囡
很多人問我「囡」是怎麼讀?「王小囡」是什麼意思?
解釋的多了我想到其實可以每天分享一些字,簡單講解一下它的意思。有些還挺有意思。
我有本本子就是記錄一些我不認識或者讀音容易讀錯的字,最開始是高中時為了練習普通話發音養成的,後來畢業了也還是保留了這個習慣。
今天就來講一下「囡」。
讀音「nan」,第一聲。
認識這個字緣起我給妹妹起名字。
妹妹出生的時候我查新華字典,無意中翻到這字,看著寓意還挺好,女孩兒的意思。可惜爸爸最後沒採用。所以也就擱置了。
後來畢業來了上海,發現父母或者父母的朋友對女兒的稱呼就是「囡囡」或者「囡兒」,但是發音類似「nuan」,因為方言(吳語地區)的關係,有的也稱呼「阿囡」或者「小囡」。和拼音的發音有些差別。
我這才想起來字典上還有一個解釋:囡是大人(主要是家長)對女孩的暱稱。
所以王小囡,就是一個姓王的小女孩的意思。
不過有意思的是「囡」雖然指的是女孩,但是發音「nan」卻和「男」有點像,所以最初造字之意有可能是指「女中豪傑」,當代漢語賦予「女漢子」意;因為有框框圍住,有受困的意思,故又有「問題少女」之意。不過這都不是本意,都只是一些推測而已。
囝
這裡不得不提一個字——「囝」
想必你們也猜到了類似的字「囝」的含義,
對,囝就是對男孩的暱稱。
但是「囝」有些特別,它有兩個讀音,幾種意思。
jian 第三聲
1、 【方言】,兒子。
2、 【方言】,兒女
nan 第一聲
小孩兒,和「囡」一樣的意思。
也有指「幼小的動物」的意思。比如:小囝,魚囝。
唐代文學家顧況(提拔過白居易)模仿《詩經》作《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這是他的代表作,其中以《囝》最著名。唐代閩中官吏常取幼童作閹奴,詩中就揭發閩吏這一殘害人民的罪行,寫得極其沉痛。顧況的樂府詩不避俚俗,不乏尖刻,直接反映現實。後來也是因為作詩嘲諷得罪了權貴,被貶,一生官位不高。
上古之什補亡訓傳十三章。囝一章
唐代:顧況
(囝,哀閩也。)
這裡是效法《詩經》「小序」,取詩中首句一二字為題,標明主題。即首句標其目。
囝生閩方,閩吏得之,乃絕其陽。為臧為獲,致金滿屋。
為髡為鉗,如視草木。天道無知,我罹其毒。神道無知。
彼受其福。郎罷別囝,吾悔生汝。及汝既生,人勸不舉。
不從人言,果獲是苦,囝別郎罷,心摧血下。隔地絕天,
乃至黃泉,不得在郎罷前。
郎罷是父親的意思,閔人方言。
編輯用心 讚賞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