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2020年南京中考指標生錄取名單出爐!,眾多家長在後臺留言不了解指標生是什麼。那指標生政策其實不僅只是關於中考家長們要了解的信息。同時也是小升初家長們擇校時需要考慮的一個考量因素。
那究竟什麼是指標生?指標生為什麼能成為擇校的一個考慮因素,接下來,小編為各位小白家長做一期「指標生詳解」。
指標生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定向招生,是部分普通高中拿出部分招生計劃分配到一定範圍的學校招生,所在範圍的初中校必須將指標生的名額在該校公示。
可以說,指標生政策讓那些就讀弱校的孩子也有了進名校的機會,是教育局為了平衡教育資源的一種手段。
每個初中校分配到的指標生名額由教育局定向分配。其中,面向玄武區、秦淮區、建鄴區、鼓樓區、棲霞區和雨花臺區的計劃,由市教育局分配到指定初中學習;
面向浦口區、江北新區直管區、江寧區、六合區、溧水區和高淳區的計劃中,市屬高中由市教育局分配到指定初中學校,區屬高中由區教育局分配到本區初中學校。
以初中學校具備指標生報考資格的學生數為基數,向所有初中學校(含民辦初中學校)分配。
四星級高中指標生比例均不低於本校統招生計劃的50%,各個學校的指標生名額分配會在每年發放的《中考指南》裡有詳細的說明。
填報指標生,有兩項報考資格是需要特別注意的:
1、達到原市區普通高中指標生錄取控制線
原市區普通高中指標生錄取控制線按全市中考成績排名前30%考生的最低分劃定,其他區可參照執行。
2018年,按照中考成績排名前30%劃分,指標生錄取分數線是590分。
2、在學籍所在初中學校實際就讀滿三年
為了防止考生中途更換學校,佔用指標生名額,要求填報指標生的考生必須在籍所在初中學校實際就讀滿三年。
1、根據各初中學校(或全區)的指標數和考生所填志願,從高分到低分擇優錄取;
2、在指標生錄取控制線上未完成的指標生計劃,返回統一招生計劃錄取。
指標生錄取分數線不得低於全市中考成績排名前30%,在此分數線上從高到低擇優錄取,若此控制線上無法完成指標生計劃,則收回指標生納入統招計劃。
基於指標生政策,可能出現的特殊情況有兩種:
①指標生「浪費」
每年都會存在大量的指標生名額浪費現象。2020年,南京市普高指標生名額共計10916個,實際完成數7047個。35.44%的名額被浪費。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指標生的硬性門檻。指標生的錄取分數線是一刀切的,對於附金這樣的名校來說,當然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但這個分數對於某些弱校考生來說,依然是遙不可及的,即便是學校第一名的學生,成績也達不到要求。
另外,部分普通高中雖然也有指標生計劃,但實際上,學校的錄取分數線甚至低於指標生錄取線。因此,即便有這樣的名額,但實際通過指標生填報的學生很少。
②指標生上「名校」
由於指標生政策的特殊性,每年都會出現少數考生低分進名校的情況。
舉個例子:
某弱校前10名分數(指標生達線)介於C-D校之間,該校A中指標生3人,B中指標生3人,C中指標生3人,前3名填A中指標生,第4名堵了一把填A中指標生。
第5、6名穩填B指標生,第7-9名不敢填B指標生求穩填C中指標生,第10名賭了一把B中指標生。結果,1-3名上了A中,第4名沒有獲得指標生名額,5、6名上了B中、7-9名上了C中、第10名上了B中。
那也有很多家長要疑問了,小學為什麼要關注初中的指標生呢?
以下這個例子或許能讓家長能夠更清晰的了解指標生帶來的一些可能。
586分通過指標生基本鎖定附中,如果不通過指標生政策,統招生至少要635+的分數才可以進入附中。
586分就能進附中,真是令人羨慕了!這種「便宜」誰不想佔呢?
因此,作為家長,孩子未來能否進入類似「六大高中」的名校,也是家長們需要提前考量的,進入一所好的初中,指標生政策對於這些學生就是雙保險,一般初中的好學生,指標生政策就是這部分學生進名校的直通車。
當然,這裡也要考慮到,好初中指標生名額的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畢竟高分孩子就不少,那選擇一般初中,家長也需要考慮自己的孩子能否在這所學校成績排名前列,是否也能保證不被較一般初中的學習氛圍影響,保持成績不下降。
所以在小升初擇校階段,家長們了解一所學校的綜合質量外,最好也要去了解一下這所所學校的指標生名額,指標生參與條件,指標生志願,為孩子做一個更好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