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黑紅色的徠卡經典 復刻外形的經典機型
【PChome數碼影像】徠卡這個品牌可能大家覺得是個非常神秘的品牌,似乎有種高高在上俯瞰眾家的味道。圈裡面有一種說法:「喜歡徠卡的人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懂攝影的,另外一種是不懂攝影的。」雖然這個說法過於牽強,但是可見徠卡這個品牌不同於其他,時間的積累讓它的存在變得非常鮮明,不管看我這篇評測的人是否承認,但是徠卡這個品牌在行業的地位確實在短期內無人能夠撼動。
本次到站的這款相機就是前一段時間眾所關注的「Mini M」,它的最終確定型號名為X VARIO,雖然採用了APS-C畫幅傳感器,但並不能更換鏡頭,配備了一個等效焦距範圍在18-46mm、光圈f/3.5-6.4的變焦鏡頭,看得出,徠卡本次決心主打便攜相機的市場了。
記得中央電視臺做過一個專門的介紹,徠卡相機的誕生,使相機更趨小型化和更精密。由於徠卡相機在工藝方面表現出的美學價值,形成了徠卡產品深厚博大的文化內涵。據說在英國,一些紳士並不拍照,身上也常掛一臺徠卡,作為有身份的象徵。日本是相機生產大國,卻擁有世界上最多的徠卡迷。在徠卡身上,蘊藏著太多的神話,以至有時失掉了一些真實感。可以說,徠卡早已超越了作為工具的地位,已上升為一種文化現象。
世界上沒有一部相機是完美的,徠卡存在不足,並不意味其它相機就沒有問題,只是廠家的選擇或者使用者的看法不一樣而已。徠卡的不盡人意,都是可以克服的,而它所能達到的高度,是其它相機無法企及的。如果把徠卡從神壇上請下來,它仍是一部最好的相機。這裡需要補充說明一下,徠卡任何一款產品依舊被人們所津津樂道。
這裡我在視頻網站找到一個相關的徠卡的宣傳片,看看徠卡的品質到底到達了一個什麼樣的高度。
徠卡官方宣傳片
簡單介紹一下這款徠卡X VARIO相機的特點:
1、徠卡X VARIO相機採用了目前最主流的APS-C畫幅的CMOS
2、採用了效焦距範圍18-46mm的鏡頭
3、搭載了1650萬像素的APS-C畫幅CMOS
4、光圈範圍為f/3.5 - f/6.4
5、在國外售價約為2850美元(約合人民幣17474元)
6、持1920×1080/30fps的MP4格式高清視頻拍攝
7、內置立體聲麥克風
第2頁 徠卡到底是個像樣的相機 這麼多人著迷?
徠卡限量相機的製作過程
雖然這個視頻和本篇文章關係不大,但我想要表達的內容全在這個視頻裡。
便攜系列:
C-Lux系列 卡片式數位相機,與松下合作後的姐妹機。日本製造。
徠卡C-LUX3
D-Lux系列卡片式高端數位相機,感光元件為16:9畫幅。與松下合作後的姐妹機。日本製造。
徠卡D-LUX3
V-Lux系列大變焦系列,與松下合作後的姐妹機。日本製造。
徠卡V-LUX3
X系列整個機器完全德國原產製造。鏡頭也是Leica原廠設計製造。
徠卡X1
徠卡X2
徠卡X VARIO
其實通過對這些機型參數的查閱,我發現我們本期評測的X VARIO更像是一臺可變焦距鏡頭的徠卡X2,但是既然是徠卡旗艦便攜相機X家族的旗艦相機,那麼總有過人之處吧,接下大家一起來看看。
第3頁 徠卡 X VARIO 機身整體外觀介紹
2013年6月13日,徠卡正式推出1610萬像素APS-C畫幅數位相機,我們平時看到的最多的是徠卡的全畫幅單反M系列,以及V系列的可攜式卡片相機,如今X系列旗艦到站,我們註定是要認真的評論一番。
徠卡 X VARIO機身外觀
首先,來看下機身的整體外觀,徠卡X VARIO並沒有延續X系列的外形,這一點雖然值得稱讚,但是也表示非常惋惜。值得稱讚的是,越來越與傳統的徠卡樣式相交匯,同時延續了徠卡一直以來的粗獷而又細膩的機身設計。惋惜的是到目前為止,顛覆了X系列一貫的外形設計。
徠卡 X VARIO機身外觀
徠卡X VARIO在這一代採用了一枚APS-C畫幅的感光元件,並且1600萬像素的CMOS讓我們深刻的感受到徠卡的革新,突破傳統的定位,從外形上開始往高端相機方面靠攏。
徠卡 X VARIO機身外觀
徠卡X VARIO搭載徠卡原廠的Vario Elmar 18-46 /3.5-6.4 ASPH 變焦鏡頭,等效焦距為28-70mm。用戶可以通過前後兩個轉環來進行調整,對應變焦以及對焦功能。這裡需要對這款相機的鏡頭使用方式進行稍稍的抱怨,習慣了「前光圈後變焦」的設計了,再使用徠卡X VARIO發現最大的問題還是很不習慣,誤操作的問題時有發生,當然這個不是相機的問題,僅僅是初次使用者本身需要注意的地方。
徠卡 X VARIO機身外觀
如果有使用徠卡X2的用戶想必對那塊屏幕的詬病非常多,細節方面,屏幕像素方面等等;反觀這款徠卡X VARIO採用了一塊主流的3英寸92萬像素液晶屏,同時在戶外保持了很好的防止反射的液晶屏設計,另外按鍵方面在下文中介紹細節的地方慢慢介紹。
徠卡 X VARIO機身外觀
機身的右側邊採用了回彈式的接口艙設計,這樣不僅讓這款機器保持了徠卡一直以來引以為傲的邊緣圓滑設計,另外也將各類接口很好的隱藏在了機身內部。
徠卡 X VARIO機身外觀
說到相機的電池,我想著一定是個不能迴避的話題,徠卡 X VARIO採用了一塊 3.7V 1600mAh的電池,據官方標稱能夠拍攝360張,但是經過我的一次充電過後發現其拍攝張數遠遠超過360張這個數量。順便說一句,這讓適馬的DP3M情可以堪!
徠卡 X VARIO機身外觀
其機身的外形尺寸約為:133×73×95mm,拿在手裡的感覺上雖然比X2稍稍大一些,但是總體感覺還是比較不錯,比較傳統的大小。徠卡的可樂標依舊放置在了使用者的右手邊。
徠卡 X VARIO機身外觀
這裡需要說明一下這款背帶,徠卡在標配套裝中的配件從不含糊,全皮質地的肩帶,這讓其他日系廠商情何以堪,隨著尼康,佳能,甚至富士的肩帶減料,徠卡在這方面甚至採用了高成本的全皮質肩帶來回饋用戶,但是問題也隨之而來,在使用過程中,邊緣的地方太容易磨損,尤其是肩帶最外層與相機機身連接部位的膠層。
第4頁 徠卡 X VARIO 外觀細節也同樣重要
在對機身的整體設計進行了介紹之後,下面要對機身的細節部分進行詳細的介紹,通過對機身的細節操控方面有個真實的還原,這種感覺對於第一次使用徠卡相機的用戶來說非常重要,希望大家能夠認真閱讀。
徠卡 X VARIO機身外觀
在機身頂部的操控區域,我們看到了X系列一直以來的設計和功能的延續,三撥輪的設計其實在X1開始就被延續到了現在,這裡需要介紹一下的是,徠卡X VARIO並不像其他高端卡片機那樣需要選擇光圈優先,快門優先,或者全自動等模式;兩個撥輪一個控制快門一個控制光圈,兩個撥輪均調製A檔就是我們平時用的P檔,如果快門調製A,光圈自定義就是光圈優先,如果光圈調製A,快門自定義,那麼就是快門優先,兩個撥輪全部自定義的話,不用說,一定就是M檔全手動曝光了。
徠卡 X VARIO機身外觀
徠卡X VARIO的機頂部自己搭配了一個閃光燈,雖然這顆閃光燈與前兩代產品沒有什麼過人之處,但是相比起他們來說,阻尼感更好,彈出迅速,輕壓不需要用很大力氣便能完美的收攏,圓形的設計依舊深的我的喜愛。
徠卡 X VARIO機身外觀
在機身的邊緣按鍵的設計方面來說,徠卡X VARIO與上兩代產品最大的相同點是保留了左邊五顆按鍵的設計,包括徠卡M系列單反也採用這種非常嚴謹和流行的操控。但是其不同就是X1和X2的左邊第五顆按鍵是INFO查看照片信息,而到了徠卡X VARIO變成了菜單按鍵,也就是說這代產品與上一代這個功能按鍵互相之間調換了位置,這樣做也讓拿慣了日系相機的我們感覺頗為順手。
徠卡 X VARIO機身外觀
在中間的四維方向按鍵處我們依舊沒有見到平常很常用的類似OK的按鍵,在中間的INFO與MENU互換之後,我們很容易認為中間的按鍵就是習慣中的OK按鍵,其實不然,徠卡在這裡完全省略了OK按鍵,如果調整白平衡WB,我們只需要在選擇的時候再按下WB按鍵即可,其他按鍵同理可證,徠卡給我們詮釋的是一個簡潔的操控和乾淨的機身背面;但是!四維方向鍵的下方向按鍵能夠設計點什麼東西麼?反正放在那裡也是放在那裡。不如設計一個照片刪除或者其他什麼按鍵。
徠卡 X VARIO機身外觀
徠卡一直以來的設計都頗具匠心,這裡我們依舊看到了它的影子,雖然不想徠卡M系列相機那樣需要拆卸底蓋來更換電池和存儲卡,但是在邊側的內藏式設計很好的與機身圓滑的弧面進行了很好的貼合。各類插口一應俱全。在側蓋的的旁邊還有指示性的浮雕字,確實足夠貼心。
徠卡 X VARIO機身外觀
在這裡,我要再次重點說下徠卡X VARIO的鏡頭,搭載了徠卡的對焦和測距聯動電子版,由於是變焦鏡頭,讓我感覺頗不順手,以至於從開始使用就不知道有AF的存在,抱怨了半天為什麼徠卡X系列越做越倒退的時候,發現原來AF深藏在了鏡頭對焦環的內側,這不禁讓我想到了佳能的新24-70mm F/4那顆鏡頭,微距功能的植入也採用了這種方式。同事在使用的時候發現這裡的設計還是非常順手的,對焦測距聯動和自動對焦的互切變得非常容易。
徠卡 X VARIO機身外觀
快門部位延續了X2的設計,高速連拍、單張拍攝、關閉電源均在此處,雖然這樣十分方便,而且加入視頻拍攝功能的X VARIO變得更加奪目。但是這裡說下,1/2000的快門速度保持了太長時間了,甚至在M系列也僅僅達到1/4000,雖然徠卡的拍攝方式可能並不需要這麼快的快門速度,但是在遇到強光比的情況下如何快速的抑制光線直射?
徠卡 X VARIO機身外觀
徠卡 X VARIO機身外觀
機身底部的感覺非常不錯,銘牌和生產信息均在此。電池和存儲卡的放置在了機身底部,這裡需要撥動卡扣才能將其打開。
第5頁 徠卡 X VARIO 菜單方面是否顛覆使用習慣
下面我們來看看徠卡X VARIO的菜單結構,看看有沒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徠卡X VARIO 相機菜單介紹
徠卡的數位相機系列在關機的時候都會出現一個碩大的徠卡「可樂標」,給人一種非常嚴肅的感覺,這個就是徠卡的特色。
徠卡X VARIO 相機菜單介紹
左邊的按鍵第一個「PLAY」是照片回放,在這裡能夠通過92萬像素的液晶屏進行高精度的照片瀏覽,同時按下右側的INFO進行照片直方圖的瀏覽。
徠卡X VARIO 相機菜單介紹
左邊控制按鍵第二個「DELETE/FOCUS」是選擇測光和對焦點的選擇,同時在瀏覽的時候進行照片選擇和刪除操作。
徠卡X VARIO 相機菜單介紹
第三個按鍵是白平衡的設置,有十二個選項可以選擇,堅固了很多徠卡特有的「灰白平衡卡」等色溫的設置,讓用戶選擇的時候有了更大的操作空間。第四個按鍵是ISO的選擇和設定,目前徠卡X VARIO的ISO最高上限是12500,並不是擴展後的選項。
徠卡X VARIO 相機菜單介紹
右側的四維控制按鍵中間的INFO是液晶屏顯示參數、回放照片直方圖、參數瀏覽,以及九宮格構圖等功能的選擇,只需要連續按鍵就可以很直觀的進行操作。
徠卡X VARIO 相機菜單介紹
不少相機都配備了九宮格的構圖選項,這讓用戶在不少場景下使用可以參考拍攝水平或者垂直標準線。
徠卡X VARIO 相機菜單介紹
四維方向按鍵的「上」方向按鍵是曝光補償按鍵,操作起來非常便捷。
徠卡X VARIO 相機菜單介紹
四維方向按鍵的「左」按鍵是自拍時間設定功能按鍵。
徠卡X VARIO 相機菜單介紹
四維方向按鍵的「右」方向按鍵是閃光燈設置選項,通過這裡我們可以明顯的看出這個相機是為專業的用戶所配備,包括高速和慢速同步,防紅眼等功能的植入。
第6頁 徠卡 X VARIO 特色的UI設計和操作感受
我們再來看看MENU菜單按鍵中的一些功能設計。
徠卡X VARIO 相機菜單介紹
徠卡X VARIO的菜單並不是像我們平時所見的相機那樣分門別類的進行選擇,由於這款相機的強大之處並不是各種功能,在選擇這些菜單選項的時候一目了然。第一頁的菜單基本是大家最熟悉的一些選項,包括像素,文件格式,視頻錄製等功能的功能調節。
徠卡X VARIO 相機菜單介紹
其中有個功能是徠卡自己對自己歷史的一些回顧,例如黑白自然模式,和黑白高對比等一些膠片模式拍攝出來感覺非常不錯,膠片時代的徠卡用戶可能在這裡能夠找到共鳴。
徠卡X VARIO 相機菜單介紹
徠卡X VARIO在這裡可以對照片的銳化程度進行直接的選擇,這裡我們使用的所有評測樣張均選擇了標準選項,目的是還原這臺相機最準確的畫質。
徠卡X VARIO 相機菜單介紹
徠卡X VARIO 相機菜單介紹
這裡需要說一下的是有一個「顯示屏色彩設定」這樣的一個選項,這個選項目前只在徠卡相機中見到,通過對液晶屏的直方圖校準,可以適應不同用戶的人眼的偏黃偏藍偏紅等色差的產生,用戶可以可以自定義來設置顯示屏的色彩冷暖,但是這裡僅僅和液晶顯示屏有關,與拍攝出的照片色彩質量無關。
徠卡X VARIO 相機菜單介紹
這裡在說一下「直方圖播放」這個選項,可能很多人在使用的時候往往會忽略直方圖這個概念,但是在專業用戶的眼中,直方圖一定是個最有用的幫手,可以鑑別在不同的光筆下的色彩質量,灰階的位置變化,測光方式等問題。
徠卡X VARIO 相機菜單介紹
這裡的選項可以讓直方圖中選擇能夠看到的內容,當然如果想要看懂直方圖,不少用戶還需要多加修煉。
第7頁 徠卡 X VARIO 在畫質ISO方面的權重分析
這裡我們來測試一下這款相機的ISO感光度,在這裡我們使用光圈優先的選項,將光圈放置在了f/5.6這個值上,對各級ISO進行依次拍攝,並且對拍攝後的樣張進行部分區域的100%截圖,,這裡我對徠卡X VARIO的DNG(RAW)格式和JPEG格式進行雙重測試,將菜單中的所有參數都調製默認的標準選項。
通過對ISO的測試截圖發現,當ISO在1600左右的時候出現了不明顯的噪點,但是畫質方面並沒有收到多大的影像,而且便於的細節非常不錯,在ISO達到3200的時候發現明顯的紅藍噪點以及偽色信號,整體的畫質變得偏軟,當ISO到達了12500的時候,發現RAW個事中的偽色信號和紅藍噪點面積相比JPEG面積稍顯大一些,相比來說JPEG表現更加出色一些。但是無論是RAW還是JPEG均沒有發現有絮狀結構的噪點產生,這一點是難能可貴的;同時最重要的一點是在徠卡X VARIO達到了ISO上限的時候,截圖中的顏色並沒有發生嚴重的偏色,而且每一個色塊的邊緣依舊非常銳利。
第8頁 徠卡鏡頭技術的傳承優勢也是品質之一
這裡也介紹一下徠卡的鏡頭技術,雖然和本次不可換鏡頭的徠卡X VARIO相機本身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徠卡作為行業的頂峰,我想一定有必要對徠卡鏡頭技術有一定的介紹,這裡我選擇了5顆被人們熟知的鏡頭,雖然不是經典鏡頭的全部,而且全部為全新的M鏡頭,但是在目前電子時代同樣被大夥追為神器,並且價格不菲。
德國徠卡的M鏡頭堪稱世界上最好的鏡頭系列,目前在售的鏡頭中只有德國卡爾蔡司在整裝鏡頭上擁有和徠卡競爭的能力,但是卡爾蔡司鏡頭常年無法形成一個系統,而徠卡的M鏡頭群,堪稱是目前世界上還在上市的,歷史最為悠久,質量最高的鏡頭群。其地位遠遠超過同樣質量超群的徠卡單反R系列鏡頭群。
NOCTILUX-M 50mm f/1
SUMMICRON-M 28mm f2 ASPH
SUMMICRON-M 35mm f2 ASPH
該鏡頭的光學計算使之即使在全開光圈時畫面四角也可以獲得完美的影像質量,甚至在近攝時整個畫面區域都具有優秀的反差表現。將光圈收縮到f/2.8或f/4,反差還會略有提高。鏡頭畸變十分低,實際上幾乎無法察覺。對於各類希望獲得高性能拍攝工具的攝影師來說,這是一隻重量輕體積緊湊的理想的鏡頭。
SUMMICRON-M 50mm f2
SUMMILUX-M 50mm f1.4 ASPH
徠卡 X VARIO搭載了徠卡鏡頭
徠卡的鏡頭血脈足夠純淨,同時在我們看來,德國人專注的精工工藝,每一臺相機能夠保證它的品質,鏡頭品質在徠卡看來就是其靈魂的一種體現,能都達到0.03‰的精度可謂是藝高人膽大。徠卡X VARIO 搭載了18-46mm/F3.5-6.4 ASPH鏡頭(等效28-70mm),9片8組,2片非球面鏡片,下面我們開始對徠卡的鏡頭品質進行測試。
第9頁 徠卡 X VARIO 搭載鏡頭的廣角中心畫質測試
這裡依舊採用了光圈優先的原則來拍攝這組樣張,因為我們使用不同的光圈級來測試這顆鏡頭,首先,白平衡調節至自動,ISO也調節至自動,唯獨控制光圈級,測試開始。
通過樣張我們看出,這顆鏡頭的最大光圈是在f/3.5,在最大光圈下保持了很好的畫質感受,銳度非常不錯,但是從細節上發現整體畫面還是偏軟,色彩方面來說大體上保持 了非常鮮豔的色彩,這也和這顆鏡頭的成像質量有很直接的關係。總體來說徠卡X VARIO這顆鏡頭在廣角端的中心畫質表現非常優越。從f/11之後才有明顯的銳度降低。
第10頁 徠卡 X VARIO 搭載鏡頭的廣角邊緣畫質測試
在廣角端的邊緣畫質表現感覺很不錯,沒有明顯的畸變,同時在最大的光圈下依舊保持了很好的銳度和畫質;在f/16的時候才有輕微的色散問題。其實在我們看來,這顆鏡頭的品質在中心區域和邊緣區域的區別非常小,所以從內容上來比較,這顆鏡頭的整體品質還是非常優秀的。
第11頁 徠卡 X VARIO 搭載鏡頭的長焦中心畫質測試
長焦端的中心畫質也非常不錯,從f/6.4-f/12均保持了很高的銳度表現, 採用了100%的截圖來查看,均沒有發現明顯的問題。在f/14和f/16這兩個光圈級下牆體的邊緣出現了些許的銳度下降的問題,從解析力方面來說,整體保持了較高的水準,畫面偏軟依舊是這款相機的問題所在。
第12頁 徠卡 X VARIO 搭載鏡頭的長焦邊緣畫質測試
最後我們來看看邊緣畫質,邊緣畫質和中心畫質基本相同,在最大光圈級的時候畫質表現非常優越,通過牆體的紋路可以明顯的看到,並且在透視角度方面也能做好很好的水平,在F/12以後整體銳度下降比較明顯,長焦端邊緣方面來看鏡頭的畫質表現非常不錯,在f/16的時候畫面才有了明顯的解析度降低的問題,而且沒有發現明顯的色散,畫質表現非常優秀。
第13頁 徠卡 X VARIO 紫邊也是檢測鏡頭的質量標準
紫邊是指數位相機在拍攝取過程中由於被攝物體反差較大,在高光與低光部位交界處出現的色斑的現象即為數位相機的紫色(或其它顏色)。紫邊出現的原因與相機鏡頭的色散、CCD/CMOS成像面積過小(成像單元密度大)、相機內部的信號處理算法等有關。所以這個環節是非常重要的。
在通過實際樣張拍攝的時候,通過100%截圖來觀察,和環境光線交匯的地方均沒有發現明顯的紫邊出現,可見徠卡這顆鏡頭的鍍膜和光學結構品質非常不錯。
第14頁 徠卡 X VARIO 暗角是鏡頭透光度的直觀感受
暗角其實在鏡頭中比較常見的一個問題,不同的鏡頭在鍍膜和鏡片排布工藝上都各有千秋。不能說這個是鏡頭缺陷,但是在目前看來,很多鏡頭在進光量不均勻的情況下暗角尤其嚴重,我們先來看看徠卡X VARIO搭載的鏡頭工藝到底如何?
雖然暗角問題只會在大光圈下才會出現,那麼我只選擇到f/8來測試鏡頭,雖然很多人說徠卡拍出來的德味就是高飽和度和暗角,實則不然,通過我拍攝的100%截圖觀察,除了在f/3.5有輕微的不明顯的暗角之外,其他各級光圈下均沒有發現明顯的暗角存在。
第15頁 徠卡 X VARIO 抗眩光的測試環節看鏡頭鍍膜
鏡頭的鍍膜和鏡頭結構造就了鏡頭的各種特性,這裡我們對鏡頭的抗眩光方面進行測試。
在這個測試中,我們發現在最大光圈的時候,有了比較明顯的「鬼影」產生,另外在隨著光圈的逐漸縮小,「鬼影」的產生隨之變小,同時在星芒方面,f/11之後的星芒出現了銳利的射光,如果長時間的曝光,會有非常美麗的光射線;另外比較遺憾的一點是即使在f/16的時候,鬼影依舊存在,這一點或許可以通過拍攝角度進行一定的抑制。
第16頁 同樣的兩萬預算我們如何選擇可攜式相機?
至於兩萬元的預算,我們改如何進行選擇相機的選擇,可能我們會有很多選擇,有的人可能會說,為什麼不買個好一點的微單,並且能夠買一堆鏡頭?其實這種選擇也是可以,但是如果在背負系統中沒有那麼多的收納空間的話,您該如何進行選擇呢?是一臺單眼相機帶一堆鏡頭?然後再一臺微單再帶一堆鏡頭?這豈不是要將自己累死在出行路上?其實在目前的這些相機的各種誇張的尺寸和感光元件面前,其實選擇哪個都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但是如果僅僅是在2萬元的預算內,既輕便又不錯的相機,以下這三臺其實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徠卡 X VARIO 淘寶售價
徠卡 X2淘寶售價
索尼RX1R淘寶售價
經過天貓和淘寶的售價比對和查詢,感覺其實徠卡的優勢更大一些,在RX1R價格依舊高漲並且沒有完全上市的時候,徠卡X VARIO已經在天貓上銷售徠卡相機的店面基本都已經備貨,這一點其實是難能可貴的,畢竟在現在的這個時代,誰有貨源,誰有渠道誰才是老大。但是如果未來兩款產品均上市了呢?
售價方面,該機自然延續徠卡「相機中的奢侈品」的風格,為3340美元(約合人民幣20478元),這個價格已經可以購買一款全畫幅的中高端單反或是索尼RX1R了。但是,徠卡畢竟還是徠卡,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款兩款新機的對比表現如何吧。
第17頁 我們用事實說話,兩者外觀對比起來吧
既然前面說到了如何在兩萬元左右選擇可攜式相機,那麼我選擇了一組對比的機型,藉此來給大家進行推薦,雖然這兩款相機既不是相同的感光元件,也不是相同的鏡頭焦段,僅僅是因為價格合適,剛好兩款產品都到站,而且兩款相機代表了兩家很有實力的廠商旗艦卡片機技術,那麼下面我簡單的從相機本身的一些參數進行介紹,希望能給大家一個非常直觀的感受。
徠卡X VARIO和索尼RX1R機身對比
兩款相機都是目前最主流的新品,基本在同一時間發布,在這個時間段內我們看到其實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便攜和小巧,說到這裡,想必支持徠卡這款產品的網友只會呵呵一笑,拿出X2開始比較,徠卡X VARIO的確比X2大一點點,但是並不是絕對的大到哪裡去,還在便攜的範疇內;再來看看索尼 黑卡 RX1R,索尼一直主打小體積的牌,當然,在RX1R面前徠卡X VARIO的確笑不起來,RX1R的CMOS是全畫幅,而徠卡 X VARIO的CMOS是APS-C畫幅,在接下來的章節中會對兩個相機的鏡頭和畫質進行測試。
徠卡X VARIO和索尼RX1R機身對比
相比起索尼RX1R來說徠卡X VARIO顯得純粹的多,實實在在的攝影產品,沒有太多新奇功能的出現,其實在徠卡面前索尼還稍顯智能,可玩的東西實在太多,例如照片效果,全景掃描等等;而徠卡X VARIO似乎更偏向於攝影的本源,攝影的純粹性比較強。但是從操控性上來看兩款相機其實基本都不相伯仲。
徠卡X VARIO和索尼RX1R機身對比
從機頂來看,兩款相機都可以支持外接設備,包括閃光燈,光學取景器等等。徠卡X VARIO採用了1650萬像素的APS-C畫幅的CMOS感光元件,而索尼RX1R則採用了2400萬像素的全畫幅CMOS感光元件。雖然我們從這裡看出,徠卡X VARIO似乎稍稍落了下風。
徠卡X VARIO和索尼RX1R機身對比
下面我們來看看兩款相機的背面,徠卡X VARIO背部相對比較乾淨整潔,在按鍵操控方面比較容易操作;而索尼RX1R背部操作相對比較集中,操作起來過於繁雜,同時菜單中的結構並沒有徠卡來的簡潔。徠卡X VARIO採用了3英寸92萬像素的液晶屏,索尼RX1R採用了3.0"Xtra Fine液晶屏(約123萬像素)。
徠卡X VARIO和索尼RX1R機身對比
該說說鏡頭了,徠卡X VARIO採用了一顆18-46mm f./3.5-6.4的變焦鏡頭,等效焦距約為28-70mm,變焦鏡頭在很多時候能夠提供很強力的便捷性,能夠應付各種場景,無需靠走動來調節焦距,適合街拍、家庭使用或者旅遊使用。但是我們再來看看索尼RX1R,配備了卡爾 蔡司 Sonnar T*鏡頭 35mm f/2的大光圈定焦鏡頭,能夠營造非常不錯的背景虛化,唯一的問題就是定焦鏡頭只適合特定的人群,例如專業攝影師的副機。
徠卡X VARIO和索尼RX1R機身對比
兩款產品均配備了內置閃光燈,在使用過程中比較便捷,使用起來也能夠帶來很好的光線補充。
徠卡X VARIO和索尼RX1R機身對比
徠卡X VARIO和索尼RX1R機身對比
兩款相機一個是徠卡鏡頭,一個是蔡司鏡頭,可謂是各家有各家的優勢,其實也是徠卡和蔡司的直面碰撞。孰輕孰重看各位網友現場使用過後的感受了。
第18頁 徠卡 X VARIO和索尼RX1R的ISO論成敗
這裡需要說一下,兩款產品的感光元件的尺寸並不是同一款,徠卡X VARIO採用了X系列一直以來使用的APS-C畫幅的感光元件,而索尼RX1R則使用了全畫幅的CMOS,所以我們僅僅從價格上的近似進行比對,該章節並不作為參考依據。
由於徠卡X VARIO並沒有ISO 50和ISO 25600這兩個選項,所以我們將ISO 100和ISO 12800作為兩款ISO同級對比的依據。
在低感方面,這兩款相機均表現出了非常細膩的畫質,但是索尼RX1R在同一場景的拍攝下,整體的顏色有點偏暖,而徠卡X VARIO比較偏冷,這也代表了日系和德系相機最直接的色彩比對,所以這裡不做深究。在ISO 1600的時候兩者之間湖面出現了分水嶺,索尼RX1R的畫面依舊比較細膩,但是徠卡 X VARIO出現了輕微的噪點。當ISO達到6400的時候畫面的噪點兩者均開始增多,徠卡依舊沒有發生明顯的偏色問題,但是索尼RX1R在紅色和綠色的地方有了輕微的偏色現象,到了索尼相機ISO 12800和徠卡X VARIO相機的ISO 12500的時候,雙方都出現了大面積的噪點,但是明顯索尼RX1R更具有優勢但也出現了絮狀結構,而徠卡方面畫面整體出現了紅藍偽色信號。
第19頁 徠卡 X VARIO和索尼RX1R的中心畫質
由於兩款相機各有各的特點,照顧到徠卡X VARIO這款相機的最大光圈3.5,而最小光圈僅僅只到f/16,所以講索尼RX1R進行了各級光圈的同級比對。在同一場景下,採用了100%截圖來對比兩個產品的鏡頭畫質。
在看到各級光圈下的畫質表現,其實相差微乎其微,相互之間沒有絕對的誰超過誰,說明在鏡頭方面中心畫質無法分辨兩者之間誰更勝一籌。同樣的銳度表現,色彩方面都非常不錯,其實這也是蔡司鏡頭和徠卡鏡頭之間最直接的一次對話。
第20頁 徠卡 X VARIO和索尼RX1R的邊緣畫質
兩款相機的比較依舊採用了光圈優先的原則進行測試,我們再來看看邊緣畫質的部分,索尼RX1R比徠卡X VARIO稍稍優秀一些,基本高出了一檔的銳度,在邊緣方面,相比之下索尼RX1R更勝一籌,而且徠卡的邊緣部分的通光量明顯弱於索尼RX1R;但是這裡我要說的是,很多用戶就是喜歡徠卡這種輕微的天然暗角的鏡頭,所以這裡僅僅是對兩款產品進行一個比對而已,喜歡與否全看用戶自己。
第21頁 同一場景的對比 我們看兩款相機的色彩
下面開始本次評測的最後一個對比評測,兩款相機在同一場景同一個環境下全部使用P檔進行拍攝,照片的色彩均使用標準模式進行拍攝,看看在這種情況下兩臺相機哪一臺更具有原片的出片色彩優勢。以下照片左邊為索尼RX1R,右邊是徠卡X VARIO。
索尼 RX1R 和徠卡 X VARIO色彩對比
這組對比照片是在背陰處拍攝的,從顏色上看來,徠卡的色彩飽和度較高。兩者在陰影處的暗部細節保持的不錯,但是索尼RX1R在高光衍射光方面表現沒有徠卡 X VARIO那般出色。
索尼 RX1R 和徠卡 X VARIO色彩對比
這組對比讓兩款相機基本打成了1:1平手,在高光抑制方面同樣出色,索尼的相比更具有優勢,同時兩臺相機畫面中心區域有陽光的色彩區域並沒有發生一片死白的現象出現,色彩的飽和度方面兩款相機的表現都很不錯。
索尼 RX1R 和徠卡 X VARIO色彩對比
這張大面積高光的照片索尼RX1R更具有優勢,索尼的感官原件一直以來都對天空中的藍色更敏感,直射光的高光抑制索尼的表現相比徠卡要更優,兩款相機除了高光之外,暗部的色彩表現都非常優秀。
索尼 RX1R 和徠卡 X VARIO色彩對比
同一場景中,徠卡的顏色稍稍優於索尼的顏色,飽和度和色彩還原方面徠卡更優,而索尼在陰影處的色彩有些發白偏灰,似乎有些故意給後期留下空間的味道在其中。徠卡的原片更加適合喜歡原片的用戶,但是索尼的銳度比徠卡更具有優勢,但是這裡要說徠卡的機內刻意進行銳度的調整。
索尼 RX1R 和徠卡 X VARIO色彩對比
這張色彩方面依舊是徠卡更優一些,但是焦外和背景虛化方面來看,還是擁有大光圈鏡頭的索尼RX1R佔優。
第22頁 徠卡 X VARIO精彩樣張分享之一
徠卡 X VARIO 樣張
徠卡 X VARIO 樣張
徠卡 X VARIO 樣張
徠卡 X VARIO 樣張
徠卡 X VARIO 樣張
徠卡 X VARIO 樣張
徠卡 X VARIO 樣張
第23頁 徠卡 X VARIO精彩樣張分享之二
徠卡 X VARIO 樣張
徠卡 X VARIO 樣張
徠卡 X VARIO 樣張
徠卡 X VARIO 樣張
徠卡 X VARIO 樣張
徠卡 X VARIO 樣張
徠卡 X VARIO 樣張
第24頁 徠卡 X VARIO精彩樣張分享之三
徠卡 X VARIO 樣張
徠卡 X VARIO 樣張
徠卡 X VARIO 樣張
徠卡 X VARIO 樣張
徠卡 X VARIO 樣張
徠卡 X VARIO 樣張
徠卡 X VARIO 樣張
徠卡 X VARIO 樣張
第25頁 徠卡 X VARIO 最終評測總結
【PChome評測總結】又到了評測總結的時候了,這次評測實在耗費了太多的精力,在被朋友說的一句:「兩萬塊錢這兩臺機器真不好選」的指引下,所以選擇了將兩款目前最熱門的機型放到一起進行比較,孰輕孰重,大家可以自己掂量;雖然目前RX1R暫時沒有上市,但是從目前的態勢來看,上市之後的售價也近乎於徠卡X VARIO相當,可能會有人質疑為什麼PChome小編喜歡拿APS-C和全畫幅之間相比較,那麼我在這裡再進行回答吧,因為這兩臺機器在寫評測之前,仔細研究過後,發現雖然一個是全畫幅一個是APS-C ,並沒有誰能完全壓制對方,沒有出色到秒殺對方,同時徠卡X VARIO在我使用的時候無論色彩還是其他都擁有不輸於RX1R的水平,甚至在高感方面即使出現了大量的偽色信號和紅藍噪點,同樣沒有出現邊際不清晰的問題,相反,色板的邊緣處毛邊現象非常不明顯,這些特點其實在擁有全畫幅的RX1R也同樣擁有。
回到徠卡X VARIO單獨的機身上來介紹吧,憑藉其出色的操控和感受,瞬間徵服了我的心,雖然不排除徠卡這個品牌本身的緣故,但是我更看重的是機器本身的各項綜合性能,通過樣張就能夠很精準的把握住我要的是什麼。弱光下的表現,著實讓我大吃一驚,曾經所謂的攝影愛好者所說的ISO超過800畫質一團糟的人,不得不說,看過徠卡X VARIO的弱光表現,該幹嘛幹嘛去吧。
鏡頭雖然是徠卡相機一直以來的驕傲,這款可攜式相機上搭載的鏡頭也確實出自徠卡之手,但是,似乎在100%放大後,細節表現並沒有超過我的預期,也僅僅是停留在一個中規中矩的水平,也讓我看到了徠卡X2的影子,同樣的配置,變大的機身,能夠支持變焦的鏡頭,光圈並不算大的鏡頭,而且價格上超過了X2不少,這樣的產品是不是我們想要的也許真的該打個問號了。從X2這個以前讓我感覺完全可以充當掃街利器,外出拍攝的附機,到現在徠卡X VARIO的誕生讓我有種徠卡往旅遊相機開始發展的擔憂,這個是徠卡放下身段走平民路線的開始麼?照顧消費者?所以單憑這一點,我認為徠卡X VARIO並不能成為X家族的第三代,似乎應該算是X2的補充版,或者2.5代。是不是我們真的應該期待徠卡X3的到來呢?!
下面我們來看看徠卡X VARIO的優點和不足:
優點:
1、畫面的整體顏色非常不錯
2、擁有能夠輸出1080P的視頻功能
3、高感方面細節保持不錯
4、鏡頭畫質方面的優勢比較明顯
5、暗角控制和紫邊控制非常到位
6、電池的續航能力超過官方標稱
不足:
1、鏡頭缺少大光圈
2、機身底部四觸腳不耐磨
3、眩光控制還需要加強
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
數碼影像俱樂部:http://dcclub.pchome.net
數碼影像頻道:http://dc.pchome.net
攝影器材頻道:http://dc.pchome.net/lens/
數碼影像官方微博:http://weibo.com/pchomedcdv
第26頁 徠卡 X VARIO參數表
徠卡X VARIO傳感器尺寸APS-C光學變焦0倍傳感器類型CMOS發布日期2013年06月機身特性消費、便攜操作方式手動、自動操作有效像素1600萬圖像解析度3:2 畫幅 4928 x 3264高清攝像全高清(1080)等效35mm焦距28-70mm最大光圈F3.5-F6.4近拍距離30mm對焦範圍30mm-無限遠鏡頭類型伸縮式廣角鏡頭是長焦鏡頭是顯示屏尺寸3.0英寸像素及類型92萬像素液晶屏屏幕功能彩色TFT LCD閃光範圍廣角:0.1-13.2m,長焦:0.4-5.7m閃光模式自動,消除紅眼,強制閃光,關閉閃光燈類型內置外接閃光燈(熱靴)否感光度ISO100,200,400,800,1600,3200,6400,12500,AUTO防抖性能光學防抖(靜止圖像),電子防抖(影片)短片拍攝1080P,720P,VGA,HS120fps,HS240fpshttp://article.pchome.net/content-1642026.html