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萬小留學生滯留英國的事件,讓小學生出國留學再次走進公眾的視線,有家長感慨:原來我拼了命賺錢給孩子報一個什麼「黃金班」、「高級班」已經落伍了,有一大隊伍小學就已出國留學了。
有網友估算小學生去英國留學,一年下來,費用至少需要50萬人民幣,讀完高中的話,一共12年,那得給英國做多少貢獻啊。
費用這麼多,還背井離鄉去那麼老遠,到底有什麼「寶」呢?有些寶」確實懟到我們的教育痛點的。
「寶」1:能學會講英語。不知道為什麼只要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大家就覺得特別「帥」,特別好找工作。
「寶」2:培養動手能力、思維能力。開設多種多樣的活動課,比如紡織、設計、烹飪等課程,旨在培訓學生動手能力。
「寶」3:快樂學習。只要學生學習看書,坐著或躺著都可以 ,五年級的數學水平只相當於國內的二年級的水平,就希望能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現在生活水平高了,孩子又少,又快樂又能學習,很打動家長吧。
「寶」4:教育理念先進。其實就是我們國家提的素質教育、核心素養之類,只不過用英語喊出來,顯高級多了。
「寶」5:宿管亦師亦友。覺得我們宿舍就是睡覺的地方,他們宿舍還有文化,宿管不但是朋友還是老師,又溫馨又指引成長。
「寶」6:更大機會讀名校。花了那麼多錢,這個優惠還是有的。
講完「寶」了,看看強大網友團有什麼不同的觀點:
觀點1:心理學說了,孩子小時候,缺少母愛或父愛,就會缺少安全感,長大以後可能會「愛無能」,兩性關係比較糟糕,表面上談吐很瀟灑,內心有厚厚的盔甲,得不到真正的幸福。很小就外出求學,可能父母雙親都不在身邊,長大了跟父母可能也沒什麼感情,一年到頭見不著人,也不覺得你們是他的父母,可能會懷疑養了一隻「白眼狼」。
觀點2:坐、臥等也是要注意的,整天躺著看書,體型、視力都有影響,這種「自由」不能盲目地羨慕。
觀點3:快樂學習是有的,如果是降低要求去達到的話,將來可能要惡補回來。創新也是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才創新的,另外,所謂角色扮演、遊戲互動等教學方式看起來很快樂,但有時形式多於內容。
觀點4:以前我們落後,出國學先進,有利於個體發展,也有利國家發展。但現在不同,很多領域是別人要跟我們學了,比如這次抗擊疫情,我們就是典範。商人李嘉誠把投資轉到英國,不知道他會不會後悔。
有句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這麼小就背井離鄉去「深造」未必是好事,再說了,我們的窩早已不是狗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