際九大投行跟一些私募都有覆蓋,比如說花旗,美林,還有JP摩根等等。除此之外,我們還有專門的就業導師,但這主要是學生主動約老師去改簡歷、改推薦信,還有改網申,開放性問題等等。關於校友資源,因為Carey商學院比較年輕,我們目前聯繫到的校友資源有在摩根史坦利的,有在花旗銀行,各大投行的都有。但我們比較牛的校友可能集中在老校區,我們也可以通過carry的商學院去聯繫其他學院的校友。就我們今年項目而言,留下來大概佔25%,要做的是財務分析或是數據分析之類的工作。就我知道的而言,有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瑞士銀行等等其他數據類的崗位。回國的話,可能主要是集中在基金公司,還有券商,還有在四大的諮詢部等等。我覺得JHU這個項目對於想留在美國工作的話還是有比較大幫助的,畢竟它現在是STEM項目;而且對於國際生在美國求職而言,數量金融類的會比較受歡迎,畢竟我們可能比較擅長數據分析之類的工作。如果是回國的話, JHU的知名度比較高,而且校友資源會比較強大,不過,回國求職還要基於國內的求職情況作分析。」
五、師資情況
畢達學子L師姐:「我們項目的教學模式是授課制的。基本上前兩個學期是固定班制,後面三個學期可以由我們自由選課。選課主要看這門課的熱度和難度,選課的班級人數大概在幾人到四十多人。師資力量而言是非常不錯的,舉幾個例子來說,我們的衍生品老師是Stanford的教授,然後在Stanford教了十幾年之後,再到我們學校教。我們的數據分析老師是耶魯大學的博士,也是在耶魯大學教了十幾年之後再到我們學校教。就比如說我之前修了一門課,學校直接請了美國國防部的主管給我們上課,老師上得也非常好。老師們大多數都非常願意給學生指導跟聯繫,一方面他們會根據我們的作業跟學習發email給我們,在我們準備考期末考試之前他們也會給我們列提綱,還給我們列幫助的書,幫助我們去準備期末考試。還有一些老師是非常願意給學生提供一些崗位實習和工作推薦。」
綜上,關於水不水的問題,大家可以自行判斷。畢達留學只是建議大家不能太過相信網絡上的信息,要結合官網介紹和就讀過的師兄師姐去了解。最後,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