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6日午間,安踏體育(2020.HK)在港交所發布了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年度業績。
年報顯示,該集團2018年度收益為241億元人民幣(單位下同),同比增長44.4%;毛利為126.87億元,同比增長54.0%,毛利率52.6%,同比增長3.2%;經營溢利為56.99億元,同比增長42.9%,經營以利率23.7%,同比下降0.2%;股東應佔溢利為41.03億元,同比增長32.9%,股東應佔溢利率17%,同比下降1.5%;每股股東權益5.87元,同比增長15.1%。
結合曆年年報數據來看,安踏集團的收益、經營溢利及股東應佔溢利三項指標不但均創新高,且連續五年保持雙位數的增長。
此外,截至2018年12月31日該集團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總額為92.83億元,較上年度增加23.16億元。
安踏集團近年來全力開展「單聚焦、多品牌、全渠道」戰略,聚焦中國體育用品市場,開展品牌多元化組合,上述業績包含安踏、FILA、DESCENTE、SPRANDI、KINGKOW及KOLON SPORT多個品牌。
截至2018年12月31日,中國安踏店(包括安踏兒童獨立店)共計10057家(2017年底為9467家);FILA店(包括FILA KIDS和FILA FUSION獨立店)在中國、新加坡共開設有1652家(2017年底為1086家);DESCENTE店中國共有117家(2017年底為64家);KOLON SPORT店中國共計181家;KINGKOW店在中美兩國共計77家店;SPRANDI店中國共計104家。
該集團計劃到2019年底,中國安踏店(包括安踏兒童獨立店)的總數目增加到10100~10200家;中國、新加坡的FILA店(包括FILA KIDS和FILA FUSION獨立店)的總數目增加到1800~1900家。
從不同品類銷售收入對上述業績的貢獻來看:鞋類銷售額86.31億元,佔比35.8%,同比增長22.5%;服裝類銷售額147.09億元,佔比61%,同比增長61.4%;配飾銷售額7.59億元,佔比3.2%,同比增長43.9%。
在積極推動零售渠道轉型的同時,安踏集團過去一年力推「智慧門店」在多地試點,並透過大數據洞察消費者的喜好變化及作出市場趨勢的預測,進一步提升店效,推動零售終端的升級。2018年度旗下各品牌均取得了不俗的表現,其中FILA以優質商品、精細化管理以及國際品牌高認可度,成為安踏集團旗下增長最強勁的品牌;安踏籃球則因打造了KT系列商品引發購買熱潮;安踏兒童板塊在零售升級方面做出了品牌特色。
安踏集團董事會主席丁世忠對上述業績表示,隨著品牌組合日益豐富,如何讓每個品牌由獨立運營轉為互相合作,來達到最大的協同效應更為重要。通過搭建系統化平臺,加強各品牌之間的協同效應,讓各品牌互相賦能,取得更大的規模效益。將孵化概念引入這一系統化平臺,搭建涵蓋供應鏈、電商、物流、財務等多個共享協同孵化品臺,形成集團孵化器優勢,不但能推動新品牌快速成長,更能優化配置資源,推動各品牌的互利共贏。
他同時表示,2018年度做了創業至今分量最重的一次決定,籤署了安踏集團攜手其他投資方組成的財團,正式向芬蘭體育用品集團Amer Sports(亞瑪芬)發出收購要約。「這是安踏在國際化踏出的重要一步,儘管收購仍需要經過一些交易流程,但我對收購充滿信心,因為我們有能力有信心為全球的消費者創造更多的價值。」
2018年12月7日,由安踏體育、方源資本、 Anamered Investments及騰訊組成的投資者財團宣布,通過新成立的Mascot Bidco Oy公司,自願性建議公開現金要約收購亞瑪芬體育公司所有已發行及發行在外的股份。亞瑪芬體育董事會已決定一致建議股東接受要約收購。預計該要約收購最遲將於2019年二季度完成。
該收購經歷了一點小波折,2019年2月21日,安踏體育發布了延長收購要約的公告。但事情很快有了進展,2月25日安踏體育再次發布公告表示,安踏牽頭的財團獲得收購芬蘭運動品牌Amer Sports所需的全部官方批准。
公告稱,要約人已收到墨西哥聯邦經濟競爭委員會有關完成要約收購的必要批准。誠如該通函及延長公告所宣布,要約人先前已收到澳洲外國投資審查委員會,歐盟的歐洲委員會,土耳其的土耳其競爭委員會,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及俄羅斯聯邦反壟斷局有關完成要約收購的主管機構批准。此外,美國及加拿大的競爭主管機構已完成彼等對要約收購的審閱程序。由於要約人並不知悉完成要約收購還需要取得任何其他機構的批准,故有關收到主管機構批准的要約條件已達成。
亞瑪芬旗下擁有很多個細分運動行業的翹楚品牌,其中包括消費者熟知的加拿大奢侈級戶外裝備品牌Arc'teryx(始祖鳥)、法國山地戶外越野品牌Salomon(薩洛蒙)、美國網球裝備品牌Wilson(威爾遜)等。該項收購要約所需的全部官方批准獲得通過,意味著安踏將亞瑪芬收入麾下已指日可待。
此外,儘管過去五年該集團不斷強化設計師資源,但年報數據顯示集團整體研發投入仍不高,2018年度研發成本佔比5.2%,同比下降0.5%,且近四年來研發佔比一直在5%~5.7%之間波動,尚未突破6%,低於其競爭對手耐克等品牌。另一方面,平均存貨周轉日數顯示為81天(近3個月),比上年度增加6天。安踏集團在全球範圍內開展積極併購動作的同時,要想與阿迪達斯、耐克等國際體育巨頭比肩,不止需進一步加強研發投入、優化產業鏈,在品牌國際化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