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了,家長和考生對志願填報內容一知半解,為便於大家深入了解平行志願錄取規則,小編轉載網絡漫畫版平行志願解釋,並就平行志願特點和投檔原則做詳細說明,供參考。
平行志願
一、看圖解釋說明
二、平行志願特點
1.志願並列,是說我們考生可以填報六個志願,這六個志願之間沒有主次之分,都算作是第一志願,都有可能被檢索錄取。根據省份的不同,有的省允許報四個或五個大學,道理都是一樣的。
2.位次優先,投檔時,所有考生按成績排序,先投位次靠前的考生,後投位置靠後的考生。位次,也就是排隊的位置,比如排到第1000名,位次就是1000。
3.先後志願,是指考生填報的ABCDE五個志願,是有先後順序的。檢索時,先從A志願開始檢索,如不符合條件,再檢索B,如符合條件,則不再檢索後面的CDE志願,因此我們檢索的過程,是嚴格的按照ABCDE五個志願的先後順序,依次檢索。
4.一次投檔,也就是說每位考生只被檢索、投檔一次,如考生被投檔到某大學後,又被高校退檔,則只能等待徵集志願或下個批次的錄取。
三、平行志願投檔原則
1.位次優先
一個考生對應一個位次,這個位次是唯一確定的,也就是說,考生的分數在排序的時候起到關鍵的作用。分數高的考生排在前面,就會比分數低的考生先檢索。
同一分數在排名時,不同省份有不同的規定,文理科一般也規定不一樣。所以提醒親們,一定要了解本省對總分相同的情況下按照單科排序的相關規定規則。比如某省的文科規定分數相同時依次看語文、文綜、數學、英語的單科成績。
例如:AB兩位考生,都是600分,如果A考生語文是140分,B考生語文是139分,那麼如果A考生排名在160位,B考生則排位在161位。在平行志願投檔時,優先檢索、投檔排位在160的A考生,然後考慮排位在161位的B考生。
2.遵循志願
在檢索每個考生的院校志願時,嚴格遵循考生所填志願的順序。
如果考生的志願被投進某一個學校了,比如被B志願錄取,則不再看他的CDE志願,而開始檢索下一位考生。
如果考生的志願被投進某一個學校了,比如被B志願錄取,則不再看他的CDE志願,而開始檢索下一位考生。
3.一輪投檔
對於考生個人來講,在某一批次錄取時,考生只能投檔到一所志願院校。一旦檢索到考生所填報的某個志願院校還有餘額,就不再檢索考生其後的志願,實行一輪投檔。
其他志願填報術語
1錄取批
錄取批次是省招生主管部門為高效開展錄取工作和優先照顧重點院校的錄取,劃分時間段分期分批地錄取。
一般分為:
(1)提前批次;(2)本科一批次;(3)本科二批次;(4)本科三批次(目前大部分地區二本三本已合併,一些地區一本二本已合併);(5)專科批次。
提前批次,是軍事院校、公安院校、藝術和體育類等院校錄取批次;本科一批次,是重點大學錄取批次;本科二批次,是一般普通院校錄取批次;本科三批次,是獨立學院、民辦院校錄取批次。
目前,許多省份把三本劃歸或合併到二批次錄取,有些省份一本二本批次也已合併。考生前一個批次錄取不了的,可以參加後一個批次錄取,但後一批次的考生不能跨界進入前一個批次的錄取。
2分數線(省控線)
分數線即錄取分數線,是指各省份招生主管部門(省教育考試院或招辦)根據高校招生計劃、考生人數、成績分布,按照一定比例所確定的高校錄取最低分數。
一般按批次劃分,如一本分數線、二本分數線、三本分數線、專科分數線。低於這個分數的考生不得填報志願,高校也不得錄取。因此,又稱省控線、填報志願的資格線。
分數線也是考生和家長在志願填報中最關注的內容。分數線直觀地反映了院校往年的錄取情況,是當年院校、專業錄取考生層次的基本反映。
大家可以在優志願網站上使用分數線功能,查看各省的省控線等信息。
3投檔線
省招生主管部門根據考生志願填報的分布情況,按照志願院校規定的比例確定向志願高校投遞考生電子檔案的最低分數,這個分數就叫投檔線。
相對於院校來說又叫提檔線。
投檔線與錄取分數線的關係是,考生高考成績總分達到了分數線(省控線)具備了填報志願的資格,但填報了志願未必達到某志願院校的提檔線。由於每個院校所報考生的人數多少不同、考生分數分布不同,投檔線也就各不相同。
4投檔比例
在前面解釋「投檔線」中,我們使用了「按一定比例」一說,前面的「按一定比例」就是我們這裡所說的「調檔比例」。簡單說,調檔比例是指院校在考生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調檔要求中提出的調閱考生檔案數與院校招生計劃數之間的比例。調檔比例一般不超過120%,實行平行志願投檔模式的地區,院校的投檔比例一般在100%~110%。
例如,一本批次的某高校在某省當年招生計劃為100人,公布的投檔比例為120%,那麼,省級招生部門在錄取投檔時,在生源充足的情況下,則要向該校投檔120人,供高校擇優錄取。該省招辦向該高校首次投檔,其中第120人的分數,就是該校當年在該省的調檔線。這120人經該高校按「德智體」全面考核後,選擇錄取其中的100人,其第100人的分數,就是該校當年在該省的實錄線或叫最低錄取線(若其一志願不滿額或零投檔,而靠後續志願錄滿100人,那麼第100名考生的高考分數就是該校在當地當年的最低錄取線也即該校的實錄線)。
一般來說,實錄線≥調檔線≥省控線。
5專業級差
專業級差就是院校在安排考生錄取專業時,按照《招生簡章》公布的一個或幾個分數值確定考生所錄取的專業,這個分數值就叫專業級差。如,當年某高校在當年招生章程中規定:設置專業分數級差,前四個專業志願及調劑志願依次為5、3、1、1分,即當考生第一志願專業不能錄取時,將該考生高考分數減去5分,看是否滿足第二志願專業錄取條件,如果第二志願專業還不能錄取,那麼,再將該考生高考分數減去3分,看是否符合第三專業錄取條件,依次類推,直到最後一個志願專業。
6線差
線差分可分為考生線差分、高校錄取線差分。
考生線差分=考生的高考總分-省控分數線
如李同學高考成績500分,所在省份二本分數線為485分,那麼該生線差分就是(500-485)15分。
院校錄取線差分=投檔分數線-省控分數線
如XX大學錄取投檔線為505分,某省二本省控線為485分,那麼該校錄取線差分為(505-485)20分。
線差分是為方便、精確研究志願填報數據而引進的概念。因為每年考生多少不同、高校招生計劃不同、高考題目難易度不同、省控分數線不同,很難進行定量分析,轉換成線差分就變得容易得多、準確得多了。
還是不理解的考生和家長
小編告訴你一個超級好用的
「志願填報神器」
原標題:《【關注高考】高考志願填報丨一張圖看懂平行志願錄取規則》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