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危險會避險,安全文明出行。」
本文約2300字 閱讀預計需要6分鐘
隨著國家交通基礎設施的日益完善、國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內機動車保有量、汽車駕駛員人數節節攀升,因交通事故造成的死亡人數一直居高不下,直接財產損失進一步擴大。
為了保障我國道路交通安全、推動社會文明進步、加強社會法治建設,2012年由國務院正式批覆設立「122全國交通安全日」,今年的12月2日正是全國第九個「全國交通安全日」,主題是「知危險會避險、安全文明出行」,以此來提醒每一位交通參與者,既要遵守法律法規,文明參與交通,又要了解安全隱患,掌握防護技能,確保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共同營造安全、文明、有序、和諧的道路交通環境。
今天艾迪哥為大家整理了七個交通安全小知識,記住這些能避免很多交通安全事故。
01
十次事故九次快 高速行車易受害
超速行駛時,駕駛人的視力、辨別和判斷近物的能力,會隨車速的提高而下降;車輛的安全制動距離延長,離心力成倍增大,遇險情時難以控制車輛。
因此,在城市快速公路行駛時,需要與前車保持安全距離。目前,大部分常用車型從100km/h的速度制動到0往往需要35-40m左右的距離。
同時,也切不可過度依賴車輛搭載的ACC自適應巡航系統。根據中國智能汽車指數2018-2019年測試的37款車型數據顯示,當前量產ACC車型對靜止目標識別能力不足,速度越高識別率越低,因此駕駛員需要時刻保持注意力,隨時準備接管車輛。
02
監控「爆閃」易炫光 及時減速要注意
馬路上的監控探頭,為了在夜間能抓拍到清晰的照片,旁邊都會配上一個補光燈,常亮型功率一般為20瓦,爆閃型能在瞬間達到200瓦,駕駛員極易受其影響而產生視覺盲區。
車輛在經過路口時,一定要提前減速,將危險發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行人不要在監控爆閃燈下長時間停留,注意車輛情況,快速通過,避開潛在危險。
03
彎道行駛三注意 減速鳴號靠右行
彎道行駛時,車輛離心力加大,速度過快容易方向失控。有些駕駛人為減小離心力,還會僥倖佔道行駛,遇到相對方向來車時,極易引發碰撞。
因此遇到彎道應該減速慢行,且不可過度相信車輛的操控機械素質,甭管它是後驅還是海外大廠底盤調校,在視線不良的彎道中,一旦發生險情,都難以採取有效避讓措施。
04
貨車盲區很危險 快速遠離更安全
家用汽車和大貨車發生 「親密接觸」,其結果通常都是很慘重的。很多人還不知道大貨車存在較大區域的視野盲區,以為大型車輛駕駛室較高,視角不會受到限制。事實上,大貨車這些"與生俱來"的盲區,距離車輛越近往往就越看不到!
因此不管是汽車還是行人,在通過路口時,千萬不要搶先超越正在轉彎的大車,儘量和大型車保持足夠大的安全距離,越遠越好。在直道上想要超車,也要給大貨車足夠的超車提示。
05
汽車座椅莫加套 安全氣囊很重要
手機要加殼,遙控器要加套,桌面要加布,真皮沙發要加套……為了延長使用壽命,減少磨損度,那麼是不是應該給汽車座椅加座套呢?
中國汽研安全碰撞測試告訴你:座椅絕不能加套!
根據過往的調研發現,汽車座椅的側氣囊配置率在逐年提升,你家的汽車很有可能就帶有側氣囊,在發生碰撞時它們會彈出來對你和乘員產生保護作用。
根據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的測試車型來看,車身結構優秀的情況下,配備側氣囊的車輛在側面碰撞時能很好的保護車內乘員的軀幹。如果將汽車座椅戴套保護起來,安全氣囊則不會起到應有的效果。
06
下車開門要注意 後方來車有「寒氣」
開門下車的時候,一定要先看看後方有無來車,切不可匆忙打開車門,既是對自己的安全不負責,也是對後方來車的安全不負責。
目前已經有部分廠家為汽車研發安裝開門的預警系統。在最新版的i-VISTA中國智能汽車指數評價規程中,就提到將增加對側向輔助系統(SSS)的評價工作,包含盲區監測(BSD)、車門開啟預警(DOW)、後向碰撞預警(RCW)三個部分。
其中車門開啟預警(DOW)就是在即將開啟車門時,監測車輛側方及側後方的其它道路使用者,並在可能因車門開啟而發生碰撞危險時發出警告信息。相信隨著科技的發展和汽車輔助系統的推陳出新,這種因為開門導致的意外事故可能會大幅降低。
07
安全意識從小抓 小孩家長共成長
艾迪哥建議有娃的家庭,帶上自己的娃多參加一些交通安全相關的活動,有助於提升小朋友的安全意識。
以中國汽研每年舉辦多次「安全同行」活動的過往經驗來看,許多孩子在參與科普活動後,再接受隨機的應急避險知識提問時,可以快速準確地說出應對方案。通過現場情景化的教學講解汽車安全、車內健康、行人安全等知識,讓家長與孩子同時參與學習和互動,更有利於全家人共同樹立交通安全意識。
自2018-2020年,中國汽研旗下《安全同行》大型公益推廣平臺,以「汽車安全」與「交通安全」公益科普出發,攜手各地區交管部門、學校單位、公益組織,圍繞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中國智能汽車指數、中國汽車健康指數、中國消費者駕乘指數和中國新能源汽車評價規程等評價體系試驗研究開展汽車安全知識科普,以堅守公益為初心,普及汽車安全理念為使命,通過車輛碰撞場景重現、交通安全展品、公共安全教育宣講、安全帶滑車體驗、車內環境健康互動等場景的構建,打造寓教於樂的城市交通安全科普性公益活動。
該科普項目自啟動推廣以來,全國各地已舉辦10餘場次,得到了社會各界一致好評,並以2020年六一關愛兒童特別活動榮登央視新聞報導,全國頻道範圍內進行普及。
我們每個人都是道路交通的參與者,道路交通安全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
於行人而言,要嚴格遵守交通規則,紅燈停綠燈行既是車輛的事也是行人的事,要學會避開潛在危險;
於駕駛員而言,不僅要遵守規則,更要有良好的駕駛習慣,才能將潛在危險扼殺;
於汽車製造商而言,要做好車輛主被動安全,提供一個更加全面的安全出行工具;
於中國汽研而言,我們將履行道路交通行業科研機構的責任,將安全同行等安全常識普及活動持續進行。只有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才能將安全貫穿到社會中的每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