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 數千米的海拔、幾百年的古樹 秘境的滋味你喝出了幾分? 一直以來,在愛好普洱茶的資深茶友中,都流傳著一個眾所周知的秘密:普洱茶要喝古樹茶,古樹茶要喝慶灃祥。 普洱茶品牌多如牛毛,古樹茶市場良莠不齊,七彩雲南慶灃祥是其中的一股清流。 專注古樹茶研究
原標題: 數千米的海拔、幾百年的古樹 秘境的滋味你喝出了幾分?
一直以來,在愛好普洱茶的資深茶友中,都流傳著一個眾所周知的秘密:普洱茶要喝古樹茶,古樹茶要喝慶灃祥。
普洱茶品牌多如牛毛,古樹茶市場良莠不齊,七彩雲南慶灃祥是其中的一股清流。
專注古樹茶研究、注重源頭保真探索、上百家古茶初制所合作、完善高效的供應鏈……讓七彩雲南慶灃祥在0營銷的情況下,靠著口口相傳的好口碑和貨真價實的性價比,成為了古樹茶中的標杆。
從2010年成為世博會茶葉特許生產商,並獲得特許產品質量獎,此後,更是先後斬獲了「中國茶業最受消費者認可品牌」、「中國茶業百強企業」、「雲南省十大名茶」、「雲南省匠心品牌」、「雲南省20佳創新企業」等多項殊榮。
古樹茶有標準嗎?
古樹茶有標準嗎?沒有!正是這個問題,才造成了目前古樹茶市場混水摸魚、良莠不齊的現象。
根據目前可檢索的信息,2008年,國家頒布了《地理標誌產品·普洱茶》(BG/T 22111—2008),普洱茶第一次有了國家層面的統一標準,但對於歸於普洱茶類目下的古樹茶、非古樹茶,年份茶、非年份茶等,並沒有明確的規定。
古樹茶沒有標準,也造成了市場的不誠信行為,魚目混珠、真偽並存,著實讓古樹茶愛好者苦惱。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和消費需求下,2019年4月21日,慶灃祥在北京 了「七彩雲南·慶灃祥古樹普洱茶企業標準」,這在後來也成為了雲南普洱茶市場較完善的「古樹茶企業標準」。
的標準太過寬泛、行業標準和地理標準又不足以嚴格分類,七彩雲南慶灃祥得到了雲南省相關茶葉專業院校、茶葉科研機構、質檢部門的把關審閱,設置了專屬企業標準,全方位、各環節都高於國標,古樹茶愛好者,終於能順利喝到真正的古樹真味了。
古樹茶以次充好,假貨盛行?
OK,那就給每一個古樹茶標上「身份證」,採用「一物一碼」「一品一碼」的形式,精準溯源,讓每個人拿到手,掃一掃,就能了解這茶從原料,到生產製作過程、檢測結果等全部「前塵往事」。
貧窮的山溝,要怎麼救?
如今,七彩雲南可以做到出品古樹茶的標準,但這一路走來,道路並不平坦。直到現在,七彩雲南古樹茶,都來自於深山。
雲南充裕的陽光、多元共生的森林生態系統、紅土高原萬年累積的酸性有機土質、千米高差的雲霧潤澤,造就出十足韻味的大葉種普洱茶,這些先天的隱形財富,屬於「老天給飯吃」,這麼多年,一直被交通不便捷、行業不規範所遏制,老樹茶葉往往只能低價賤賣。
創始人任懷燦看到了這種情況,他找到了「這貧窮的山溝,要怎麼救?」的答案,而答案就藏在這些隱形財富裡。
他最初走進這些山寨裡,其實並沒有完全想好要如何形成一個完善的產業,他一村一村的走,深入調研,逐漸就發展成了與茶農同吃同住,慢慢地,他居然摸索出一條道路——茶山有著千年恆產的寶貝古樹茶,茶農有著世代傳承的記憶,怎麼和茶農建立緊密的合作關係,保障最真最好的源頭供應,同時七彩雲南做好品牌,打造出古樹茶真味產品,將真正的好茶送給山外的愛茶人,帶領茶農掙脫貧困的枷鎖。
按照南糯山上的哈尼族漢子作三的話來說,「是七彩雲南慶灃祥改變了我、我全家,甚至我們寨子的命運……」
作三第一次接觸任懷燦的時候,純屬為了交個朋友。
任懷燦給的價錢很合理,說著一堆「深耕產業鏈」、「布局源頭資源」之類的話,聽不大懂,但直覺很有意思,就這樣,成功合作了第一年,結清貨款,又開始了第二年。
七彩雲南不僅給他們貨款,還教授他們古法制茶的技藝優勢,規範制茶細節,把控從鮮葉採摘、運輸、初制直至入庫的全流程,真心深入地與之交流,慶灃祥與茶農的關係日益密切,不再是直利益至上的上下遊關係,而變成了朋友,或者說共同的生命體。
陰錯陽差,這也就形成了慶灃祥最初的源頭資源布局。
後來,全寨子的人都搶著要跟慶灃祥合作,作三也成了全寨子第一個買摩託、第一個買拖拉機,甚至第一個買皮卡的人。
底氣,源自於每一寸腳步丈量的土地
古樹茶這條路,七彩雲南慶灃祥現在的江湖地位,也不是天下掉下來,是30年心力盡瘁的鑽研、是10多年的穩定駐紮、從 海拔1000米到 2429米,踏遍113座古茶山,走過317個村寨得來的。
在雲南哀牢山,褚時健種出來了果香四溢的「褚橙」,慶灃祥去學習的時候,學到了其中的秘訣——「第一車間」的理論。
所謂「第一車間」,放在慶灃祥上,就是要去真正的深山裡,古茶生長的地方,去做茶。
從2000年開始,因為對一杯古樹茶真味的追求,慶灃祥開始尋茶,腳步橫跨版納、臨滄、普洱3大核心茶區。
近20年尋茶之路的艱辛,慶灃祥都堅持下來,靠的就是——一股軸勁兒。一年一度的茶區規劃是慶灃祥的重頭戲,除了對主要產區和知名山頭進行資源布局以外,慶灃祥還會以專業的標準去捕捉小微產區,只要是好茶,那就不該被埋沒。
按照慶灃祥的品控總監李文順的話來說,他不是在認真喝茶,就是在尋茶的路上,「近處的茶山走完了,我們都得往遠處跑,出去一趟沒十天半個月回不來。」加上氣候原因,遭遇暴雨、塌方等險情是常事。
這一股子軸勁兒
尋到好茶以後,還得去篩選試茶,去粗取精。這個過程精細繁重,不僅考驗味覺,也考驗身體。
「每天三四十泡持續喝下來,喝到胃疼。」
精挑細選後,在「第一車間」進行初制茶,不同的高山之上,茶農的制茶技術也存在差異,李文順還兼職培訓講師,給茶農們普及專業知識。
選用古樹芽,手工留葉採摘,殺青透而均勻,手工揉捻到位,陽光日曬充足,七彩雲南慶灃祥合作的每一個初制所的制茶過程都堅守這種真功夫,茶農們都說百山百味古樹茶的制茶標準被七彩雲南慶灃祥重新定義了。
茶農覺得李文順太過於較真了,但李文順說「不較真不行啊,底子再好的茶葉如果工藝不精純,出來的茶味就會大打折扣,不能彰顯山頭特色,那我們的尋茶就失去意義了」。
茶葉或可成為 品,但保真更重要
不止作三,冰島的趙家剛、老班章的李向榮、景邁的巖南、邦東的周天慧、老曼峨的巖溫寬等,他們是深山裡的制茶大師,也是七彩雲南的朋友家人。
七彩雲南慶灃祥,將高山古樹作為制茶的「第一車間」,從源頭控價,確保了慶灃祥的古樹茶滋味香濃、品質優良,也憑藉這樣,慶灃祥逐漸打開了新中產的市場。
雲南古樹普洱茶呈現一山一韻、百山百味的獨特韻味,古樹茶滋味厚重、層次豐富,從2005年至今,七彩雲南慶灃祥積累形成了近百座名山的正山古樹春茶,代表古樹茶甜柔型、剛猛型、高香型都精彩呈現,可以讓你充分體驗古樹茶的霸氣、甘冽、醇厚、綿長、高香、清怡、野韻、高銳等豐富的口感特質。
喝一口七彩雲南慶灃祥的古樹茶,吃夠了苦,回甘是甜。
漫漫制茶路,有艱辛的付出,自然就該有綻放光芒的時刻,對於七彩雲南慶灃祥,或許這一刻就快到了,有你的品嘗,這道光亮會更快到來
投稿郵箱:chuanbeiol@163.com 詳情請訪問川北在線:http://www.guangyuanol.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